久坐不动、饮食马虎、情绪紧张,在忽上忽下的股指面前,潜心钻研股市、分析行情的股民们,不惜深夜透支睡眠在网上“做功课”、购买移动手机随时看行情,装病请假在家“盯”行情,几近疯狂……也因此,病毒性心肌炎、紧张焦虑、亢奋狂躁、视力下降、失眠、腰椎、颈椎病高发等随之而来。医学专家提醒股民,投资股市还需量“体”而行。赢了钱,输了健康,岂不得不偿失?
“股民综合征一”:
夜夜两点睡觉导致心肌炎发作
连续“透支”睡眠,使他频频感到疲劳、乏力、头晕、目眩,有时还心慌、胸闷,结果一次重感冒后到医院一查,竟是病毒性心肌炎。这时,他才恍然大悟:赢了钱,却输了健康!这不值!
【专家说法】
年轻人心病发作“猛”于老年人
相对而言,一些年纪大的人本来就有心绞痛等心脏慢性病,平时也坚持用药;而中青年人一旦突发,平时毫无警惕、防范,40至50岁的人危险性最大,30多岁的年轻人也有类似情况。
施翠玲副主任医师说,炒股不论输赢,可能开心,也可能难过。总之专注股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紧张状态。因此,交感神经容易兴奋,心血管就容易收缩,对脑、肝、肾等都不好,还易缺氧,出现头疼、心律失常、心绞痛等,甚至出现脑梗、脑栓、心梗等心脑血管意外。此外,紧张焦虑的情绪还可能导致内分泌失调、胃肠道功能紊乱、没胃口、腹泻、消化不良等。
“股民综合征二”:
满口股票太亢奋装病在家为赚钱
最近,小金对研究股票几乎陷入了“走火入魔”的亢奋状态。除了说话、吃饭,一开口除了“股票”,还是“股票”。上周,她索性到医院开了病假条,为了更好地炒股票、赚钱,不惜放下工作请假在家。小金周围的朋友、同事和父母都很担心:这样下去,也太“疯狂”了吧?
炒股过于亢奋防止过激行为
“如果为了炒股,开始出现每天茶饭不思地泡在电脑前、营业厅里,甚至出现失眠、亢奋等,开口闭口必说股票,就可能进入‘走火入魔’的状态了,需要注意及时降降温。”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病房苑成梅医生给那些过于亢奋的股民泼点冷水:“当股民已经进入完全的亢奋状态时,很显然,他们也很难客观、理智地去分析行情,进一步很好地投资了。”
因此,保持平常心态,理性对待投资,这点对投资者而言很重要。不过,苑成梅医生也表示,如果真的有人在炒股失败后发生跳楼、自杀等极端行为,可能也不仅仅只是因为投资失败。对一般人而言,股市失利还不致于让人走投无路;发生极端行为还与平时性格因素、可能长期处于抑郁、焦虑等精神状态有关,投资失败只是诱发过激行为的一根“导火线”。
“股民综合征三”:
行情上下震荡每夜辗转反侧
徐先生是位“老股民”。稳稳当当的十多年炒股,让他赚了几十万。不过,去年大势连连走好,“老股民”为了求稳,早早将手中的股票抛出。最近,看着股指连连攀升新高点,徐先生心里懊恼不已。每天晚上,他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甚至从床上搬到客厅沙发上,看电视,听分析;再从沙发上转移回卧室。前后反复折腾几个来回,起码“熬”到凌晨2、3点,才能入睡。
股票一涨,就后悔自己胆子小,买少了;股票一跌,就紧张,会不会继续跌?要不要“割肉”?……上上下下的震荡行情,让不少股民经常失眠。记者从市中医医院等失眠门诊获悉,连日来,求诊失眠的“股民”也有所增加。
春夏“肝目、心火偏旺”更易失眠
市中医医院失眠门诊理论情报研究室主任许良告诉记者,春天和夏天本来就“肝目、心火偏旺”,容易失眠。如果再因为炒股而异常亢奋,本来就失眠的病人此时不仅容易病情加重,而且还难以治疗。
许良提醒,在股票投资上,要尽量保持心态平衡,别把输赢看得太重,更不能其他的事情都不做,只是一门心思地炒股票。在白天,要平衡好工作、生活和股票投资,不要过于兴奋,否则晚上不易入睡。到了晚上,上床后,就专心睡觉,不要过多想行情高低、是否抛股等决策性问题。临睡前,可喝杯牛奶,以助睡眠。
“股民综合征四”:
每天多用电脑3小时颈椎、腰椎“老毛病”发作
除了年轻人,还有不少刚学会刚使用电脑的中老年股民,腰椎、颈椎等“老毛病”又发作了。
略仰头看屏幕坐半小时活动10分钟
王伟力教授建议,平视着看股市行情屏幕对脊椎的影响最大,略微仰着头看屏幕,可能会好一些;此外,要想减轻颈椎、腰椎酸痛的症状,还可进行局部按摩。同时,建议在电脑前每坐30至40分钟,需站起来活动10分钟,自己有空还要勤转转脖子,还可避免因为久坐不动和精神压力过大,导致的肥胖。
“股民综合征五”:
红绿行情闪烁远眺缓解“视觉疲劳”
瑞金医院瑞视眼科廖华萍博士指出:“股市大盘上红红绿绿的股票行情在瞬间不停地变换,它的亮度和彩色反差很大,易损耗视网膜。短期出现视觉疲劳,长此以往,可能加快视力退化。”
此外建议不要在噪音过大的营业厅里久留。
晚报提醒
八类人群炒股宜谨慎
人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各不相同,并非人人都能投入到“风险莫测”的股市中去。市精神卫生中心心境障碍病房苑成梅医生提醒,有八大人群炒股宜谨慎:
●紧张、焦虑都容易引起血流加速、心跳加快、血管收缩剧烈。因此,冠心病病人、脑血管病人、心绞痛病人和高血压病人等,炒股宜谨慎;
●个性不完善、不成熟的,情绪自控能力差,容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情绪大起大落的人。比如:赢利时兴高采烈,忘乎所以,不知风险将至;输钱时灰心丧气,一蹶不振,怨天尤人,这样的人不宜入市;
●平时胆小、遇事犹豫、思前想后、多思多虑、遇事优柔寡断的,总是按别人的意见去做。进入股市,也是盲目跟风,往往选好的股改来改去,结果与好股擦肩而过,后悔不迭的人;
●容易想不开、容易钻牛角尖的的人;
●心理承受能力差、平时不敢接受挑战、挫折承受能力较差,不宜接受大喜大悲事情的人;
●具有精神病史,如各种情绪障碍(抑郁症、焦虑症、躁狂症等)、精神分裂等,也不适合;
●年事已高的老人,不宜炒股票,建议做一些其他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事情;
●年纪太小的学生,比如:未成年的中学生、小学生等,最好眼前还是以学业为重。
突然闷闷不乐者要格外警惕
长期过度紧张的精神状态,可引起失眠、疲劳、焦虑、抑郁等问题。如果投资关系到身家性命、血本无归的话,对于这些特殊人群,家人、朋友要格外留心,并且根据情况,有必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谨防出现自杀倾向。
苑成梅医生提醒,当出现以下症状时,就需要格外警惕了:
原本对于股票投资投入热情很高的,但投资失败后,这个人一下子变得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不想动、甚至遇人就一直说不开心的事、说不好的事;
做事显得多思多虑,态度悲观。比如:自己出现头痛了,就怀疑是否可能得了肿瘤;自己血压高了,就怀疑自己是否会发生脑梗、心梗,忧心忡忡,这时就要当心了。
对于一些心理素质不太好的股民来说,无论是暴涨,还是暴跌,对心理承受能力都是一种冲击,随时都可能被攻破底线。(许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