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很多人也开始产生疑问:零基础到底能不能学插画?学成之后真的能够享受高薪待遇吗?然而事实的真相是,在月入过万的插画梦背后的确有人“一画千金”,但也有人为了获得机构宣传话术里的高薪工作,不幸落入兼职培训的陷阱之中。
被镀上高薪滤镜的插画行业
自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突破1000万大关后,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呈现攀升的态势,预计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8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人才市场上的超额供给,给毕业生的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形成强烈对比的是,过去年轻求职者们想象中俯拾即是的高薪工作也不复存在。
麦可思研究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显示,大学生薪资增速明显变缓,近6成本科生、超8成高职生的起薪在6000元以下,分别为5990元和4595元。
严峻的就业形势并没有妨碍年轻人“搞钱”,为了解决自己的收入焦虑,不少年轻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副业”。根据《年轻人2023副业报告》显示,超过44%的年轻人表示自己有过做副业的经验,53.74%的年轻人表示想要尝试做副业。而在众多有着各种入行门槛的工作岗位中,插画师却是一个不太看重学历背景和工作经验的职业。
惊蛰研究所在浏览插画约稿平台“米画师”时也发现,标价过万的一张插图并不多,相比之下,一些标着低价的插画更常见。其中,价格在50-100元的画风题材大多是Q版小人或是带有“24小时”标签的摸鱼简画。价格1000元以上的插图,成稿基本就已经比较完整了,并且对最终提交的作品还有更为复杂的要求。
例如人像插画会分为半身横、全身横,整体对氛围渲染与场景搭建的需求会更加注重,在橱窗详情部分也会标注得更加详细,例如标明个人风格、成稿内容、绘画习惯等。
画师也会说明自己的创作节点,在约稿人下单前就能够充分了解到节点支付,以此供买家审核确认。入行10年的画师“兔扎特”对惊蛰研究所透露,一般商业稿件会有一个更成熟的流程,从草图到色彩草图,再到细化、完稿,每一个阶段都需要提交一次让甲方反馈修改。
对于培训机构宣传的行业高薪,“兔扎特”表示:“画画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并且很辛苦的工作,并不是大家所说的赚钱行业。如果是想要报班的初学者,最好对这些机构擦亮眼睛多对比几家。”
馅饼背后藏陷阱
《2023年轻人副业报告》显示,超过7成的年轻人做副业是因为收入焦虑,但其中15.4%的年轻人没有通过副业赚到钱,近67%人的副业月收入不到3000元。在7成做副业的年轻人中,又有3成的人有过亏钱经历。不少网友也表示,“别人的副业是教我做副业,我的副业是被骗。”而在最高失败率副业top榜上,插画师职业赫然在列。
在直播前,机构老师还会发一些板绘作品,有标价100-300元的Q版头像、1000-3000元的商业插画,并询问学员在这些作品里是否有自己感兴趣的风格。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惊蛰研究所发出“为什么有些图AI感很重?”“这些作品是否都是你们所作?”等质疑时,培训机构的老师并没有正面回答。
玩具设计师Snow向惊蛰研究所讲述自己险些被骗的经历时提到,“客服先是咨询了我的基本情况,还跟我说小白也可以上手,后面安排了8点的线上公开课。直播老师在课上教了csi线稿法、立体构型之类的知识,下面也有一堆人在附和,后面老师介绍了他们签约的各种插画师,并告知我们只要交100元就能抵扣2000元学费,课程可以分期12个月,每个月300-400元,并说明7节课后可以接单,一个月1000元打底。”
真相:夹缝中的插画师
事实上,相对于培训市场的混乱和无序,插画师作为一种广为人知的正式职业,本身仍然处于从混沌走向秩序的进程中。
已经从事插画行业7年的设计师“就叫伯爵”告诉惊蛰研究所,“我接私人委托通常都是熟人介绍,所以不怎么签合同,都是以口头协议为主。同时为了保障双方的权益,也会收取一定比例的定金。当然,理想条件下,还是签合同更靠谱一些。”
与此同时,插画师行业也和市场上其他职业一样,受到了来自人才市场波动的影响。比如对绘画技巧要求不高的扁平类插画,的确成为越来越多新手的入门选项,但随着入局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扁平类插画的竞争也更加激烈。并且在行业内真正能够贡献价值的,仍然是技巧高超、经验丰富的资深画师。
特别是在一部分科技公司偏向于录取年轻人的社会背景下,插画师展示了不一样的就业局面:越有经验的画师完成效率越高,也更容易得到客户认可。特别是圈子里具有影响力的主笔,凭借着丰富的项目经验,他们甚至可以为公司把控美术质量,在个人能力和市场号召力方面均远超于新人画师。因此,新人想要进入零基础速成进入插画行业分一杯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报个班就能月薪过万的话,很容易成为别人的韭菜。”“不是伯爵”还特别提到,“现在市场饱和,加上又受到AI的冲击,插画师行业没有看起来这么景气,甚至目前我也没有接到很多约稿。”
关于AI对于插画行业的冲击,社交媒体上存在着两种声音。一种是“AI是缝合怪,原画师维权艰难。”另一种是“AI是技术辅助工具,能为使用者提高效率。”
特别是对于新手插画师来说,几个关键指令词就能得到一张AI绘图,这让手笔描摹显得费时费力。而对于原创画师来说,也许他们抵制的不是AI技术,而是抵制这种技术进步是以侵犯画师原创权益为代价。
就像国内CG界元老级画师阮佳所说,“我不是在抵制科技进步,而是觉得不该去侮辱那些在这波冲击倒下的人,曾经努力过的人,你们不该在他们身上幸灾乐祸,这是我的态度。”
在一定程度上,AI技术如果运用得当,或许会是插画师得力助手,可以提高商业插画的生成速度和质量。但是反过来说,AI并不能真正取代插画师的创造性和思考能力。
尽管插画师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但由于AI并不能覆盖所有需求场景,以及从业者对绘画设计的热爱,使得这个行业依旧有人坚守、有人涌入。
因为一蹴而就的零基础速成,并不会让你短期内实现“月入过万”的美梦,而AI虽说不一定能够取代业界专家,但替代入门级生产力已经绰绰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