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这些情况吗?

这些“黑中介”大多无法提供真实、合法的“靠谱”工作机会,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

求职者小周大学毕业后急切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经人介绍,在网上与A中介机构建立了联系。

随后,A机构告知小周,B集团因故不招人了,安排小周去另一家C公司工作。小周入职C公司后,发现工资仅有4千元,日常工作压力非常大,还不给自己缴纳社保,与当初介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当小周想请A机构再介绍一份工作或退还中介费时,却发现已经联系不上该机构了。

防范提示

第二类

招聘收费陷阱

02

入职前先交钱

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各种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求职招聘陷阱。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是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

这类骗局往往有几个特点: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对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很低;面试过程简单,轻易即可通过;收费要得急且看似各有名目,实际并不合理合法。

03

求职“内推”

求职者小刘拥有国外高校硕士学历,回国后由于对国内求职情况不太了解,于是在网上找到一家职介机构。

该机构表示“有资源”,能确保他拿到一线互联网公司的offer。为此,小刘支付了16999元服务费,但该机构仅为他提供了2次修改简历的一般课程,对他尽快入职的要求进行各种敷衍,后期干脆“失联”,承诺的offer更是不见踪影。

04

招聘“套路贷”

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挖出”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主要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求职者小王在某招聘平台看到招募货车司机的信息“开货车拉货、C1驾照即可、每月保底收入28000元”。

面试时公司承诺收入能保底,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在该平台购买车厢长度4.2米的货车,只要买了车就可以和他们合作的物流公司签订合同。

但在缴纳4万多元的首付款、办理36个月的按揭贷款(共12万元)购买了一辆轻型卡车后,小王发现既没货拉,又无活干,最后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上了巨额贷款。

05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

一些培训机构或中介公司,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并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

当求职者交付培训费用后,此类培训机构却不提供承诺的相应工作,或者以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职者刚一上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业,一旦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会即刻“人间蒸发”。

A公司在某招聘平台上以“高薪+零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员,小高被此高薪条件吸引投递简历并参加了面试。

面试之后,A公司以所学专业不对口为由,要求小高参加公司组织的自费培训,之后方可正式录用。小高没有多想就在入职前的“实习期”签署了“协议”,培训费高达数万元。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采取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予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处罚;给个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三类

以招聘为名诱骗

从事违法活动陷阱

06

兼职“刷单”

求职者一旦落入陷阱,最初几次刷单会轻松赚得几百元,随后为获得更高比例佣金而垫付更多金额,直到自己相当数额的资金转入了不法分子指定账户,就会被对方迅速拉黑。

伪装成正规企业的A公司在招聘平台发布“文员”职位招聘信息,声称“可在家办公,日结高薪,月入过万,工作轻松自由”。

求职者小赵在网上向A公司投递简历后,很快就被告知可以进入工作试用期了,并被要求下载一款APP从事“刷单”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小赵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指定商品,商品大多为充值卡、网络服务等虚拟产品。小赵在购买商品后,需要通过付款截图和订单号联系公司获得收益。

起初,小赵还会得到小额收益,但当加大刷单商品价值时则被企业告知,由于系统或银行问题暂时无法返款,需要再多刷几笔订单才可集中返还收益。小赵因为想要拿回支付商品的本金并获得收益而被套取了更多钱款,最终损失达数万元。

07

传销“拉新”

传销组织具有收取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等典型特征。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一些传销组织转为通过布设网上招聘陷阱拉新人、发展下线。

这类传销组织在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应聘。一旦求职者落入圈套,传销组织便会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某种产品,并指派各种“推销任务”。这类传销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迷惑性,又往往通过网络招聘等手段实施,更增加了其隐蔽性。

一家自称某电信服务代理商的公司,在网络招聘平台广泛发布招聘信息。该公司对所有应聘者一概录用,并要求应聘者入职时办理每月159元、押金1440元、合约期为24个月的5G通信套餐员工卡,应聘者唯一的工作就是每月招聘不少于10名新人,以此不断发展下线。

此案造成很多人员被骗,有的受害者甚至深陷其中,在该公司被打击处理后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落入骗局并从事了违法活动。

对此,有关部门向受害者讲解国家禁止及打击传销活动的法律规定,剖析传销陷阱及其严重危害,让受害者认识到传销活动无论包装成什么样子、变换什么形式,都改变不了其违法犯罪的实质。

08

色情招聘

这类招聘陷阱的目标多为年轻女性,常常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有的还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或明或暗要求“特殊陪伴”“专项服侍”等,实质上是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

面试中,A公司招聘人员隐晦地说,“我们这边是招高薪岗位,美女应该清楚是做什么吧”,并提出了“每月5至10万起薪,包吃住、日结工资”等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福利待遇”,还不断打听“是否已婚”“有没有交男朋友”等个人隐私信息。此时,小丽才意识到这份工作“不简单”,于是还算机智地找借口及时离开,避免遭受侵害。

09

盗用个人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义,打着“高薪兼职”“点击返现”等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诱导应聘者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或注册APP账户。

第四类

合同陷阱

10

“猫腻”合同

求职者找工作时,还要防范遭遇劳动合同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合同后没有给劳动者一份合同文本留存,有的签订合同中缺少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具体信息。

求职者小吴在某招聘平台看到A企业发布的普工职位招聘信息。他来到企业应聘后,有关管理人员明确表示“月薪2万元”。在小吴入职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却以少缴个税为由,要求在合同中写明月薪0.8万元,并口头承诺会将其余款项以报销住宿费、加油费等方式补齐。小吴因入职心切,签订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者在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对于非全日制工作,《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若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THE END
1.找了个线上客服的工作,然后他让我自己办三张电话卡,然后说是工作需建议你不要随意办卡给他人使用 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667500.aspx
2.反电信诈骗轻松兼职?小心犯罪陷阱!澎湃号·政务经查,崔某等人以给各类APP“拉新冲量”为由,在网上发布招聘广告,以每日保底100元的工资招聘兼职员工。招聘人员需使用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社交账号以及人脸等,为该犯罪团伙注册网络商铺等虚拟账号。该犯罪团伙再以每个账号30元到140元不等的价格出售获利。这些虚拟账号大部分被用于网络水军、网络诈骗、跑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618794
3.网络兼职,是帮他招聘的,需要给别人发工资让我用身份证办电话卡你可能涉嫌帮助网络诈骗活动了,建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http://www.110.com/ask/question-15629906.html
4.合肥师范学院2021年新生必看:《大学生防骗指南》入学须知2.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健康的消费观,不进行过度和超经济承担消费,不轻信网络兼职,有困难要向辅导员报告,并且申请有关资助。 3.重视保护好身份信息,不随意提供给他人。 7、虚假中奖信息 骗子借助网络、短信、电话、刮刮卡、信件、快递包裹等媒介为平台发送虚假中奖信息。 https://www.027art.com/anhuibenke/HTML/10335939.html
5.TG兼职避雷指南:开卡与下载想要在TG兼职,开卡与下载应用可是重中之重!开卡办卡需谨慎,别忘了用自己的身份证办理哦! 但你知道吗?一旦你把电话卡交给别人使用,别人用它来犯法,你可是要承担责任的! 比如,他们用你的身份证开的卡去实施诈骗,到时候警察找上门,你是找用卡的人还是办卡的人呢?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332735347011119752
6.关于做兼职,你曾入过哪些坑?我一坐下那个工作人员就让我交钱,让交多少我忘了,我就和他说我没带钱,当时打电话的时候也说是不交任何费用的,要是早和我说交钱我就不大老远跑过去了,那人就一直劝我,对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交钱办张卡,他们可以一直给我介绍兼职,还说银行卡微信支付宝都可以,不用非拿现金,我都被说的动心了,但我那https://story.hao.360.cn/topic/KtHUQUTnL3SAOj
7.电话卡充场兼职真的假的电话卡充场兼职是真的,但是不建议大家做,因为电话卡的充场兼职是让我们办理大量的电话卡,虽然很多充场工作室会声称帮我们注销,但是后期基本上都是我们自己注销,而且注销流程比较麻烦。假如我们注销慢的话,那么就需要自己交话费,我们办理十几张电话卡,如果自己交话费的话,需要几百元钱,得不偿失。 https://www.dituirenwu.com/dtjl/726.html
8.说是营业厅冲业绩兼职,把我的身份证拿去办手机卡,说一张两百,我电话咨询 在线咨询 查看全部律师 问题没解决?125200人选择咨询律师 当前5920位律师在线平均3分钟响应99%好评 说是营业厅冲业绩兼职,把我的身份证拿去办手机卡,说一张两百,我刚刚办了怎么办? 一键咨询 河源用户2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揭阳用户1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66***6705用户3分钟前提交了咨询 152***6745https://mip.64365.com/ask/21348842.aspx
9.团购营销策划案6篇(全文)我询问了现场的营销人员,他们认为活动的不成功有2个主要问题:(1)由于装修业的进入门槛很低,很多小装修公司的通过不正当的途径买到客户名单进行拉客,对客户的骚扰很大,造成客户对装修公司非常不信任,而团购卡的领取需要留下联系方式,很多客户一听要留电话立刻转身就走。(2)活动选择社区交付期,也就是客户拿钥匙的时间https://www.99xueshu.com/w/filehg8p1nkn.html
10.@同学们暑期兼职,这五种工作不能做暑假期间,不少大学生会选择兼职,想着能增加社会经验,但由于涉世未深,一不小心就可能就成了犯罪分子的帮凶。警方特意提醒,找兼职工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下面这几种兼职工作可千万别碰。 记者查询一些网络求职平台发现,不少暑假兼职的工作,例如话务员或者电话客服等,工作要求低,开出的工资却远远高于正常行情。有同学表示http://m.guilinlife.com/article/4y0o09b5c5e8bcac0a7d.html
11.70.7%受访者期待严惩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等行为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对150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各种电信网络诈骗手法中,刷单返利等兼职诈骗是受访者遇到最多的网络诈骗类型,70.7%的受访者期待严惩非法买卖、出租、出借电话卡、银行账户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行为。http://www.xinhuanet.com/legal/20240111/a70064ae5ae14932b9dd45cb5f8edbe9/c.html
12.卡合集!!亲自测试!正规且靠谱!2024年流量卡靠谱推荐!2、号卡申请,提前可以做这些功课! 3、一定要看清套餐内容! 本文为办流量套餐防坑指南!兼四大运营商划算好用套餐盘点合集(实时更新) 想办一张流量卡省点话费,结果掉进各种套路里,一波折腾下来话费没省下,还搞得身心俱疲,最后在网上发文各种diss流量卡。 https://s.zhihu.com/DAHFh
13.兼职做客服,需要我办理三个电话卡他说他们会报销全程不需要我缴费工资日在不同情况下,处理兼职要求办理电话卡并报销的方式如下:1. 签订正式合同:确保合同中明确雇佣关系、https://www.lawtime.cn/ask/question_33903458.html
14.在网上找了一个居家客服兼职,要求办理一张电信的电话卡,快递员给号码是你自己在用就没有问题。https://www.tingsonglaw.com/ask/detail/2685802
15.法律咨询兼职以冲业绩名义让我办了十张电话卡,并且让我签了一份协议,我想问一下这个协议有约束性吗,这个办卡有没有违规 贵州12348热线平台 律师2023-12-07 13:36:48 您好,建议您及时将不用的电话卡销毁,不要随地丢弃,不得借给别人使用,否则可能面临以下处罚:(1)行政处罚 出借电话卡,没收违法所得,由公安机关处违法https://12348.guizhou.gov.cn/website/gzpc/1812218FW4HHBR40/index.html?id=2312079K4AGHWB2W
16.我兼职,但是人家让我办了三张电话卡问题描述: 我兼职,但是人家让我办了三张电话卡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408052 人·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咨询我 从法律角度看,电话卡的使用应合法合规。如果这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4102344.html
17.同学,没钱花了?有个挣钱的路子要不要了解一下?2月25日,在校学生曹某、欧某、陈某来到广安某网吧上网,遇上在网吧招“兼职”的冉某。冉某声称自己正在招“兼职”,如果干得好,轻轻松松就可以赚几千元。曹某等人想着做兼职还可以减轻父母负担,何乐而不为呢?立即答应了。 随后,在冉某的诱导下,曹某、欧某、陈某在附近的营业厅用自己身份证办理了电话卡,并将https://m.gmw.cn/2023-03/28/content_1303322498.htm
18.亚马逊店铺注册兼职有风险吗?注册材料有哪些?在注册期间,可以正常接听电话和短信的手机号码 5.双币信用卡 双币信用卡是国际通用的信用卡,可以用于美元、日元、欧元、英镑等支付,用于支付亚马逊店铺月租/39.99美元。 双币信用卡可以去各大线下银行办理,找银行的业务员即可。 如果你办理不能信用卡,只要注册的不是欧洲站点,也是可以使用他人的信用卡的。 https://www.maijia.com/article/557991
19.直播卖电话卡“坑”下藏玄机在直播带货的各种品类中,电话卡流量卡是成交量较高的品类。近期本报接到多位消费者投诉,反映这类直播中主播自称是几大运营商的官方代理,但卖卡时宣称的“低价套餐”“大额流量”“0元购”“1分钱领卡”,实际却货不对板,要求高价充值,甚至暗藏隐性消费。 记者调查发现,直播卖卡“0元购”骗局十分普遍,用户多有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48800923087847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