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破获交友APP网络诈骗案:“虚拟美女”骗网友送礼新闻频道

这些新型手机APP诈骗犯罪团伙均为公司化运作,公司规模有的甚至超过数百人。

犯罪团伙被打掉。

昨日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近日,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省公安厅组织珠海、汕头、东莞等11个地市公安机关在北京、辽宁、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13个省区市同步开展“安网20号”打击手机APP新型网络诈骗专案收网行动,成功打掉涉案公司21家,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冻结涉案金额1亿余元,缴获服务器400余台,扣押电脑、手机、账本等涉案物品一批。其中,破获全国首宗交友APP新型网络诈骗案件,意义非凡。

“红颜”的套路

在警方缴获的交友APP聊天“话术”中,从最开始的打招呼到最后的索要礼物都有一整套教程。

针对用户不同的开头有不同的“话术”,如果用户是最简单的开头“你好”,作为“红颜”则可以去引导话题;如果用户是询问式对话,“红颜”则可以采取正面或者侧面回答。

比如正面回答:你好,我叫xxx,你呢?或者侧面回答:你不知道……不要告诉你!

成功打招呼后,接下来是亲和力更强的促进深入聊天,比如“红颜”会问:其实你觉得我怎么样?我觉得跟你聊天挺开心的。

涉案金额超过10亿

经专案组缜密侦查发现,多款交友APP以交友、求偶为幌子,利用隐晦的宣传用语吸引男性用户安装注册,之后以引诱用户充值会员可享有“特权”的手法实施诈骗,涉及的APP有“某城求偶”“某派交友”“某会么”“某约爱”“某城密撩”“某缘”等;疑似色情APP以播放色情视频为诱饵,吸引用户下载安装,进而引诱用户充值不断升级会员等级观看更多影片的手法实施诈骗,涉及的APP有“某咻影院”“某动影院”“某涩快播”“某乐影院”等。

“主播”不够“机器”来凑

据警方介绍,针对交友APP平台女性“主播”人数不足,导致回复用户不及时、“创收”效果欠佳等问题,犯罪团伙组织技术人员编写“机器人”程序冒充女性用户,通过预先设计的模式自动向新注册用户发送“打招呼”“索要礼物”等内容,引诱用户消费,从而非法牟利。色情APP以免费观看色情视频为诱饵,吸引用户下载安装,实际上在视频播放约60秒后即弹出界面,提示需充值成为会员才能永久观看,但在充值后,APP仅开放与会员等级相应的内容区域,更新视频播放后,仍会通过弹出界面继续诱骗用户进行充值。

交友APP一注册就有“美女”?

“用户下载注册后,马上就会有很多高颜值的女性用户过来跟你打招呼。”办案民警说,其实这些“美女”都是机器人,前几条回复是免费的,当你想跟她继续聊天时,该APP就会弹出页面提示要充值200元升级成VIP。

据悉,曾经有用户为了跟“美女”聊天,一个月就充值了1万多元。

以“交友”为名引诱消费

办案民警介绍,该犯罪团伙主要以某鑫网络有限公司为主,由“老板”“股东”“总监”“研发员”“推广员”“工会长”“主播”等多类人员构成,分别在北京、长沙等处设立了总部、技术部、推广部、人事部和财务部,团队人数多达400多人,公司有正规的法人执照,实施完全的公司化运作。

由于该平台刚开始运作时,女性用户人数不足且回复不及时,聊天效果欠佳,于是该犯罪团伙运用代码编写“机器人”程序冒充女性用户,用软件下载美女头像,按照预先设计的模式自动向男性用户发送“打招呼”“索要礼物”等信息,引诱用户消费,从而非法牟利。到后期,当预先设定的关键词触发不了回复时,开始通过招募“主播”冒充普通用户吸引消费,甚至还去到各地高校招聘“主播”。

据悉,该平台招募的“主播”分为专职和兼职,自招的是专职工作人员,“工会长”(即主播经纪人)代招的“主播”为兼职。“主播”按照颜值高低分为A、B、C三个等级,入驻软件平台注册,再以交友的名义把“主播”推送给普通注册用户,冒充普通注册的女性会员进行所谓的交友聊天,欺骗用户消费,并无所谓的交友、婚恋等目的。据悉,“主播”跟平台按照四六分成,“工会长”还会对名下的“主播”所得“抽水”。

2016年8月至今充值3.4亿元

办案民警说,该案涉案金额巨大,受害人数众多,截至案发时,该平台号称已拥有1亿多的用户,甚至到后期还专门针对女性推送男性用户。

据统计,仅管理后台可查的2016年8月至今充值金额已达3.4亿元人民币,并以每日30万元人民币的速度递增,每月的充值金额达三四千万元,仅2017年8月份,一个月的充值金额就达到7500万元。

有的会员一上来就对“机器人”直接“刷礼物”,仅该公司编写的127个“机器人”程序一天收益就超过4万元人民币,受骗人数已达百万人。

去年12月,在省公安厅的统筹指挥下,珠海市公安局联合北京、长沙警方,在北京、长沙、驻马店、连云港等地实施统一收网行动,将该犯罪团伙的老板常某、股东、总监、财务人员、“主播”等全部抓获归案,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40余人,封存服务器250余台,扣押涉案电脑、手机等600余台,冻结涉案资金1200多万元,实现了对犯罪团伙的全链条打击。

据悉,该案是全国首宗打击交友APP新型网络诈骗案件。

充值7000多元没看成“电影”

去年8月,省公安厅网警总队向东莞警方通报,网上有一款名为“某咻影院”的手机APP在网上蔓延,该软件以播放色情视频为噱头诱惑用户下载安装,让用户不断充值升级的手法实施诈骗。

“单笔最多充了7000多元,但还是无法观看”,办案民警介绍,该APP从普通会员到白金会员、黄金会员、钻石会员一共设置了7级,充值金额有38元、68元、98元等,级别越高,充值的钱越多。

用户在下载该APP安装之后,主界面上就会有一些诱惑性的图片,同时有很多小框的视频截图。用户第一次进去后,可以免费观看20秒的片段,之后界面就会显示:如果要观看完整影片,请充值成为会员。

用户充值了38元成为会员后,就会弹出一批新的电影,点击之后,却是一个新的视频片段,时长约为20~30秒,此时,又会弹出界面:如果要观看完整影片,请充值成为黄金会员。

如此无限循环,会不断提示你要充值升级,充值后客服又会以提前准备的“话术”,比如手机系统跟软件不匹配,网站在维护升级,技术人员正在修复,线路不稳定等各种借口,告诉你充值不成功,要再充一次,当好不容易充值完终于可以播放了,这时界面又会出现缓冲的假象,弹出提示:你的网络不稳定,请充值一个网络加速器。

据悉,最多的一名用户接连充值了7000多元,仍无法看到完整版的“不可描述”内容,只能看到一些经处理的“边角料”片段。

平均每天数千人被骗

办案民警介绍,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诈骗案件,该犯罪团伙以某科技有限公司为名在深圳注册,以公司化的形式运营,由“股东”“技术员”“推广员”“技术总监”“财务”“代理商”“渠道商”6类人员构成。

据统计,该团伙公司账单1个月进账就高达300万元,平均每天10万元,都是通过非法的第四方支付平台进行资金流转,以此来逃避公安机关侦查打击。经查发现,每天约有数千人被骗,初步估算总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受骗事主主要为20~30岁左右的男性,不少人充值一两次后发现受骗,还在该平台留言痛骂骗子“要你无止尽的充钱”,也有人坚持“一定要看”,仍然不断充值。

曾欲转行难抵高额利润诱惑

办案民警介绍,该团伙的老板黄某玉是广东潮汕人,早年移居深圳,跟另外2个股东是老乡,最初是从事互联网行业,后来发现通过色情APP这个渠道很赚钱,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据悉,该团伙从2016年开始运营,后来几度因为风声紧而中间停了几次,名称也经常变换,比如这个月名为“xx宅男”,下个月又改名为“xx影院”。

2017年6月,广东省公安机关对利用手机APP进行网络诈骗实施专项打击后,该团伙曾一度停工欲转行,“有人说不做了”,甚至总经理与股东之间产生意见分歧,但最终还是经不起高额利润的诱惑,又忍不住出来做。

经过数月艰苦侦查,专案组终于摸清犯罪团伙的全部情况。在省公安厅的统筹指挥下,在郑州、厦门、广州和深圳警方的密切配合下,开展统一收网行动,将该犯罪团伙的法人黄某玉、股东、总经理、财务人员、技术人员等全部抓获归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人,冻结涉案资金1200余万元。

THE END
1.兼职刷单套路多中工民生该文件称,这份兼职工作主要是通过“高佣金”“先垫付”的方式帮助电商刷信誉,要保证刷手的支付宝或微信里有600元以上的流动资金,可以正常拍下物品,而流动资金是用来接单刷商品支付用的。 “美霞”介绍,刷单的操作过程就和平时网上购物一样,刷手拍下商品,他们再把本金和佣金通过支付宝转给刷手,刷手再确认收货。https://www.workercn.cn/32852/202008/28/200828144908157.shtml
2.网上寻兼职背后“套路深”网上寻兼职 背后“套路深”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17-08-15 14:56:40兼职模特每小时收入300元,但前提是拍摄价值高达几千元的“模特卡”?图书馆实习会计月工资4000—6000元,却要先办“就业证”才能上岗?“急求兼职淘宝刷单员,工资日结,业绩好有提成”背后却是“环环相扣”的骗局。暑假已过大半,不少大学生都http://3g.sdchina.com/show/4168870.html
3.警惕诈骗新套路:摄影素材诈骗是新型的“兼职刷单”骗局!诈骗套路 摄影素材诈骗是新型的“兼职刷单”骗局,骗子借上传摄影照片做兼职为诱饵,先诱导受害人进行小额刷单,迅速以小额返利,骗取受害人的信任,最后,以连环任务、操作不当、捆绑单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反复刷单进行诈骗。广大摄影爱好者切勿轻信,不要中了骗子的圈套。 https://m.sohu.com/a/714329510_121687414
4.南都记者暗访针对年轻人的求职陷阱:“高薪模特兼职”面试秒过未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律师廖建勋认为,此种兼职套路,表面上看似乎是正规的民事行为,实际上涉事公司可能涉嫌诈骗或民事欺诈。类似公司故意诱导年轻应聘者先交钱,主要是为了赚取前期费用,后面再安排报酬很低的工作。 廖建勋告诉南都记者,应聘者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若该公司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应聘者钱https://news.southcn.com/node_17a07e5926/5fc34fc7e9.shtml
5.兼职诈骗高端局差点就上当了!这份反套路指南快收下兼职诈骗高端局|差点就上当了!这份反套路指南快收下 最近在家很闲,想在网上兼职赚钱。但是我却遇上配音兼职高端局,差点被骗,损失数千元!我甚至怀疑对方多少是有点心理学知识在身上的。了解套路才能学会反套路,我来详细分享一波经验,以免更多人被骗。 1.上课流程https://www.jianshu.com/p/4627b0bdef65
6.刷单被骗14.9万元无棣警方第N次提醒:抖音快手刷单兼职,都是诈骗!所有的刷单都是诈骗! 9月24日,无棣警方接群众电话报警,称在网上被诈骗14.9万元。无棣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受害人李某自述在“快手”APP上看到一条做快递单号录入员兼职的广告,可以足不出户轻松赚钱。 一开始,她并不相信有这样好的事。不过,出于好奇,更主要是看中对方所说的工资日结算,认为自己就只是动动手指,做个https://m.binzhouw.com/detail/419648
7.找手工活兼职,反被骗走14万提醒:让你先交钱或下载APP都小心有诈!“在家制作即可,工作自由,交货立结,月收入4000~6000元……”这样的兼职,你心动吗?市民小雅(化名)试着接单,没想到,短短1小时内,被骗走14万元。 近日,小雅拨打新闻热线88300000,讲述了自己的遭遇,希望通过江南晚报提醒有类似需求的网友,警惕“手工活”诈骗陷阱。 https://www.wxrb.com/doc/2022/05/26/174072.shtml
8.警惕!网络兼职刷单骗局,赫山警方案例揭示诈骗套路益阳新闻:“网上兼职刷单赚点零花钱”“动动手指轻松赚钱,适合学生、妈妈手机兼职!”……还有这么好的事?益阳鹤山警方用案例帮你识破网络刷单诈骗套路。 6月24日,家住益阳市赫山区某乡镇的王女士收到昵称“钱先生”的QQ好友邀请,对方称可介绍兼职网络刷单赚钱。王女士信以为真,将所谓的派单客服添加为好友。对方http://www.bjhwtx.com/h-nd-240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