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金秋,济南战役硝烟弥漫。华野主力在粟裕将军的指挥下全歼国民党军10万余众,活捉"晋绥区"司令官王耀武,重创国民党军心。震怒的蒋介石下令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不惜一切代价,取粟裕首级!随即,一场针对战神粟裕的暗杀行动在上海悄然展开。毛人凤不仅派出了军统精锐特务,更有党内叛徒里应外合。然而,他万万没想到,这个精心布置的暗杀计划,最终却栽在了四名普通女打字员手中。这四位隐藏在军统上海总部的女地下党员,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惊人的勇气,成功破获了这起惊天阴谋,拯救了粟裕将军的性命,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一段传奇佳话。
民国时期的上海北四川路,伫立着一座令人生畏的三层灰色建筑。这里便是国民党在上海的最高军事机构——淞沪警备司令部。
高耸的院墙布满电网,岗哨密布如林。夜深人静时,偶有撕心裂肺的惨叫和尖利枪声传出,让过路行人不寒而栗。
在这座死亡堡垒中,最神秘的部门当属稽查处。表面上它隶属于淞沪警备司令部,实则是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的直属机构,堪称军统在上海的指挥中心。
1946年初春,一位身着旗袍、齐耳短发的年轻女子来到淞沪警备司令部。她就是我党地下工作者周明,化名周月英,以应聘打字员为掩护,打响了潜伏军统的第一枪。
为取得稽查处情报科科长萧振华的信任,周明经受了长达两小时的盘问。每一个细节都必须滴水不漏,稍有差池就会暴露身份。
经过严格审查,周明终于成功站稳脚跟。随即,她开始为其他同志打开潜伏的大门。
每当有打字员提出离职,周明便立刻将消息传递给上线陈来生。通过周密部署,我党又先后安插了三名地下工作者。
四朵金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赵幼芷。她出身革命世家,全家都在为党的事业奋斗。
赵幼芷的两个堂姐赵雅男和赵灵芝都在上海从事情报工作,胞弟赵尹莘更是奔赴新四军前线。在她的血液里,流淌着革命者的基因。
为了完成革命使命,赵幼芷化名赵丽珍,刻意塑造了一个爱慕虚荣的"小姐"形象。她每天打扮得花枝招展,下班就往商场和电影院跑。
这种表面的堕落让前同事不齿,给她起了个"三小姐"的嘲讽外号。但正是这份伪装,让她在稽查处如鱼得水。
特务机关里的人都认为她是个没心没肺的富家小姐,对她的一些任性举动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谁能想到,这个看似天真烂漫的姑娘,实际上是一位意志坚定的革命战士。
1947年,傅亚娟和赵幼芷两位新同事相继入职。不久后,赵幼芷又将柳茂才引荐进来。
柳茂才的加入还闹出一个有趣的插曲。当她试探性地向赵幼芷建议带走重要材料时,赵幼芷不敢贸然答应,赶紧向组织请示。
组织一查才发现,柳茂才早已是地下党员。至此,潜伏在稽查处的四朵金花终于集齐,一场惊心动魄的情报战即将展开。
生死谍战保密档,艰险潜伏
稽查处内部制定了一部《保密防奸条例》,专门设置了"肃奸组",负责监视内部工作人员的一举一动。每位职工都必须在连坐保证书上签字画押。
特工们经常不打招呼就翻查工作人员的抽屉和宿舍,一旦发现可疑之处,当事人就会人间蒸发。这里的每一天,都像在钢丝绳上起舞。
在这种环境下,四位女地下党员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用各种巧妙方式获取情报。她们故意在打字时出错,将错误的文件揉成纸团扔进废纸篓,后续再悄悄捡回来。
为了避免被人发现,她们通常会把一份情报撕成几份,分批传递出去。这种方法虽然费时,却能大大降低暴露的风险。
但有时情况紧急,根本来不及复制文件。缮校室主任会站在一旁盯着打印过程,打印完就立即带走文件。这种时候,姑娘们只能凭借过目不忘的本领,将内容牢记在心。
下班后,她们立即将记忆中的内容誊写下来,再想办法交给组织。但作为普通打字员,能直接接触到的机密文件毕竟有限。
四人决定另辟蹊径,通过服务领导来获取更多情报。她们主动为各级领导加班赶制急件,帮他们赢得上司赏识,甚至代为处理私人信件。
渐渐地,这些领导开始信任这些看似勤恳的打字员,让她们接触更多机密文件。对于那些二十出头的司书员,姑娘们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她们在工作之余陪这些年轻特务看电影、逛公园,借此打探军统的行动计划。为了融入这个男性主导的特务圈子,四人不得不将真实的自我深深掩藏。
她们不敢阅读任何进步书刊,也不能对时事表露丝毫兴趣。即便目睹同志惨遭酷刑,她们也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有一天,稽查处的同事们在谈论一位新抓获的共产党员。这位同志身负重伤,即便狱医提出施用吗啡,他也坚决不肯接受。
四位姑娘只能装作对这个"八卦"很感兴趣的样子,跟着其他人一起评头论足。后来得知,这位英勇的同志就是上海游击队政委兼参谋长汤景延。
在押赴刑场的路上,汤景延面对死亡依然昂首挺胸,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值班的赵幼芷被同事拉去观看行刑,她只能强忍悲痛,装作事不关己。
这种残酷的遭遇不仅没有吓倒这些巾帼英雄,反而让她们更加认清了国民党的反动本质。这些隐忍的时刻,都化作了继续战斗的动力。
智破暗杀救将帅,火眼擒叛徒
1947年盛夏的一天,稽查处内部气氛骤然变得紧张起来。缮校室主任的办公室里灯火通明,房门紧闭,里面的工作人员进进出出,保密程度远超往常。
这种反常的迹象引起了四朵金花的警觉。大姐周明带着傅亚娟在走廊尽头架设了一个观察点,借着聊天的名义监视着缮校室的动静。
几天后,一份机密文件终于露出了端倪。缮校室主任疲惫不堪地走出办公室,周明和傅亚娟抓住机会,以主动帮忙为由进入了办公室。
会议桌上赫然摆放着一份标有"共匪大华公司专案"字样的文件。大华公司是我党在上海的重要贸易机构,专门负责军需物资供应。
几个月前,这家公司突遭国民党查抄,党组织一直在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当周明打开文件的那一刻,惊人的真相终于浮出水面。
原来此事竟是叛徒金柯一手策划。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叛徒还掌握着大量党内机密,准备利用这些情报策划更大的阴谋。
周明当机立断,趁着取打印纸的机会,迅速将"金柯叛变"四个字写在纸条上。正当她思考如何将情报传出时,赵幼芷恰到好处地出现在门外。
两人完成了一次看似普通的对话接触,实则完成了情报的转移。情报最终及时送到了陈来生手中,揭开了一场惊天阴谋的盖头。
1948年10月,江苏江都县码头上,十几名乔装打扮的共产党员严阵以待。当一条可疑的木船靠近码头时,他们立即展开了抓捕行动。
船上的金柯声称自己是回归组织的同志,但实际上他带着一船的特务准备潜入解放区。他的真实目的是暗杀华东野战军的高层领导,其中就包括了粟裕将军。
这个精心策划的暗杀计划,因为四位女地下党员的努力而功亏一篑。在她们的潜伏生涯中,这样的重大情报不胜枚举。
从《淞沪警备区工事构筑要图》到各类会议记录,从特务名册到党员名册,再到各种行动计划,这些重要情报都通过她们的手传递到了组织手中。
这些情报为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也让她们成为了军统内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克星。这些看似柔弱的打字员,用智慧和勇气挫败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阴谋。
在上海这个复杂的大舞台上,她们以弱胜强,以智取胜,书写了一段惊心动魄的谍战传奇。这不仅拯救了无数革命同志的生命,更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巾帼脱险解放日,革命佳人聚散时
虎穴潜伏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便是最小心谨慎的人也难免会露出马脚。1947年,组织发现周明有暴露的风险,立即安排她主动撤离了特务机关。
次年春天,一场意外打破了特务机关内部的平静。傅亚娟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一位叛变的旧战友认出了真实身份,当天晚上就被中统特务带走。
特务们对傅亚娟展开了长达数日的审讯。面对严刑拷打,傅亚娟始终坚持自己只是一名普通打字员,没有透露任何组织的信息。
中统特务最终决定放长线钓大鱼,暂时放她回家监视。在傅亚娟失联的第二天,赵幼芷和柳茂才就察觉到了异常,立即向组织报告了这个情况。
组织本想立即撤离两人,但赵幼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她认为让年纪小的柳茂才以请假为由暂时避开,而自己继续留在稽查处观察情况更为妥当。
这个提议既能保全大局,也能确保至少一人的安全。在赵幼芷的坚持下,组织同意了这个冒险的方案。
最终,傅亚娟在组织的帮助下成功脱险,以"逃婚"为由向稽查处提交了辞职信,安全抵达了解放区。柳茂才也在"休假"结束后重返岗位。
1949年5月,上海解放在即,稽查处的主任秘书将赵幼芷和柳茂才叫到办公室。他用威胁的语气询问她们是否愿意跟随国民党撤退台湾。
两人装作单纯无知的样子,表示家里人一定不会同意。面对主任的威胁,赵幼芷更是天真地问起了工资的结算问题。
利用讨要工资为由,两人继续留在稽查处宿舍,密切观察着敌人的撤退动向。她们就这样坚持到了上海解放的那一刻。
1949年5月26日,上海迎来了解放的曙光。昔日风光无限的稽查处已经成了一片散乱的办公场所,只剩下几个垂头丧气的留守人员。
下午五点,赵幼芷抱着她珍藏的安琪儿石膏像,和柳茂才手挽手离开了这个令人窒息的特务机构。在横浜桥长途电信局后面,她们与陈来生等同志胜利会师。
赵幼芷也在这一年遇到了自己的真命天子——陈来生的下属陈关通。这对革命伉俪于同年十月加入三野九兵团,后一同奔赴朝鲜战场,继续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
解放后,四朵金花虽然分散在祖国的各个角落,但她们之间的革命友谊却从未断绝。这段在生死边缘起舞的岁月,成为了她们共同的珍贵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