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交友平台变身“套路聊”,网友在他趣APP陪聊赚上万元惹争议app社交软件

在交友APP上找对象,似乎变得越发艰难了。

当你以为在他趣APP上的聊天对象为“小姐姐”时,也许背后是个“抠脚大汉”。相亲、交友的初衷,逐渐变味。

交友变身“套路聊”

春节临近,单身青年难以逃脱的催婚戏码即将上演。日前发布的《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23》显示,去年各年龄段人群中,25至29岁年龄段未婚率为51.3%,30到34岁年龄段未婚率达到18.4%,35到39岁年龄段未婚率为8%。

当公园的相亲角被大爷大妈们占据、线下相亲局让社恐手足无措,社交软件成了不少单身青年结识更多异性的途径之一,他趣APP便是其中一种方式。

《消费者报道》记者留意到,作为覆盖用户达2亿的婚恋交友平台,该软件的付费模式主要针对男性用户。奖励说明显示,系统匹配的会话,男用户为付费方。系统匹配的会话包括:系统匹配的搭讪/消息(如红娘牵线)/消息红包等。也就是说,男用户向女用户发送消息需要付费才能进行。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过,在一家名为“校园邦”的兼职机构中,“聊天回复员”是一个庞大的组织群体,且人数高达上万人。这些“聊天回复员”通过简单的“培训教程”和“撩人秘籍”后上岗。他趣平台的男性,就是这些“回复员”的主要聊天对象,聊天话题多围绕男女两性、恋爱以及婚恋等展开,而索要礼物,成为了“回复员”的终极目标。

《消费者报道》记者以男用户身份使用该APP时发现,只要一上线,系统就会不断推送同城女性用户发来的搭讪消息。对方的聊天内容多为“哥哥,约吗”“你相信一见钟情吗”“你想看吗,哪里都可以”,其中不乏一些暗示性话语。

对方的甜言蜜语,或是其精心营造的“甜蜜陷阱”。

“付费”聊天的模式

《消费者报道》记者通过他趣APP注册用户发现,用户只需绑定手机账号即可使用,性别、年龄、头像等可随意设置。为了了解该APP在男性、女性用户上的使用区别,记者注册了两个他趣用户账号,将账号性别分为设置为男、女。

记者使用男用户账号随机与一名女用户聊天达到心动4级时(使用完系统赠送的免费体验次数后),男用户需要另外支付趣币才能继续与对方发送消息。此时,记者再次尝试与其他女性用户聊天,系统不断提示账户余额不足。也就是说,男性用户若要回复这些搭讪消息,得掏出“真金白银”才能开始交流。

然而,记者使用女用户账号与对方畅聊后,仍能够正常免费交流,并持续获得相应收益。同时,记者随机回复多条“搭讪信息”时,该女性用户的账号并未出现提示“余额不足”的情况,可见女性用户聊天并不会消耗趣币。

《消费者报道》记者尝试使用女性账号与他人聊天发现,若对方发送消息次数越多时,其账户收益越高。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用户还可以自行调节聊天收费标准。此外,当双方心动值达到60°c时即可解锁语音/视频权限。系统显示,若发起语音、视频通话,可获得收益1.49元/分钟起。

有男用户在黑猫投诉发起投诉称,“每次一上线就有一堆人发消息过来,回复消息就要收费,基本每条消息都得收费”。

由此看来,作为互联网婚恋交友平台,其注册用户并不全是为了真心找对象而来,信息的真实可靠性也难以得到保障。当你以为在他趣APP上的聊天对象为“小姐姐”时,也许背后是个“抠脚大汉”。

此外,《消费者报道》记者注意到,他趣APP并没有对未成年人“设防”。该APP注册时只需要绑定用户手机号,性别、年龄大小等个人信息可随意填写,未有效落实未成年人账号实名制复合验证,未成年人可以畅通无阻使用该社交软件。值得注意的是,用户可通过密码支付的方式进行充值,未实名认证的账号也可以随意购买趣币等虚拟商品。

因涉嫌低俗被罚款

2017年9月14日,他趣APP宣布推出“共享女友”服务,并在北京某地进行了现场展示。其中“女友”指代的是仿真充气娃娃,用户可以通过他趣官方APP进行租赁,租赁一个“共享女友”需缴纳8000元押金,并按照1天298元、3天698元、1周1298元进行付费。

他趣APP用户屡遭诈骗

2023年9月,赤峰市网信办官方公众号“活力赤峰”发布消息,针对电信网络诈骗,赤峰公安公布典型案例并发布重要提示,其中,他趣APP出现在该则通报当中。

据了解,他趣APP背后的公司为厦门海豹他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官方信息显示,企业旗下运营“他趣”“配配”以及海外事业,为我国适龄单身用户提供一站式社交、直播和泛娱乐服务,目前已覆盖用户2亿。

火热的背后,其乱象屡遭消费者诟病,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他趣的投诉达2605条。针对上述问题,《消费者报道》记者向厦门海豹他趣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送采访函问询,截至发稿日,对方没有任何回复。

THE END
1.高薪干兼职,竟是搞诈骗快醒醒!看到这样的网络兼职广告 你是否心动? 快醒醒! 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很有可能让你沦为 电信诈骗的“帮凶” 01 案例详情 被告人杨某伙同陈某等人,采取一部手机用聊天软件与诈骗分子视频通话,另一部手机用于拨打被害人电话,让诈骗分子和被害人在两部手机中建立通话的方式进行诈骗。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856730
2.这些“兼职”做不得!当心沦为电诈犯罪“工具人”一份兼职能减少经济压力,让自己生活得更从容,但是大家要注意,找兼职工作时要擦亮双眼,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落入诈骗陷阱,更不要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电话引流的工作不能做。 不法分子会在网上发布“打电话就给钱”的兼职信息,要求招聘的“话务员”以设定好的话术,按照非法获取到的公民信息名单拨打电话或发送短信http://credit.xiuwu.gov.cn/news/content/565448082364301312
3.警惕!“高薪客服兼职”背后的诈骗陷阱,你中招了吗?通过发布虚假的客服兼职招聘信息,吸引求职者特别是急于找工作或寻求兼职的人群。在招聘过程中,诈骗分子往往以高薪、轻松工作为诱饵,诱导求职者提供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或缴纳各种费用(如培训费、保证金等)。 随后,诈骗分子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诈骗活动,如盗刷银行卡、冒名顶替,或冒充银行、公安https://bwc.xjau.edu.cn/2024/0828/c2052a102531/page.htm
4.用聊天软件赚钱属于诈骗吗?免费法律咨询是诈骗 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325711.aspx
5.聊天软件兼职赚钱为什么会说是诈骗?兼职诈骗,是违法行为,依法应追究治安行政责任。如果涉及诈骗的数额达到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各省和各省不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1770282.html
6.在"心遇"APP上兼职聊天赚钱构成诈骗罪吗?以及这种付费聊天的商业模式是否合规?基本上有关心遇App的投诉都围绕着聊天充值,结果无一不是男方提出交换联系方式女方随即消失,或者女方坦白在这上面聊天就是为了赚钱。 有过上述经历的用户也在最后知道了平台的套路,但充进去的钱却要不回来了。 有媒体曾在今年1月曝光过付费聊天App背后的黑灰产业链,类似平台上之所https://www.yoojia.com/ask/17-11265509175017213250.html
7.网络安全实用篇&&常见电信诈骗类型及防范方法本文详细列举了针对年轻人和中老年人的五种常见电信诈骗类型,包括兼职刷单、裸聊、退款、游戏账号交易和拼单等,并提供了实用的防范方法。同时,还讨论了网络安全技术层面的信息收集、WEB信息、服务器信息、第三方信息、组织结构信息、漏洞利用和社会工程学等内容,强调了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性。 https://blog.csdn.net/qq_50377269/article/details/135772315
8.#权珉娥兼职陪聊被诈骗1500万韩元#2月来自凤凰网娱乐【#权珉娥兼职陪聊被诈骗1500万韩元# 】2月21日,据韩媒,AOA前成员权珉娥自曝居家办公时进行了“聊天兼职”,被诈骗1500万韩元(约人民币8万元)。她表示,以为只要男人建了聊天室,女人进去聊天就可以了,结果对https://weibo.com/1900552512/MtZViDxOt
9.聊天兼职平台是真的吗?我来告诉你如果有人告诉你聊天就可以赚钱,你会相信吗?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定的认知,对于我来说的话,我肯定是相信的。因为我此刻正在做的这个聊天兼职,就的的确确存在着。 首先,本兼职没有任何费用,完完全全的免费,所以被骗的顾虑咱们可以放下了,在网上有很多骗子利用兼职者的心里,很多做电信诈骗的,这里也提醒大家,需https://www.jianshu.com/p/e854b9d4b3c5
10.韩国人气女团前成员权珉娥兼职陪聊被诈骗1500万韩元【权珉娥兼职陪聊被诈骗1500万韩元】2月21日,据韩媒报道,韩国人气女团AOA前成员权珉娥日前自爆兼职陪聊,被诈骗1500万韩元(约人民币8万元)。她表示,以为只要男人建了聊天室,女人进去聊天就可以了,结果对方知道自己是公众人物后,便威胁要公开她的照片。 韩国网友对此却没什么好话,“真的只是陪聊吗?单纯的聊天会被骗吗http://henan.china.com.cn/news/2023-02/21/content_4226712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