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动嘴就能赚钱?诈骗!

为不断提高全民识诈防诈反诈的能力,平安天元推出“防诈案例警示录”主题板块,从真实的诈骗警情中,摘录真实的被骗经过,以身边事来警示身边人。

靠着声音就可以在网络上赚钱

居家办公,无需成本

不用坐班,不用打卡

薪酬还相当丰富

真有这种好事?

有可能是新型“配音”骗局!

真实案例一

真实案例二

此类诈骗套路

1

寻找目标

诈骗分子打着“兼职配音”的幌子,行刷单之实。他们在网上发布一些“低门槛高收入”的招募“兼职配音员”等虚假信息,吸引受害者注意。当受害者主动联系骗子后,就会掉入诈骗分子设计好的招聘陷阱中。

2

引诱打赏

诈骗分子先安排一些简单的刷单任务,让受害者通过“打赏”等方式赚取佣金,受害者初次进行充值后很快就得到“本金”和“佣金”,从而建立“能赚钱”的信心。

3

大额充值

当受害者再次充值后,诈骗分子便以充值金额过少不能完成大额“打赏”任务等理由,要求加大充值金额。再抓住受害者“不甘心自己的钱有去无回”的心理,不断布置更大的“任务”,让受害者进入反复转账的“怪圈”,骗取受害者更多钱财。

4

彻底失联

待受害人进行转账操作后,骗子以账户异常、数据填写错误等理由推脱,最后将受害人拉黑,彻底失联。

!

套路这么深,我们怎么防?

警方提醒

不要随便添加陌生人为好友,不要被高额报酬所迷惑,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相信骗子的退款承诺,以免遭遇连环骗局。

THE END
1.居家太太兼职刷单赚“返现”遭遇层层设套被骗15万关于刷单诈骗的套路,警方已经多次提醒,但近期仍有不少市民中招。近日,家住顺庆区涪江路的黎女士,就因遭遇“兼职刷单”骗局,被骗走15万元。 补贴家用 居家太太“兼职美差” 33岁的黎女士是一位居家太太,平常在家带孩子没有工作,黎女士见丈夫一人养家糊口很不容易,便萌生找个兼职补贴家用的想法。 骗子在朋友圈https://h5.newaircloud.com/news_detail?newsid=16125665_jrsq
2.在"心遇"APP上兼职聊天赚钱构成诈骗罪吗?《我国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研究》曾做过调研,在老龄人口需求分布中,聊天陪伴虽然占比仅为23%,次于家政服务和护理服务,但它也是仅有的情感类需求。 有过上述经历的用户也在最后知道了平台的套路,但充进去的钱却要不回来了。 有媒体曾在今年1月曝光过付费聊天App背后的黑灰产业链,类似平台上之所以会有大量https://www.yoojia.com/ask/17-11265509175017213250.html
3.居家期间,刷单兼职类诈骗高发多发!“兼职刷单”“免费领空气炸锅” 警惕诈骗陷阱! 兼职是刷单类骗局中 最常见的字眼 这类骗局宣称零成本、零门槛 只要动动手指,足不出户 就能日进斗金 除了最基本的刷单返利 刷单类电信网络诈骗 还有新套路 公安机关工作中发现 为增强诈骗活动迷惑性、提高引流成功率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1452037
4.新加坡最新入境防控举措要关注;在韩兼职要当心,诈骗分子套路多在韩兼职要当心,诈骗分子套路多! 近期,驻韩国使馆接到多位中国留学生反映,因兼职打工受骗,被卷入电信诈骗案中。他们通过网站找到某化妆品公司的采购兼职工作。公司首先向当事人个人账户汇入一笔数额不少的钱,在让其采购少量化妆品后,以采购单出问题为由,让当事人取出大部分钱,连同化妆品交予另一陌生人,剩余的少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6/19/c3669157.html
5.记者戳穿网购垫付骗局市民别被花言巧语迷惑社会民生张女士随后加了对方的微信,经过两天的培训,她的考试成绩合格,然而对方却以该兼职的人满了为由,让她从事“过桥”兼职,即垫付金额后赚取佣金。 调查中记者发现,张女士所参与的招聘只是幌子,对方是以高薪招聘为噱头,引诱当事人进入圈套,进而实施诈骗。 记者假装应聘者向对方提出相应的问题时,对方要么无法回答,要么回答https://www.dqdaily.com/2023-09/14/content_8003479.htm
6.防诈骗新闻稿(通用15篇)为了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防诈骗意识,持续降低诈骗案件发案率,大桥社区联合泉口派出所开展防范电信诈骗知识讲座。 讲座中,余继军警官围绕“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的常用套路、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三个方面开展了反诈知识讲座。 余警官通过讲述真实案例“以案释法”,向大家宣传识别新型电信诈骗技巧、防范诈骗知识,告https://www.wenshubang.com/xinwengao/2602340.html
7.防疫反诈两不误,中原消费金融增强全民“免疫力”为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防范意识,预防和减少电信诈骗案件的发生,推进平安河南建设,中原消费金融坚持防疫与反诈两不误,积极开拓线上宣传渠道,筑牢防范电信诈骗的堡垒。 中原消费金融在此提醒,疫情防控阶段,由于居家工作、生活,老百姓触网率较高,因此需特别警惕以下三种诈骗套路:首先是冒充疫情防控人员的诈骗,对方往往自称http://finance.hnr.cn/cyzx/article/1/1588057771314794497
8.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22年新生防诈骗攻略入学须知面对诈骗套路如此之多的网络诈骗,这里还有一个居家旅行必备“宝藏”——国家反诈中心APP。 来源:新华社等 新生必读(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相关专题推荐): 1、2022年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开学时间会不会延迟? 2、2022年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大一新生军训时间及军训项目 https://www.027art.com/anhuizhuanke/HTML/16919704.html
9.诈骗宣传简报梁山县公安局依据当下高发的诈骗套路,自主编纂、刊发群众喜闻乐见的防电诈漫画、图文、视频、海报等,在重点路段、居民生活区等处展示,利用社区、银行等单位电子屏滚动播放防范诈骗宣传标语,在高校、企业上下班高峰时期向学生、员工发放防范宣传单和宣传手册等方法,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骗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全县各乡镇(街区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jianbao/20230825080853_7501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