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栋大堂门口,也是快递车日常停放点。下午5点半,快递员徐彬刚把包裹送上楼,回到车旁查看新订单,听到身后一声巨响。他回头看见3米远处,一个年轻的外卖员倒在地上。
那个瞬间,60多岁的梁小清正在1栋西侧的幼儿园值班,以为园里的桌子或床倒了,四处检查。看见保安都从后门往外跑,她也寻着动静,赶到1栋南侧。
外卖员躺在地上,砖块大大小小,有巴掌大的,有比头还大的,散落在潮湿的路面,电动车横倒一边。很快,幼儿园的老师、路过的邻居围上来。这些是梁小清现在能想起的画面。
多名业主讲述,海伦先生小区总共三栋楼,呈三角形分布,1栋是写字楼,在东北角上,早晚高峰有不少上班族进出,2栋和3栋是住宅。不同性质的建筑物间没有分隔,在它们中间有贯通的露台,可以互相穿行。
事故第二天,梁小清才敢像往常一样,下了班去1栋南侧露台旁的空地上待一阵。她喜欢到花坛边的铁制长椅上,跟邻居坐着聊天。“真不容易。”她逢人就念叨几句新闻里看来的消息,“19岁,农村养一个儿子养到19岁,考上大学……”邻居也跟她感叹逝者家属的克制、体面。“他们只在那天晚上过来收拾了一下遗物,凌晨给孩子烧了纸……”大家互相交换从业主群里听说的消息。
类似的砖墙掉落,业主梁小清在去年遇到过。也是夏天,她和儿子一起去自己开办的幼儿园上班,她主要负责后勤,20多岁的儿子管财务,两人刚走到西侧入口,1栋楼一排外墙装饰砖砸落在他们身后。梁小清看到,入口外的楼梯台阶被砸出了小坑。她说,自己立刻喊来物业清理,要求他们把墙上剩余的装饰砖都拆下来,防止有继续脱落的风险。
梁小清在2017年成为业主,她看中这里的学区,教育和医疗资源都很充足。据房天下统计,小区直线距离3公里以内有90所幼儿园、32所小学和28所中学,背靠两家医院,一下楼就是地铁4号线。1栋的写字楼也让她有了盘算,当时就想好可以开一家幼儿园,跟物业谈拢后,她一家四口住了进来。
在这生活的七年,梁小清每天跟丈夫、儿子,还有90多岁的妈妈一起度过。去年那次砖墙掉落后,她担心家人的安危,反映之后,她印象中物业只清走了幼儿园门前的碎砖块,又派人用竹竿敲了敲剩余的外墙装饰砖,说是不存在安全问题,拆除的事就没了下文。之后没再遇到这类情况,梁小清也逐渐忘了那次事故。直到这次外卖员身亡,又发生在1栋,她去仔细数过,“外墙砖是从四层左右脱落的。”
那天晚上,快递员徐彬在社交媒体里刷到事故照片,才感到后怕,“我当时站在大堂门口,三层左右的高处伸出一个平面,是挡雨的门檐,那个外卖小哥就是在这个门檐西边三米的地方被砸中。”他在这一带送了两年快递,几乎每天都会来这小区,看到过墙根散落的碎砖块,但从没觉得会有什么危险。
危险的墙
8月2号下午,2栋的钱雨兮正在家里戴着耳机休息,她没有听见那声巨响,但在业主群里看到,“外墙砖砸中了人……”她是一名外科医生,当天晚上从医院的朋友那里,得知了抢救失败的消息。
“建议外墙砖全部拆除”,是事故发生后业主群里最普遍的声音。钱雨兮在聊天记录里搜索“外墙砖”,发现最早的事故出现在2020年3月,物业管理人员在群里通报过,1栋写字楼的外挂石材脱落。她根据这些关键词统计,2020年至今,1栋外墙砖掉落过三次,2栋掉落过三次,3栋掉落过一次。
还有不少业主在群里反映,公寓楼内部的空间也常有东西掉下来,比如走廊里的瓷砖、安全出口应急灯。据他们后来所知,物业的处理方法是,用胶带把它们贴了回去。
张丹赶紧下楼,也喊来了物业人员。对方提议让她带着孩子去医院拍片,张丹忙着安抚孩子,判断没有骨折,只是淤血,就没继续理论。几天后,2022年3月29日,她在业主群里,看到有人反映2栋电动车入口高处的外墙砖出现裂缝,才跟着发了一句,“是要好好排查下,我家小孩之前被低处的砖砸到大脚趾,现在乌黑的指甲都没掉完,假如是高处的砖伤人,可想而知伤害得有多严重。”
经历过高处外墙砖脱落的梁小清当面问过物业经理,“为什么不直接大面积拆除全部外墙砖?”她记得对方说,“你这个话我不好答复。”现在,梁小清出入单元门时常要抬头望望,小跑穿行。有时她看家人站在墙根底下,也会着急,喊他们站开一点。她教90多岁的妈妈怎么注意安全,老人不以为意,说自己“一把年纪,要命一条”。
消息很快传到已经搬离小区的业主那里。外墙砖砸死外卖员的第二周,钱雨兮和其他几位业主找到曾经住在二栋的卢天宇,提出希望能再次成立业委会,“如果有了业委会,就能启动公共维修基金,把外墙砖统一拆下来。”
他们曾经在2018年、2023年两次筹措业委会,全都失败了。卢天宇是小区里带头组建业委会的人,2017年,他刚准备搬进小区时,就和怀孕的老婆经历过一次电梯事故。卢天宇说,找物业经理要求更换电梯,但没有看到改变。老婆生产的前一周,一家三口搬离这里,去跟爸爸同住。他起初想干脆把房子卖掉,又不舍得这套精装修的婚房,先把它租了出去。
那一回,卢天宇带着几个业主一起扫楼,筹集了2栋3栋共300多户业主的签名,希望单独成立业委会,但没能实现。据云南房网,小区最初的开发商公司在2014年5月被广东海伦堡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收购,原本名为“学府翰院”的项目更名为现在的“海伦先生小区”。
卢天宇等业主在自然资源局提供的宗地规划图中看到,“学府翰院”项目仅包含2栋3栋的高层住宅楼,1栋写字楼并未划定在项目之内。这让卢天宇等人猜测,现在小区物业管理把1栋囊括在内,是开发商易手后出现的混乱情况。而在卢天宇看来,要想把1栋也动员进来组织业委会,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1栋是写字楼,全都租出去了,房东是谁根本找不到。”
外卖员事故发生前,海伦先生小区业主最后一次提醒物业安全问题是在7月27日。一位业主注意到小区公寓楼的墙上再次出现裂缝,大于一块砖的厚度,于是在业主群发了消息,“3栋楼下快递站的墙砖,说了一年了,裂得都肉眼可见的斜了!”物业回复说,7月29日会展开大检查。
我们梳理了近两年来,国内有公开记录的13起外墙砖脱落事故。其中,4起出现在降雨或极端天气中,而绝大多数外墙砖脱落事故都由自然侵蚀、建筑工艺等原因造成,极端天气会加速外立面脱落的进程。
贵州广播电视台报道,去年8月7日,四川南充一小区外墙瓷砖在雨后突然掉落,砸穿底商的玻璃顶棚后,又砸伤了顶棚下方一位老人。海峡都市报刊载,去年8月2日,福州一个小区的住宅发生大范围外立面脱落,砸毁2楼露台的铁皮棚和空调外机,导致一名正在洗衣服的居民当场身亡。
人民网问政平台显示,今年之内,湖北黄冈、河南永城、四川宜宾、广东中山等多地小区都有居民反映,外墙砖多次脱落,而物业只进行局部维修或统一排查,不开展大面积维修。双方拉扯的原因,均围绕在公共维修基金的使用、权责不清等问题上。
买平安扣的男孩
出事以来的两周,老邓一直忙于儿子的后事和处理家庭状况中。上高一的女儿变得沉默,妻子时常情绪崩溃、失眠,这些都需要他随时在旁边安抚。
送儿子火化、回村办白事的时候,老邓一直穿着儿子送他的深蓝色外套。今年寒假,邓少雄用送外卖挣的钱,给爸爸买了这件“阿迪达斯”。老邓问他花了多少钱,他说64块。后来妻子杨英告诉老邓,其实儿子花了198块。老邓就舍不得穿,把它叠起来保存在衣柜里。
邓少雄去世后,杨英在他的外卖软件里看到,从寒假到暑假,儿子一共挣了近3000块钱,还没提出来花过。出事那天中午,他送完午餐时段的4个订单,回到家休息。杨英也跑了那天午高峰的外卖,一点左右才回来给孩子们做饭。
杨英记得,邓少雄帮她洗了碗,又弹了一下午的琴——用尤克里里给弟弟妹妹翻唱了一首自己喜欢的歌,喊她帮忙录音。杨英知道儿子很喜欢听音乐,尤其是说唱,上个月还用打工挣的钱去贵阳参加了一场音乐节,7月中旬回到昆明后,就一直在兼职送外卖。
家中三个孩子,邓少雄是长子。老邓想起他跟自己算过一笔账,如果每个孩子一个月要1500块钱生活费,三个人就是4500块,相当于老邓每月工资的三分之二。去年夏天,好朋友李晨喊邓少雄去大理看洱海,作为高中的毕业旅行,但被婉拒了,“他说要去蜜雪冰城打工,赚够旅费再跟我们一起出发。”
收拾遗物时,杨英发现在那次奶茶店的兼职里,儿子攒出了4000块。她心情复杂,念叨这二十年家里最好的吃穿用,已经在尽力给他了。那辆倒在地上的电动车,是杨英上个月刚买的。邓少雄考上的西南林业大学在山上,上课要走几公里路,他觉得累,跟爸爸妈妈说过,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电动车。去年由于入学交了一笔两万块钱的费用,杨英当时没同意,今年夏天邓少雄又提了一次,才得到它。
老邓和杨英结婚后,在老家种了一年地,收入太低,就一起从曲靖会泽来到昆明打工。初中学历的老邓送过矿泉水,摆过地摊。杨英只上过小学,就在昆明的商场里卖衣服,在超市做售货员。八年前,老邓开始送外卖,发现这份工作收入不错,一个月少说能挣六千,而且多劳多得。
因为租住在城中村的平房里,这一家人常被搬迁追着跑,换过十多次落脚地。2018年,老邓问亲戚借了4万块钱,用12万的首付买下一间54平米的二手房。那是他二十年来,除儿子考上大学以外,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邓少雄走后,老邓穿着他买的那件外套,去海伦先生小区找过了物业。业主卢天宇一直想联系到老邓一家,要把关于物业的证据提供给他们,但老邓不愿再有更多麻烦,觉得善后的事已经十分吃力,外卖公司那边的处理还未解决。
在工作中的自我保护,快递员徐彬这几天跟同行聊过,“停放快递车时一定要避开墙根,宁可停在路中间,也要离墙边远一点,送2栋3栋的件就直接把车停到地下一层的车库里。”他没想过换工作。以前在KTV做服务员,昼夜颠倒,后来去工地上干过体力活,送快递是他最体面又轻松的一份工作,有五险一金,一个月还能拿七八千块钱,“什么工作不危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