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韦花费4380元跟老黄购买6瓶国窖1573白酒,后来发现全是假酒,他一气之下将老黄告上法院要求退货退款并10倍赔偿。今年10月20日,南宁市西乡塘区法院速裁团队调解了一桩销售假冒国窖1573白酒的买卖纠纷案件。)
2019年10月,小韦获悉老黄经营的百货店有一批好酒并且价格比市面上便宜,于是跟他购买了6瓶国窖1573,每瓶单价730元,一共花费了4380元。后来,小韦在一次招待客人的时候,打开了从老黄店里购买的国窖酒品尝,然而一口下去发现味道不太对,感觉这白酒像假冒产品。小韦觉得在客人面前丢了面子,于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商家退货退款并10倍赔偿。
而老黄则表示,这6瓶酒是他收购别人拿来礼品后转卖给小韦的,自己并不知道是假酒。老黄有没有制售假酒的渠道?法官通过审查,发现老黄确实不存在知假售假的故意行为,而是在收购他人的礼品后再行出售,并非故意售假酒,且其获利不大。之后,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经法官调解,小韦自愿放弃部分赔偿金,而老黄也认识到销售假冒商品行为的错误,很后悔自己贪图小利进货把关不严,并表示愿意承担赔偿。最终,双方达成被告老黄退回原告小韦货款4380元、支付赔偿金30000元的协议。
2.男子参与网络刷单
“赚了”三百元被骗四千元
案发地:江南区
(原本想要在网络上赚些外快,结果拾了芝麻丢西瓜,只“赚了”300元却被骗了4000元。近日,南宁市江南区白沙大道某小区的马先生因轻信参与虚假网络刷单而被骗了4000元。)
马先生下载完成后,平台客服给他发了不同类型的投资金额,他选择300元的任务,并向对方提供的银行账号转账300元,随后对方将本金加佣金315元返还给他。尝到甜头后,马先生又分别完成了1000元和3000元的两单任务。但过后都无法提现成功,他询问客服怎么回事,客服称需要连续完成一个三连单任务,否则无法提现,并让他继续完成任务。这时马先生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其实,在网络刷单类诈骗中,嫌疑人利用几种手段骗取钱财:
二、以替商家刷信誉、刷销量赚取佣金为由,要求受害人通过专门的虚假刷单软件或者网站进行刷单,承诺交易后立即返还刷单费用并领取提成。
三、让受害人前一两单成功提现小额返款,目的是引诱受害人进行大额刷单。
四、以需要连续刷单才可提现、刷单金额异常、缴纳保证金为由,要求受害人继续转账。
3.讲义气替朋友开车
无证驾驶被查个正着
案发地:G75线兰海高速
(阿明看朋友临时有事不能开车送货,他“仗义”地说,“我来吧”。但他疏忽了,自己是一个无证人员。抱着侥幸心理的阿明,最后还是栽在交警手里。)
10月25日上午9时许,广西高支六大队民警在G75线兰海高速(北海往南宁方向)南宁南收费站开展交通违法整治行动,正在对一辆桂L牌蓝色小货车进行检查时,驾驶员声称未带驾驶证。
通过查询,民警发现该驾驶员阿明因饮酒驾驶机动车,其驾驶证早已被交警暂扣。证据面前阿明无法继续装作不知道,便道出了缘由:此次是打算去市区给合作平台送货,但由于同车另一名师傅有事无法出车,仗着朋友义气的自己便替其顶班,虽然知道自己驾驶证被扣了,但自认为不是在这个地方扣的驾驶证,交警可能不知道,抱着侥幸心理就开车出来了。
最终,阿明因驾驶证暂扣期间仍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被交警依法记6分、处1000元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法眼观察:驾驶证暂扣期间,继续驾驶机动车上路行驶的,属于无证驾驶。为了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切勿心存侥幸,不要以身试法。希望广大驾驶员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安全出行,文明驾驶。
4.老人交钱合作建房
结果开发商不具备开发资质
(随着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打着各种“低投入、高回报”的幌子,专门面向老年人的金融、房产投资项目层出不穷。80岁老人罗云锦交了124693元后,才发现开发商没有房地产开发资质,从此走上了维权路。)
2018年下半年,80岁的老人罗云锦通过传单得知有一合作建房项目在售,并于2019年1月2日与南宁市晶铭市场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铭公司)签订一份《合作建房合同》。
之后,罗云锦按照合同约定向晶铭公司交纳购房款124693元。事实上,该楼盘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晶铭公司不具备房地产开发资质。之后,因晶铭公司无法按约定交房,罗云锦以晶铭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要求退还购房款并支付违约金。
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因双方均不具备房地产开发经营资质,因此双方之间签订的《合作建房合同》无效。晶铭公司应返还罗云锦已支付的购房款。法院按照双方过错,酌情确定罗云锦、晶铭公司对导致合同无效分别承担相应的利率损失的责任。
罗云锦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南宁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认为,一审认定晶铭公司与罗云锦签订的《合作建房合同》为无效合同并无不当。《合作建房合同》无效后,晶铭公司因《合作建房合同》取得的涉案款项124693元应予以返还。罗云锦主张晶铭公司承担违约金及可得利益损失,由于双方签订的《合作建房合同》为无效合同,主张违约金及可得利益损失依法无据。罗云锦签订涉案合同时,没有尽到注意察看义务,对合同无效承担相应责任,一审法院根据双方过错程度确定由双方分别承担利息损失合理,予以维持。
编辑|孙玥
校对|李冬莉
审核|农春雨
(作者:郑芳、陆增安、周志英、韦薇、孙玥李冬莉)
手机客户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