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西安市新城区人民政府主办的新城区营商环境系列访谈活动。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到了西安市新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副局长李明孝同志和科室负责人吉晓婷做客访谈现场,就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网通办”、“15分钟政务服务圈”等工作和网友问题进行交流解答。
1.问: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新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承担着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任务,那么请问李局长,贵局在营商环境建设方面有几项重点工作?这几项重点工作分别是什么?
答:共五项重点工作。一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二是加快“一网、一门、一次”建设,三是梳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四是建立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五是开通“三改一通一落地”审批绿色通道。
2.问:刚刚李局长提到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我们知道,对于行政审批服务局来说,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那么请问李局长,我区行政审批局在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过程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呢?
3.问:那围绕优化服务方面,咱们有哪些措施呢?
除此之外,我们以审批队伍建设为抓手,全力提升行政审批工作水平。以“每天一学习、每周一研判、每月一总结”为载体,切实强化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力度,建立健全行政审批服务各项工作机制,各审批科室制定计划,由办公室对各审批科室推进业务情况进行督导,按照“四最”(审批事项最少、收费标准最低、办事效率最快、服务水平最优)为目标,不断提升行政审批服务工作水平。
4.问:感谢李局长详细的解答。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企业复工复产普遍推迟,经营受到影响。请问李局长为了鼓励企业群众创业、加快复工复产,新城区行政审批局都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
5.问:针对疫情防控期间优化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方式我们都有哪些举措?
答:为了扎实做好“六保六稳”工作,我们制定了应对疫情稳定经济七项措施,从优化应急服务机制,实行预约服务;优化线上服务能力,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实行书面材料延后补交;优化企业办事流程,推出“一件事”主题套餐服务;优化窗口受理方式,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优化帮办代办服务,主动服务重大建设项目;优化现场勘验服务方式,探索实行“勘验承诺制”和“远程勘验制”七个方面着手,在坚决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优化行政审批和政务服务方式,帮助企业共渡难关。
6.问:“三改一通一落地”是我市重大民生工程,我们政务大厅也设置了“三改一通一落地”综合窗口,请问手续具体需要如何办理?
答:我局依托区政务大厅“工建综合窗口”,开设“三改一通一落地”审批绿色通道,我局可提供全程无偿代办服务。
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项目按照普通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程序办理手续;
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背街小巷改造项目、断头路打通项目和架空线缆落地项目按照特殊流程,仅需办理①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②政府投资项目初步设计及投资概算审批③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架空线缆落地项目为落地方案备案)④施工许可证核发⑤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内施工作业项目审查⑥挖掘占用城市道路许可⑦因工程建设需要占用、挖掘道路或者跨越、穿越道路架设、增设管线设施影响交通安全的审批⑧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环境影响报告表审批等8个事项。
7.问: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过程中,简手续、优流程、提服务,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五星级服务,助力全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除此之外,区行政审批局还有哪些创新服务呢?
9.问:人民群众满意是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提高群众满意度,优化政务环境,破解“办事难”问题,各级党委、政府纷纷推行了公共服务窗口服务评价制,受到群众的普遍认可。请李局长介绍一下咱们是怎么落实服务评价制度的?
10.问:推进“一网通办”,改善营商环境,成为现阶段强力推动各级地方政府新一轮改革开放的突破口,“一网通办”对今后工作意义重大。目前新城区在推进这项工作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其次我们实行“四个一”工作机制,即每周一计划、每周一总结、每周一研判、每月一评比,针对工作推进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形成问题清单,在每周研判会上进行讨论,精准施策,逐项整改销号;从4月开始,每月对各单位工作推进情况进行汇总、打分、排名,形成月度通报,总结工作进展、查找工作差距。截至目前,共召开部门联络员会4次,汇总问题113项,解决问题109项,实现了工作目标明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到位和成果总结全面,有力地保障工作推进有序。
11.问:谢谢李局长。那咱们新城区目前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取得了怎样的成效呢?
12.问:目前政务服务网新城站上展示的这些事项,是否已经涵盖全部的公民、法人、机构组织可以在政府部门办理的事项?
答:目前事项基本涵盖了公民、法人、机构组织的可能涉及的政务事项,但是一部分涉密等不适合进入实体政务大厅或网上办事大厅的事项,并没有在网上或者大厅进行展示及网办,目前网上的事项,也将会随着政府简政放权和机构之间职能划转而进行动态调整。
答:西安市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以下简称中介超市)是由市政府统一建设,为全市各类中介服务免费提供网上交易和管理的综合性平台。
中介超市依托西安政务服务网建立,点击首页右上角“中介超市”标识即可进入。网站包含采购公告、中选公告等6个版块,可以实现用户注册、信息发布、网上竞价、网上中选、合同备案、成果上传、信用评价等功能。
14.问:那企业和群众肯定非常想了解,入驻网上中介超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答:主要提供以下5种材料:
一是营业执照复印件(属社会组织的提供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或民办非企业单位法人登记证复印件,属事业单位的提供法人登记证复印件);二是法人代表身份证复印件;三是资质证书复印件;四是《中介机构承诺书》;五是《西安市中介超市入驻登记表》。
15.问:为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持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动群众办事“就近办”“网上办”“一次办”“移动办”,实现居民办事不出15分钟圈,请吉科长介绍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构建便民服务体系方面还做了哪些工作?
答:区行政审批局主要通过四项措施加快构建便民服务体系:
(1)机制上求实。区行政审批局采用制定方案、组织考察、领导包抓、实地指导、联席会议、现场观摩等多种方式积极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建设,以《新城区优化“15分钟政务服务圈”工作考核办法》为抓手,按月督导落实,以现场观摩交流会入切入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全区便民体系建设。各街办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通过智慧行政审批模式,依托自助查询机、24小时自助信包箱等设备,将电子政务平台、代办帮办服务延伸至商业楼宇,让企业办事“足不出楼”。
(2)系统上求新。胡家庙街道自主研发以“智慧街道云平台”“行政审批监察和云评价”为主体的政务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网上受理、业务审批、进度反馈和考核管理功能;西一路街道通过“智慧社区服务云平台”和电子信报箱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自助办”,凭一张身份证即可实现证明材料的自助查询和打印,提高了服务效率。
(3)服务上求优。韩森寨街道设置便民书吧、健身器材,为群众等候增加共享空间。唐韵社区率先建立帮办代办制度,通过提前介入“送服务”、公众号查询“优流程”、上门收件“零跑腿”3种方式,为辖区企业提供“倒上门”服务,全力提升政府办事效率,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16.政务大厅是我们群众办事的窗口,请问行政审批局还有哪些推陈出新的特色服务?
答:新城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政务服务中心以受理、审批、发照这三个常规事项办理必经环节为突破口,结合区情实际,推行了“七办”特色服务。
首先在受理环节:保证群众少跑路,提交材料一次成功。
一是填报表格“指引办”。在大厅的自助服务区配备了电脑、扫描仪、自助打照机等办公设备,制作填报样表,以“案例+说明”的形式,帮助企业和群众提高材料通过率,减少可能产生的往复奔波。
三是心系群众“延时办”。对办事人员较多,下班还未办结的事项,中心承诺,送走最后一位群众,工作人员才能下班。
其次在审批环节:优化流程,创新服务,提升效率。
一是审核合一“即时办”。大力推进“审核合一”制,协调审批部门将审核权授予窗口,由窗口人员受理审查,并当场提出审核意见,符合条件的当场审核签发,代替过去窗口受理、部门内部审核的多重环节,事项从原本的“承诺件”提升为“即办件”,实现最多跑一次。
二是指导业务“上门办”。全区共梳理了倒上门服务事项110项,拟定服务方式3种,“提前介入送服务”、“勘察前置优流程”、“上门收件零跑腿”。
最后在领照环节:免费证照邮寄,让群众领照不跑腿。
领取执照“邮寄办”。企业和群众在事项办结后不愿再来大厅领取执照的,大厅窗口为服务对象免费提供邮寄服务,今日寄次日达,实现不跑路就能快速拿到证照。
17.今天也非常感谢李局长和吉科长就新城区营商环境专题进行座谈交流,通过你们的介绍,我们也感受到了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为推动营商环境做了大量工作,现在我们的访谈也接近尾声,最后请李局长再给我们谈谈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答:为了给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扩大接待承载量,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在韩森路正在建设新的区政务服务大厅。新大厅共3层,计划将于七月建成运行。下一步,区行政审批局积极配合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加快推进新址大厅建设,协调更多部门进驻,同时将加快推进“一网、一门、一次”建设,加快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将更多事项纳入“一网通办”平台;积极推进“15分钟政务服务圈”便民体系建设,牵头公民个人事项逐步下沉,提高群众办事便捷度;在新址大厅实行分类综窗改革,优化整合大厅服务窗口,推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通过扩大“一件事”套餐覆盖面,加强办事流程的优化和再造,推动企业事项“一次办”,完成“好差评”系统铺设,我们将以全新的面貌一如既往为广大办事对象提供热情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为新城区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