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遇到过这些情况吗?

这些“黑中介”大多无法提供真实、合法的“靠谱”工作机会,常打着介绍工作的幌子通过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以“轻松拿高薪”“升职加薪快”等为诱饵,使用各种手段骗取求职者钱财。

求职者小周大学毕业后急切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经人介绍,在网上与A中介机构建立了联系。

随后,A机构告知小周,B集团因故不招人了,安排小周去另一家C公司工作。小周入职C公司后,发现工资仅有4千元,日常工作压力非常大,还不给自己缴纳社保,与当初介绍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当小周想请A机构再介绍一份工作或退还中介费时,却发现已经联系不上该机构了。

防范提示

第二类

招聘收费陷阱

02

入职前先交钱

中介机构还未介绍到工作就以各种名目向求职者收取费用,是最为典型的求职招聘陷阱。不法分子的常用手段,是以押金、保证金、办证费、服装费、资料费等名目收费,之后再以各种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职者自动放弃求职或离岗,已交纳的费用借故不退还求职者。

这类骗局往往有几个特点:对职位许以高薪并承诺工作轻松;对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很低;面试过程简单,轻易即可通过;收费要得急且看似各有名目,实际并不合理合法。

03

求职“内推”

求职者小刘拥有国外高校硕士学历,回国后由于对国内求职情况不太了解,于是在网上找到一家职介机构。

该机构表示“有资源”,能确保他拿到一线互联网公司的offer。为此,小刘支付了16999元服务费,但该机构仅为他提供了2次修改简历的一般课程,对他尽快入职的要求进行各种敷衍,后期干脆“失联”,承诺的offer更是不见踪影。

04

招聘“套路贷”

不法分子与不良网贷平台勾结,“挖出”购车贷、美容贷等新型招聘陷阱,主要蒙骗毕业不久、初入职场、找工作心切的求职者。

求职者小王在某招聘平台看到招募货车司机的信息“开货车拉货、C1驾照即可、每月保底收入28000元”。

面试时公司承诺收入能保底,但前提条件是必须要在该平台购买车厢长度4.2米的货车,只要买了车就可以和他们合作的物流公司签订合同。

但在缴纳4万多元的首付款、办理36个月的按揭贷款(共12万元)购买了一辆轻型卡车后,小王发现既没货拉,又无活干,最后不仅没挣到钱,还背上了巨额贷款。

05

入职捆绑付费培训

一些培训机构或中介公司,以招聘为名变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岗位为诱饵吸引求职者,面试时则向求职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岗位有从业资格限制”等理由,要求进行入职培训或考证培训,并承诺完成培训后即可上岗。

当求职者交付培训费用后,此类培训机构却不提供承诺的相应工作,或者以不能满足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职者刚一上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业,一旦收取求职者的培训费后就会即刻“人间蒸发”。

A公司在某招聘平台上以“高薪+零招聘条件”招聘程序员,小高被此高薪条件吸引投递简历并参加了面试。

面试之后,A公司以所学专业不对口为由,要求小高参加公司组织的自费培训,之后方可正式录用。小高没有多想就在入职前的“实习期”签署了“协议”,培训费高达数万元。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劳动者财物。《人力资源市场暂行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接受用人单位委托招聘人员或者开展其他人力资源服务,不得采取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不得以招聘为名牟取不正当利益。违反有关规定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予以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吊销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等处罚;给个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或由有关主管部门依法给予处罚。

第三类

以招聘为名诱骗

从事违法活动陷阱

06

兼职“刷单”

求职者一旦落入陷阱,最初几次刷单会轻松赚得几百元,随后为获得更高比例佣金而垫付更多金额,直到自己相当数额的资金转入了不法分子指定账户,就会被对方迅速拉黑。

伪装成正规企业的A公司在招聘平台发布“文员”职位招聘信息,声称“可在家办公,日结高薪,月入过万,工作轻松自由”。

求职者小赵在网上向A公司投递简历后,很快就被告知可以进入工作试用期了,并被要求下载一款APP从事“刷单”工作。这项工作需要小赵在各大电商平台购买指定商品,商品大多为充值卡、网络服务等虚拟产品。小赵在购买商品后,需要通过付款截图和订单号联系公司获得收益。

起初,小赵还会得到小额收益,但当加大刷单商品价值时则被企业告知,由于系统或银行问题暂时无法返款,需要再多刷几笔订单才可集中返还收益。小赵因为想要拿回支付商品的本金并获得收益而被套取了更多钱款,最终损失达数万元。

07

传销“拉新”

传销组织具有收取入门费、拉人头、金字塔结构的盈利模式等典型特征。近年来,在有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一些传销组织转为通过布设网上招聘陷阱拉新人、发展下线。

这类传销组织在招聘平台发布招聘信息,以“勤工俭学”“招聘兼职”“高额回报”等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应聘。一旦求职者落入圈套,传销组织便会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或购买某种产品,并指派各种“推销任务”。这类传销活动本身就具有一定迷惑性,又往往通过网络招聘等手段实施,更增加了其隐蔽性。

一家自称某电信服务代理商的公司,在网络招聘平台广泛发布招聘信息。该公司对所有应聘者一概录用,并要求应聘者入职时办理每月159元、押金1440元、合约期为24个月的5G通信套餐员工卡,应聘者唯一的工作就是每月招聘不少于10名新人,以此不断发展下线。

此案造成很多人员被骗,有的受害者甚至深陷其中,在该公司被打击处理后依然不认为自己已落入骗局并从事了违法活动。

对此,有关部门向受害者讲解国家禁止及打击传销活动的法律规定,剖析传销陷阱及其严重危害,让受害者认识到传销活动无论包装成什么样子、变换什么形式,都改变不了其违法犯罪的实质。

08

色情招聘

这类招聘陷阱的目标多为年轻女性,常常以招聘“行政秘书”、“生活助理”为名,有的还打着招聘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的幌子,或明或暗要求“特殊陪伴”“专项服侍”等,实质上是要求女性求职者从事色情服务。

面试中,A公司招聘人员隐晦地说,“我们这边是招高薪岗位,美女应该清楚是做什么吧”,并提出了“每月5至10万起薪,包吃住、日结工资”等具有相当吸引力的“福利待遇”,还不断打听“是否已婚”“有没有交男朋友”等个人隐私信息。此时,小丽才意识到这份工作“不简单”,于是还算机智地找借口及时离开,避免遭受侵害。

09

盗用个人信息

一些不法分子以招聘的名义,打着“高薪兼职”“点击返现”等幌子进行电信网络诈骗,诱导应聘者办理银行卡、手机卡或注册APP账户。

第四类

合同陷阱

10

“猫腻”合同

求职者找工作时,还要防范遭遇劳动合同陷阱。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借口拒绝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有的签订合同后没有给劳动者一份合同文本留存,有的签订合同中缺少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劳动条件等具体信息。

求职者小吴在某招聘平台看到A企业发布的普工职位招聘信息。他来到企业应聘后,有关管理人员明确表示“月薪2万元”。在小吴入职签订劳动合同时,公司却以少缴个税为由,要求在合同中写明月薪0.8万元,并口头承诺会将其余款项以报销住宿费、加油费等方式补齐。小吴因入职心切,签订了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明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劳动者在入职前一定要仔细阅读并认真签订劳动合同,尤其要核实清楚涉及个人权益的重点条款,这是对自己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对于非全日制工作,《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订立口头协议,但应注意留存当初做出约定时的有关资料。若因故未能签订合同、订立协议,一旦遇到纠纷应及时寻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帮助,通过正规渠道予以妥善解决。

THE END
1.足不出户,动动手指,月入过万?醒醒吧,亲,这是刷单骗局!刷单诈骗是指诈骗分子通过QQ、微信、抖音、快手等网络社交软件向广大群众发送兼职刷单广告,以给淘宝、京东、拼多多等购物平台商家刷信用,赚取一定比例的佣金为由诈骗群众钱财。 骗子常以“足不出户,一部手机,动动手指,月入过万”为噱头,引诱群众步入圈套,多次要求群众转账汇款,直至骗局被发现,骗无可骗后消失不见。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940375
2.常见十大招聘骗局拆招指南三、宝妈兼职刷单,月入过万 “带娃、赚钱,两不误”,可能是不少“宝妈”的理想生活状态。 不少社交平台上曾出现过这样一条广告,吸引了很多“宝妈”,广告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交600元押金,你就可以领份在家做的手工活。在家一边带娃,一边做手工,打发空闲时间的同时还能补贴家用。何况,你哪天不想做了,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235634.html
3.警惕!宝妈轻信抖音点赞刷单月入过万骗局宝妈轻信抖音点赞刷单月入过万骗局 “你所需要的只是一部手机。 只要点赞短视频平台就可以赚钱。” 最近几年 一份以点赞短视频为主的兼职工作 以“轻松赚钱”、“月入过万”为噱头 让很多人兴奋不已 我自己也经常收到这样的广告信息。 真有这么好的事吗?https://m.bjhwtx.com/h-nd-232024.html
4.拼多多无货源模式是骗局?揭秘月入过万的无货源店群模式!拼多多无货源模式是骗局?揭秘月入过万的无货源店群模式! 大家好~ 今天看到有人说店群根本做不起来,完全是忽悠小白开店,全是骗子! 看到这个回答,小编我就想问,你们真的认真去做店铺了吗?真的了解这个模式吗? 作为一个拼多多店群的从业者,我必须得站出来说两句。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668249
5.海口多名大学生掉入兼职抢单陷阱12人被骗6万余元海口多名大学生掉入兼职抢单陷阱 兼职抢单月入9千元? 12人被骗6万余元 本报讯 兼职对于不少人来说并不陌生,在家用手机就能赚外快,着实吸引了不少学生的目光。然而,一些骗局也打着兼职的名义,以高额佣金吸引人投钱充值,事后平台卷款跑路,受害人血本无归。近日,火爆一时的“兼职宝”APP以升级维护为名停止运营https://www.chinanews.com.cn/m/sh/2019/11-21/9013705.shtml
6.到处找副业挣钱是真的吗提防新型配音骗局 #头条群星10月榜# 马上到年底了,现在我发现抖音还有快手这些平台上。那些让你学播音学录音。说这些可以兼职赚钱的广告是越来越多了。一些播音录书兼职赚钱的广告是越来越猖獗了,而且现在很多平台都在推广这些广告。 你觉得你的 声音好听吗吗?你想要改变自己的声音,让自己说话的时候带着一股男性的https://uuwangluo.cn/?p=92350
7.“用声音月入过万?”警惕配音求职诈骗平时有没有刷到过这样的广告,“1分钱领取配音培训课程”“有声书配音高薪兼职”“在家读书配音不用出门就能挣钱”“配音培训包介绍工作,每月说说话轻松月入七八千”等等 近期,小编梳理发现,除付费求职卡招聘骗局,又多了一种求职套路手段。 01 设套引诱 正在http://api.cqyc.net/wap/thread/view-thread/tid/2109511
8.靠“配音兼职”真能“月入过万”吗?我们揭秘后,发现原来是这种赵月告诉法治网研究院,有些案例一开始就直接上各种欺诈套路;有些案例则更“高级”点,开始会安排一两单任务,但是远远没有所谓的“月入过万”。待时机成熟了,招聘方就会诱导应聘者,想要通过“配音兼职”月入过万,光靠基本的普通话录音肯定是不行的,只有缴纳培训费用完成培训课程,才能获得更高收入的配音任务。而应聘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4/21/c6422458.html
9.建网站卖广告月入6000男子网上兼职被骗4万国际在线重庆频道消息:网络兼职为人们提供了足不出户赚钱机会,但由于互联网的虚拟性,网络兼职诈骗也时有发生,一不留神容易遭遇诈骗。近日,重庆荣昌市民小吴就遭遇了网络兼职诈骗,骗子宣称建网站卖广告月入6000,小吴误入骗局,将 4万余元“刷”到骗子账户中。 https://cq.cri.cn/chinanews/20170808/c3998d69-b899-c5f3-f493-578c6577689d.html
10.当明星模特月入10万+?这样的“机会”是骗局!这样的“机会”是骗局! 对于年轻人来说 当模特,做明星 月入十几万 一夜之间 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 这样的职业很多人渴望 家住广东深圳的小赵就有这么一个梦想。 今年2月的一天,一个求职软件上的招聘信息,让小赵觉得他离自己的这个梦想越来越近了。其实……http://m.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DVtzWHibqgspOU2coMCW201007
11.十种快速赚钱的兼职副业推荐,实测月入过万我个人推荐你们做同城探店号,抖音今年对这类支持力度还是挺大的,尤其是真正可信的普通人。和朋友们一起拍摄吃饭没什么难度的,发视频的时候一定要带上定位,做几期,会有店家主动联系你,一边吃喝玩乐,一边赚钱,1万粉丝的号码大概是千元、一个广告、三四个周期…你自己算了算,月入过万不是来了么哈哈哈。 https://www.jianshu.com/p/376e19e76d99
12.轻松月入数万上十万,弹幕互动游戏到底是风口还是骗局2021年10月,脑屋科技在快手、B站、虎牙、斗鱼四个平台,共邀38名主播对《互动派对》进行了试玩。在本为了赶上平台支持的这波红利,游戏公会招募弹幕游戏主播的声量格外大,新手兼职好上手、日入万元不是梦等当然,并不是所有公会都是不合规的,也并不是说弹幕游戏就是一场骗局,但主播想通过弹幕游戏挣钱,一定https://en.jiemian.com/article/9219367.html
13.职场调查报告(通用16篇)当然,做全职太太也是有条件的,按照大多数人的生活状况,理财专家推算出,在郑州,如果要供房养车,老公月入7000元才能基本保证太太全职在家。 有宝宝后 四成职场女性回归家庭 大学毕业后,陈玉洁在一家银行上班,前程不错,待遇也不错,但有宝宝后,她自愿回归家庭做起了全职太太。 https://www.jy135.com/zhichang/9498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