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解决了风险问题,利润就不请自来,如果你忽略了风险,不管你赚了多少倍,破产只需要一次。
无论你是谁,只要你进入股票市场,意味着风险一直伴随着,除非你销户退出,不然时刻都要谨慎,就像《三国演义》的曹孟德一样,最好睡觉都要抱着兵器。防止出现意外。
还没有进入股票市场的时候,总是把它和发财、暴富、赚快钱这些词联系在一起。
只有亲身经历之后才明白,股票市场的钱最难赚,股灾,跌停,破产。哪个词都让人心惊胆战。
如果是做实体生意,还知道亏损在哪里,而股票市场,亏了就是亏了,没有任何道理。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风险。从我们一进入市场开始,就不得不面对它。这就像是一个人想死后去天堂,那就不得不面对修行持戒的问题一样。
所以,熊市也不必悲观,是对我们的一次考验,只有经历了市场的洗礼,才能成为出色的投资者。熊市阶段,风险是摆在眼前的,用仓位控制风险即可。
在《天道》中,丁元英说过这样的话:你既得盯住庄家的黑手,也得盯住衙门的快刀,你得在狼嘴里有肉的时候下筷子,还得在衙门拔刀之前抽身
投资股票就像是做游戏,你在遵守规则的同时,还要防止被规则玩死。这个游戏是小概率,难度很高,送死容易,成功很难。
这不是危言耸听,这些话并不是说给散户听的,就算是大师,也要遵守这个规则。
在《金融投资400年》中,有一个案例讲的是南海泡沫,牛顿也参与了当时的股票投资,结果损失惨重。虽然他智力超人,也免不了亏损的命运。
《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的杰西-利弗莫尔,是史上最伟大的投机手和股市天才,数次破产又东山再起,最后依然难逃厄运。
这就是股票市场,风险时刻伴随着,稍不留神就被淹没。这和行军打仗不一样,敌人可能来,也可能不来,而股票市场的风险,你只要疏忽,他一定会来。
说了这么多,不是不让大家去投资股票,而是要讲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要时刻有风险意识。就算是睡觉,也要睁一只眼。
股票市场的风险,有已知风险,还有未知风险。
已知风险好规避,至少风险摆在你面前,比如市场五千多只股票都在跌,你进场获利的概率很低,这就是风险,摆在眼前,你可以空仓规避。
最可怕的是未知风险,你不知道风险是什么,这样的风险对投资者打击最大,因为你想不到,所以就没办法设防。
这一类风险也可以细分,一种是认为水平局限,一种是意识层面的问题。
认知水平局限:比如一名投资者,刚进场第一年,和进场第十年,对市场的风险认识肯定不一样。在市场混得越久,越能认识到这样的风险。
再比如,一个不读书的投资者,和一个每天读书的投资者,相比较而言,每天读书的投资者认知会更高,他可以从书中看到更多风险案例,而不读书的人,每天只能摸索,尝试。
这种认知局限可以弥补,不断学习总结经验,风险就会越来越少。
认识层面的风险:
《楞严经》有言:理可顿悟,事须渐修。
这些风险是被人验证的,比如某些专家和其他投资者提醒的,每天都有铺天盖地的风险提示,包括股票软件也会弹窗提醒。这类风险,只是某些人认识不到,并不代表是所有人的风险。
比如某个人刚进入股票市场,刚好赶上牛市,赚了不少钱,但是他意识不到熊市的风险,他不懂千股跌停是什么概念,所以在他的意识里,股票市场也不过如此。只有经历了,才能提高这种意识。
这种风险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就是不管你成绩如何,都不能浮躁,一旦浮躁了,你就会轻视市场风险,就会满仓、重仓,不管你曾经赚了多少倍,只要错一次就可以破产。
比如你有一万本金,从一万到两万是赚了100%,但是亏一次100%,你的资产就被清零了。
这样的数据就是告诉你,最好不要亏损,如何做到不亏损或者小亏,这就需要一套稳定盈利的模式,不要总想着暴富,暴富都是可遇不可求,与风险相伴,小亏大赚,才是最正确的投资体系。
总之,股票市场的风险是随机的,是无法完全预测的,我们只能通过自己的交易体系来规避。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算再完美的交易体系,也会存在风险,我们的交易体系,只能降低风险,无法完全规避。
既然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就既来之,则安之吧。坦然面对,用正确的心态去规避,效果往往是好的。
关于风险有很多,在熊市,我们应该安心学习,除此之外,还要规避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说得简单点,就是手贱,看到反弹就想买,账户里的钱越多,买的越多。买的越多,仓位越重,风险越大。
很多投资股票失败的人,并不是认识不到风险,而是风险控制失败。
这是一种人性、潜意识的操作习惯,明知道市场是熊市,却偏偏要试试对抗市场。我们应该顺势而为,而不是逆着大环境强行交易。
在电视剧《权力的游戏》中,有一个角色叫琼恩·雪诺。他知道自己的生母是强大的女巫,并且有控制冰雪的魔法。虽然身边人都警告他不要去接近,因为接近他就会导致灾难。
但是,由于他对母亲的思念和执念,他决定去寻找她。最终,他被母亲控制,成为了她的傀儡,导致了他的失败和毁灭。
大家可能觉得故事很可悲,甚至有的人拿他当笑话,这不是犯贱吗?
你还别笑,股票市场这样的人很多,这是一种劣根性,是一种求速死的行为。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有个理论: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求死的欲望。
这种理论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人在股票市场博傻,在金钱上求死。好像不去操作就对不起自己,每天不做股票市场的劳动模糊就心里难受。
这种风险是感性的,很难控制,很多人都懂,但是做到的人不多。
《傅雷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这个年纪,即使理性上认识到,也未必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只有慢慢磨炼。
股票投资也是一样,不经历一次牛熊转换,很难形成自己的投资体系,也无法避免这种手贱求死的行为。经历的多了,人自然就成熟了,操作自然就规范了。
但是刚入场的投资者,也不能单纯去等,从目前的市场来看,只要你离开电脑,不受盘面干扰,就可以大幅度的避免频繁操作。
这种操作风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有点难,我们经常不知不觉的犯错误,普通投资者如此,专业投资者也一样,这是人性,不以意志为转移。
人是有感情的,但是股票市场不讲情面。
股票市场有句名言:不要和股票谈恋爱。
想要在股市稳定获利,就多想想《田忌赛马》的故事,三场赢两场,就已经是获胜了,没有办法每一局都盈利,只要做到小亏大赚即可。
一名合格的投资者,要懂得主动放弃,要懂得策略变化。要懂得从全盘去思考。而不是要盘算每场战争都能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