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一/志愿服务做幌子,大学生成廉价劳动力
陕西某大学大二学生小王为学校志愿者协会的会长,2015年12月份接到了来自“西安大学生创业先锋营”的通知,一项既能服务残弱又能获得社会实践证书的活动在等着这些大学生们,这个活动吸引了该大学750多名学生报名,实际341人参加。活动开始后,小王才发现他们受骗了,他说:“我们去做家政服务的没有一个是残疾人和贫困家庭,都是家政公司的客户,公司给我们每个小时9块钱的工钱,而客户支付给公司的却是每小时35块钱。”
骗局二/先交费后工作,被诈骗没有错
山东某大学毕业生刘某假期应聘了一家电器贸易公司,面试通过后该公司要求刘某交360元服装费,然后才能进行培训、上岗。但交完360元钱后,刘某却一直不被安排上岗。直到有一天去公司讨要说法,才发现被骗的多达几百人,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骗局三/以锻炼、提成为由,行无偿榨取之实
南阳大二学生邓某与其他8名同学利用假期在某汽车用品公司兼职实习,20天实习期满后被以未完成任务之由全部辞退,招聘时承诺的底薪1200元更是成为泡影。
骗局四/签署劳动合同,对方逼你毁约
骗局五/家教兼职,原是骗局
湖南某大学学生吴某在赶集网上看到家教信息,在与发布信息的家长取得联系后,对方称请吴某去一家高档饭店吃饭,边吃边聊家教问题。涉世未深的吴某没有多想,中午赴约。对方点了一桌酒菜之后,中途借口去卫生间不辞而别,临走还捎了几条名贵香烟,留下一直等待的吴某和“天价”未付的账单。
骗局六/无良中介,以安排工作之名诈骗
骗局七/应聘不成,反丢手机
骗局八/打字兼职万字600,揭开真相原是骗局
南京某高校大三女生A在网上看到一家出版社招兼职打字员,报酬是1万字给600元劳务费。A与对方联系后,对方称由于是保密文稿,需要A先交40元文稿邮寄费用,后又以文稿保密为由向A提出要2000元保证金。2000元汇款过后,对方就再也没了音讯。
骗局九/轻信电信兼职,掉入巨大陷阱
2014年,上海某大学大四女生A在网上投简历找兼职,一名自称“电信业务员”的男子杨某主动联系A,称其公司推出“39元畅聊卡”急需兼职人员“冲场”,如你能帮他提高业绩,花半个小时办5张卡,就可获劳务费120元。并解释称其内部有人,此卡当月无手续费,月末自己能通过关系把卡注销。次月,A等14名办理了此卡的大学生去电信公司查询发现手机卡并没有注销,且每人的通信费已经高达4000余元。杨某先后从14名大学生手上骗到畅聊手机卡70张、产生话费达4.57余万元。
骗局十/面试是假,劫财是真
骗子之所以盯上了大学生这个群体,这是因为很多大学生有假期兼职或参加社会实践的“刚需”,由于大学生思想单纯,涉世未深,很容易上当受骗。受骗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是思想单纯型。这类学生涉世未深,缺乏社会经验,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相信他人。
二是爱慕虚荣型。这类学生有一种攀高枝的心理,在对方向自己讲了一些令人向往和羡慕的话语后,就不自觉被深深吸引了。
三是结交广泛型。这类学生交际面广,抱着“多个朋友多条路”的心理,随意答应某些人的要求,结果上当受骗。
四是贪图小利型。这类学生往往为蝇头微利所吸引。行骗者多先提供某种小恩小惠,再邀其参加某种活动进而骗取财物。
五是明知故犯型。这类学生知道有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但看到有些人做一件事成功了,就盲目地跟风而上,岂不知刚才那人是个托儿,最后让人骗了还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