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单位: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教研室
教学、研究领域:现代汉语
二、研究方向
现代汉语句法、现代汉语虚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等方面
三、开设过的课程
现代汉语、写作、语法修辞、汉语语法专著选读、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汉语语法分析、现代汉语句法语义学、中国语音声研究、古代汉语语法、现代汉语词汇讲座、中国语教授法、高级汉语写作、中级汉语等
四、学历和工作经历
1955.9-1960.7.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
1960.9.-1979.6.北京大学中文系助教
1979.6.-1980.8.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
1980.8.-1985.9.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85.9.-现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6.7.-现在现代汉语博士生导师
1981.6.-2004.6.先后出访40余次,分别应邀赴美国、日本、泰国、新加坡、挪威、韩国、德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法国以及我国的香港、澳门、台湾进行讲学、合作研究或学术访问。
五、论著
(一)著作
1.汉语成语小词典(集体编写),商务印书馆,1958年。
2.现代汉语虚词例释(集体编写),商务印书馆,1982年。
3.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与马真合写),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4.虚词(与马真合写),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5.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1993年。
6.现代汉语句法论,商务印书馆,1993年。
7.陆俭明自选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3年。
8.现代汉语,(集体编写),商务印书馆,1993年。
9.现代汉语虚词散论(修订本)(与马真合写),语文出版社,1999年。
10.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主编),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11.现代汉语基础(主编兼作者之一),北京线装书局,2000年6月。
12.现代汉语基础自学辅导(与李庆荣、马真、苏培成合著),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7月。
13.20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陆俭明选集(由沈阳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4.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任副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15.汉语和汉语研究十五讲(与沈阳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6.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17.语文现代化和汉语拼音方案(与苏培成联合主编),语文出版社,2004年。
18.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修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9.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0.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1.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二)论文(共200多篇,以下仅列出2003.-2006.的篇目)
2006年
1.词汇研究很难也很重要;《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2006
2.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中的几个问题;《词汇学理论与应用》编委会编《词汇学理论与应用》;2006
3.语文教育之症结与出路;香港《中国语文通讯》2006年第77期;2006
4.坚持语言文字规范,促进汉语的国际推广;《现代语文》2006年12期;2006
5.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汉语文走向世界》,南洋人文丛书,世界科技出版公司;2006
6.有关被动句的几个问题;《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语言研究的突破与创新;《语言学名家讲座》,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8.中文教育该怎么定位;《语文研究语创作》第十卷,2006年,香港浸会大学语文;2006
9.继续坚持并发扬学术引航的好传统;美国《纽约人文学刊》2006年号(总第四卷);2006
10.句法语义接口问题;《外国语》2006年3期;2006
11.语言研究目的浅议;《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2期;2006
12.开展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词汇语法研究;《语言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2期;2006
13.语文教学的定位问题;《中学语文》2006年2期;2006
14.要重视特征的描写与研究;《长江学术》2006年第1期;2006
2005年
1.21世纪对外汉语教学;;20052.汉语语法研究的必由之路;《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3期;2005
3.华文教员应有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华文教学通讯;2005
4.对外汉语教学和汉语本体研究的关系;《语言文字应用》2005年第1期;2005
5.汉语走向世界的一些思考;《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2005
6.要重视讲解词语和句法格式的使用环境;《对外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2005
7.关于建立“大华语”概念的建议;《汉语教学学刊》2005年第1辑;2005
8.汉语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6卷;2005
2003年
1.坚持多元论,加强理论意识,大力开展汉语言语运用的研究,《修辞学习》2003年第1期。
2.大力开展汉语言语运用的研究,《长江学术》(武汉)2003年第三辑。
3.英汉回答是非问句的认知差异,赵金铭主编《对外汉语研究的跨学科探索》,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4.谈谈汉语虚词研究,《澳门理工学报》(澳门)2003年第1期。
5.关于汉语虚词意义的研究,NewsletterofHumanitiesStudiesinNewYork(《纽约人文通讯》创刊号,2003年。
6.语法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见北京语言大学编《继往开来——新中国对外汉语教学52周年座谈会记实》,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7.句处理中排歧问题补议(与王黎合写),见孙茂松、陈群秀主编《语言计算与基于内容的文本处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8.对“NP+的+VP”结构的重新认识,《中国语文》2003年第5期。
9.对外汉语教学现状和展望,见翟汛、萧素秋主编《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国文化——2003国际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汉学出版社,2003年。
10.语义在自然语言处理中的作用,见徐波、孙茂松编《中文信息处理若干重要问题》,科学出版社,2003年。
11.“百年诞辰”还是“诞辰百年”?《咬文嚼字》2003年第8期。
2004年1-6月
1.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外国语》2004年第2期。
2.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载《世界汉语教学》2004年第1期。
3.关于汉语方言语法调查研究之管见,载《语言科学》2004年第2期。
4.词的具体意义对句子意思理解的影响,载《汉语学习》2004年第2期。
5.要对广大读者负责,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4月15日第3版。
6.“规范”易成误导,载《语文建设通讯》(香港)第77期,2004年。
7.有关词性标注的一点意见,在《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2期。
8.要重视交代词语或句法格式使用的语义背景,载美国2004年NewsletterofHumanitiesStudiesinNewYork(《纽约人文通讯》)
9.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提条件,见丛铁华主编《汉语教学新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0.确定领属关系之我见,载《南大语言学》第一编,商务印书馆,2004年。
(三)序文
1《现代汉语补语研究资料》(北京语言学院语言教学研究所编)序,北京语言学院出
版社,1992年。
2《语体语言教程》(段业辉著)序,1993年。
3《陆俭明自选集》跋,1993年。
4《现代汉语空语类研究》(沈阳著)序,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年。
5《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韩文译本)序,1994年。载汉语学习》1994年6期。
6《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沈阳、郑定欧主编)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7《语言文字论集》(新加坡林万菁著)序,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汉语研究中心,1996
年。
8《华文教学应走的路向》(新加坡周清海著)序,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1998年。
9《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第二辑)(袁毓林、郭锐主编)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0《汉语动词的配价研究》(袁毓林著)序,江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1《语言的认知研究和计算分析》(袁毓林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12《汉语语法变换研究》(方经民著)序,日本白帝社,东京都,1998年。
13《新闻语言学》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14《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日文译本)序,2000年。
15《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沈阳主编)序,语文出版社,2000年。
16《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短语结构规则研究》(詹卫东著)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对外汉语教学回眸与思考》(张德鑫、靳光谨编)序,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10月。
18《现代汉语动词语义计算理论》(靳光瑾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6月。
19《现代汉语名词研究》(王珏著)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月。
20《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研究》(徐杰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1《生成语法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沈阳、何元建、顾阳著)序,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7月。载《汉语学习》2002年第2期。
22《泰语语法新编》(裴晓睿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23《北京话里的“着(·zhe)”字新探》(刘一之著)序,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乔姆斯基的形式句法——历史进程与最新理论》(石定栩著)序,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现代汉语词类研究》(郭锐著)序,商务印书馆,2002年。
26《汉语标题语言研究》(尹世超著)序,商务印书馆,2002年。
27《语言理解与认知》(崔希亮著)序,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28《汉语语义结构研究》(李芳杰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29《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廖美珍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
30《汉语句法引论》(徐丹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31《汉语方言语法研究和探索》(戴昭铭主编)序,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六、近三年个人主持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
1.图象、语音、自然语言理解与知识挖掘(国务院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子课题“面向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动词论旨结构系统和汉语词语语义分类层级系统研究”。
2.汉语语义知识的形式化模型及语义分类系统研究(申报教育部重要研究基地项目)。
七、近三年获奖情况
2002年9月,由陆俭明主持的“现代汉语”课程获北京大学优秀课程称号。
2002年9月,获得北京大学2001-2002年度教学优秀奖。
2003年9月,获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3年9月,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一等奖。
2003年12月,《二十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八大家丛书》(内含《陆俭明选集》,沈阳编)获得第六届国家图书奖。
八、目前社会兼职情况
1.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1999-)
2.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任(2000.1-)
3.北京大学计算语言学研究所顾问(2004-)
4.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2000-)
5.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会长(2002—)
6.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顾问(1998-)
7.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委员(2000-)
8.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评审工作委员会委员(2002—)
9.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1995-)
10.国家语委研究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1998-)
11.香港政府研究资助局研究专项基金评委(1998-)
12.全国高等学校自学考试中文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2-)
13.王力语言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1991-)
14.吕叔湘青年语言学评奖委员会委员(1991-)
15.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1999—)
16.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审定委员会委员(1999-)
17.武汉大学文学院兼职博导(2003—)
18.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
19.《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审定小组组长。(2004—)
20.《世界汉语教学》编辑委员会主任。(2002—)
21.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金基金委员会语言文字学科评审委员(2002—)
22.浙江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大连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南通师范学院等多所高等学校中文系兼职教授
23.《语言学论丛》、《当代语言学》(前《国外语言学》)、《北京大学学报》、《世界汉语教学》、《中国语文》编委;《语言文字应用》、《汉语学习》、《中国语言学论丛》顾问
九、2003—2004.6.学术活动(打l号的是出访参加国际学术活动):
2003.1.6-8应邀出席教育部高中课程标准评审会(北京)。
2003.1.7.应邀出席北京语言大学“2002年报纸十大流行语新闻发布会”。
2003.3.26.应邀到澳门大学作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普通话与中国当今社会的发展”。
2003.3.27-28.应邀出席由澳门理工学院主办的“汉语(普通话)教学与测试国际学术研讨会”(澳门理工学院)
2003.3.29.应邀到澳门理工学院作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2003.4.5.应邀出席由人民教育出版社举行的“中学语文教材编研会”(北京蓟门饭店)。
2003.4.11.-4.13.应邀出席由暨南大学和香港大学联合主办的“新世纪现代汉语语法国际研讨会”,并在会上作主题演讲,题目是“语言事实和分析方法”(广州暨南大学)。
2003.4.12.应邀到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座谈。
2003.7.7-8.在国家汉办出席“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评审工作委员会”评审工作会议,进行基地评审工作,本人任组长。
2003.7.9.作为语言学方面的评审专家应邀出席举行的“《宪法》语言表述问题”课题评审会。
2003.7.24-8.5.参加“国家对外汉语教学基地评审工作委员会”对暨南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预选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学情况进行实地考察,本人任考察组组长。
2003.8.9-11.参加“全国第七届计算语言学联合学术会议(JSCL)”(黑龙江大学),在会上宣读论文《句处理中排歧问题补议》(与王黎合写)。
2003.8.21-26.应邀去香港“陆陈汉语教学研究中心”访问,并于8月25日应邀在香港城市大学作学术报告,题目是ConstructionGrammarandStudyofChinese。
2003.9.9-11.出席教育部举行的“第一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表彰大会”、“庆祝2003年教师节暨《教师法》颁布10周年座谈会”(人民大会堂)
2003.9.12-15.应邀访问武汉大学,接受兼任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的聘请,发表学术演讲,题目是“汉语语法研究的现状和展望”。
2003.9.21-23.应邀出席“HNC学术研讨会”(北京),在大会上发表论文,题目是“词的具体意思对句子意思的影响”。
2003.10.11-12.应邀出席“汉语被动表述问题国际学术会议”(武汉华中师大),在大会上发表论文,题目是“有关汉语被动句的几个问题”。
2003.10.18.应邀出席北京地区第三届对外汉语学术讨论会
2003.10.30-11.1.应邀去新疆石河子大学作三场报告,题目分别是“信息科技与汉语研究”、“语言教学与汉语研究”、“一个研究应具有的研究素质”。
2003.11.7-9.应邀出席第三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杭州),在大会上作专题报告,题目是“增强学科意识,发展对外汉语教学”。
l2003.11.15-17.应邀访问法国,11.15在法国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作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思考”。
2003.11.18-20.应邀访问荷兰,11.120在荷兰莱顿大学作学术报告,题目是“跟句子的情态、时态有关的句末语气词研究”。
2003.12.5-8.参加在天津举行的面向东南亚华裔学生教材评审会。
2003.12.09-12.参加有许嘉璐主持的“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课题研讨会”,并参加“中文信息处理应用基础研究课题”子课题评审会。(北京师范大学)
2003.12.13-14.出席并主持“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常务理事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海)
2003.12.18.出席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成立大会,出任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2003.12.19-20.出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史类专业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浙江台州市)
2003.12.20.参加“第二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决赛”裁判(北京),任裁判委员会主任。
2003.12.21.应邀出席“中国语言文化及友谊奖暨第二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演讲比赛决赛颁奖大会”(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3.12.27.参加北京语言大学英语系方立教授的博士生论文开题报告和综合考试。
2003.12.28.应邀出席“《新华字典》第10版发行座谈会”(北京,人民大会堂)。
2003.12.30.出席商务印书馆辞书特聘研究员会议,评审由鲁建冀、吕文华主编的《学汉语实用词典》评审会。
2004.1.5.参加北京语言大学张普教授的博士生开题报告和预答辩。
2004.1.7-11.应邀去武汉大学检查博士生学习情况,并在留学生教育学院作学术报告,题目是“关于汉语语法研究的一些新的思考”。
2004.1.14.出席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的“汉语语法学名词术语标准化”审议会。
2004.1.19.出席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审议会议(北京大学五院)。
2004.1.30.出席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审议会议(西郊宾馆)。
2004.2.13-15.参加教育部海外华语教材评审会。
2004.2.18.参加国家语委咨询委员会会议(北京国谊宾馆)
2004.2.20-23.应邀赴香港科技大学和陆陈汉语教学研究中心访问。
2004.2.27.应邀出席上海师范大学海外汉语学院组建暨揭牌仪式。
2004.2.28-29.到教育部考试中心对2004年夏季高考语文试题审查。
2004.2.29.参加许嘉璐教授的博士生论文答辩。
2004.3.6.出席《语言文字应用》编辑部召开的关于李行健主编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座谈会(北京礼士宾馆)。
2004.3.12-14.出席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课本语言文字知识部分的稿子初审会(新世纪饭店)。
2004.3.15.出席HSK(旅游)、(商务)阶段成果专家鉴定会。
2004.3.20-21.出席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鉴定会(北师大)。
2004.3.22-24.参加教育部语用司组织的考察组对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进行考察。
2004.3.25-29.应法国教育部邀请出席全法汉语教学研讨会,在开幕式上代表世界汉语教学学会致贺词。
2004.4.3.出席人民教育出版社新编高中语文课本语言文字知识部分的稿子初审会(远望楼饭店)。
2004.4.10.出席北京市语言学会组织的“汉语知识讲座”参与者座谈会。
2004.4.16-18.出席“汉语词汇学首届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五届全国研讨会”,在开幕式上讲话,并在大会上宣读论文《词典释义中的几个问题》(武汉大学)。
2004.5.3.出席第十届王力语言学奖颁奖仪式。
2004.5.9.出席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章程修订小组北京地区小组会,讨论会章修改事宜。
2004.5.11.应邀访问山东大学文学院,先后做两场报告——汉语语法分析方法嬗变(11日上午)、乔姆斯基生成语法理论及其他(11日下午)
2004.5.12.应邀在山东大学学术论坛演讲,题目是“怎样实现科学研究的不断突破?”
2004.5.12.应邀在山东师范大学世纪讲坛作学术报告,题目是“关于汉语语法分析方法”
2004.5.15.应邀在曲阜示范大学文学院作学术报告,题目是“汉语语法分析方法的嬗变”
2004.5.15.应邀与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座谈
2004.5.26.参加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赵金铭教授的博士生开题报告。
2004.5.26.参加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研发中心主任会考务中心主任应聘评审会
2004.5.28-29.出席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第二次中青年语言学论坛”。
2004.5.30-6.1.到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访问
2004.6.4-6.出席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标《语言文字应用常识》审稿会。
2004.6.9-11.应邀出席“第二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徐州师范大学),并做学术演讲,题目是“汉语语法研究没有尽头”。
2004.6.12.出席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语文课标《语言文字应用常识》审稿会。
2004.6.14.下午国家汉办开会。
2004.6.17-18.出席第12届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年会(天津),在大会作专题演讲,题目是“怎样实现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突破”。
2004.6.19.出席中国HSK研发中心主任和考务中心主任评审会(北京)。
2004.6.20.到北京语言大学参加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和博士生开题报告。
2004.6.21.出席纪念吕叔湘先生100周年诞辰暨《现代汉语词典》出版30周年纪念大会筹委会。
2004.6.22.上午,出席纪念吕叔湘先生100周年诞辰纪念学术研讨会,在大会上作专题演讲,题目是“关于双宾结构的切分问题”。下午飞抵新加坡。
2004.6.23-26.应邀出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成立十周年纪念学术讨论会(国家疆界与文化图像国际学术会议)。
2004.6.25.上午,去国家汉办汇报新加坡之行。
2004.6.25.下午,出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首届学术委员会,并出席“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揭幕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