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很多,理论性较强,针对各个实际问题,学习建模的思维,适合建模手阅读
2.《数学建模算法与应用》——司守奎
经典入门教材,讲解简单易懂,包含各类建模实例,是很多学数学建模的学生的入门之选。内容全面且包含实际应用案例,帮助你在建模中灵活运用算法,适合编程手阅读
3.《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第4版》——赵静
4.《MATLAB数学建模方法与实践》
以实例讲解常用的算法使用,最后结合具体的赛题进行讲解,很实用
2.必备软件工具
在学习建模时,掌握一些工具会让你的过程更加轻松:
1.Matlab:很多经典建模算法都能在Matlab上实现,非常适合刚入门的同学。我刚开始学建模时,几乎天天和Matlab打交道,一步步理解算法背后的数学逻辑。
2.Python:Python的开放性和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它在建模中大放异彩。特别是numpy、pandas等库非常实用。如果选的是C题(数据分析类),推荐用Python建模,它在处理大数据时尤其得心应手。
3.Excel:别小看Excel,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探索数据、建立简单模型。比如数据透视表等,我在第一次建模比赛中,就是通过Excel分析数据,快速找到了最佳解法的方向。
4.SPSS:适合编程较弱的队伍,不用编写代码,容易操作,用于数据分析、统计等,也是强大的数据分析软件,
第一次国赛,我们选的C题,我们队编程不行,编程手摆烂了,所以主要就是靠SPSS+excel的数据透视表,最后也拿下了省奖
3.数学建模学习资源
b站:有超多的数学建模类课程,好好跟着学,将模型、算法理解,比如清风、数学老哥等
优秀论文:往年的国赛获奖论文、美赛F奖论文是我们最好的学习资料,多看论文不会错!了解建模题型和解题方法以及什么是优秀的表达,如何写作等等
4.给零基础的你一些小建议
1.从简单模型开始:不要一上来就想解决复杂问题,从简单的线性回归、回归分析入手,逐渐提升自己。
2.多动手,多实践:建模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看再多的理论也比不上自己动手实操一次。如果你想更快进步,强烈推荐在美赛or国赛前提前参加一些小型的数学建模比赛!比如五一杯、妈妈杯、小美赛、认证杯等等,这不仅可以锻炼实战能力,还能提高你的团队协作能力。
3.找小伙伴一起学习:建模的过程会遇到很多困难,有时候和朋友一起讨论会更容易找到解决方法。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烧脑”,也是一种乐趣!
定期总结反思:每次完成题目或竞赛后,记得总结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可以改进,有助于能力的提升。
5.提前准备好论文模版、排版逻辑
在比赛前准备好相应的论文模版,比如论文分成问题重述、问题分析、模型建立(问题1、问题2等)、模型求解等等几个大部分,相应的表格的模版也准备好。
这里建议word来写论文,因为latex如果用的不熟,反而事倍功半,而且这两个排版其实不会差太多。word的话,队里三个人多少都会熟悉一些,有时候也能共同分担一些编辑工作。
注意,编程手、建模手、论文手只是形式上分,实际比赛时不是说编程手就一点不能写论文,论文手也完全不能参与建模,分工不是完全割裂的,主要就是合作好。其实最理想的情况是队里三人都会一些编程、建模、写作,然后主要擅长一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