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看一看“汉办志愿者”,“公派教师”,“孔院专职汉语教师”这三个在对外汉语届如雷贯耳的项目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又该怎么选择。
我们首先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解析,最后将用一张表格对三个项目进行横向对比分析哦!
汉办志愿者项目,因为每年招聘的人数、场次最多,所以也成为大家最熟知的项目。
比如目前正在紧张报名的2020年上半年的志愿者岗位,你可以查找最近的微博了解详情或者私信微博后台哦!
汉办志愿者项目里面又分两类:
1、孔子学院(课堂)志愿者。
2、普通志愿者。
接下来再看看志愿者选拔的对象:
根据往年志愿者选拔情况,以下这些人员可以报名:
1、在校当年应届本科毕业生,比如2020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志愿者选拔,那么2020年毕业的童鞋就可以报名。
2.在读研究生,研一、研二、研三均可报名。
3.在职汉语教师:包括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正规教培机构等教育类单位在职教师。很多同学会说,但是为什么往年教培机构的老师报名很少,或者很难通过报名审核?这里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分要点来看:
(1)教培机构一般还少有愿意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招人不容易,更何况自己还担责任派你出国,那更不情愿了。
(2)教育厅等审核部分“截留”,我们都知道在职老师的报名还需要当地的教育厅等主管部门审核,而每个省市的教育厅都还有自己的要求,一般情况下,他们是不会同意教培机构的老师申请的。
所以这就导致很多同学说的那种情况,为什么我身边教培机构的朋友报名不成功。
4、回国志愿者:即以前做过志愿者,现在在国内的考生。
关于志愿者待遇:
1、汉办志愿者待遇的构成没有公派教师那么复杂,且拿的不叫“工资”,叫“津贴”或者“补贴”,一般情况下发展中国家是每月800美元;发达国家是1000美元(美元兑人民币按:1:8计算)。
2、在艰苦地区连续工作两个任期的志愿者,将从第二任期起享受艰苦地区补贴。
3、一次性安家费:一次性安置补贴1000美元。
专职汉语教师这个名称起源不是很久,是国家汉办从2012年才启动的项目。通俗一点讲就是汉办选拔教师,储备到指定的教学机构,一般是孔子学院合作的中方大学中,待孔子学院需要汉语教师时,就可以从这些储备教师中派出。
在未派出或者派出后回国时,其回到储备单位,即中方大学中继续工作。如有需要,会再次被派出。
汉办实施这个项目,其目的是打造一批稳定的汉语教师队伍,注意这里的“稳定汉语教师队伍”是主要的目的。因为无论是汉办汉语教师志愿者项目还是公派汉语教师项目,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什么时候会招聘储备汉语教师?
成为储备汉语教师需要什么条件?
根据《孔子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规定,应聘专职汉语教师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热爱孔子学院工作;
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身心健康;
具有硕士研究生(含)以上学历学位;
汉语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含)以上,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两年(含)以上从事国际汉语教学的经历;
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适应能力和组织能力。
当然,这个只是汉办的普遍性要求,具体到每个学校,还有具体的针对性要求。
如果我成为某个学校的专职汉语教师,是否意味着我就是这个学校的老师了?
专职汉语教师工资高吗?
关于工资这一块,根据《孔子学院专职教师队伍建设暂行办法》规定,专职教师派出期间,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供工资待遇,向储备单位支付教育服务补贴费,补贴费主要用于专职教师的社会保险、公积金、住房补贴等国家规定待遇。专职教师在国内期间与储备单位同类人员同等待遇。所以一般情况下,专职汉语教师的待遇不会差。
2、这里讲的待遇如果与实际发放的待遇有出入,请以实际发放的为准。
汉办公派教师项目发起的比较早,也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个项目了。一般情况下,每年会有两次公派教师项目的选拔,分别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关于汉办公派教师的选拔条件,汉办也有明确的规定:
1、具有中国国籍,身心健康,年龄在50岁以下(非通用语种的教师可放宽年龄至55岁);
2、品行端正,无犯罪、过失记录;
3、热爱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光荣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组织纪律性强,具有奉献精神;
4、具有较强的教学、管理、协调能力;
5、适应性强,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6、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熟练使用所在国语言或英语开展工作;
7、普通话发音标准,普通话水平在二级甲等以上;
8、具有2年以上教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从事对外汉语、中文、外语、教育等专业教学工作的大、中、小学在职教师。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经验、国外工作经历者为佳。
9、满足国家公派教师岗位要求。
这里面最主要的是第8条要求需要大家留意,即需要具有2年的教龄。公派教师回国后,会继续回到原单位工作。
关于汉办公派教师的待遇问题:
公派教师的工资与志愿者相比就比较可观了,基本工资如图:
以上我们就三个项目做了具体的分析,接下来我们将三个项目横向进行对比,具体如下面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