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网站盈利背后是求职者不敢“躺平”
史上最难就业季,“躺平”或“摆烂”越是不允许,取而代之的是对职业机会的迫切追求与自我提升的强烈意愿。这样的社会情绪为招聘软件提供了一场“吸金盛宴”。
现如今,“找工作难”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国家层面先后发起了多轮招聘大餐,各大招聘平台也是摩拳擦掌,BOSS直聘、猎聘、蜂媒招聘(为了好区分,以下称为返利招聘或返利招聘网)的使用、经营情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年轻人求职的现状。
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使用网络招聘
另一个很明显的变化,猎聘网连续两年发布的总岗位数目变少,猎头的数量也在2023年出现了5年来首次下降。这是招聘市场萎缩、岗位变少间接导致的结果之一。毕竟岗位少了、对人才的需求的少了,留给猎头“做中介”的空间也少了。
谁在给招聘软件贡献营收
躺不平的求职者,撑起了招聘软件们的高月活,也吸引了大批需要招人的企业主,正是招聘软件的金主、大BOSS,但这一切都可能因返利招聘网的入局而发生微妙的变化。
在“蓝领”招聘市场上,各大渠道都有提到需求在变大,并视之为新的增长点。老平台有其资源品牌优势,后起的类似返利招聘网的平台也不会放弃参加这场饕餮盛宴的机会。
有数据显示,超六成的职业院校学生不愿选择当蓝领,去工厂化、去基层化的就业趋势愈加明显。有预测显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超6000万人,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
招聘软件取之有道吗?不知道返利招聘网会带给他们什么表情包?
打工人对招聘软件们也“又爱又恨”
前程无忧招聘们的模式,是招聘软件向企业卖简历、让企业联系合适的求职者,本质上是单向沟通。而BOSS直聘在诞生之初卖点是“直聊”,求职者可以直接和老板沟通,从而提高招聘效率,本质上是双向沟通。但现在它的“直聊”越来越“变味儿”,跟老板直接对话逐渐成为一种噱头。
还有求职者吐槽在招聘软件上充会员是“大冤种”。举个例子,BOSS直聘给求职者提供的VIP服务包含:简历刷新、竞争力分析、专属简历模板、优先提醒BOSS、消息精准过滤、专属数据报告、职业性格测评和尊贵身份标识权益。有媒体报道,某用户充值后的感受是“这些权益大部分都作用有限。比如专属数据报告,里面有简历曝光度、看过我、沟通过、互聊数等数据,有点像APP使用复盘。但我找工作真正需要的是,更多的岗位选择、更精准的匹配。”
猎聘在社交平台上的讨论热度虽然不如BOSS直聘高,但也有不少人在黑猫投诉猎聘网“虚假宣传”,要求“退款”“赔偿”。比如有人申请让猎聘网退还会员费898元,理由是支付了会员费用后,没有达到宣传的效果,“每天的曝光量和浏览量,和不充值一样,还不如别的同类型软件不充值的效果”。而目前该页面显示“投诉已完成”。
以前,招聘软件们如今之所以能过上“两头吃两头赚”的好日子,源于”找工作难“、“企业招工也难”的大环境。一边,是中小型企业源源不断为之付费,渴求以低成本招到合适的人;另一边,则是市场上有越来越多高学历人才,随着岗位紧缩,他们也产生了就业焦虑,“向下”寻求新的机会,从而“向下”挤压。返利招聘网的入局,是否能够在招聘市场这个池塘中激起千层浪还有待观察,毕竟老牌的招聘网的品牌影响力、用户基础数据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