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

#TRS_AUTOADDP{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T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DIV{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TRS_AUTOADD{LINE-HEIGHT:24px;MARGIN-TOP:6px;FONT-FAMILY:宋体;MARGIN-BOTTOM:12px;FONT-SIZE:10.5pt}江苏省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十二五规划

(2011—2015)

前言

“十二五”时期是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由率先实现小康社会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昆山农业发展实现生态化、现代化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为此,昆山市人民政府提出以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在与《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和《昆山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相衔接和配套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划。规划将围绕建设三生(生产、生态、生活)融合、城乡一体、都市型、现代化农业的总体要求,通过全力打造“精致农业、装备农业、品牌农业、外向农业、都市农业和生态农业”,以期在未来5年内,基本建成能够充分体现江南水乡文化特色、发挥昆山整体区位优势的水乡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将昆山建设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

第一章规划总则

1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昆山市全部农业用地,含农用水面约30万亩。

2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2011-2015年

3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2007)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国务院1999)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国务院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国务院200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国务院200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年18号文件)

《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2009)

《国土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完善设施农用地管理有关问题通知》(2010)

《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2004)

《江苏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4)

《江苏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2009)

《江苏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试行)》(江苏省政府2009)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统筹城乡发展水平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2010)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通知》(2010)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2007)

《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若干意见》(2008)

《中共昆山市委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2009)

《中共昆山市委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试行)》(2009)

《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初稿)》

《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三年实施计划(2009-2011)》

《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农业部2008)

《保护性耕作工程建设规划(2009—2015年)》(农业部2009)

《昆山市现代都市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初稿)》

《昆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10-2020)》

《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总体规划(2006-2015)》

《昆山市农业综合发展规划(2006—2010)》

《昆山市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昆山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20)》

《昆山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3—2020)》

《昆山市防洪与水资源综合规划(2005-2020)》

《昆山统计年鉴》(2005-2009年)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15618-200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有机产品第1部分:生产》(GB/T19630.1-2005)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1-2000)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NY5361-2010)

《无公害食品蔬菜生产管理规范》(NY/T5363-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496-2010)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9101-2007)

4规划原则

遵从国家政策精神、遵循地方发展规律

紧紧围绕《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的精神,突出示范区产业发展、体制创新、科技示范等方面的规划,同时遵循示范区农业产业发展自身规律,按照与示范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向适应的要求进行规划,实现规划内容丰富、科学合理、作用显著、落地可行。

服务昆山、引领全国

依照昆山社会发展需求,以率先实现示范区农业整体现代化为目标,发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以做优做强“3个10万亩”为中心,全面优化示范区农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装备,全面提高示范区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总揽土地资金人力配置格局,创新开发模式,创新激励机制,拓展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充分发挥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

现代创新、统筹保障

以率先实现区域农业整体现代化为目标,以做优做强“3个10万亩”为中心,坚持城乡统筹,整合农林牧渔空间布局,总揽土地资金人力配置格局,创新开发模式,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政府企业市场社会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构建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处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保障昆山市社会经济平稳快速发展。

依照昆山社会发展需求,立足昆山自然资源条件,依托昆山经济综合优势,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准则,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强化基础设施、提升技术装备,拓展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充分发挥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引领、辐射作用。

资源保护、科技支撑

面对昆山土地人力资源紧缺、农业生产空间受限、水环境压力上升的实际,利用沪苏杭科技辐射强势,引进集成最新生物农业、信息农业技术,优化产业内外循环结构,提升农业从业人员技术素养和经营能力,在提高水土、能量、生物产品资源利用率的前提下,提升农产品品质安全水平和农业生态服务保障功能。

因地制宜、彰显特色

在产业结构、生态景观、生活文化上准确传承昆山鱼米之乡的地方特色,在生产技术装备、产品市场定位、经营管理模式上彰显昆山经济开放式开发的创新特色,在产业转型升级、市民生活服务、区域生态保障上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优先、内生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特色。

明确方向、突出当前

着眼于昆山新一轮城市建设和产业转型,根据昆山农业“统筹发展、服务城市”的方向,明确长远的产业选择和空间格局,重点规划今后5年昆山农业基础建设、布局调整的任务,突出产业发展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功能优化,突出土地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集约化利用,突出壮大本土资本实力、增加当地农民收入的机制模式创新,突出当前发展急需的重大项目和关键措施的规划落实。

第二章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基础条件分析

1自然资源环境

1.1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

1.2地形地貌与土壤特征

昆山市属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区,境内河网密布,地势平坦,自西南向东北略呈倾斜,自然坡度较小。地面高程多在2.8~3.7米之间(基准面:吴淞零点),平均为3.4米,部分高地达5~6米。北部为低洼圩区,主要包括周市、巴城等镇;中部为半高田地区,主要包括千灯、张浦、陆家、花桥、玉山等镇;南部为濒湖高田地区,主要包括周庄、张浦、锦溪、淀山湖等镇。玉峰山是境内最高点,主峰高程海拔80.8米。

昆山市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水稻土类、沼泽土类、潮土类和黄棕壤类四大类型,其中水稻土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5%。农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2.2g/kg,为中等偏优水平;耕层土壤CEC平均值为17.5cmol/kg左右,总体上比较高;全氮含量平均值为2.3g/kg,碱解氮165.2mg/kg,速效磷15mg/kg,速效钾115.9mg/kg,<0.01ram粘粒35%左右。

1.3水文及水资源

昆山全市以沪宁铁路为界,南部属于淀泖水系,北部属于阳澄水系。市域内河道密布、湖泊众多,水系分布比较均匀。全市水域总面积208.64km2,境内有河道2311条,总长度约2365km,大小湖泊51个,总面积约15.6万亩,其中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有19个,总面积约13万亩,较为重要的湖泊和河流为阳澄湖、傀儡湖、澄湖、淀山湖、吴淞江、娄江、青阳港和太仓塘。全市平水年可利用水资源总量约为3.75亿m3左右,不含地下水则为3.15亿m3,过境流量为28亿m3,引入长江水3.65亿m3。

1.4生物资源

昆山市人工栽培作物品种多样,粮油类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等,蔬菜类主要有大白菜、茄子、番茄、小白菜、芹菜、青菜、韭菜等,近年来又引进了娃娃菜、香料菜、杭椒、樱桃番茄等;水果类主要有葡萄、梨、桔、草莓等。

畜禽养殖以猪、鸡、鸭、鹅、奶牛为主,其中梅山猪已列入国家级地方保护良种,昆山麻鸭已列入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常规水产养殖主要有鲫鱼、鳙鱼、草鱼等;特种水产养殖主要有中华绒螯蟹、青虾、白对虾、罗氏沼虾、加州鲈鱼、鳜(桂)鱼、甲鱼、中华鲟等。其中阳澄湖大闸蟹驰名中外,黄颡鱼、花鼓鱼、白丝鱼等是昆山市地方特色良种,中华鲟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林木类生物以竹、松、梅、桑等最为普遍,各种观赏型植物品种日渐增多,以琼花为最珍;野生药用植物有百余种,数并蒂莲为最贵,与昆石、琼花并称“昆山三宝”。野生动物主要有野兔、野鸡、野鸭等。

1.5农业观光文化资源

昆山“一峰、二湖、三镇”各具特色,玉峰山“百里平畴,一峰独秀”,阳澄湖、淀山湖“清澈似翡翠、物产有蟹王”,周庄、锦溪、千灯“中国第一水乡”、“唐风宋水明清文”。昆曲代表的戏曲文化、周庄代表的水乡文化、“三贤”代表的政治哲学文化、沈万三代表的商业文化、大闸蟹和奥灶面代表的饮食文化、昆石琼花并蒂莲代表的园艺文化、赵陵山代表的良渚文化吸引八方来客。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大唐农业生态园、丹桂园、森林公园、星期九农庄等,“奇瓜异果魅树美花”,生态农业享誉中外。

2社会经济条件

2.1区位交通条件

昆山东面与上海市嘉定、青浦两区接壤,西侧与苏州市吴中区、相城区和工业园区相接,南北长48公里、东西宽33公里,总面积927.68km2,直辖巴城、玉山、周市、千灯、陆家、锦溪、周庄、张浦、淀山湖9个镇和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高新技术开发区、花桥经济技术开发区。

昆山交通条件十分优越。京沪铁路和高铁在昆山设有二等客货运输站,至上海仅需18分钟。通过沪宁高速、沪苏高速、苏州市绕城高速、苏昆太高速、上海绕城高速、312国道、苏虹机场路等重要公路干线与上海和苏州紧密相连,全市公路面积密度约200km/100km2,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昆山距上海虹桥国际机场42公里、上海浦东机场92公里、无锡苏南国际机场44公里,距中国最大港口上海港60公里、距太仓浏家港35公里、张家港100公里。

2.2人口与劳动力

2009年昆山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71‰,年末户籍总人口69.9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9450人;年末外来暂住人口达98.15万人,为户籍人口的1.4倍,比上年末增加27340人,增长率约为2.8%,是户籍人口增长率的7.5倍。2009年全市农村人口39.98万人,农村劳动力224673万人,农业劳动力22564人,其中50岁以上劳动力占40%左右,初中以下文化占35%以上,持证农业劳动力占26%。

2.3市域经济发展

2009年,昆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50.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6.0%。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7.85亿元,比上年增长7.0%;第二产业增加值1137.15亿元,增长15.5%;第三产业增加值595.08亿元,增长17.5%;三次产比重为1:65:34。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5355元。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28.39亿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3.13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实现进出口总额618.5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0.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0.0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2.4农业经济发展

2.4.1生产现状

2009年,昆山市农林牧渔服业总产值达30.51亿元,比上年增长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收入15726元/人。全市土地承包经营已流转面积占耕地总面积达75%,列全省第1位。全市荣获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只,农产品商标注册305只;农业龙头企业有20家,其中省级1家,苏州市级8家,昆山市级11家。全市建成农业产业园区20多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家,苏州市级4家。

粮油种植业

2009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27.37万亩,规模经营比重为68.7%,总产量达12.56万t,产值2.29亿元,增加值1.12亿元,亩均增加值818元,主要分布在张浦、开发区、锦溪、千灯、玉山、淀山湖,其中高产稳产高标准粮田达3.5万亩。全年水稻种植面积13.17万亩,亩产601.4kg;小麦12.2万亩,亩产318.3kg;拥有绿色食品3只,生产总面积16000亩,占12%,无公害农产品8只,种植面积43160亩,占33%,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9个,认证面积53560亩,占40%。

园艺种植业

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10.43万亩(其中西甜瓜种植面积9000亩),规模经营比重为77%,总产量12.93万t,产值4.24亿元,增加值2.1亿元,亩均增加值5484元,其中设施栽培面积2.45万亩;拥有有机食品2只,面积300亩,绿色食品121只,生产总面积4800亩,无公害产品42只,种植面积8130亩,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4个,认证面积8605亩。

2009年,全市水果种植面积1.4万亩,总产量1.5万t,产值2亿元,增加值1.3亿元,亩均增加值8698元,其中设施栽培面积0.9万亩;绿色食品43只,生产总面积8200亩,占59%。葡萄种植面积9540亩,梨1500亩,桃1300亩,其他水果1660亩,果品规模经营比重为98%。

2009年,全市花卉、苗木种植面积1.01万亩,规模经营比重为97%,产值0.6亿元,增加值0.3亿元,亩均增加值3000元,其中设施栽培面积0.1万亩。

水产养殖业

2009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0.05万亩,规模经营比重为89%,总产量5.01万t,调出率为60%,产值10.42亿元,增加值4.39亿元,亩均增加值2189元,主要分布在巴城、张浦、锦溪、周市、淀山湖,其中精养鱼塘12.5万亩,亩均增加值3034.9元,精养河沟2.9万亩,湖泊生态养殖4.65万亩;拥有有机食品3只,面积12200亩,占6%,绿色食品28只,生产总面积30080亩,占15%,无公害农产品28只,养殖面积55360亩,占28%,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19个,认证面积135000亩,占67%。全年特种水产养殖面积10.91万亩,其中虾蟹混养面积7.54万亩,青虾养殖1455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11175亩,中华鳖养殖2235亩。

畜禽养殖业

2009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2.66亿元,肉类总产0.93万t,禽蛋0.18万t,牛奶1.59万t;全年出栏生猪10.89万头,年末存栏生猪7.63万头,主要分布在张浦、淀山湖、千灯、锦溪;家禽出栏50.23万羽,主要分布在张浦、淀山湖、锦溪、开发区;奶牛存栏量3748头,主要分布在周市、千灯、玉山;全市畜禽规模经营比重为90%,其中生猪89.1%,家禽52.7%,奶牛100%。

农产品加工

2009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328亿元,其中精深加工达到322亿元,以木材加工、纺织加工和食品制造业为主,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张浦镇。年末全市加工企业达318个,总资产190亿元,其中台湾食品产业园区,总占地5000亩,引进企业4个,总投资1.72亿美元,注册资金7285万美元,共占地600亩。

农业观光休闲

至2009年末,全市注册农业观光企业39个,以农事体验采摘、生态观光、娱乐游玩为主,主要分布在千灯、张浦、巴城、周庄,实际运营企业10个,面积为9000多亩(含生产基地),产值5000万元,占农林牧渔服总产值1.6%,在建29个,面积为31000多亩(含生产基地)。截止到2009年,昆山拥有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10个,星级农家乐12家,四星级以上4家。

农村绿化与林业

至2009年末,全市累计完成及改建绿化面积13.5万亩,投入绿化资金8亿元,成新农村绿化建设130个村,其中“全国绿色小康村”1个,达到省级示范村标准420个,道路绿化375条,河道路绿化116条,农业示范区6个,城镇公园43个,建成湿地林带6条,生态公园25个。2009年,全市林业总产值(不含木业加工)达2.7186亿元,以葡萄、花卉苗木和桃梨为主。

农产品贸易与物流

2009年,全市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交易总额30亿元,总量55万t,其中出口为3318.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8.8%,主要出口产品为家纺、食品,进口2104.4万美元,比上年减少23.5%。至年末,全市拥有大型批发市场1家,农贸市场82家,其中以水产为主体的有3家;拥有涉及农林产品进出口的企业30家,主要分布在开发区。全市建成村级网站5个,农业企业网站15个,实现网络农产品交易总额5400万元,总量10000t。2008年改建而成的昆山柏庐批发市场,占地面积126亩,2009年交易量达32.1万t。

农业科技推广

近几年来,昆山努力推广科学种养技术和种养模式,引进了“甬优8号”、“扬麦16号”、紫色系列蔬菜等为代表的新品种180多个,推广先进适用技术150多项,并与江苏省农科院、浙江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等知名农业科技院校建立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2009年,全市举办实用技术培训356期,培训农民25970人次;申报各类农业项目79项,涉及各类经费9419万元,其中中央项目1项,省部级54项;在粮食、蔬菜、水产三个优势产业选聘科技入户指导员134名,指导示范户2520户。

2.4.2发展态势分析

产业发展

农业比重及其变化趋势分析

2005~2009年,昆山市第一产业总产值呈增长趋势,所占地区生产总值重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2009年波动巨大;结合农业产值增长速度的分析,可知2009年农业比重的大幅上升是由于二、三产业增长速度下降和农业增长速度升高造成的,这也反映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于昆山外向型经济的影响。预计今后几年,昆山市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长绝对额会继续扩大,增长幅度围绕当年经济总增长值2.5‰水平波动,增长速度回落;按照美国、台湾农业发展经验,农业产值比重将稳定在1%线。

农业结构变动趋势分析

2005年-2009年,昆山市农业产业结构中林业、牧业比重稳步上升,渔业为第1大产业,比重下降明显,种植业比重波动较大,可见昆山农业处于产业结构调整阶段。按照台湾农业发展经验,即达到一定结构水平后农林牧渔各产业将稳定发展,预计今后几年,昆山农业中牧业比重将会继续上升,靠近20%线;林业比重将会围绕着10%波动;农业比重将稳定在30%线;渔业比重继续下降,趋向40%线。

社会消费需求

农产品消费变化趋势分析

2005年~2009年,全市各类农产品消费总量逐渐趋向稳定,粮食、瓜果、肉类、水产消费总量分别达到16万t、6万t、6万t和3万t,禽蛋、乳品则分贝达到1.2万t、1.6万吨,蔬菜波动剧烈,总量维持在13万t。在人口总量上升的状况下,各类农产品人均消费量下降促成了农产品消费总量总体稳定,说明昆山市居民的消费结构和膳食结构正趋向于稳定,可以预见,随着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口的上升将大大增加农产品供给的压力。

农产品需求分析

以当前消费水平和《昆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2015年人口规划数为基础,计算2015年昆山市主要农产品需求量,对比当前生产能力发现昆山肉类、禽蛋处于极紧缺状态,粮食、蔬菜、瓜果处于高度紧缺状态,对昆山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特别是突出社会状况下的保障构成了极为突出的威胁。因此,稳定当前生产规模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发展埠外农产品定向基地也是需要提前考虑的重要问题,按近5年全国谷物平均亩均产量354.5kg计算,昆山粮食缺口需要33万亩埠外播种面积,按近5年全国蔬菜平均亩均产量2176.9kg计算,昆山蔬菜缺口需要3万亩埠外面积。

投资和建设

2009年,全市共引进内外资农业项目20个,总投资12.24亿元,完成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1.29亿;农业财政资金投入达到22492万元,其中省部级资金和苏州市级资金分别达到2810、1092万元。近五年来,昆山先后投入资金9.8亿元,用于“一优二特”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至2009年年末,昆山已建设高标准农田达10.41万亩,改造池塘面积19944亩。

至2009年底,昆山市内调整建设成106个联圩,修建340公里防洪圩堤,建成水闸522座,灌溉站273座,排涝站174座,闸站151座,通电率、排灌用电率都达到100%,实现有效灌溉面积28.06万亩,有效灌溉率达100%,有效灌溉率在全省列第1位。

3农业生态系统分析

3.1耕地和水资源

昆山市耕地资源极为紧张,基本农田只占市域面积30%,常住人口人均面积不足0.3亩。这一状况造成单位面积耕地承载的相对应昆山市域各种消费品所产生的生态足迹过大,昆山市耕地资源过大的生态压力是维护昆山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良好状况的一大挑战。

昆山市用水总量达到6.80亿m3,占到供水能力85.5%,其中生态用水量最大,超过3.5亿m3,占到供水能力46%左右。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接近40%,即接近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全市劣Ⅴ类水质监测断面占总监测断面的75%以上,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总磷、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境内骨干河道断面达标率为5%以下,功能区达标率为0。水源地阳澄湖、傀儡湖、庙泾河、杨林塘中,杨林塘河道功能不达标。总体来说,昆山农业处于水质型缺水状态,改善水资源生态安全是十二五规划期的重大任务。

3.2生态效率与产业链结构

昆山市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有待提高。物质流仍不够完善,全市秸秆还田率在50%左右,养殖粪便综合使用率较低,有机肥使用面积占耕地总面积不到10%,农产品加工废物处理环节粗糙。秸秆、养殖粪便、加工废物排放量大,反造成一定的面源污染。物质流的欠缺造成氮磷养分循环开放性很大,高投入,高流出,同时也造成昆山农业生态系统能量转化效率差,需要投入大量的辅助能(包括外来的农业产品投入)。

尽管如此,得益于昆山良好的区位和经济实力,昆山农业产业链价值流正逐渐升级,尤其是休闲观光农业对于种植、园艺、养殖的正反馈效应不断显现。

3.3农业环境安全与面源污染

昆山农业生态安全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为城乡生活污水粪便排放、工业服务业排放、农药化肥投入。全市城乡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为5000万t,生活氮磷排放总量超过1850t。全市农业化肥使用总量(折纯)3800t,亩均13.56kg,农药实际用量530t,施用强度2.5kg/hm2。全市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7800万t,固体废物产生量65万t,工业废气排放总量达到70亿标m3。2009年,昆山市工业企业环境行为评价为黑色、红色的有7和10家,占到2.7%和1.9%。

另外,温室气体排放、农地膜污染、农业产业相互污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威胁。

4农业政策条件

近几年来,昆山市出台了《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试行)》、《昆山市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认定和奖励办法》等等,提出:

1、关于农业生产调整围绕“3个10万亩”,着力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推动农业规模化建设,每年新建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粮油基地、果蔬基地和水产生产基地,改造一批生产设施条件落后的种养区域,每年完成1万亩的渔业养殖片区改造,每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面积5000亩以上,新增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认证10个以上。

2、关于农业科技推广重点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积极示范推广园艺、渔业、畜牧、设施农业以及农产品冷藏、保鲜、加工等高效特色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加大现代农业科技园、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建设力度,积极实施“科技兴农”培训计划;鼓励农技推广服务人员自主创办或领办农业项目,三年内编制、职务不变,基本工资按实发放,三年期满后,可以选择回原岗位工作。

3、关于土地保护流转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对设施农业、规模养殖、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等农业项目用地,凡不破坏耕作条件的,按照农用地进行管理;对高效农业建设中的管理、仓储用房以及配套服务等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按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其用地指标通过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置换方式取得;对农民流转的土地,必须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发包经营,实行竞争性发包,优先提供给本地农户承包经营。

4、关于农业合作组织与产业化加大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富民合作社)改革力度;加快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固权化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集体资产所有权与分配权置换成股份合作社股权。

5、关于农业投入鼓励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鼓励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积极培育各类小额贷款组织,发展联保贷款;充分利用省国开行、省农发行与我市联合创建新农村建设示范市契机,创造条件设立昆山合作银行;市、镇两级统筹合理安排财政资金,形成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财力支持。

6、关于新农村建设坚持“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原则,大力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并允许建设用地先占用后补充,所获得的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新农村和富民强村载体项目建设;积极稳妥地开展“双置换”政策试点,鼓励农户将集体土地承包经权、宅基地及住房置换成土地股份合作社股权、城镇社会保障和住房保障;实行“预留地”政策,允许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通过转让和出租等方式依法进行流转;允许通过有偿方式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抵押;在城镇建设规划区和工业集中区内为村级新型集体经济留出发展用地,用于增强村级“造血”功能的项目建设;实行跨区域股份合作;继续加大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的扶持力度。

7、关于农村环境保护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50%以上,阳澄湖水源保护区范围内,农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0%以上;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村收集、镇转运、市焚烧”运行机制;到2012年全市所有保留村庄达到省级绿化合格村标准。

5现代农业发展SWOT分析

5.1发展的优势条件

社会经济区位优势极其突出

昆山地处长三角经济核心区域,是国际性大都市上海和苏南国际化经济圈核心城市苏州之间的连接通道,双城辐射汇聚,市域交通网络国内领先,边缘优势和过境优势得天独厚,社会经济区位优势极其突出。

市域经济发展国内遥遥领先

昆山市域经济发展水平多年国内领先,连续20多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超过20%,二、三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分别达到65%和34%。昆山市雄厚的经济整体实力为推进城乡统筹,实现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重要保障。

改革创新成果经验十分丰富

改革开放以来,昆山坚持把中央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严肃灵活地执行党的新农村政策,解放思想敢闯敢创,对外开放促发展、城乡统筹促协调、以人为本促和谐,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发展现代农业、保障农民权益、增加农民受益,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

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坚实

随着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昆山市正在发展为上海市周边的特大经济城市之一,现代都市农业功能需求十分紧迫和强烈。对农业的财政投入迅速增加,农业生产现代装备进程加快,规模经营水平稳步提升,休闲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快速发展,昆山农业已经开始主导产品从温饱自给型向消费享受型转变,生产技术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型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转变,产业功能从单一产品型向功能多样型转变,生产组织从分散小农型向规模专业型转变,发展模式从常规现代型向后现代可持续型的历史性转变,为现代都市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5.2发展的制约因素

耕地资源形态状况严重制约

由于自然的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昆山农业进一步发展遇到了土地资源方面的严重制约——“成片地占用多”、“平整地占用多”、“肥沃地占用多”,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继续推进,“三多占用”造成农业用地的矛盾将更为突出。

劳动力资源质量结构突出不适

农民转业转产,农村优秀人才和优质劳动力流失,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相对落后,蔬菜生产用工紧缺。农业发展方式要向规模现代、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方式转变,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

农业安全的生态环境负荷过大

昆山市目前生态负载强度已经远远超出全省平均水平。随着城市人口总量的不断扩张,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的短缺更为堪忧,这对以优质自然环境为基础的农业生产、功能拓展及其产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5.3发展的可能机遇

长三角经济区迈入新发展阶段,机遇丰富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推动长三角经济区发生质的飞跃,人们将更加追求农产品的优质、安全、环保、多功能,更加追求农业旅游的休闲、自然、养生,这将为精确高端农业、高档农产品消费以及生态农业休闲服务提供巨大的需求空间和市场机遇。

国内高端高档农业刚起步,利于先发制人

依托昆山经济和农业发展的超前优势和独特的经济区位条件,捷足先登、先发制人,彰显昆山特色,着眼先进模式,发展高端先导性农业,可以避免剧烈的同质竞争。

现代科技成果涌现,利于农业升级转型

生物农业技术、农业工程技术、物联网技术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沪苏杭的强势技术、人才辐射,可以为昆山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支撑。

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利于农业规模化专业化发展

昆山市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民集中居住、耕地连片整治稳步展开,为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区域化、精确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机。

5.4发展应对的挑战

如何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昆山农产品保障基本安全的挑战

保障市民生活安全是昆山农业生产的基本功能。在人口剧增、耕地减少的条件下,如何科学安排生产结构和布局,合理引进增产稳产技术,高效协调生产流通体系,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全市人民食品供给基本保障,是今后昆山农业发展需要优先考虑应对的问题。

如何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挑战

在继续保持全市经济高速稳定增长的同时,如何通过农业自身的布局、结构调整来规避经济发展对农业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如何发挥农业的生态平衡、环境修复功能来实现农业对昆山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性生态服务支撑,这是昆山农业发展不断面临的重大挑战。

如何配置现代农业所需高质量人才的挑战

在农业比较效益低下、产业形态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如何运用灵活的市场机制和恰当的政策手段,实现昆山农业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经营人才、技术人才、开拓创新人才的有效集聚,是当前昆山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瓶颈所在。

第三章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战略规划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为指导,根据“面向现代、服务城市”的总体功能定位,和“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率先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总体目标,围绕突显高土地生产率、高劳动生产率、强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多功能性,重点推进产业精致化、生产科技化、设施装备化、投入生态化、经营规模化和农民职业化的建设与示范,着力进行稻麦种植机械化、精确化和品质、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特种水产生态化、精品化和品牌、景观功能提升,果蔬生产设施化、高档化和效益、景观服务功能提升为核心的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建设,打造优质粮油、特种水产和特色果蔬各10万亩的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三大产业链,加快发展农村生态文化休闲新型产业,协调发展品牌加工、物流配送和循环型畜禽养殖,大力加强农业产业服务体系、管理机制和生态环境的建设,通过5年努力在全市域范围内初步建立起现代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机制健全、活力充沛,与昆山市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和地位相协调的现代农业体系,为经济发达地区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作出探索与创新。

2发展理念

追求更好

更高的水准、更优的产业、更稳的平衡、更全面的和谐

更高的水准——技术水平、产业组织、发展模式

更优的产业——优化结构、优化功能、优化产品

更稳的平衡——产需平衡、城乡平衡、生态平衡

更全面的和谐——农业与社会的和谐、农民与市民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3发展定位

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整体推进“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建设集“现代高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农业生产技术与“坚持改革、勇于创新、善于管理”的产业发展模式与一体的综合试验示范区。

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试验区

进一步发挥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错位合作发展优势,抢占错位发展中更高层次的地位,打造台湾精致农业、生态农业、科技农业的现代人才和企业总部的先行区与集聚区。

长三角多功能生态休闲服务农业观光区

积极拓展农业新型功能,大力培育农业新兴产业,形成面向上海和长三角,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集产品、景观、文化交互辉映的生态文化休闲农业靓点。

昆山生态和谐经济和谐社会和谐坚实基石

充分发挥农业的“米袋子”、“菜篮子”等经济社会功能和物质循环、生态平衡等自然生态功能,为昆山社会经济和谐发展提供农产品和生态基础保障条件。

4发展目标

到2012年,全面达到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关于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阶段标准和“江苏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昆山实现度)”的各项指标要求,农业基本现代化综合指数达到100,率先实现农业基本现代化;到2015年,基本完成绿色粮油机械化生产基地10万亩、特色园艺精致化种植基地10万亩和特种水产生态化养殖基地10万亩的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任务,初步形成完善的农林牧渔产业循环结构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科贸金融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组织管理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综合效益,基本建成现代都市农业,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方式的历史性转折。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2009年

2012年

2015年

一、产业发展与带动

1、粮食亩产

kg

469

482

500

2、农业劳均GDP

77557

102222

124444

3、农业(畜牧)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

81(90)

90(95)

95(98)

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比重

75

90

98

5、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95

97

6、认定的三品基地占耕地比重

78

7、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

99

8、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

2.3

2.5

9、市域绿地林木覆盖率(去除大水面)

23.3

24

二、设施装备水平提升

10、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比重

13(50)

30(70)

45(80)

11、高标准农田(渔塘)比重

37(90)

65(92)

85(95)

12、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

89.5

92

13、疫病虫害防控达标率

100

三、科技示范推广能力

14、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70

80

15、高产创建(含蔬菜标准园)示范面积比重

20

16、良种覆盖率

四、经营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水平

17、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

18、农资、农机现代连锁配送覆盖率

19、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85

五、农民教育培训

20、持证农业从业人员占比

26

50

21、农民职业化率

56

六、示范区效益

22、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递增率

4

≥4

23、农民人均收入

15726

24000

32000

5产业框架

5.1产业结构

昆山农业发展将形成“3+2+1”产业体系格局,即精准绿色种植业、生态精品水产业、高档绿色园艺业三大主导产业,优质循环畜牧业、精致休闲农游业两大特色产业和加工科贸金融服务支撑产业体系:

精准绿色种植业:总面积10万亩,以稻米、小麦为主,执行绿色食品种植标准,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精准化生产,并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

生态精品水产业:总面积10万亩,以地方特种水产为主,加快设施养殖生态化转变,促进主要水体生态放流放养;

健康高档园艺业:总面积10万亩,以嫩鲜不耐贮运蔬菜果品为主,推行绿色标准化、设施化种植;

优质循环畜牧业:保护开发中梅山猪、昆山麻鸭等地方特色品种,结合种植业需求对畜禽养殖总量加以控制,大力推行工厂化清洁养殖技术;

精致休闲农游业:以江南古镇、水乡文化、大闸蟹餐饮、生态农业科技为特色,休闲养生为主题,多线程、多景点,季节分明,各有风味。

加工科贸金融服务:健全农业科技、商贸、物流、金融、保险服务体系,积极有序地推进昆山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5.2产业链

昆山农业将发展壮大三条产业绿色粮食产业链

高档果蔬产业链

精品水产产业链

5.3产业空间布局

“四区三核”总体空间布局:

四区

精准绿色种植业集中区:机场路—淞沪路—环镇路—千灯浦—千灯淀山湖交界—昆山西南边界之间地区,以“绿色稻麦”为主,发展适度规模(不超过10万头生猪出栏量)的畜牧业构建生态循环结构;

生态精品水产业集中区:娄江、苏州东绕城高速、苏昆太高速以北地区,规划蟹虾精养鱼塘生态混养为主,保留阳澄湖周边现有葡萄园艺产业基础,发展以蟹文化、葡萄酒文化为基础的商务休闲旅游;

健康高档园艺业集中区:机场路—千灯浦—千灯镇边界—千灯浦—环镇路—淞沪路之间地区,主要生产特色果蔬,发展相应规模的畜牧业构建生态循环结构;

精致休闲农游业集中区:结合昆山乡村旅游特色,分成北部集中片区和南部集中片区,发展江南古镇水乡渔耕文化、大闸蟹葡萄酒餐饮文化、现代高新生态农业科技文化三大文化旅游,带动3大产业特色基地的建设。

三核

千灯高效种植农业产业核心区:位于千灯镇,多元主体合作协同参与农业产业化现代开发经营机制,推行稻麦、果蔬、花卉高科技设施栽培精准控制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实现生产高效率与高效益。

巴城大闸蟹综合产业核心区:位于巴城镇,依托阳澄湖美景、大闸蟹品牌,建设现代渔业基地,发展现代物流商务,集聚众多特色各异的休闲观光项目,打造文化特色突显的中华第一蟹园,同时也可向建成主导产业鲜明的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发展。

周庄渔耕文化农业产业核心区:主体位于周庄镇,部分位于锦溪镇,利用周庄古镇的文化声誉和锦溪水乡的渔耕传统,完善农耕生态休闲设施,建成集生产、文化、科普、休闲、养生于一体的农业观光旅游景区。

第四章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发展规划

1精准绿色种植业

1.1产业发展思路

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改善区域的水土环境,稳定稻麦、稻油种植布局,积极推进耕地规模化标准化整治,全面实施机械化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执行绿色食品栽培标准,逐步推进精准化种植技术,集成低碳生态栽培技术,确保稳产高效,向市场提供优质绿色大米、小麦。

1.2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粮食生产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10万亩,三麦植面积9万亩,油菜种植面积1万亩,“三品”基地面积达9.5万亩,高标准粮田达到7.5万亩,粮食总产量9.5万吨,总产值达到2.5亿元,亩均效益突破1000元,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95%以上,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以上。

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精准绿色种植业发展指标

水稻种植面积

万亩

13.17

11.5

10

水稻亩产

601.4

615

620

小麦种植面积

12.2

11

8

小麦亩产

318.3

355

380

“三品”基地比重

52

适度规模经营比重

89.9

93

产品现代流通业态销售率

高标准农田比重

37

60

综合机械化水平

89.2

科技进步贡献率

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

1.3空间布局

根据昆山水稻、小麦、油菜生产的空间特点和发展的优劣势条件,要重点加强产业优势集中区的产业建设和扶持,注重产业相对保护区已有高标准基地的维护,逐步引导不适宜发展区域的产业转移。

产业名称

产业优势集中区

产业相对保护区

产业引导转移区

水稻

张浦、千灯、锦溪

淀山湖、周庄、花桥

中心城区、北部片区

小麦

油菜

周庄、锦溪

张浦、千灯、淀山湖

镇名

指标值(单位:万亩)

张浦

2.2

千灯

1.4

1.5

锦溪

1.31

1.3

1

淀山湖

1.26

1.25

玉山

1.43

周庄

0.57

0.5

巴城

0.94

0.8

0.7

周市

0.76

0.6

0.4

陆家

0.71

花桥

0.86

0.3

开发区

1.7

1.1

合计

13.14

11.75

1.4产业发展要点

推进粮油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对种粮大户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加强政府引导领导下的基地或园区形式的组建,突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培训,加强粮油产业化社会服务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做好土地流转集中工作。

推进粮油生产机械化标准化以园区、基地、规模示范方形式加大《昆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所涉9.1万亩稻麦基地标准化整治建设工作,对已建基地注意提升,突出完全建立在昆山特殊基础上的机械化标准化生产技术。

推进粮油生产优质化良种化大力开展与育种知名院校的研发合作,积极引进优良品种,加强先进栽培耕作技术的研究,特别是机械化、生态化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

推进粮油种植生态化效益化将水稻基地视为昆山市生态平衡重要“绿肾”,实施农田沟渠塘生态化工程改造,构建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建成农业生产新型“湿地”,同时推进有机种植技术。

2生态精品水产业

2.1产业发展思路

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河道与渔业资源,采用精良的养殖设备、先进的养殖技术以及生态的养殖理念,正确协调水体的生产与生态功能,全面实现昆山设施渔业的生态化转变,进一步发挥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优势,积淀“蟹文化”的品牌效应,推进面向城市的水产品供给枢纽产业化开发,全面提升水产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建设10万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其中虾蟹养殖7万亩、甲鱼养殖0.5万亩、常规鱼养殖1.2万亩,建设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6万亩(含渔业园区),设施化渔业基地8万亩,高标准渔塘9.5万亩,“三品”基地面积达9.5万亩,实现池塘养殖亩均效益4200元,力争亩均效益5000元;实现全市主要湖泊生态放流率100%,主要河道100%渔具拆除;建设好乡镇水产医院分院8所,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以上。

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生态精品水产业发展指标

虾蟹养殖面积

7.54

7

虾蟹亩产

118

130

150

其他特种水产养殖面积

3.08

1.8

常规鱼养殖面积

1.88

1.6

1.2

常规鱼亩产

1000

88

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比重

34.7

设施化渔业基地比重

57

67

高标准渔塘比重

89

良种推广覆盖率

主要湖泊生态放流率

产地抽检合格率

2.3空间布局

根据昆山水面资源分布特点和产业发展趋势确定昆山市水产业空间战略布局,今后要重点加强产业优势集中区的投入和建设,尤其是科技、生态方面的投入,稳量提质,形成产业优势集中区,注意产业相对保护区已有高标准项目的维护。

虾蟹

巴城、锦溪

张浦、千灯

中心城区、南部片区

甲鱼

张浦、锦溪

常规鱼

淀山湖、周庄

锦溪、千灯

分镇区10万亩生态水产布局表

3.65

3.5

1.35

1.53

2.01

2

1.12

0.08

0

0.14

0.1

0.28

12.53

阳澄湖水源水质准保护区禁止发展水产养殖。引排通道、航道不得进行水产养殖。

2.4产业发展要点

推进渔业清洁养殖基地标准化对百亩连片池塘养殖基地全面实施循环水养殖工程,微孔增氧,并按照8—10%配置净化池,实现养殖用水循环,对外零排放;对其他渔业基地加大标准化池塘和进排水系统建设;渔业基地全面采用专业合作组织以上进行经营管理。

推进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保护河蟹、青虾产品构建涵盖从养殖到零售全程的物联网物流信息可追溯体系,严格保护养殖者、销售者、消费者的利益,保护大闸蟹品牌。

推进水产品枢纽定位与建设开发加强阳澄湖大闸蟹良种繁育工作,推进市外生产基地产业化开发建设,用以支撑上海水产品供给枢纽总部所在地的定位与建设。

推进主要水体生态放流修复对水源保护区湖泊、景观湖泊、景观河道以保护水质、改善水域环境为主,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对水源保护地、通航河道禁止渔业养殖活动,泄洪通道禁止设置一切渔具设施,并加强河床生态修复;有渔业活动的湖泊、河道加强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严格执行有关禁渔期规定。

3健康高档园艺业

3.1产业发展思路

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建设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蔬菜基地,逐步推行绿色种植标准和智能化控制技术,重点发展本地不耐贮运叶菜类和高档特色蔬菜,为昆山市民提供安全优质的嫩鲜蔬菜瓜果产品。稳定并适当发展果品、花卉、苗木生产,注重新引进项目的质量与水平,完善设施装备,提升产品品质,结合土地整治,拓展其生态服务功能。

3.2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万亩,其中设施栽培3.4万亩、露地栽培3.6万亩,“三品”基地面积达6.5万亩,高标准农田达6万亩,蔬菜总产量30万t,总产值达到6亿元,亩均效益突破5000元,实现规模化种植比例达到80%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以上;果品面积达到2万亩,其中葡萄1万亩、梨0.5万亩、桃0.2万亩、甜柿0.1万亩,“三品”基地面积达2万亩,高标准农田达2万亩,果品总产量2.5万t,总产值达到4亿元以上,亩均效益突破20000元,实现50亩以上适度规模经营比例达到9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80%以上。

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十二五”健康高档园艺业发展指标

蔬菜设施栽培面积

2.47

3

3.4

蔬菜设施栽培亩产

4500

4700

5000

蔬菜露地栽培面积

3.27

3.6

蔬菜露地栽培亩产

2000

2200

2500

果品种植面积

果品种植亩产

1052.5

1500

花卉苗木栽培面积

1.01

75.4

41.1

65

3.3空间布局

根据昆山地势高程特点和市域发展空间趋势确定昆山市园艺产业布局框架,加大蔬菜产业优势集中区基地的投资与建设,加强产业相对保护区,特别是果品、花卉苗木产业相对保护区已有项目的提升与发展。

蔬菜

千灯、张浦、锦溪

玉山、花桥、周市

果品

巴城、张浦、千灯

锦溪、周市、花桥

中心城区

花卉苗木

北部片区、南部片区

蔬菜在张浦、千灯、淀山湖主要建设规模化设施栽培基地和连片露地叶菜类生产基地,在玉山、花桥、周市等城郊镇建设满足市民农事参与认知、观光休闲的现代蔬菜产业园区,在周庄、锦溪补充发展具地方特色的水生蔬菜。

分镇区10万亩精品健康园艺布局表

0.75

0.81

0.9

0.2

7.05

9.05

3.4产业发展要点

推进园艺生产规模化精品化创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农业部葡萄标准园等2万亩,大力推进蔬菜连片规模化专业化种植,实现园艺产业全面积标准化生产,着力扶持优质、生态的精品产品的生产,实现产品结构的转变与优化。

推进园艺设施监控化装备化加强园艺产业基地智能稳压喷滴灌设施、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等的配套,实现设施生产全面积全过程的环境参数监控与精准化栽培管理,提升生产机械装备水平,打造农业智能生产示范项目。

推进园艺种植生态化治理。

推进园艺生产与农业休闲共生开发建成数个具有休闲观光功能的园艺园区(基地),实现非蔬菜园艺生产全面积生态休闲服务。

4优质循环畜牧业

4.1产业发展思路

以促进“中梅山猪”、“昆山麻鸭”等地方良种产业化开发为主要目标,合理构建畜群总体结构和养殖层次,整治并引导规模化养殖场转业转产;立足于保有市域居民生活最低保有量和服务昆山种植业,逐步调整养殖场布局,控制畜禽养殖总体规模,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提高养殖场装备水平,实现栏舍建筑标准化,实行清洁生产、健康养殖;配套发展有机肥加工、沼气发酵,养殖废弃物全部资源化利用,支持昆山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建立防疫体系网络,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长效机制。

4.2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发展规模化养殖生猪(年出栏50头以上)达90%,蛋禽(存栏500只以上)达85%,肉禽(年出栏2000只以上)达80%,奶牛达100%;建设中梅山猪保种区1个,昆山麻鸭保种区1个,中梅山猪生态种猪扩繁农场2个,昆山麻鸭资源场1个,市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47家,生态健康养殖场50家,实现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示范推广畜禽粪便处理机械300台套,实现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100%,养殖废水排放达标率100%,不发生特大疫情和特大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4.3空间布局

生猪:以千灯、锦溪、周庄为农牧结合区,提升已有的县级以上规模化养殖场,推行家庭农场养猪;以张浦、淀山湖、巴城等农区乡镇为标准化生态养殖区,主要发展县级以上规模化养殖场。

家禽:集中在张浦、锦溪、周庄、淀山湖、巴城等镇。

奶牛:以现有养殖场为基础,集中在周市、玉山、千灯、张浦等镇。

阳澄湖水源水质二级保护区范围禁止畜禽养殖,阳澄湖水源水质准保护区禁止发展畜禽养殖。

4.4产业发展要点

推进中梅山猪种群保护和开发利用划定张浦、千灯、淀山湖、锦溪、周庄为中梅山猪保种开发区,加大中梅山猪生态扩繁农场建设力度,构建“保种基地+扩繁基地+规模养殖基地”3级产业化开发层次,实现保有以中梅山猪为母本的二元母猪2000头,年出栏中梅山猪5万头;同时推进产业终端产品的开发和市场打造,积极探索“中梅山猪走出昆山”的产业化道路,增强中梅山猪产业发展动力。

推进昆山麻鸭种群保护和开发利用划定张浦、千灯、淀山湖、锦溪、周庄为昆山麻鸭保种区,实现保种群体30000羽;加大力度建设昆山麻鸭品种培育基地,推进昆山麻鸭选育技术体系发展,实现保有核心群种鸭1000羽。

推进规模养殖场标准化基础设施改造完善加强市级以上规模养猪场、奶牛场和县级以上家禽养殖场标准化基础设施改造,改水冲清粪为干式清粪、改无限用水为控制用水、改明沟排污为暗道排污,固液分离、雨污分流,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农田果园利用。加大规模偏小、技术落后养殖场的撤并力度。

推进规模养殖场循环性生态化建设新建一批规模生态养殖场,按标准配套一定面积农田消纳废弃物;对县级以上畜禽养殖场(户)大力推广“基地+农户”的种养结合模式;市级以上规模场重点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全部到位。

建立健全动物疫病防控体系重点解决基础免疫、基层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建成市镇二级体系配套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配套发展健康养殖支撑产业重点建设万吨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加工厂、大型沼气池及配套农田沼液管道设施建设等。

5精致休闲农游业

5.1产业发展思路

依托阳澄湖、淀山湖的优越旅游资源,统筹全市农业观光休闲功能开发,放大绿色种植、循环养殖、生态水产产品特色,挖掘乡村手工工艺、民俗文化资源,发挥业已形成的乡村旅游优势,向度假养生和购物休闲方向延伸,提升区域生态农业品牌形象和产品附加值;完善整合现有观光休闲设施基础,结合农业产业核心区建设打造江南古镇水乡渔耕文化、大闸蟹葡萄酒餐饮文化、现代高新生态农业科技文化三大文化旅游主题;鼓励多元主体投入,提倡错位互配差异化发展,提高农业生态休闲养生项目的多样化水平和文化品位,构建乡村服务业的支柱产业。

5.2产业发展目标

到2015年,全市乡村(市区以外)接待国内游客为1000万人次,年平均增长率8%,旅游收入15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13%,其中生态休闲农业产值相当于当年第一产业增加值的9%。

5.3空间布局

四大农业生态旅游区:“水乡古镇”渔耕文化旅游区,阳澄湖蟹果餐饮文化旅游区,淀山湖碧水湖光休闲度假旅游区,张浦高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

5.4产业发展要点

推进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功能区域化集聚围绕形象鲜明的主题和品牌,整合区域资源,集聚旅游要素,建成业态丰富、结构优化、功能配套、效益显著、错位竞争的四大乡村旅游特色片区。

推进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精品特色多元化依托昆山现代农业和传统文化底蕴,着眼稳定而持久的需求市场,构建优美而和谐的生态环境,发掘传承民俗工艺的地方特色元素,开创形式多样引人入胜的参与体验活动方式,培育大批具有长期垄断性优势的昆山农业生态特色旅游精品。

推进农业生态休闲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自律功能,有序地推进各类服务规范行业标准的制定、推行、实施,形成有效的监督、投诉、仲裁机制,形成优质服务质量保障体系,树立昆山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的良好口碑。

推进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向度假型、参与型高层次发展以现有大型农业生态休闲园为骨干,在继续扩大观赏、采摘、垂钓、餐饮短期游客群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文化品位,大力发展度假型、参与型、互动型等高层次休闲旅游项目。

第五章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1发展思路

紧密结合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发展推进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高产业项目生态环境养护设施、装备水平,高起点大手笔全方位推进城乡绿化工作,进一步提升生态公园、生态湿地质量和景观;完善森林资源保护,加强养护管理力度,突出森林资源监测,控制林木采伐;将昆山农业建设成为集生产特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环保型农业,大力支撑昆山可持续发展的江南水乡特色生态城市建设。

2发展目标

到2015年,实现新增绿化面积4万亩,市域绿地林木覆盖率达24%,工业区和居住区绿化覆盖率分别达35%和50%,主要道路、水体生态养护覆盖率100%,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覆盖率达100%;十二五期间,完成湿地林带建设5000亩,河道绿化5000亩,道路绿化5000亩,村庄绿化5000亩,城镇绿化5000亩,实现主要道路、水体绿化覆盖率达100%。

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指标

绿地林木覆盖率

主要水体生态养护覆盖率

主要道路生态养护覆盖率

工业区绿化覆盖率

28.6

30

35

农村宅基地绿化覆盖率

36.4

40

45

河道绿化率

道路绿化率

90.8

饮用水源地生态保护覆盖率

耕地土壤养护率

主要水体生态净化率

3发展要点

推进生态湿地保护性休闲景观开发十二五重点推进周庄太史淀、巴城巴城湖等湿地林带的设计、建设、养护、提升;北依巴城阳澄湖,中依张浦商秧湖,南依锦溪五保湖、澄湖、周庄太史淀,东依淀山湖,建设湿地保护区体系框架,推进生态湿地产业化开发经营的创新;加强湿地林带与景观林带协接的设计与建设,以主要河道为轴线,建成水上绿色长廊。

推进城乡绿化靓点建设提升发挥张浦镇金华村、巴城镇绰墩山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村庄绿化典型作用,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再建设一批既符合当地实际特色,又能展示昆山城市整体品位的城乡绿化靓点。

推进大区域生态绿化建设结合园区载体建设推进区域生态绿化,合理流转土地,整治荒地废塘,系统设计,点面结合,整体提升巴城旅游度假区、花桥国际商务区等大区域生态环境。

推进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绿化工程将农业生产环境建设与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结合起来,促进农业生态绿化工作的产业化建设形势的创新与发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一批现代都市农业产业基地绿化典型。

第六章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经营管理建设规划

按照农业部的要求结合昆山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在市示范区管委会领导下建设优化示范区农业经营管理机制结构与功能,强化现代农业发展支撑与保障体系,构建示范区农业统一管理服务平台,围绕构建示范区全区域一体化经营管理机制与社会化服务机制,整合区内各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主体,并将其统一纳入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指导管理体制。

到2015年,实现乡镇或区域农业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率达100%,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达97%,农民职业化率达95%,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达100%,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覆盖率达100%,产品现代流通业态覆盖率达100%,农资、农机现代连锁配送覆盖率达100%。

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产业服务体系发展指标

乡镇或区域农业组织管理体系健全率

农户参加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比重

农民职业化率

新型农业信息服务覆盖率

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覆盖率

产地生产环境监测覆盖率

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覆盖率

财政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之比

≥1

农业贷款增长幅度与贷款总额增长幅度之比

高效农业保费占农业保险保费总额比重

农资、农机现代连锁配送覆盖率

农业废弃物产业化利用率

推进农业现代新型科技创新及推广重点支持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农业面污染源控制及可持续发展生产方式、病虫害发生规律及生物防治技术、高效农业配套技术及产品开发、农产品运储和深加工技术及品牌开发、农业信息化及物联网构建等方向的研究,尤为突出果蔬生产现代增产优质技术和设施;同时加大实用性研究成果应用推广的力度。

推进现代生产经营“职业农民”队伍建设以绿色稻麦规模种植200亩,特种水产规模养殖50亩,特色果蔬规模种植20亩为目标培养与认证职业农民,提升其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对果蔬生产人才培养加以突出重视;加强拓展院校联系,举办多形式多类型专题培训班、院校学习班等,全面提高昆山农业人才和现代农业带头人综合素质。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依托产业核心区建设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建立包括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领域、全部过程、环境参数、产品规格品质等系统的量化要求和严格可操作的检测指标体系。

推进从“产地”到“餐桌”的物联网体系建设有计划地逐步构建全面覆盖粮食、水产、蔬果、畜禽各生产领域,全程涵盖产地环境、物料投入、操作管理、质量检测、物流配置、销售网点各个环节实时信息,消费终端可有效追溯的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网络系统。

推进农业现代化金融保险体系建设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发展农业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为农业提供金融担保服务;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范围,探索建立以政策扶持与商业运作相结合、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相衔接的农业保险体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高效农业保险类型。

推进新型农业产业服务业态培育以满足昆山经济发展、市民需求为核心,面向上海和长三角都市市场,以有效促进昆山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企业集聚发展壮大为重点,鼓励集团化发展,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经济运行模式;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为重点,推动生产与服务活动分离,发展管理中心、投资中心、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结算中心等新型服务业态。

4重点建设

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按照产业发展的要求建设和完善昆山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管理体制,组建市级示范区专家委员会,为示范区农业产业发展献计献策。

设立产业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对区域内产业进行综合性管理,设立生产管理、信息服务、质量检测、环境监督、金融服务等部门,着重做好技术指导引进、规划招商管理、农民培训教育、项目申报建设、商贸物流建设等方面工作,实现保证区域主导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实现区域和市域农业整体又好又快发展。

第七章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建设项目

1千灯高效种植农业产业核心区

布局规模

位于千灯镇,占地面积约为26000亩,以苏沪高速、浦江南路、迎宾大道、千灯浦为界。

项目设计

精准粮油种植:12500亩,进行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精准控制新设备新技术引进试验展示,粮油栽培全程精准化、智能化、程控化操作示范,统一昆山粮油种植生产、质量、规格标准。

精品园艺种植:11000亩,与玉山工厂化育苗中心紧密合作,进行新品种引进、筛选、示范和新设备新技术引进试验展示,示范果蔬科技设施生产、健康生产和精品生产,引领并统一昆山设施栽培的技术标准。

高档生态水产:2000亩,丰富产业内容,全方位展示昆山农业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态休闲中心:800亩,已建项目,用于市民周末、假日休闲,构建多样化生态美景。

科技研发中心:50亩,用于园艺、粮油种植试验实验的设计、实施、跟踪、监测、分析,建设数字化实验室、样品检测室、研讨室、培训大厅、办公室等。

冷藏库:20亩,用于果蔬保鲜冷藏,库藏容量1200立方米。

农机服务中心:40亩,用于大型农机设备库藏、保养。

综合服务中心:40亩,提供检测、实验、分析、研讨、展示、培训、申报、迎检、会务、商务、办公、餐饮等服务和工作场所。

重点建设内容

精准绿色粮油种植设施:高标准信息监测分析系统,3s信息网络平台及其差分基准台;3s精准种植技设备和机件;自走式变量喷药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低污染高效植保机、乘坐式插秧机、高性能四驱底盘播种机、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复式耕地机、复式整地机等。

精品科技园艺种植设施:高规格连栋钢架智能温室,LED植物生长灯系统,水耕栽培系统,立体无土栽培系统,自控式营养液配置设备;智能恒压滴灌系统库,人工智能割草机,自走式挖穴机,无污染修剪搬运机械;全自动包装系统,智能调控冷藏库等。

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标准化分割,高标准排灌系统、电灌站、桥、涵、闸、灌溉取水改道,高标准路网系统,高标准林网系统、河塘生物净化系统等。

2巴城大闸蟹综合产业核心区

位于巴城镇,占地面积约为6600亩,东依东江,南靠相石公路,西临斜路港,北接七浦塘。

总体按照“孙武八卦水阵”的地块要求,结合当前水流、河道整治地形,以此为基础安排各个项目。

特种水产生态养殖基地:5000亩,进行现代高效设施渔业的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展示,引领全市渔业生产技术水平前进方向。

八卦水城:1000亩,在建项目,核心区一期,展示昆山蟹乡悠久的历史文化在中华蟹文化的特殊地位,展示阳澄湖独特的人文和军事文化,提供市民假日休闲。

昆山大闸蟹物联网销售平台业务中心:组织领导全市渔业生产单位建设物联网信息平台,统一养殖、质量、规格标准,建立从餐桌到养殖的全程信息可溯检索系统,形成品牌系统区隔保护技术体系。

中华百味蟹馆:50亩,展示中华千年来以蟹为主体的各式名菜,展示品蟹八件的历史演变。

中国名湖名蟹大观园:50亩,展示中国十大名蟹名湖各自独特风味,展现“以湖传蟹以蟹名湖”的别样风情。

“蟹”名家:50亩,分成“画蟹名家”馆、“诗蟹名家”馆、“写蟹名家”馆、“品蟹名家”馆等,展示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蟹文化。

捕蟹湿地:50亩,以自然的野趣提供城市居民徒手捕蟹、健康身心的服务。

“菊开闻蟹”观光廊道:长约4千米,沿园区中线主干道铺设菊花带,外围即是蟹养殖基地,提供“金秋十月菊开闻蟹”的独特享受。

综合服务中心:20亩,提供展示、研讨、培训、会务、商务、监督、行政、申报等服务和工作场所。

现代高效渔业设施:全天候影响观测系统,全方位环境监测体系,数据分析集成软件系统,循环水系统;智能化捕捞设备(捕蟹灌、捕鱼机等),微孔增氧设备,自走式程控投饵机,自走两栖式鱼塘清淤机等。

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高标准鱼池,高标准排灌系统、电灌站、桥、涵、闸、灌溉取水改道,高标准景观林网系统,高标准路网系统,河塘生物净化系统,多样化景观标识等。

3周庄渔耕文化农业产业核心区

位于周庄镇、锦溪镇,占地面积约为18000亩,由天花荡、明镜荡、锦周公路新线、大学路和环镇西路围成的区域。

设施园艺精品种植基地:3000亩,按农家小院分布,前园后水,左稻右菜,以水为路,以水为界,提供江南水乡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参与、体验、感悟,达至修身、养性、静心。

绿色粮油高标准种植基地:6500亩,点缀古时农田模式,搭配取水踏车等配套设施,采用生态防虫,激发游客兴趣。同时以暗管和其他措施保证产量水平。

特种水产标准化养殖基地:6000亩,建设标准化鱼池,点缀精品小屋,构建“渔家万盏”;同时以其他措施保证产量水平。

生态水面:1200亩,加强太史淀的修复与维护,提供水上品茶、听曲、写文等服务。

“桃源”世家:800亩,扩大现有桃林,以水为中心加强设计和美化,提供“寻桃源悟人生”的体验,搭配其他树种,打造四季景观。

“隐士名家“楼:50亩,选取历史上与水关系密切的隐士或名家,录其典迹与楼中,供后人领会与学习。

综合服务中心:20亩,提供会务、商务、办公、监督、行政、申报等服务和工作场所。

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标准化分割,高标准古风水道,高标准古风道路,高标准古风农业配套设施,高标准隐藏式排灌系统、电灌站、桥、涵、闸,高标准林网系统、河塘生物净化系统等。

4高标准粮油种植基地

4.1锦溪万亩循环型高标准粮油基地

位于锦溪镇西北部,环镇西路两侧,锦周公路与明镜荡之间,共15000亩。

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标准化分割,高标准路网系统,高标准林网系统建设、河塘生物净化系统等。

配套封闭式养分—水循环设施

水分无外流循环系统,水库,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高标准排灌系统、电灌站、桥、涵、闸、灌溉取水改道。

与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的研究合作关系,对接千灯高效种植农业产业核心区发展争取项目资金,建设专用人工湿地生态体系、农田水循环利用体系,改进栽培技术,实现氮磷对外零流失。

4.2张浦万亩精准化机械作业粮油基地

位于张浦镇南部,富利路东侧,杨氏田湖西北部,共20000亩。

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平整、标准化分割,高标准排灌系统、电灌站、桥、涵、闸、灌溉取水改道,高标准路网系统,高标准林网系统建设、河塘生物净化系统等。

配套精准化机械操作装备

3s信息网络平台及其差分基准台,自走式变量喷药机、自走式联合收割机、低污染高效植保机、乘坐式插秧机、高性能四驱底盘播种机、大马力拖拉机、秸秆还田机、复式耕地机、复式整地机。

与有关高等院校、农机研发制造企业建立长期的精准化机械作业研究合作关系,紧密联系千灯高效种植农业产业核心区发展,争取项目资金,装备新型农机,逐步推广粮油栽培全程精准化、智能化、程控化操作。

4.3万亩高标准粮油基地

淀山湖万亩高标准粮油基地:位于淀山湖镇东南部,晟泰基地湘西扩至东梅路,向北扩至淀山湖镇区,占地面积约为10000亩。

张浦万亩高标准粮油基地:位于张浦镇西北角,吴淞江南侧,苏州东绕城高速两侧,占地面积约为8000亩。

4.4千亩高标准粮油基地提升工程

花桥千亩高标准粮油基地:位于花桥镇北角,沿沪大道两侧,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

高标准基础设施的维护、提升;现代科技机械的引进;绿化景观构建养护;招商引资;品牌打造等。

5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

5.1巴城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

巴城镇北部和东部,周市镇西北部,占地面积约为70000亩。

基础设施建设:渔塘整治、标准化单元切割,高标准进排水系统、环境河网生物净化系统,高标准路网、高标准林网,育苗中心等。

单元内部建设:办公楼、档案室、值班室、分析室、药品库、饲料库;标准化鱼塘、养殖温室;内部道路、绿化、进排水系统、环境参数自动监测系统;人工湿地(水生植物群,消纳水产养殖废弃物)、红虫池等。

配套销售平台建设

与有关商贸物流企业长期合作,与巴城大闸蟹综合产业核心区紧密协作,争取项目资金,装备物联网信息平台,统一养殖、质量、规格标准,建立从餐桌到养殖的全程信息可溯检索系统,形成品牌系统区隔保护技术体系。

5.2南部万亩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

淀山湖万亩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位于张浦镇与淀山湖交界处东南方,苏沪高速、千灯浦、淀山湖和浦江南路之间的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5000亩。

锦溪万亩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位于锦溪镇西北部,澄湖、锦周公路新线与老锦周公路围城的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0000亩。

基础设施建设:渔塘整治、标准化单元切割,高标准进排水系统、环境河网生物净化系统,高标准路网、高标准林网等。

配套项目建设:育苗中心等。

5.3南部湖河水面生态放流

周庄、锦溪、淀山湖三镇大水面湖泊,总面积2万亩,包括淀山湖、白莲湖、长白荡、汪洋湖、明镜湖、杨氏田湖等。

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河网生物净化系统,水体修复,围湖湿地,高标准护岸护堤,高标准路网、高标准林网等。

配套项目建设:数据监测系统、物料库、钓台、观景台、休闲娱乐设施等。

湖河水面生态放养加大扶持监督力度,实施统一管理,扩大旅游开发,创设水面渔业休闲活动,建立垂钓服务、渔事体验服务、生态餐饮服务等。

5.4千亩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提升工程

周市千亩池塘循环水养殖基地:位于周市镇北部,浏河以北,城北大道两侧,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

高标准基础设施的提升维护;现代渔业设施机械的引进;绿化景观构建养护;招商引资;品牌打造等。

6健康高档园艺标准化种植基地

6.1千亩蔬菜标准基地

张浦千亩蔬菜标准基地:位于张浦镇西南部,苏沪高速与福利路交接处西北方,富利路西侧,占地面积约为3000亩。

锦溪千亩蔬菜标准基地:位于锦溪镇西北角,背靠澄湖,占地面积约为2500亩。

淀山湖千亩蔬菜标准基地:位于淀山湖镇中部偏南,东梅路两侧,占地面积约为3500亩。

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单元切割,高标准路网林网,高标准灌排系统、灌溉取水改道、河塘生物净化系统等。

单元内部建设:标准化大棚(地块);生产管理用房、包装加工用房;内部道路、绿化、喷滴灌系统、逐步装备智能化大棚环境自动监控系统等。

6.2千灯张浦万亩精品特色园艺基地

机场路大直港至505乡道段向南扩至迎宾大道的区域,占地面积约为10000亩。

精品特色项目:梨园、花卉博览园、苗木馆等

配套基地建设:标准化单元切割,高标准路网林网、高标准灌排系统、高标准林网、高标准电网;标准化大棚或地块、生产管理用房、包装加工用房、喷滴灌系统、数据监测系统等。

6.3玉山工厂化育苗中心

位于玉山镇南部,沪宁高速与苏州绕城高速交接处附近,实现优良蔬菜种苗(穴盘育苗、嫁接苗等)生产能力达2000万株/年,占地面积约为400亩。

工厂化育苗中心:组培室、实验室、无菌室、质量检测室、冷藏室、种质资源库;智能培育温室、智能培育室、闭锁型光自养育苗系统;配电房、采暖房、办公管理用房等。

配套基地建设:标准化单元切割,高标准路网林网、高标准灌排系统、高标准林网、高标准电网;标准化大棚(地块)、生产管理用房、包装加工用房、喷滴灌系统、数据监测系统等。

6.4千亩精品园艺基地提升工程

共3个,其中周市果蔬基地约为2800亩,花桥葡萄基地约为1000亩,张浦千亩梨园约为2000亩。

配套基地建设:高标准基础设施维护,生产辅助设施提升,喷滴灌系统、数据监测系统等的建设,招商引资,品牌打造。

7畜禽生态保种区

7.1中梅山猪保种开发区

包括张浦、千灯、锦溪、淀山湖、周庄四镇,保种以中梅山猪为母本的二元母猪2000头,其中中梅山猪生态种猪扩繁农场2家,中梅山猪标准化养殖场和生态健康养殖场10家。

养殖场内部建设:种猪饲养舍、产仔舍、育苗舍、育成舍;废弃物处理区、隔离区;办公室、兽医室、消毒室、饲料房、保管室、仓库;道路、进排水系统、绿化等。

配套基地建设:农田整治;高标准路渠沟林电网;标准化大棚(地块);沼气池、灌溉沼液一体化喷施管网等。

配套项目建设:万吨中梅山猪特供饲料加工厂、有机肥加工厂等。

7.2昆山麻鸭保种区

包括张浦、千灯、锦溪、淀山湖、周庄四镇,保种群体30000羽,其中昆山麻鸭资源场1家。

养殖场内部建设:标准鸭舍、种鸭舍、孵化舍、育雏舍、育成舍;运动场、废水处理设施、饲草种植区;防疫沟、绿化隔离带;管理用房、饲料仓库等。

8农业旅游景观带

8.1南部古镇水乡渔耕文化旅游带

发挥淀山湖风景区和周庄古镇的旅游资源优势,以周庄渔耕文化农业产业核心区为龙头,以锦周—锦淀公路为主要通道,结合陈墓荡、阮白荡等景观湖泊,对沿线村庄农业产业选择统一部署,总面积(含生产面积)约为2万亩,加强精准粮油、精品园艺、高档水产三种产业的特色亮点小品建设和农家乐建设,同时加强新农村建设,保留具有文化价值的自然村落并加以开发,最终以优美的农业自然环境和美丽的村容村貌吸引城市游客。

农家乐、自然村落特色休憩娱乐广场、农业特色小品园区等。

8.2中部高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带

以千灯高效种植农业产业核心区为中心,沿机场路南侧铺开,总面积(含生产面积)约为2万亩,以特色园艺分段集中展现为主要景观设置,营造“春天百花争艳、夏季郁郁葱葱、秋天瓜果飘香、冬季绿意盎然”的四季景观意境,同时结合精准机械化粮油种植景观,加强自然村落民俗农俗挖掘并加以开发,加强农家乐建设。

特色园艺项目、农家乐、农业特色小品园区。

8.3北部阳澄湖蟹果餐饮文化旅游带

以巴城大闸蟹综合产业核心区和傀儡湖生态保护区为两头,沿湖滨路两侧铺开,总面积(含生产面积)约为2万亩,以提升现有农业生态休闲园和观蟹品蟹景点为重点为,提升文化品位,大力发展度假型、参与型、互动型等高层次休闲旅游项目。

现有产业基础的提升与改造;度假型、参与型、互动型等高层次休闲旅游项目的设计与招商。

9生态景观湿地

9.1周庄太史淀生态景观湿地

位于周庄镇区东北部,北界、东界为太史淀边界,南拓至周庄镇区,西至大学路,占地面积约为1200亩,主体为太史淀;建设周庄生态“绿肺”,实现生产占用部分全部还湖,构建环湖立体生态系统;立足周庄旅游重镇和周庄渔耕文化农业产业核心区的整体要求建设景观式养生湿地,构建意境深远、古韵丰富的景观小品体系,提供水上品茶、听曲、写文等服务。

20—50米宽的沿湖景观林带,河道修复与改进,河口湿地养护,水草养护,土壤改良,动植物特定片区养护;滨湖特色景观小品,道路系统设计建设,休憩休闲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设施及其向上连接等。

9.2巴城巴城湖生态景观湿地

位于巴城镇北部偏中地区,以巴城湖为核心,占地面积约为2000亩;立足阳澄湖水质保护和傀儡湖饮用水保护区的要求建设碳汇型生态湿地,采用乡土物种缔造立体化、多层次、群落式的植物种植系统,推进水系水体修复改进构建水系清洁自流系统;依托巴城商圈和北部现代农业片区建设园林式景观湿地,吸收本土特色构建人性化、多内涵、生态式的湿地景观体系,进行休闲产业化开发。

20—50米宽的沿湖景观林带,自然水系修复与改进,河口湿地养护,水草养护,土壤改良,动植物特定片区养护;滨湖特色景观小品,道路系统设计建设,休憩休闲场所,环境卫生设施,生活垃圾废水处理设施及其向上连接等。

10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体系项目

10.1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

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市、镇、村、基地“四级推广体系”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更好地对接上级农业推广工作,不断提供农业推广设备装备水平,更好地培养新时期新产业所需要的新型农业人才和新型农民,在不断解决农业生产实际困难的实践中凝聚人心,加快昆山农业整体转型,加强农业推广体系自身结构建设,始终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积极的工作态度。

10.2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工程

以各大产业基地推进为抓手,加强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培养工作,建设现代农业从业人员教育学校,配置高新物质装备条件,由示范区专家委员会承担讲解培训任务,保证教育培训的质量水平,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周期性与稳定性;不仅突出农业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的培训,更要突出现代农业经营管理理念和意识的教育与传播;同时加强拓展院校联系,举办多形式多类型专题培训班、院校学习班等。

10.3物联网体系建设工程

以阳澄湖大闸蟹物联网体系建设为推手,推进昆山各主要特色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物联网体系建设,尽政府之全力协调全市农业各生产单位、各流通交易单位、各销售承销单位加入物联网信息化系统,企业自我运作,政府扶持监督,最终形成中国第一家高效实用的全市域物联网体系。

10.4农业金融保险体系建设工程

积极整合小型农村金融组织,联合涉农大型金融机构建设全市农业金融服务统一平台,给予优惠政策,构建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等多样金融种类;加强“政府扶持、财政补贴、市场运作、专业监管”的农业保险体系的建设,推进政府与保险公司的“联办共保”,丰富农业特别是高效农业保险类型,注重灾害性天气保障性保险。

11重点项目进度安排与投资预算

时期

项目分类

序号

项目

总投资

(万元)

市级以上财政资金

(万元)

2011—2012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巴城大闸蟹综合产业核心区

16000

8000

池塘循环水健康养殖基地建设

10000

南部湖河水面生态放养

400

200

张浦千亩蔬菜基地

4000

5

锦溪千亩蔬菜基地

6

淀山湖千亩蔬菜基地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玉山工厂化育苗中心

千灯张浦万亩精品特色园艺基地

9

千灯高效种植农业产业核心区

张浦万亩精准化机械作业粮油基地

13000

6500

锦溪万亩循环型高标准粮油基地

11000

5500

12

花卉产业园建设

3000

13

北部阳澄湖蟹果餐饮文化旅游带

畜禽良种推广

14

中梅山猪保种开发区

600

15

昆山麻鸭保种区

300

农业装备技术提升

16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工程

17

职业农民培训教育工程

18

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工程

19

物联网体系建设工程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全市小型农田水利和灌区改造

50000

25000

小计

134000

67600

2013—2015

15000

7500

设施蔬菜基地建设

畜禽养殖场标准化建设

周庄渔耕文化农业产业核心区

万亩高标准粮油基地建设

南部江南古镇水乡渔耕文化旅游带

中部高新生态农业观光修学旅游带

114100

58600

总计

248100

126200

第八章昆山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按照产业发展规划,结合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根据产业特点,以重点项目建设为中心,进行连片专业化产业园区的整治。

1河塘水系整治要求

将产业区内及周边的非通航河沟坑塘水面建成面源氮磷流失生态拦截系统,实现削减面源氮磷流失主要污染物40%以上。

定期清淤排污:对农田周边的河沟坑塘全面清理淤污,以后每三年定期清理一次。

完善生态护坡:临水面的田埂,面宽不小于1m。埂顶高于田面的距离水田不小于40cm,旱田不小于30cm,鱼塘埂顶高于正常控制养殖水面不小于30cm。岸边植一行防护林。留草护坡护埂。不得任意开沟排水。

配置水生植物:丰富河沟坑塘内的水生植物品种,在不影响排涝功能的前提下,适地引种水生蔬菜花卉,丰富休闲项目内容,形成沉、浮、挺、漂混生群落。

调节物种比例:定期观测水体水质和水系中各生物品种比例,通过增投适当品种的鱼虾蟹贝、针对特定品种规格渔品批量捕捞、引放水禽等措施,调节生物种群密度,提高水系对氮磷流失的生态拦截功能。

2标准化生产单元设置要求

根据产业特点,结合河塘水系、周边交通环境,以便于组织连片规模化生产经营为原则,划分生产单元。

粮油种植:生产单元边长约为300-800m(150-600亩),以河沟或道路为界。过分细碎的地块,适当整治合并,过大的地块建田间道或农沟适当分割。生产单元内以生产路分割条田,条田长边南北方向,条田宽度80m。田面高度差过大的条田以田埂分割格田,同一格田内田面的高度差小于±3cm。

蔬菜栽培:基本生产单元边长约为100-300m(50亩左右),以田间道和农沟分割。生产单元内以生产路分割条田,条田长边东西方向,条田宽度40-60m,与钢架大棚等设施规格相适应。单栋钢架温室大棚长边南北方向。网栽或全露地栽培,根据品种特点以毛沟分割格田,同一格田内田面的高度差小于±3cm。

水产养殖:成品渔池边长约为800-120m(15亩左右),以田间道和农沟分割,尽量整齐划一。苗池、净化池等集中统一配置。同一生产单元内净化池(湿地)面积不小于总水面的20%。各个鱼池分别进水,不得串流。

不同单元之间,灌排相互独立。可以将相邻的基本生产单元组合起来,组织生产经营,配置附属库房或其他设施。

灌溉、道路、电力等公共基础设施配置到各生产单元,满足生产经营现代化需求。

3排灌系统整治建设要求

灌排标准:灌溉设计保证率95%以上,日降雨200mm雨后一天排出积水,控制农田地下水位埋深在田面0.8m以下,灌排工程配套率和完好率100%。

农田水系:粮油种植生产单元内改田间沟渠灌排水系为暗管灌排水系,灌排管道分开,暗管排水进边界农沟或直接入河;园艺栽培生产单元配置节水微灌系统和暗管与浅密明沟相结合的复合式排水网络。

农沟设置:在大面积连片的产业园区,设置农沟补充现有河塘系统集水排水功能的不足。农沟兼有分隔种植生产单元的功能。所有农沟生态化护坡。水产养殖园区进排水农沟分开,进排水农沟直接通连各个渔池,确保渔池间不串流。

电灌站:结合土地整理和河塘水系整治,适地修改电灌取水通道,种植产业充分引用畜禽养殖处理尾水、水产养殖排水,种植产业和养殖产业充分引用农田排出积水,提高农用水循环利用率。园艺栽培区将原有电灌站改造成微机控制变频调速恒压供水系统,提高灌溉用水控制水平。

4路网系统整治建设要求

田间道:完善田间道,使农业机械、农用物资和农产品运输能顺畅通达各个生产单元,硬质路面。田间道路面宽3.5m以上。连片千亩以上的蔬菜园艺区设置路面宽5m以上的产业区田间主干道。

生产路:根据产业特点确定生产路宽度,使相应的农用机械、管理人员能顺畅下地。有地上设施的蔬菜园艺区,生产路面宽2.5m以上。生产路路面素土夯实,有地上设施的蔬菜园艺区以及水产区,可考虑设置硬质路面。

5林网系统整治建设要求

河塘水系岸边防护林,乔灌草混交。

农沟两岸植草护坡,各植一行矮品种灌木。

品种适树适地,速生落叶乔木配置开花或彩叶常绿灌木,色彩相连、花期相错,美化景观,不妨碍机械通行。

突出湿地林带建设和河道绿化、道路绿化,重点加强周庄太史淀、巴城巴城湖等湿地林带的维护提升,注重环淀山湖渔业保护区河道整治绿化和镇、村道路绿化,提升绿网及沿线环境面貌。

突出“十二五”期间农业项目、基地的配套绿化和已有项目、基地绿化的维护与提升,加大监管力度。

6农业机械化建设要求

巩固水稻机械化种植成果,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注重秸秆机械化还田;突出设施农业机械的发展,不断提高高效农业机械化水平:

到2012年,实现粮油生产装备大马力拖拉机40台,配套秸秆还田机拥150台,配套谷物播种机发展50台,配套油菜直播机发展10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80台,低污染高效植保机械200台;高效农业装备微孔增氧设备1800台(套),鱼塘清淤机50台,果蔬花卉喷滴灌设备40台套,畜禽粪便处理机械120台套。

到2015年,实现粮油生产装备大中拖350台,大马力拖拉机100台,配套秸秆还田机拥有350台,配套谷物播种机发展100台,配套油菜直播机发展20台,自走式联合收割机200台,粮食烘干机36台,乘坐式插秧机100台,高性能四驱底盘播种机150台,低污染高效植保机械350台;高效农业装备微孔增氧设备3000台(套),鱼塘清淤机100台,新型田园管理机、蔬菜播种机100台,果蔬花卉喷滴灌设备100台套,畜禽粪便处理机械300台套;高起点高标准建设机库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场地面积不少于800平方米、农机具固定资产原值超过350万元、年作业服务面积达到5000亩以上、经营服务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机专业合作社15个,农业机械户加入农业机械合作社的比例超过40%。

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2政策保障

根据《农业法》等基本法规,落实中央政府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继续执行地方农业财政补贴政策、涉农投资优惠政策、涉农工商税收优惠政策、涉农创业扶持政策等一系列经济激励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土地整理、农业基础设施、环境整治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农业现代化设施技术更新的补贴额度,加大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扶持优惠的程度。积极稳妥地引导承包土地流转集中经营,主动引导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升。进一步严格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监管,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市场公平的监管。着力为农业特色产业、农业新兴产业、区域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3资金保障

建立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多方投入的现代农业开发建设投资机制。在坚持市级财政支出对农业的投入有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积极争取省级财政专项支持,改进完善财政投入实施办法,引导和激励昆山农业按规划有序快速发展。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吸引实力雄厚、技术领先的国内外一流企业、优质资本投资、参与建设现代农业大型骨干项目。继续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做到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能有效加速昆山农业现代化进程。鼓励有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联营重组,优势互补,提升实力。

THE END
1.《魔兽世界》11.0版本地心之战已经开了两个多月了,你对这个地下堡,好!专业,好!团本,不打!大米,有好有不好!职业平衡,11.05前我可能还有话说,现在,好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01678274/answer/16945778657
2.魔兽世界10.0大米什么职业强势wow10.0大米职业排名魔兽世界10.0巨龙时代版本马上就要上线了,那么在新版本大米什么职业强势,不知道小伙伴们清不清楚,不清楚也没关系那么下面就告诉大家带来魔兽世界10.0大米职业排名。 魔兽世界10.0大米什么职业强势 刺杀进入S理由是刺杀出色的团本能力,猎人的评分的团员都快哭了。 https://ol.3dmgame.com/gl/209892.html
3.[国服][一区][白银之手]备战11.0,招各职业。活动时间123晚8争取11.0进军M 现招大量职业如下:职业 需求度 战士 低 猎人 中 法师 低 盗贼 中 牧师 中 术士 https://bbs.nga.cn/read.php?tid=41326238
4.料理次元中白米饭的技能属性深度剖析及其实战应用评价在《料理次元》这款游戏中,白米饭作为一位独特的食灵角色,以其独特的技能和属性吸引了众多玩家的关注,尽管它在稀有度上仅为1星,但白米饭在实战中的表现却有其独到之处,本文将详细解析白米饭的技能属性,并探讨其在游戏中的实际表现。 一、白米饭的基本属性 http://www.dtxqfcyy.com/dtgl/55488.html
5.魔兽世界10.0大米强势职业有哪些wow10.0大秘境最强职业推荐刺杀进入S理由是刺杀出色的团本能力,猎人的评分的团员都快哭了。 排名结果如下:注意是团本和大秘境结合的PVE综合排名) 以上就是魔兽世界10.0大米强势职业有哪些 wow10.0大秘境最强职业推荐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wow10.0大米职业选择的资料请关注脚本之家其它相关文章!https://www.jb51.net/do/plus/view.php?aid=856493&pageno=2
6.魔兽世界10.1.5时光的裂隙第二赛季第十五周大米职业强度排行00:00/00:00 魔兽世界10.1.5时光的裂隙第二赛季第十五周大米职业强度排行 Michael蔡发布于:北京市2023.08.21 17:41 分享到 魔兽世界10.1.5时光的裂隙第二赛季第十五周大米职业强度排行https://www.sohu.com/a/713674341_121417604
7.魔兽世界亚服悟空台服正式怀旧服WLK一键输出宏10.1插件WOW全职业更换专精或职业不用调插件或宏即可自动识别,导入插件和宏的时候不会打乱玩家的技能顺序和位置不影响快捷键。比其他那些脚本宏,更改游戏端口注入内存的外挂宏打了一次大米,只有boss战输出可以,aoe的时候比较低,原因血池,地震术吃不满,而且我没有考虑爆发,不管有几只怪,都是一键宏,我估计下周小怪周就好了。 打https://m.songma.com/product/view874639.html
8.10.1转化开放,各职业散件属性转化一览以415模板为例 死亡骑士恶魔猎手德鲁伊龙希尔 披风+133急速 +290精通+133急速 +290精通+290急速 +133https://www.huaijiufu.com/t-113947-1.html
9.安全生产标准化前言(精选12篇)十、职业健康 10.1 职业健康管理 1、现场应配备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及工具………196 2、职业卫生检测手续………196 3、有毒有害岗位职工定期体检资料………196 4、职工健康档案………196 5、对有可能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配置必要的急救用品、设备和应急撤离通道………110.2 职业危害告知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ao2q1h7.html
10.江村经济PeasantLifeinChina(江村经济)书评● 简介《江村经济》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属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调查资料,最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将开弦弓取名为江村。1986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中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513571/
1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2第35期(总期134期)在线培训课程若干政策提出,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大新兴产业,依托企业、职业学校(含技工院校,下同)和职业培训机构等,精准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面向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含防返贫监测对象)、退捕渔民、就业援助对象(含残疾人)、未升学的应届初高中https://www.zzqyj.net/?list_89/1357.html
12.采购合同范本(锦集14篇)十、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要求 10.1.乙方对运货物的车辆严格要求,消除安全隐患。对车辆尾气排放量超标的禁止使用,货运车辆出工地大门,必须经过清洗,确保车路整洁、轮胎无泥。如未按甲方要求清洗车辆,造成市内管理部门罚款,其费用由乙方自行承担。 10.2.甲方负责对施工环境中存在的废气、噪音、扬尘、辐射等制订相应措施、https://www.yjbys.com/hetongfa/caigou/2298315.html
13.www.kelexi.cn/mokoi12然而,“地雷事件”随后反而成为韩朝离散家属团聚活动的催化剂。韩朝双方通过3天“马拉松式”谈判,达成六条协议,其中一条就是:在中秋节之际,韩朝举行离散家属会面,于9月初进行红十字工作接触。-——。https://www.kelexi.cn/mokoi12_08/460776.html
14.www.zknt.com/mokoi12本场比赛中,湖人的替补侧翼球员道尔顿-克内克特(Dalton Knecht)的表现其实是不太理想的,克内克特全场出场12分46秒,投篮4中2,三分线外2中0,罚球2中1,得到了5分3篮板的数据,还有2次失误和1次犯规,正负值为-2。克内克特在比赛中也是依然没有找到自己的状态和比赛感觉,他的进攻效率还是很不理想,他也依然没有找到http://www.zknt.com/mokoi12_15/893344.html
15.[复仇][复仇新手]3000分平民10.1DHT大米挣扎之路浅谈NGA玩家社区各位带两个翅膀的筒子们,作为一个将将渡劫3000的dht新手,和板块里的各位大佬们自然是比不了的,但是https://ngabbs.com/read.php?tid=37243233&forder_by=postdatedesc&page=1
16.www.chxsst.com/mokoi12据评论,如果先进中程战机项目被取消,印度将不得不从海外进口中程战机。那么,曾为其提供126架“阵风”战机的法国达索飞机制造公司将成为其优先卖家。-——。 据报道,日本政府希望借此促进对非商贸活动,力争通过展开本地职业培训和接纳留学生来培养优秀人才,供日企录用。日本政府还计划启动非洲各国行政官员培养计划,增加https://www.chxsst.com/mokoi12_08/721665.html
17.食物含碘知多少?医学界“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许多人对各种美味佳肴流连忘返,只想大快朵颐,但是对食物中的碘含量却不清楚,常常存在误区。因为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常与碘的摄入多少有密切关系,因此甲状腺疾病病友尤其需要知道哪些食物含碘量高,哪些食物含碘量低,这样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食物,从而有利于病情的控制。 https://www.yxj.org.cn/detailPage?articleId=291091
18.李大妈在某超市购物时,看到一款促销的东北大米,原价10.5元/公斤大学职业搜题刷题APP 下载APP首页 课程 题库模板 题库创建教程 创建题库 登录 创建自己的小题库 搜索 【单选题】 李大妈在某超市购物时,看到一款促销的东北大米,原价10.5元/公斤,促销价6.2元/公斤。李大妈觉得挺便宜,便买了1公斤。后李大妈又买了1公斤苹果,苹果原价15 .5元/公斤,促销价10.1元/公https://www.shuashuati.com/ti/b6e0b5a963f649e3a94b5735cd0c76a9.html?fm=bd97b5916c2a3421e3ceb9c9a4fbf4f263
19.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培训计划10篇(全文)以国家、省市的最新精神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结合本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加强本厂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建立健全劳动卫生职业病管理的标准体系,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和职业病管理水平;强化对企业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制教育和宣传,切实把企业职业卫生工作落实到实处,积https://www.99xueshu.com/w/fileq00m0omb.html
20.办公用房面积标准新闻仪器信息网办公用房面积标准专题为您提供2024年最新办公用房面积标准价格报价、厂家品牌的相关信息, 包括办公用房面积标准参数、型号等,不管是国产,还是进口品牌的办公用房面积标准您都可以在这里找到。 除此之外,仪器信息网还免费为您整合办公用房面积标准相关的耗材配件、试剂标物,还有办公用房面积标准相关的最新资讯https://www.instrument.com.cn/zhuti/367388/news.html
21.2023年06月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人才工作笔试题2023年06月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人才工作笔试题库含答案详解析.docx,2023年06月贵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面向社会公开引进人才工作笔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第I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85题) 1.火车站售票窗口一开始有若干乘客排队购票,且之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630/7042116066005126.shtm
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活动风靡网络平台,金融支农信息服务取得阶段性成效,公共法律线上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传统村落保护实现全景网络漫游,乡村就业、社保、医保服务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乡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水平迈上新台阶;面向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化培训扎实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和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取得良好成效,职业教育专业https://xczx.nwafu.edu.cn/sndtB/750260a4569b4153b2a20a6e3c0f4ef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