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消费旺季临近,在多项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的政策呼吁下,A股消费板块迎来猛烈拉抬。零售、饮料、旅游、食品加工、家居、大小家电等重要消费板块,均在半个月内出现不同程度持续上涨。
有分析称,在公司股价异动背后,是多家游资、小规模基金“击鼓传花”式相互交易导致的。游资“交锋”之激烈,以至于一鸣食品多次登上当天A股交易规模排行榜名单,放大了该波动的短期影响力。
这一非理性的“博弈”早已偏离公司经营基本面。在“疯狂”的股价走势中,一鸣食品多次通过公告等形式,向广大投资者发出提醒——注意短期交易风险,防范炒作风险。
内部高位减持?实为员工持股平台少量卖出
一鸣食品前十大股东名单中,平阳心悦、平阳鸣牛、平阳诚悦三家公司均在列,且分别持有公司4.17%、0.93%、0.51%股份。尽管整体持股规模已超5%,但三家公司均为员工持股合伙企业,并不具有行动一致性也不会参与公司决策。
一鸣食品为了进一步打消投资者的顾虑,避免不必要的猜测。在减持公告中强调,上述三家公司合伙人中,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承诺不参于本次减持及减持所得的分配。
12月10日~11日,平阳心悦、平阳鸣牛、平阳诚悦三家公司分别卖出13.82万股、20万股,合计金额分别为398.57万元、631.08万元。通过两轮减持,三家公司合计卖出33.82万股,占一鸣食品公司总股份的0.08%,合计减持成交金额约为1030万元。
综合上述信息不难看出,参与了员工持股计划的一鸣食品中层、基层员工才是本轮减持最终的受益者。
回归二级市场投资视角,从绝对成交规模、成交占比来看,员工持股平台的减持规模甚至无法达到同期游资一回合“交锋”的烈度,更难以对市场交易走势产生决定性影响。
一鸣食品单日成交金额显示,11日~12日净卖出金额排名前5的机构,单日卖出规模在1400万元~6200万元之间,远超员工持股平台累计卖出规模。
在11月末至12月中旬的异动期间,一鸣食品接连9次发布公司股价异动、风险提示公告。在最新的公告中,一鸣食品甚至直言,交易换手率异常偏高,公司估值、市盈率等指标也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希望投资者理性决策、审慎投资。
一鸣食品在竞争与压力中不断调整
2024年三季度财报显示,一鸣食品累计实现营收20.58亿元,同比增长5.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90.63万元,同比增长4.13%。如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变化,一鸣食品今年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13.23%,达到3813.5万元。
面对今年以来全国乳业成本与销售压力,以及线下门店的客流压力,一鸣食品的稳健增长较为难得,主要源于其在研发创新、渠道建设和品牌推广等领域的发力与纵深拓展。
以公司“家门口的营养早餐”核心定位为例。一鸣食品今年对外发布《长三角地区学生营养早餐倡议白皮书》,指出孩子成长时期在外吃早餐比例不断变高,小学一年级开始,超过43.6%的孩子外面吃早餐。
在选择外部购买早餐时,营养与健康十分重要。一鸣营销副总监兼品牌总监朱婷表示,面对儿童营养早餐搭配不科学的问题,首先市场上的食品选项需更加多样化、营养丰富且价格合理。同时,企业需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更多营养均衡的早餐搭配,满足不同家庭、儿童需求。
保障营养实惠和研发的同时,食品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也应积极主动承担,尤其在食品安全领域。一鸣食品主营低温鲜奶、鲜食烘焙,短保质期食品对企业的供应链、生产工厂要求更高。
据介绍,一鸣食品在通过温州、嘉兴、常州的三大生产基地覆盖了整个长三角,以及周边安徽、江西等省市的需求市场。通过实时监测的数字化“指挥中心”,一鸣食品可以实现对牧场、工厂、物流、门店等不同业务板块数据实时监控,并高效整合、统一管理、定期巡查。
截至目前,一鸣食品已在全国开设约2000家线下门店,加盟、拓店进度持续推进。除了连锁门店外,一鸣食品电商、社区团购等线上销售渠道也在不断打出品牌影响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线上渠道营收7003.55万元,同比增长37.03%。
尽管今年前三季度,一鸣食品主动关停了部分直营门店,但据公司高管透露,对直营门店的暂时性调整,核心在于提升单店效率。预计下一步,公司将着手对部分门店的地理位置、装修、经营定位调整优化。而这也是不少线下零售大品牌今年的统一选择。
今年10月末,一鸣食品入选《2024胡润中国餐饮品牌TOP100》及《2024胡润中国餐饮供应链TOP100》,行业地位再获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