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捷径和小聪明似乎是一对儿好朋友,与之类似,乐观、正面的东西反而远不如消极、负面的东西传播得快。对滴滴平台上的司机来说,面前同样也有一个认知天平和一道情绪选择题。
对司机来说,有部分在抱怨辛苦、不赚钱,有部分却能相对摆正心态、拿到稳定且不错的收入。那些做得好的司机都是怎么出车的,他们的心态有何不同?
月流水两三万不靠起早贪黑,出车讲技巧
席司机是北京人,早年在十八里店干了18年的烟酒饮料批发,而后加入到打车软件平台上,并且干得不错。用他自己的话说,“不管在Uber还是滴滴,我干得基本上还可以。每一周就是最次的(成绩),前一百名我也得前20名。”
“我上个月流水3万1,这个月还一个星期结束,我已经跑2万了,努努力估计也能上3万。别人说挣这么多,肯定会特别苦特别累,得起早贪黑。其实辛苦不等于能挣钱。有的人跑两单能跑200块,有的人跑5个小时可能也就跑200(块)。”
俗话讲干一行懂一行,查司机很是赞同这点,挣得多其实可以不靠起早贪黑,但要钻研“游戏规则”。
邱司机甚至提出——接单如同下军棋,不要因小钱而丢了流水。
“我的车是SUV,百公里10个油耗。但我不计较油钱,我觉得如果计较一点点空跑的油钱而放弃一些金额大的订单,那就是错误的想法。”邱司机说,就比如下军棋,都知道司令被炸是一个很恶心的事,但必须清楚,最终目的是保护军旗,而不是保护司令。其他经验还包括:在接指派单的基础上,多抢预约单;需要熟悉地点而不是只能识别公司名字,熟悉了地点才可以更好地判断距离远近。
“开滴滴不是熟练就行的工种,需要动脑子,比如有些司机就知道接从郊区出发的预约单,基本上从郊区出发,无论在任何地点,只要出发基本就是价格高的大单。”他对此称。
面对乘客心态放开,提前沟通省不得
类似的,对司机来说,乘客其实也有好和不好之分。上述这三位司机,除了脚踏实地、肯琢磨而业绩优秀,更值得点赞的是心态,其中就包括对形形色色乘客的认知。
席司机回忆了自己刚开始成为滴滴司机时候的一单经历。
查司机也举了个例子,“有次在中央电视台马路对面,订单要行驶的方向在我这一侧,就是过个天桥的事,乘客不愿意走,非要让我绕个圈过去,再到前面再掉头,但前面又比较堵,他等了十分钟,你刚掉完头,却被他取消了。”
“我对平台还是很满意,更多的是人和人之间遇到的一些事情。”他对此却看得较开。他觉得,总体来说,“很好的乘客”占到60%到70%,20%的“差不多”,10%的“脾气不好,不太尊重人的”。作为司机,偶尔有生气的时候,就提醒自己别生气,过了就过了。
对于司机和乘客的关系,邱司机觉得,人与人的关系没那么复杂,虽然难免会遇到难缠的客人,但其实乘客没有任何坏心眼,就是想到达目的地,自己作为司机也就是想挣钱,能有多大冲突?如果有冲突,也都是无风不起浪。尊重和理解从来都是相互的。
查司机额外提到了一点,接单前的准备工作很重要。司机要提前跟乘客沟通,别为了一两毛的话费耽误了挣钱。另外,作为司机,首先,起码得认路,当接到订单后,要提前想一想该走什么路线,乘客在路的哪一侧,停在哪比较方便等等,不能纯粹依赖导航;其次,方向感要好,还要学会找标志物,比如某个地点在哪一个大厦或者在哪个公交站附近。
提高服务分与增加收入形成正循环
多位通过滴滴平台出车的司机都支持,服务要跟收入挂钩,服务好的司机应该有权益被多派活儿、多接优质单。
以滴滴快车的服务分为例,该体系已与滴滴的智能派单系统结合,在距离、车型等条件类似的情况下,系统将优先派单给服务分较高的车主,帮助服务优良的车主获得高的收入。
“比如说您这分是90分,我这是80分,他(平台)那儿派活呢,就这有一个叫车的,咱们两个都在附近,就该派给你,不派我。我认为这样是合理的。同等条件下先派好的,也是为了让大家都提高服务。提高服务分,就是遇到不讲理的我也不生气,心态要好。”席司机如是说。
邱司机也觉得,提倡司机努力提高服务分,与多接“好单”之间可以形成良性循环。
“刚开始干的时候,我也猜忌,为什么我总是接不到好单。但后来明白了,听说服务分高的,以后能派远的、价格高的优质订单,我们真心希望这样做。”在他看来,作为司机,调整心态是第一位,一旦上一单的情绪影响到下一单,下一单服务态度差,那么下一单的服务分也不会高。
“就滴滴而言,我们每天服务2000多万的出行,这是全球其他市场相加总和的2倍,这一点让我们非常骄傲。同时我们在包容性增长、供给侧改革也在不断努力做出贡献。去年有1700多万的司机在滴滴平台上赚取收入,其中有400万来自于去产能省份的钢厂、煤矿、退伍军人。”就在6月27日,滴滴出行总裁、2017年新领军者年会联席主席柳青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给出了这样的数字,并提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