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程珊律师收到上诉人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智慧公司")因与被上诉人江**及原审被告立信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立信所")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一案的二审判决书,上海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股民胜诉!
判决书节选
大智慧公司上诉请求:撤销一审判决第一至第二项,并判决驳回被上诉人的诉讼请求。本案全部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事实与理由:1.案涉虚假陈述的揭露日是上诉人公告《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上海证监局现场检查结果的整改报告》(以下简称“《整改报告》”)之日,一审判决关于揭露日是大智慧公司公告《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事先告知书》”)之日的观点不能成立,被上诉人在揭露日之后交易受损,与上诉人之间没有法定因果关系。
(1)《整改报告》首次公开揭露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认定的虚假陈述行为,该报告公告日应为案涉“虚假陈述”的揭露日,而事先告知书公告并非对证监会认定的虚假陈述的首次公开揭露,不应作为揭露日的认定依据。(2)《整改报告》披露的内容充分揭示了投资风险,对被上诉人起到了足够的警示作用,一审判决关于该报告并未起到警示作用的说法没有道理。(3)《整改报告》公告中对每一项存在问题注明已完成整改,并不影响该公告对投资者起到的警示作用,不能否定《整改报告》公告揭露案涉虚假陈述的法律效果。
2.本案不能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项下因果关系判断标准,一审判决关于本案符合《若干规定》第十八条规定,被上诉人的交易损失与上诉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的观点不正确。
(1)我国证券市场并非有效证券市场,一审判决釆用推定因果关系的前提并不成立。(2)案涉“虚假陈述"对于被上诉人而言属于“诱空型”虚假陈述,不会诱导被上诉人于2015年积极买入大智慧股票,本案不能适用《若干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3)案涉“虚假陈述”对于被上诉人2015年买入大智慧股票没有产生影响,与被上诉人交易损失之间缺乏因果关系。被上诉人是因重大重组的信息而买卖大智慧股票,与所谓的虚假陈述无关。(4)一审判决不应简单理解和适用《若干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
3.假设按照一审判决确定的揭露日,本案投资者由于系统风险等因素所导致的交易损失至少在89%以上,该部分损失不属于虚假陈述民事赔偿范围,一审判决仅酌情扣减30%不符合事实和法律,也违反了司法统一性原则。
被上诉人江**提交书面答辩意见称,1.大智慧公司虚假陈述行为揭露日应为2015年11月7日。2.被上诉人的损失与大智慧公司虚假陈述行为具有因果关系。3.上诉人主张的系统风险过髙无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驳回。
立信所述称,1.一审法院错误认定投资者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现有证据足以证明投资者对信息披露的信赖推定不成立,投资者交易决策未受到涉案年报的影响,投资者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不存在因果关系。2.—审法院认为立信所与大智慧构成共同侵权,立信所认为纯属臆测,立信所在本案中业务过错为过失,不构成共同侵权。3.一审法院错误认定立信所与大智慧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立信所认为立信所的责任方式应当与其过错类型、过错程度以及对损失的原因力大小相适应。退一步说,大智慧公司的违法行为与立信所的违法行为不一致,立信所也没有法律义务对大智慧公司全部违法行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4.一审法院以投资者最高买入价格作为平均买入价格是错误的。平均价格本质上反映了价格集中趋势,采用先入先出的方式计算买入均价比较恰当。5.本案系统风险客观存在,对投资者损失的影响比例至少应当达到87.71%,甚至全部。
江**向一审法院提出诉讼请求:1.判令大智慧公司、立信所共同赔偿其投资差额损失、佣金损失、利息损失合计人民币345,119.09元(以下币种同);2.本案诉讼费由大智慧公司、立信所承担。本案审理中,江**明确其主张的佣金损失系按投资差额损失的万分之三计算;利息损失以投资差额损失为基数,按照同期银行活期存款利率,自首次买入大智慧股票之日计算至基准日。
鉴于一审判决书已送达各方当事人,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本院不再重述。
一审法院判决:1.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赔偿江**投资差额损失198,129.64元、佣金损失59.44元;2.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应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向江**支付以198,129.64元为基数,自2014年7月10日起至2016年1月12日止的利息;3.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依本判决第一、二项所负的义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二审中,当事人未提交新的证据,且均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没有异议。本院经审理查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属实,本院予以确认。
本院认为,本案在二审阶段存在三个争议焦点:1.虚假陈述揭露日的确定问题;2.虚假陈述与投资者损失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3.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及扣减比例的认定问题。
一、关于虚假陈述揭露日的确定问题
1.就《整改报告》发布日而言。(1)从《整改报告》揭露的内容来看,《整改报告》针对的是上海监管局作出的沪证监决[201534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中的四类违法行为,与中国证监会[201618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所列的六类违法行为相比,虽然指向的均是大智慧公司2013年年报的信息披露问题,但内容不完全一致。(2)从揭露的力度来看,《整改报告》在每一项整改内容之后都注明已完成整改,不足以认定该披露行为足以引起投资者的警示和注意。(3)《整改报告》第三项情况说明中显示,大智慧公司整改后的客户之一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总额为15,677,377.40元,但《行政处罚决定书》第五条载明:
“大智慧公司与渤商所的项目合作合同实际未履行或未在2013年履行完成,由此虚增2013年收入15,677,377.40元。”由此可见,大智慧公司非但未在《整改报告》中对虚假陈述的内容进行披露,反而仍然存在虚假陈述内容未予更正的情形,一审判决据此未采纳大智慧公司的此项主张有相应的,事实依据。
据此,本案一审判决确定《事先告知书》公告日为虚假陈述揭露日有相应的依据。至于《事先告知书》公告之后,股价在随后(复牌后)两个交易日内不跌反涨,不排除是由于大智慧公司股票停牌期间大盘指数大幅上涨,股票复盘后存在补涨空间所致。且大智慧公司股价在两个交易日上涨后,亦开始持续下跌,与诱多型虚假陈述被揭露后上市公司股价通常应下跌的总体变动趋势并不存在明显冲突。
二、虚假陈述与投资者损失之间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
根据《若干规定》第十八条,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的认定釆推定因果关系立场,即投资人在虚假陈述实施日至揭露日期间买入与虚假陈述直接关联的证券,在揭露日后因卖出或者持续持有该证券发生亏损,便可推定上市公司虚假陈述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被上诉人买卖、持有大智慧股票的情况均符合《若干规定》第十八条的规定,故一审判决推定其投资损失与虚假陈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无不当。大智慧公司欲否定上述因果关系的存在,则必须举证证明存在《若干规定》第十九条规定的例外情形。
大智慧公司上诉称自己实施的是“诱多型”虚假陈述,会导致上诉人业绩在2013年增加和在2014年减少,形成前高后低的业绩趋势,对2015年1月29日(2014年年报披露日)前的投资者才存在因果关系。但事实上,投资者的决策并不完全取决于最近一年度的公司年报。通过历年年报,投资者对企业盈利能力、经营能力、成长能力、偿债能力、周转能力和资产规模的判断都会对投资决策产生影响。虚假陈述造成的股价扭曲和偏离,在虚假陈述被揭露或更正前,也会持续影响后续股票价格的形成,进而影响投资者决策。所以,大智慧公司有关虚假陈述对被上诉人属“诱空型''的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釆纳。
大智慧公司关于投资者受到重大资产重组信息及大牛市影响而进行投资决策、其虚假陈述与投资者损失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主张并非《若干规定》第十九条所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抗辩事由。虽然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买卖股票行为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叠加的结果,但在大智慧公司虚假陈述、资产重组信息同时存在的期间,大智慧公司的虚假陈述始终是影响投资者决策的较重要的因素。一审判决依据《若干规定》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推定大智慧公司虚假陈述与投资者损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无不当。上诉人的该部分上诉理由,本院不予采纳。
三、关于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及扣减比例的认定问题
根据《若干规定》第十九条第四项的规定,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是证券虚假陈述责任纠纷案件中上市公司的法定免责或者减责事由。系统风险一般是指对证券市场产生普遍影响的风险因素,其因共同因素所引发,对证券市场中的所有股票价格均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为个别企业或者行业所不能控制,投资者亦无法回避、不可分散。若投资者全部或者部分损失系因证券市场系统风险,而非因上市公司虚假陈述行为所致,则在计算投资者损失时应予相应扣除。
2015年6月至8月间和2016年1月初,沪深股市出现大幅波动、千股跌停等异常情况,包括大智慧股票在内的大部分股票均大幅下跌。可以据此认定系争股票在此期间价格下跌,系证券市场系统风险因素所致,投资者的部分损失与大智慧公司的虚假陈述行为缺乏必要的关联性,该部分损失不应属于大智慧公司的赔偿范围。一审法院根据当时市场具体情况,遵循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原则,酌定各扣除15%系统风险因素,合情合理,本院予以确认。
由于证券市场的复杂性,股票价格的涨跌、投资者的损失通常是由多种因素所造成,大智慧公司股价与上证指数及行业板块指数的走势也并非完全一致,且存在上市公司经营情况等其他非系统风险干扰因素,故现在尚没有证据证明某种系统风险扣除的计算方式是完全客观、科学、准确的,并已经得到司法实践的反复验证。大智慧公司关于系统风险所导致的交易损失至少在89%以上的上诉理由,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不予采纳。
综上,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均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第一款、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3,719.5,由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当股票、基金等投资活动最受欢迎的时候,到处都有这样一句话:“你不理财,但钱不在乎你”,给人的感觉是,只要赚钱理财,他们就会变得更加富裕!
当然,理财是需要方法和思维,才能正确理财的。
1.租售比灵活运用
说到租售比,最直接的理解是与房地产有关。指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月租金与每平方米房价的比率。简单的算法是房屋年租金与房屋购买价格的比率!
得到这个比例后,可以与国债年利率、当时的储蓄年化利率、指数基金的同比增长率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这些熟悉的投资品种中哪一个更适合!
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说出来你别不信!
生活如此多娇,只因你最闪耀,小伙伴们大家好!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将自己挣来的钱存入银行,一来是可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二来还可以享受银行的福利待遇,从中获得一笔不小的利息收益。
那么如果把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说出来你别不信!根据不同的情况,小编就来帮助大家分析一下吧,第1种情况,就是活期存款,这种存款也是比较方便又实惠的,即便是将大笔金额存入银行,等到急需要用钱时也可以将本金连带利息全部取出。
但是对于活期存款来说,它的利率却要比其他项目要少许多,活期存款的利率大约在0.35%左右,如果存入20万的话,一年的利息大约在700元左右,第2种情况就是比较常见的,那就是定期存款,要知道定期存款的利率是比较高的,但是在这其中也存在一个缺点,那就是选择定期存款的钱是不能够再随意拿出的。
不然的话,之前获得的利息全部会被银行收回,拿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的利率大约可以达到1.75%左右,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年就可以收入3500元左右,这样一比较的话,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它们之间的差距是不是很大呢?大多数的人如果没有什么紧急事件的话,还是会选择定期存款的。
人潜意识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对于“保守”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十分清楚“没有钱寸步难行”这句话,所以常常能够做到未雨绸缪。
虽然近些年,有很多声音都在说中国人不爱存钱了,开始享受起了“超前消费”,将其当作是一种潮流在追赶。但是,现实情况真的是如此吗?接下来我们就让数据“说话”吧!
据央行曾经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今年6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207.48万亿元。其中,截止今年上半年,住户部门存款余额是90.47万亿元。90.47万亿是一个很大的数字,那么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呢?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上个月表示,我国储蓄占全球总额的四分之一。
另外,虽然近些年部分中国人的确养成了“超前消费”的习惯,但是我国居民储蓄率还是保持在45%左右,储蓄率还是全世界第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也成了老百姓最长打交道的一个场所。不过,最近有网友反应了这样一个问题—银行存款存在“套路”。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存款也存在“套路”?银行职员说漏嘴!定转存被“点名”,已有人入坑!
在中国,存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活期存款,还有一种是定期存款。这两种存款方式是各有优缺点。活期存款流动性比较好,但是利息并不高;而定期存款虽然利息相对来说,比较高,但是流动性比较差。
绝大多数人,在综合了这两种存款方式的优缺点之后,都会选择定期存款。存过定期存款的人都知道,目前定期存款的年限有几种,主要就是1年、2年、3年、5年。如果到期了之后,银行会自从将这笔钱转成活期存款。
当然了,上面笔者已经说了,活期存款的利息是比较低的。所以,为了方便储户能够有一个更好的选择,银行就推出了定转存。所谓的定转存,就是当定期存款到期了之后,银行自动帮你转存。这样一来,大家还可以继续获得比较高的利息。
但是这里,有一点需要大家注意一下,定转存其实也是有“小套路”的。如果你将自己的定期存款设定成定期转存,若是银行存款利率没有产生改变,那银行会自动帮你转存。不过,在利率方面就会出现一些变化。因为经由银行自从转存之后,利率一般都是按照当天挂牌利率来计算。
另外,如果你在这个时候急需用钱,要将这笔钱取出来,那利率也是只能按照活期利率去计算。
本文由聚富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理财方式多种多样。可以购买理财产品,也可以选择将钱存到银行。银行的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存钱习惯,过去人们总是害怕自己藏的钱被别人发现。自从有了银行之后,人们便不用再担心这个问题。把钱存到银行,既安全又能拿利息,一举两得。
随着我国的迅速发展,银行利息跟不上人们的理财方式,将钱存入银行回报的收益远远低于心理预期。所以这些年理财的概念便慢慢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把钱存到银行的人越来越少,转而去买理财产品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为了改变客户的理财习惯,银行推出了许多新的存款产品。这些存款产品比起传统的银行存款,最大的差别就是利率更高。对于储户来说,哪里回报的钱多就把钱存到哪里。总的来说,这些新的存款产品确实起到了作用,银行这几年的市场竞争力明显有所回升。
然而,不是所有的存款产品都是“合法”的,他们虽然受到了市场的欢迎,也改变了市场格局,但却违反了央行的规定。对此,央行及时出手制定新规,这两类用户的存款将被严查。
1、智能存款
推出这类产品的机构也是个个大名鼎鼎,有京东金融、小米金融、新网银行、中关村银行等等大家比较熟悉的金融平台。但智能存款并不符合规定,这个靠档计息功能违反了我国储蓄管理条例,未到期的存款提前支出,只能按支出日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算利息。也就是说,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是不能融合的,因此智能存款被叫停。
2、结构性存款
结构性存款并不是存款,而是与基金类似的投资性质存款产品,很多中小银行为了吸引客户,将结构性存款作为保本。这种存款方式从2018年开始实现大规模增长,截止2019年9月底,中资银行的结构性存款高达10.85万亿人民币。
不过“树大招风”,结构性存款的强势崛起引起了监管部门的注意。法律规定所有的风险性投资都不允许保本,而且部分商业银行的此类产品存在运作不规范、误导销售等问题,所以结构性存款也将被严查。
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对普通储户有利的事情,银行自己愿意担责,而央行要插手管理呢?
众所周知,银行是靠息差赚钱的,靠档计息功能虽然可以吸引客户前来存款,但从利润来讲并不划算。随着众多理财产品的兴起,银行本身的揽储成本也比之前高很多,为了挣钱,也只能相应提高贷款利率。而这些年央行非常希望降低贷款利率,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因此这两类存款被严查整改也是情理之中。
当然,严查这两类存款并非针对守法公民,而是为了找出利用这些存款漏洞洗钱的不法企业、个人。存款本身不会受损,只是以后享受不到这样的高利息而已。不过,随着银行在金融理财市场的竞争力变小,之后肯定还会推出其他合法的理财产品来吸引顾客,你们觉得呢?
本文由新业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导语:按照2020年的存款利率,存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利息多?
先说重点: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逐渐好了起来,像出国旅游、留学等以前只能在电视里用眼看的,现在也有能力去亲身体验了。所以,当我们手里有闲置的美元等外币时,是换回人民币还是直接将美元存入银行,便成了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以中国银行为例,目前中行活期存款利率为0.3%、一年定期存款利率为1.75%、二年定期存款利率为2.25%、三年、五年的定期存款利率为2.75%。
我们再看美元,同样以中行为例,目前美元活期存款利率为0.05%,一年、二年定期存款利率为0.75%。
那么,按照2020年的银行存款利率,存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利息多?
进入2020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一直保持在7:1上下浮动。其中,2020年1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创下6.8398:1的阶段性新高。
汇率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兑换时的成本有所不同,举个例子说明:如果我们在1月20日阶段性高点时兑换1000美元,需要约6840元人民币,而到了3月末,随着美元兑人民币上涨到1:7.1左右,此时兑换1000美元则需要约7100元人民币。
通常情况下,无论是存美元还是人民币,存款利息的多少与我们的存款数量是成正比的,所以从银行存款的角度说,人民币兑换美元时的汇率将影响存美元的利息。
人民币存款:以中国银行二年定期存款利率2.25%计算,10万元定存两年的利息为4500元,本息合计10.45万元人民币。
美元存款:同样是10万元人民币,以6.8398:1的汇率和美元二年定期存款利率0.75%计算,两年后所得利息为219.3美元,本息合计约14840美元。
看到这里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由于汇率是浮动的,所以二年定期存款期满后,美元最终的“价值”或者说可兑换人民币的数量会有两个结果。
一、如果以美元兑人民币1:7.1的汇率计算,1484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54万元。
二、如果仍然以6.8398的汇率计算,最终折合人民币约10.15万元。
综上所述:当定期存款期满后,若美元出现升值的现象,那么最终的收益除了存款利息外还要加上美元升值所带来的增值收益,也就是说有可能会高于人民币存款。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讲,若美元出现贬值的现象,那么则要减去相应的减值亏损。举个例子说明,如果二年后人民币升值,比如升值到6.6,那么14840美元折合人民币仅为9.8万元。
结语:按2020年的银行存款利率,存人民币和美元哪个利息多?笔者个人以为,存美元需要考虑未来汇率浮动的问题,所以如果没有实际用途,存人民币可能更平稳一些。
最后,考虑到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之一,具有一定的保值性,所以少量存一些美元也是可行的。
各位朋友,你们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在银行存取钱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事情,作为一个全国金融范围最广的机构莫过于“银行”了,人们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把钱存入银行即安全又能收获一份利息,何乐而不为呢!在者说国民一直有存钱的习惯,所谓“手有余粮,心里不慌”在当今这个现实的社会,没钱寸步难行,什么都做不了!
银行存款有很多种方式和种类,可分为原始存款和派生存款,按期限又可以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存款者的不同,又可以划分为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个人存款即居民储蓄存款,是个人存入银行的货币。
第二种活期存款:活期存款是银行存款的一种,是指不规定存款期限,可以随时存取的存款。活期存款是和定期存款相对应的,在一般的货币银行学的教材上主要是指企业的活期存款。而储蓄存款是指居民的存款。活期存款是商业银行传统的存款业务,对公存款的主要品种。客户可以随时开出支票对收款人进行支付而无须事先通知开户银行的一种存款形式。这种存款不受期限限制,客户可以随时存取和支付,银行有义务随时兑付。
商业银行经营活期存款流动性很大,存取频繁,手续繁杂,并且要为客户提供许多相应的服务,如存取、提现和转账等,银行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较高。虽然活期存款经营成本较高,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相矛盾,但各国商业银行多十分重视这项义务,并且千方百计地扩大活期存款。
2020年1月1日央行发布信息,为了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努力降低社会融资实际成本,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活期存款与其他存款不同,活期存款是根据支取日的利息水平来计算利息,活期存款是根据央行的利率调整来进行调整!
第三种整存整取:指约定存期,整笔存入,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蓄。
第四种通知存款:是指您不约定存期,在支取时事先通知银行的一种储蓄方式。
第五种零存整取:指约定存期、每月固定存款、到期一次支取本息的一种储行为。
银行存款多种多样,我们一定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选取那种存款方式!
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于1984年,总行位于北京,据工商银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工行为全球809.8万的公司客户和6.5亿的个人客户提供过全面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更是连续七年位居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之中,还有美国《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榜首,其总资产已经达到了28万亿人民币以上,也被称之为“宇宙行”。那如果2020年,在工商银行中存入18万元,一年能有多少利息呢?
工商银行在国内是国有六大行之一,单单以利率来看的话,其利率水平在国内的众多银行当中并不算出众,但存钱并不仅仅是考虑收益,还要考虑资金安全性,而工商银行的安全性可以说是所有银行当中最高的,如果从总资产的方面来看工商银行的话,那它就是全球第一银行,所以为了本金安全,即使利率稍微偏低,很多人都是可以接受的,也都喜欢在工商银行存钱或者理财。
根据工商银行官网上发布的利率信息来看,各个产品的利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而如果排除掉理财产品的话,单纯的看存款类产品,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活期储蓄、定期存款这些。下面一起看计算下,如果是把18万存入工商银行中不同的产品,一年都能获得多少利息?最高能获得多少利息?
第一种:活期储蓄
工商银行的活期储蓄最大的优点就是随取随存,资金流动性高,但最大的缺点就是利率低,其利率仅仅只有0.3%,甚至是比央行的基准利率0.35%还要低0.05%,也就是说如果在活期储蓄中存18万,一年下来获得的利息为540元。在小编个人看来,如果说是要把钱存在活期储蓄中的话,还不如存在货币基金当中,比如余额宝这一类的,安全性也挺好,也是随取随存,收益率大概在2%左右,显然这比活期储蓄划算得多了,不过如果你是个土豪的话,那就算了,请随意!
第二种:定期存款
工商的定期存款又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和三年期,期限不同,利率也不一样,下面小编就仅计算下一年期以上的定存,其他这里就不多计算了。一年期定存的利率为2.1%,也就是说如果在工商银行一年期定存中存入18万,一年后能获得的利息为3780元。
工商银行二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为2.25%,小编觉得工行这是有点不待见二年期定存啊,相比一年期定存利率仅仅上升了0.15%,力度属实是有点低啊。如果18万是存在二年期定存中,平均下来每年的利息为4050元。
工商银行三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能达到3.85%,这个利率是在央行的基准利率2.75%的基础上上浮了40%,上浮力度也算非常不错了。以年利率3.85%为例,存18万的话,一年的利息能达到6930元。
有的人觉得说还有一种是大额存单,但你要知道大额存单的起存门槛是20万,而工商银行也不例外,所以18万是无法存入大额存单的,不过在小编看来,大额存单的利率现在并不算高,而且根据工行官网上的信息来看,在7月份工行并没有发行三年期大额存单,而一年期和二年期的大额存单利率相比三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差了不止一筹。
总结
进入2020年,央行可以说已经连续几次降息降准了,给资本市场释放了大量的流动资金,这也让各大银行现在并不算缺钱,而造成的后果就是各大银行都对存款利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降低,就工商银行而言,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3.85%这已经可以算是工商银行存款类产品的最高水平了,而且银行利率可能还会继续下降,所以对于储户来说,提前锁定现在比较高的利率,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网罗天下趣事,纵观八方奇闻,欢迎收看本期内容,现在有很多人都开始慢慢的有了积蓄,但是如何对这些积蓄进行管理和存储,就成了很多人都头疼的问题,20万人民币存到银行,一年能拿到多少利息呢?接下来就和我了解一下吧。
在银行中存款有很多途径,但大致可以分为活期和定期存款两种,活期存款也就是随用随支取的一种存款,这种存款使用灵活,但是利率较低,银行的活期存款利率大约都在0.3%左右浮动。
而定期存款的利率则会比活期高出很多,但如果是选择定期存储的话,那么将会面临着很多存款期限上的选择,一般来说,定期存款分为三个月到三年,而每种期限的存款利息也都各不相同,各家银行的利率也都有所不同,但是大多数都在1.5%或是2%左右浮动。
如果按照一年1.5%的收益来计算,那么20万块钱存到银行中大约可以获得3000元的利息,2%就可以拿到4000元的利息,但每家银行为了更多的吸收存款,也会为大额存款推出一些福利,一般来说,这种特殊的存款方式都是要和银行工作人员主要提及的,而且这种存款方式对于存款的金额,也都有着一定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