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报的解决方案,对应内容的产出。
比如淘宝、京东的线报群,另外还有一些垂类的比如宠物、美妆、母婴、家电、酒类等主题群。上面这些群,基本上是以线报来做内容的产出。
二、京东招商业务,目前做的也还可以,属于行业前五的一个水平。
创业经历
其实我的创业经验还相对比较单薄,大学毕业之后,跟着亲戚做家具的生意,我这个亲戚创业经验非常丰富,也有很厚的家底。
我就跟着他在长沙租了几千平的家具卖场,代理了一些广东、成都、江西的家具牌子。
当时年纪确实也太小了,做了一年亏五百来万,我都不知道怎么亏的,亏惨了之后开始出去找工作。
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也不知道干什么,就做当时门槛相对低的互联网运营,后面发现大家都说产品经理比较牛逼。
我慢慢地跟开发混熟了,也就大概知道产品的玩法了,然后到了产品的领域一起去做,大概做了一年的运营,四年的产品。
现在手上的业务,是我三四年前,一个朋友突然要拉我进群,说群里有很便宜的东西可以抢,但要收5元的门槛费。
我进群之后,发现群里面发这些东西,真的是不要钱,或者说是很便宜的价格,就能买到几百块的东西,后来我才知道这种群叫做线报群。
18年底的时候,开始去了解了这一块,当时作为一个消费者,就是进去买买东西,再到后面借这些东西来倒买倒卖,做黄牛党,当时一个月也能挣个几千块钱。
后来才发现这个行业还能够去赚取佣金,才开始进入这个行业,当一个群主做副业。
做群主的时候,发现自己做内容其实也还好,开始逐步想,我能不能带着其他人,一起来做这个事情,那个时候是19年,手上也积累了一些用户群。
我就问问用户群里面的这些消费者,要不要建一样的群?你们也可以像我一样去分发,赚取一些佣金。
当时总共挖掘了有100来个代理,到现在还剩40来个,现在这块业务基本上就没动过,但产出我觉得还是蛮稳的。
那个时候从代理手头上能够去收到的,一个月就一两万块钱,逐渐发现如果要我全职来做这个事情,让我感觉有点撑不住,后面干脆就不做代理了。
刚才提到,我是产品经理出身的,我就觉得做一些技术,像线报的数据源这种适合一点。
当时找了两个伙伴聊,能不能在工具/内容端做更加偏技术化的东西,慢慢开始做,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到了20年3月份,开始公司化的运作,正儿八经地做一些采集群,也接一些单子过来跑。
直到20年11月份,因为流量分发的还可以,想着往上游继续走,就做了京东招商团长,发展也还蛮顺利的,11月份拿到账号,1月份就成为京东年货节赛马第二名。
线报是什么?
从推手的角度来看,就是利用一些工具,实时转发京东、淘宝、拼多多、苏宁这些平台的优惠信息到群内。
它主要就是一些大品牌的,优惠力度非常高,一般而言都是2到6折,品类有米面、粮油、牛奶。像我们喝的特仑苏,自己买可能要3-4块钱一瓶,但电商里的天猫超市或者京东自营,你买的时候肯定更便宜,能够做到一块多一瓶,这样的东西就能够形成一种刚需,这种信息是对用户比较友好的。
线报群就是采集到了这些优惠的信息,把它发放到群里面去,但基本上就是暴力发单,偶尔有特别底价的商品,我们就发朋友圈。
很多时候,这种线报单子,买到手后,还能够拿去闲鱼转卖,赚取利润,像这样的品发放到群里面,用户的粘性就比较强,从而形成一个比较长久的社群的生命力。
线报是一个还蛮古老的玩法,对互联网行业来说,一个玩法能够坚持三年左右,就有那种活化石的感觉,大家不妨看看淘客免单群玩法,19年年底开始,20年开始火,到现在死伤惨重。
最早的时候,线报都是去找一些俗称薅羊毛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实际上就是一些官方的活动,可能有时候官方的活动力度比较大,就有羊毛可以薅,我们就把这些信息给聚拢起来。
比如说我们专注于做这种电商平台的羊毛信息,就可以用羊毛信息为噱头,帮我们去把这些用户的粘性给稳住。线报发展到现在,那些变态的羊毛信息就很少了。
现在主要是一些电商平台主动放出来,比较有力度的产品或者说是活动。譬如我跟京东走得比较近一点,他们的事业部就有一些带补贴的品,每一个时段他给你送几千件品,这些都是官方补贴的品。像前两天我自己薅了一个洗脸巾,一分钱好大一卷。
线报玩法的优势劣势
从现在这个环境下面,我认为最大的一个优势
1、你不用太担心封号的问题
我自己也做了一些群,也一直在发线报,一个号发4个群,群里面每天大概有800条消息,其中京东和淘宝每个平台200个产品,也就是一个群400个品一天。
因为每个产品它要带文案和图片,一个产品对应一个文案和一个图片。
到现在,我就封过一次号,今年6月份还是7月份的时候。但也只是封群聊7天,还可以解封。
为啥发这么多都不封呢?
我的经验觉得,应该是我们做线报的,一般都很少用一些极限词汇,很多时候都是平铺直叙,产品是什么,价格是多少,链接上顶多加一句卖点。
但这里,只有一个问题,因为我们的消息量实在太大了,在大促双11或者618的时候,消息量多且很密集,会出现发送消息频繁的问题。
你要过几小时,你的号才能发消息,但是不会封的。
2、一般我们都是暴力发单,很少对群内做大规模维护,很适合只是兼职,或者以前流量便宜,拿来就是发单变现的推手。
3、线报不同于免单群,它时不时会有“豪车”,豪车就是你能够用几十块钱去买到上千块钱的东西。
买到豪车的刺激程度,它不是花几毛钱买到几块钱的东西,或者说0元买到几块钱的东西,那种刺激程度它是不一样的。
尤其是豪车的货,还发到用户手上的时候,那个时候,用户彻彻底底就变成了忠实用户了。
因为这种占便宜的那种感觉,我刚接触的时候,一度陷进去了,导致我现在的消费观还有一点不一样,一个东西如果不走返利,我觉得我亏死了,很多时候我都会把拿这个东西,我一看,如果我的线报群买会是什么价格,如不是那个价格或者说贵得很多,就是很不想去消费,不想买。
尤其是现在看到超市里面的价格,一瓶奶可能五六块钱,我就觉得这杀猪价。
因为我们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可能零点的时候,出现的频率会高一点。
也正因为不确定性,用户一旦看到群里面别人买到了,或者说自己买到过,他就时不时要打开群里面去看一看有没有好单,有赶紧搞一波。
和其他玩法的群相比,打开群的频次也会相对高一点,但打开群消息后,它不会翻很多屏,可能就翻一两屏这个样子。
4、线报群一般不会出现太多杂牌的东西,单子都是一些猫超或者自营的大品牌产品。
平台自营或者猫超里面的大品牌产品,而且价格比任何渠道都便宜,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肯定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一旦他买到并且收到货,他就养成在群里的购物习惯。
5、线报群不同于其它群,线报群的产品丰富度是非常高的,各种品类,杂七杂八的都会有。
线报群的生命周期会比较长,像之前我对标了一些免单群,一两个月的生命周期就见底了。
尤其在不是很好的环境下,线报群的生命周期,我认为是比较长的。
而且线报群会相对比较好做裂变,一般到了大促的节点,线报群会有蛮多人主动拉人。
我有一个群,之前是满了500人,陆陆续续退剩480多人,一旦到了大促的时候,又会回到500人,过完大促,又退十几个人。
有些做得比较精品的线报群,也不会特别去维护,就是群里面偶尔有人会聊几句,或者会单独建一个用户聊天群,那种线报群长期会维持在500人。
我很少有看到其他玩法的群,能够长期维护在500人,但线报群真不少。
线报群一旦你满人了,后面不会直接掉到两三百人,除非是你内容太差。
线报群为什么有这种粘性?
因为有内容在那里撑着,平时不用去维护用户,不知道我消费者是谁,也不知道他们在干嘛,我只管在这个群里面发消息就行了。
但,线报群也有一些劣势:
一、学习成本比较高,比如像凑单的规则要去学习,买了A产品,是通过怎样的一个步骤,然后去买到B产品,有时候除了先加购物车,还有一些特殊操作才能够买得到,这是比较难的一点。
二、用户一旦习惯半折的产品,消费观会有一些变化。
想把这一群用户再变成能够消费高溢价产品的时候,基本上不可能了。他们都会变成很精明的用户,对价格刺激的阈值会越来越高。
线报玩法群的产出数据
另外她用我们这的线报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这个群有噱头。
正儿八经赚钱的,是她自己想办法去补的肉单,补的单子都是品牌的单子,目的是符合那些用户的调性。
如果你面对一些高质量的群体用户,你给他们杂牌,他们肯定不要的,反倒认为你这个群不行了。
总的来说,你通过线报形成噱头,然后做一些高佣金产品的玩法是没问题的。
对于玩多重变现的推手,上面的玩法同样适用,我们群里另外一个宝妈推手,她群不多,群内都是0-4岁的宝妈,专门做这类人群,用线报噱头去吸引。
她一个人,一个月的佣金万把块钱,这种案例是比较多的。
另外线报群的生命周期和进群率这一块,每万人进群,3天左右会退三四千人,7天左右会退四五千人,真正留存下来,就五六千人。
留存下来的五六千人,基本上都稳定了,不会有大的变化。然后还有一个经验就是,500人的群,一定会比200人的更加稳定。所以能够满500人一定要满500人。到了大促的时候,发生自动裂变的时候,你会感觉很舒服。
所谓的线报噱头,具体是什么?
天猫超市的凑单,这个应该大家见的比较多。
一般都是这样的呈现形式:按着顺序买1-3件商品,去任意商品详情页或者天猫超市主页领140减10或者说88减5的券,最后会给你返猫超卡。
到付款的时候,你20多块钱能够买80多块钱的东西,折算下来,就三四折的样子。
这种是比较常见的,用平台的优惠规则,通过凑单,把价格打下来。而且一般都是猫超的,而且比较有品质保障的,这是第一种。
第二种,一般发生在大促期间,譬如淘宝会发平台优惠券,那么平台优惠券叠加店铺优惠券,再叠加满减折扣。最后达到多个优惠叠加,就会非常的便宜。
像去年大促时,印象比较深,在天猫苏宁几十块买了1000多块钱的羽绒服,这种就是通过多重叠加来的。
第四种,性价比高的品,就是你直接领券购买,但是它是性价比相对高一点的品。
根据这四种线报的内容,我们针对数据源,衍生出针对猫狗、美妆、母婴等垂类线报。
所以我们这边是综合了全网的信息,整套流程走下来,基本上不会超3秒钟。
而且现在我们对猫狗的品,也比较严格去筛选,貌似现在做猫群是一股风潮,我想,针对这些垂类,它最大的问题就是获客难,要舍得砸钱。
相较养狗,养猫的用户会多很多,因为猫不需要遛和太多陪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把猫狗当作精神寄托,各行业内卷下,大家朋友都很少,好多猫狗群的用户,都是把猫狗当成自己的小朋友在养,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没想到这个点。
我们以为猫狗的品便宜就好了,杂牌也上了,最后发现他们根本就不要便宜了,他们一定要品牌和优惠力度出来才会去买,他们把这些猫狗当成了自己的儿子女儿一样。
没有谁会舍得给自己儿子女儿吃差的东西,他们会愿意省钱,但绝对不会因为省钱去买这种可存在风险的产品,给自己的爱宠吃。
相反,他们比较愿意去花钱,这是比较垂类的用户群体。
另外美妆的垂类线报群,我们这边有一个U先试用群,我们会把天猫大牌的美妆试用品获取过来,但这些产品很多时候不是免费的,通常都是9.9或者19.9去获取大牌的试用品或者几个小样。
我认为拿这种品,先去筛选一波用户,拿这波用户去做美妆垂类社群,是价值非常高的。
了解美妆的大牌,并且愿意花9.9或者19.9来买这些产品的美妆用户,无疑已经有一定的美妆产品认知和需求,以及付费能力。
这些品天然又比免单群的免单更具有吸引力,因为平时你9.9或者19.9根本就买不到这些大牌试用装,
平常逛大商场的时候,你可以留意一下,很多品牌为了给线下的专柜去引流,会摆装有小样的机器,放到专柜旁边,像雅诗兰黛、兰蔻等等这么一些大品牌。很多都市女性,都会想尽各种办法去淘宝或者京东上面,获取这种试用品的体验资格,然后专程跑到线下的商场里面去拿小样。
我们也很想配合着这类垂直玩法的这种推手,研发我们的数据源,就是上面的思路,通过优先使用这种内容,去吸引美妆垂类群体,然后再洗到美妆群卖货变现,很顺理成章的一个逻辑。
其实这个逻辑,跟免单群是类似的,只不过免单群,你可能花钱去包免单,而这一个优先使用的话你根本不需要,因为都是平台已经帮你把成本平掉了,你只需要有渠道获得信息,然后全面去分发就OK了。
那么除了商品售卖的信息,群内还需要附加一些关键的信息,像我们会在群内加上一些到货图、地区库存反馈图。
比如前两天,我们宠物垂类的线报,0元买了1000多块钱的宠物商品,我截个订单图,以及把这个商品的到货图,拼接到一张图里面,发出去,证明真的有人买到,这样真实性就会很强。
还有就是一些互动的信息,比如,总结一下今天有哪一些好的品,大家可以往上面去翻一翻。
或者节假日的时候,比如七夕,我可能会发一些小段子,“该吵架的赶紧吵架,不然到七夕前一两天再吵就显得太刻意了”这种小段子,去增加群里面题性,发单机器人也尽量弄的像个真人,比如晚上例行,给用户发个晚安。
线报很多时候跟活动挂钩,而活动会有很多步骤,你的话术一定要非常的清晰明确,目的是让用户能很明了的知道怎么去买,譬如1、2、3、4的步骤顺序,一个单品拍多少件,去哪领券等。
线报玩法需要什么资源?
首先我们要有数据源,然后需要一个数据转发的工具,这个工具可以是PC端的,也可以在云服务器上使用,我个人也开发了一款集成了数据源和转发功能的软件(www.fgkb.net),欢迎供给大家免费使用。
有了数据和工具,我们只需要很简单的引流和维护,就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
而想要更进一步扩大收益,除了不断引流,扩容,还可以通过对外发展代理的方式,来进一步扩大收益,形成良性循环。
我最早是这样操作代理模式的,让代理自己用淘宝联盟和京东联盟,钱可以直接提现到代理账户,再给我交30%技术服务费,我就给代理挂一个机器人,他们要发哪个群,我就按她的要求给她发线报,用户是代理自己引过来。
如此简单粗暴的代理模式,不仅仅稳定维持了下来,还给我带来的不错的收益。这也体现了信息差的重要性,个人认为,信息差始终存在,通过信息差获取利润的模式,也会始终存在。
后面还做了代理裂变,我只收10%的技术服务费,原来20%的技术服务费就直接分出去。比如说A发展了B,那A拿B的20%,就做了二级的裂变。
当时的数据大概是,每500人愿意成为代理的用户有30-50个,但最后差不多能正儿八经地洗10个代理出来。
当时我还有一个动作,你要成为我的代理,要交300块钱给我,这也是为了提高做这个事儿的门槛,并不是你想做,就让你做的,你先交300给我这样洗出来的,所以用户铁了心,要跟我做。
以前洗出来的100个代理慢慢的流失,现在还剩下40来个代理,昨天查了一下,佣金在3万5左右,平均下来,大概是700到1200每个代理每月,上一年开始,代理的收入都不到他们账户,都是系统结算到我这边,再给他们分发过去。
我们最近也做京东的精推,这是我认为最有潜力的板块。
如果做淘宝的推手,产出一直上不去,而且有一些比较高质量的一些用户,我是比较建议去做京东的,你淘宝引流的套路,可以在京东再来玩一遍。
譬如用类似的方式再来一遍你的包裹粉,像京东物流他们也是有这种资源的释放的。最重要的是,一般京东购物的用户粘性会很强,很有消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