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武汉创设网上群众工作部,有了24小时不下班的“信访局”
诉求一键直达部门接单回应(聚焦机构改革)
核心阅读
湖北武汉市成立网上群众工作部,将市长热线、城市留言板、阳光信访平台等融为一体,群众投诉、咨询、建言等扫码即可网上留言,110多家单位“接单”,办理答复全部“晒”在网上。
从多头跑到网上办,从效率低到马上办,从等靠听到主动办,运营仅半年多,网上群工部克服难点、革除痛点、打通堵点,升级群众办事体验,创新政府治理模式。
2017年6月,梅清试着在武汉市网上群众工作部网上留言反映情况,变化就这样发生了:汉阳区政府牵头协调文体局、公安局、城管委等多个部门,依法取缔了违规经营的50余家KTV,这些办理过程和结果还都“晒”在网上。用梅清的话说,“大快人心。”
百余热线统一整合
虚拟机构编制未增,多家单位跨部门集中办公
综合协调组负责日常工作的协调督办处理,受理办理组对群众诉求进行受理办理,督查考评组对各单位办理情况进行督办、反馈、考核,综合分析组运用大数据分析,研究对策意见,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部门办理看“颜色”
受理回复全程公开,满意率低将被通报问责
“加快办理,黄色预警了。”近日,武汉市某市直部门的网群工作人员被提醒。该工作人员感慨:“以前常说群众办事要看脸色,现在是部门办理看颜色。”
“颜色”是网群部制定的统一办理时限提醒机制,通过绿灯、黄灯、红灯提醒督促责任单位高效回应群众诉求。
“与过去各平台‘后台处理’,一对一反馈相比,如今,网民留言、部门受理、部门回复、网民点评,每一步都在网上公开、曝光,督促部门提升办理质与效。”督查考评组组长、武汉市委督查室主任黄江波说。
不仅如此,网群部还设置了完整的督查考评工作机制。每周在长江日报全媒体平台上公布上一周100多家单位办理群众诉求情况排名,督查考评组依据每周排名,约谈按期办结率低于80%、满意率排名末位的单位负责人,并通过明察暗访、上门督办,对久诉不办,虚假、敷衍办理等情况进行重点督办,督促整改。
“通过督办,工作责任层层压实,有个区被约谈后,立即通报批评区属14家群众满意率低的部门,规范办理程序,建立二次督办制度,加大追责问责力度。”黄江波说。
大数据治理成“高参”
整合分析投诉建议,助力精细化治理
“网上群众工作部成立半年来,不少群众通过这个平台关心城市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一些建议经过研究被采纳,推动城市治理更科学、更精细。”综合分析组组长,长江日报报业集团董事长、总编辑陈光说。
一个人的难事、建议处理好不算完,网群部还让“大数据”成为城市治理“高参”。截至2017年12月20日,已形成近200期分析报告,包括《每日清单》148期、《一周汇总》28期、《民情快报》13期、《民情专报》5期、《民情特报》1期,供武汉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小刘反映的线索也进入了分析人员的视野,第二十二期《一周汇总》分析报告反馈了“黑中介损害大学毕业生留汉新政实施”。报告受到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武汉市公安局开展打击黑中介专项行动,半个月抓获了22名犯罪嫌疑人。
“在许多武汉市民眼里,网群部是一个24小时不下班的问政、便民平台;而在决策者眼里,这更是一个吸纳群众智慧、促进城市共治的平台。”武汉市委副秘书长、市信访局局长徐精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