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的“K12网校大战”,并未如期随着暑假终结。反而,一场更大规模的持久战,在秋季打响了。
在此前投入10个亿人民币的基础上,8月,好未来为学而思网校加码2个亿,直接打响了秋季招生战。
这一次,好未来决定在新的战役里先发制人。
“年初高瓴那笔5亿美金的融资,就是为网校这场战而准备。好未来高管会上在讨论接下来战略的时候,提到了四个字:拖住对手。账上19亿美元的现金,足够支撑好未来再打三到五年。”一位二级市场投资人告诉笔者。
只是,对手比想象中更不好对付。
据位消息人透露,好未来为了打探竞争对情况,通过特殊渠道拿到了一份猿辅导公司的财务报表。报表显示,猿辅导当前现余额有27亿人民币,相当于上轮融资的3亿美元还没花。
最近半年,如果有二级市场的投资人去好未来调研,谈及竞争,管理层基本上都把对手指向猿辅导。同样,猿辅导的投资人也在公开场合表示过,学而思是猿辅导目前唯一的对手。
两大巨头相互“较劲”,其他玩家也加紧备战。
去年获得软银投资意向的作业帮,暑假投放超过5个亿人民币。网易有道已经计划了下个月IPO,融资5亿美元,预计9月底提交上市材料。一向主打低成本获客的跟谁学,财报上的营销数字持续增长。VIPKID已经将其网校业务“蜂校”拆分出来,目前正独立寻求腾讯的投资。
这或许已经提前释放了某种“信号”——K12网校的这场仗,将是一场长期的、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巨头们接下来的动作,只会比暑假更激进。
2019年夏天烧起来的这把火,或许会一直燃到秋季、寒假、明年春季,甚至未来三年。
而点燃火线的好未来,正准备背水一战。
阻击“猿辅导”,好未来临危应战
“这个业务(K12网校)为什么会在今年爆发,而不是去年或者明年”
7月15日,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转发某网站《2019「K12网校」大爆发,决战在线教育千亿美元市值》一文,并在朋友圈抛出了这个疑问。
事实上,“暑假网校大战中,最先出牌的是猿辅导”,一位教育营销公司的负责人告诉笔者。
“猿辅导至少在年初就做好了100万的小学暑期招生计划。要配合这个目标,猿辅导制定了大规模的投放计划;另一方面,辅导老师的服务支撑也是重中之重,因此需要提前规划辅导老师的招聘培训工作。”
对于这一说法,向一位猿辅导离职的HR获得求证。
去年暑期,猿辅导只有10万小学用户,今年100万,整整是去年的10倍。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而思网校在今年暑假,还是继续按照此前预期的推广计划,猿辅导会利用暑期的关键窗口期,在秋季实现对学而思的全面超越,成为行业第一名,并且直接拉开差距。
仓促应战的结果,是平均15%-20%的推广转化率。全职老师上阵的猿辅导,推广转化率达到30%-35%。
其他数据的对比上,学而思网校暑期促销课招生规模超过100万人次,正价课续费率平均70%-80%,秋季班小学人数超过60万人次。猿辅导暑期促销课招生100万人次,老用户正价课续费率平均75%-80%,秋季班50万人次左右。
除了推广转化率这一关键指标外,其他数据没有拉开明显差距,学而思网校暂时保住了第一的位子。原本猿辅导应该在今年夏天一把锁定的格局,没有实现,好未来在背水一战之后,成功脱险。
据一位好未来内部人士透露,今年夏天,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原本决定去美国念书,临时取消了出国计划,留在北京、亲自主抓网校。关于网校的业务讨论,细化到每一个数据、甚至对课程随材盒子的研究。
此前的暑期动员会上,好未来集团的一位高管曾表示,暑假网校一仗,将是好未来16年发展历程中的第三次关键性战役。现在想来,一点都不为过。
调整策略,率先拉开“军备竞赛”
看起来,好未来和对手之间的“烧钱”大战,还将继续。
面对这场“疯狂”的、似乎看不到“回报”的竞争,人们的担心和质疑也越来越大:靠烧钱投放真的能打赢这场仗吗“网校”烧到最后,会像“一对一”一样一地鸡毛吗
回答这个疑问之前,我们不妨来看一下网校的商业模型。
如果市场获客成本低于用户财务贡献,理论上,模型就是健康的。
也就是说,对于“网校烧钱究竟能不能接的住、在线教育公司能不能盈利”这种粗颗粒度的问题,没有意义,因为这完全取决于各家公司的不同数据,以及各自模型的健康度。
事实上,如果只是简单去看“数据”,也很难了解到真实情况。
一位投资人介绍,“公司如果想融资,无非就是把‘数’做的好看,比如大家都在推49元课,他同时也混着推一些9元课、3元课,用户规模当然能做到两三百万。又比如,其他家秋季班正价课定在1200元以上,才能勉强拉平LTV,他直接打个5折,从1200元降到580元,用低价课圈住续费,那转化率肯定就上去好几个点。但是后期你的LTV就会非常差,帐是算不过来的。”
基于这种背景,“家底丰厚”的好未来认为可以一试。
“这是一个‘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策略。”一位教育投资人分析,“它会加快淘汰众多市场玩家,但对于推广转化率一直处于市场高位的猿辅导来说,可能却很难起作用。”
并且,伴随招生规模而来的辅导老师成本、技术成本、师资成本骤增,也将让“学而思网校”在好未来财报中承压。
降本增效、主攻优势,成为下一阶段的作战重心。
“辅师”人效PK,决胜下半场赛点
“学而思网校北京的辅导老师只剩下十几人,成都、武汉新开了分公司。”
一位业内人士称,将辅导老师从一线城市转移到二三四线城市,一方面可以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成都和武汉,是猿辅导的大本营。
事实上不止是学而思,所有K12网校的辅导老师大军,都在加速向济南、西安、成都、武汉、郑州几个城市转移。性价比更高的人力成本、高校密集人才,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在线教育公司。
网校竞争下半场,“辅导老师”的人效比拼,是第一顺位。
“在线双师大班”的模式下,主讲老师已经可以做到1V1000,但辅导老师目前的最高人效不超过1V400。按照100万的招生规模来算,至少需要2500个辅导老师。
根据统计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暑假结束,学而思网校8000人,辅导老师约3700人;猿辅导7000人,辅导老师约3500人;作业帮12000人,辅导老师约7000人。
空中投放带来的大规模学员,需要地面高品质服务的承接——必须采用全职辅导老师。除招聘外,全职老师的培训,又是一笔大额投入。在烧钱做规模的竞争阶段,招生规模越大,辅导老师的跟进速度就得越快,分散在各个城市的管理难度也就越复杂。
“辅导老师,将成为网校接下来竞争的边界。”一位投资人预测。
其次,体系化的营销能力,是拉开差距的核心竞争力。
同样是大规模的投放,但战略的制定、市场策略的规划、SOP的高效执行、成本结构的计算以及模型的动态调整,都在考验各个玩家能否把钱“花在刀刃上”。
比如,今年暑期各家一起打出的“49元体验课”的定价策略,是否适用于所有模型
据猿辅导一位员工透露,猿辅导在暑期前最先推出49元课,但该推广模型只是根据猿辅导自身的财务模型计算出来的,并不一定适合所有公司,结果大家今年暑假都采用了这个定价,其实应该结合自己的模型算一下。
好未来也一直在调试模型。继暑假推广49元入口课之后,这一次,学而思网校率先推出了19元低价课,探索不同的定价策略,寻找最优且适合自己的模型。
最后,攻打并占领小学入口,是接下来业务发展的战略重心。
“网校本质上是在打‘小学’,”一位投资人称,“初高中打‘名师’是有效的,但小学阶段拼的是服务能力。猿辅导整个暑假的投放都是针对小学,没有初中和高中。”
小学的战略意义有多重要
小学6年,用户生命周期是初高中的两倍;同时,小学也是初高中的入口,谁先占领用户心智,谁就最有可能拿下整个K12学科辅导。
在此方面,小学数学起家的学而思,具备很大的优势。学而思线下的小学数学、英语单科甚至可以做到95%以上的续费率,教研能力扎实。而从线上业务来看,今年暑期小学数学的正价续费也达到85%-90%。
据一位网校员工透露,目前猿辅导的小学业务数据追的很快,接下来,守住小学的领先地位,将成为学而思网校的重中之重。
终点一致,筹码各有不同。接下来的网校竞争,“战略”和“战术”缺一不可。
左右手互搏,好未来“自我革命”
2019年,“网校”终将成为一个被铭记的关键词。
在线教育发展至今,“一对一”、“小班课”掀起过一个又一个风口。为什么唯独“网校”,会对整个行业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千亿美金市场的被定义,固然是一方面。但如果从更深远的视角来看:这不仅仅是一场网校之间的竞争,这是一场“线上”打“线下”的中场战事。
200亿美金的市值、200亿人民币的营收、3万多名员工,好未来走到今天,用了16年。
但成立6年的猿辅导,明年公司的总收入可能超过100亿人民币。再看教培行业的生命线“续费率”,好未来线下十余年沉淀出来了90%-95%的超高续费率,而猿辅导在今年小学单科的续费率,也已经达到90%以上。
要达到好未来如今的规模和体量,在线教育独角兽可能在未来三年,就可以实现。
“网校”,为整个在线教育的进程,按下了加速键。网校所推动的在线教育大势,是对传统线下教培的一场革命。
对于这一点,并不是所有线下玩家都能感受到,甚至线上玩家都没有意识到。但对于同时拥有线下、线上业务,正处于左右手激烈互搏阶段的好未来来说,感受一定是最深的。
暑期投放,好未来100万的招生学员中,有70万单是推广“语文”学科带来的。学而思的线下命脉是“数学”,线下校长并不希望自己的用户被线上洗走。绕开数学去猛推语文,语文学科的属性也导致转化率天然比数学、英语低。
一位线下校长流露出了对学而思网校Slogan的担忧——
“网校就上学而思”,那么对于家长来说,“学而思”到底是线上还是线下已经报了线下的话,改成线上是不是也一样用户的理解成本很高。如果线上线下都上“学而思”、没有区分度,那线下的学员直接去线上,又变成了流量内部转化。
招生上不希望“左手”倒“右手”,品牌定位上又希望全部收归网校、打用户心智。好未来一方面下定决心打一场硬仗,另一方面还在战略上摸索前行。
对于在线玩家来说,争抢千亿美金市值的入场券,尽可以放手一搏。而作为从线下教培起家的好未来,这场仗,关乎下一个十年的发展格局,所以面临的挑战更大,战略决策也更复杂。
“至少,好未来的决心和耐心,一直都在。”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新东方(EDU.US)曾在17年左右考虑下决心投入“网校”,但考虑到前期“烧钱”会影响到财报和股价,最后没有执行。今天,当新东方在线“壮士断腕”、发力网校,窗口期是否仍在,还有待验证。
2019的暑期结尾,张邦鑫在周报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略有删减),作为对学而思网校的总结:
K12网校的这一仗,如果学而思网校输了,这是“在线教育”的胜利,线上颠覆了线下;如果这场仗赢了,这是“好未来”的胜利,好未来颠覆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