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此次被联合约谈的网约车平台,包括T3出行、美团出行、曹操出行、高德、滴滴出行、首汽约车、嘀嗒出行、享道出行、如祺出行、阳光出行、万顺叫车,共11家。
此次五部门约谈11家平台企业,仍是强调各平台公司要严格落实平台、车辆和驾驶员“三项许可”,做到“平台持证经营,车辆持证载客,司机持证上岗”。要立即停止招募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在驾驶员新注册时,对于无法提供许可证件的不予注册。要加快清退平台既有的不合规车辆和驾驶员,要求符合条件的驾驶员和车辆尽快申请办理网约车相应许可。
“网约车资格证只能靠自己,要自己考试,和考驾照理论一样。”上述人士称,“办车证,车辆要刚买三年以内的车,裸车价要12万元以上。如果租车就不需要办车证了,因为租车公司都办好了。租车可选择平台旗下的租车公司,其他租车公司不靠谱。”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室主任程世东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带车加盟”和租车都是正常的、比较普遍的加盟方式,网约车无非是两种运营方式,要么是公司的车、要么是个人的车,只要管理到位都是可以的。在合规方面,每个城市对人、对车、加盟方式,要求都有所不同。经营模式都没有问题,但管理过程中有没有风险是更关键的,要让所有经营主体合法合规运营。
合规化监管趋严
事实上,网约车平台的合规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在8月26日交通运输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介绍,为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该部门指导各地交通运输部门强化服务,简化审查程序,为符合条件的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和驾驶员办理许可提供更多的便利。鼓励地方统筹用好数字监管、执法检查、行政约谈、通报警示等手段,加大对非法营运打击力度,规范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行为。
就在今年3月,交通运输部上线了网约车合规信息公开查询功能。与上线前相比,合规网约车驾驶员增加17万人,合规网约车车辆增加11.5万辆。
“目前,网约车覆盖我国300多个城市,日均完成订单量2000万单,据全国网约车监督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7月31日,全国共有241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证,环比增加5家;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51万本、车辆运输证135.7万本,环比增长0.5%、2.3%。在36个中心城市中,订单合规率最高的是广州,最低的是石家庄。”孙文剑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王鹏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合规驾驶员查询功能的作用,比如在北京要求京人、京牌,对驾驶年限、个人征信有监管,一方面能达到合规性要求,规范行业发展;另一方面能提升服务质量,合规的驾驶员有约束机制,因而能够尽量减少侵权行为,改善企业形象,真正提供更好的服务”。
“除了车辆、驾驶员合规,行为的监管,还要注重数据合规,包括个人信息、国家安全等一系列数据,都面临合规性的问题。”王鹏说。
规范定价行为
今年5月初,部分网约车平台隐瞒高额抽成的新闻被曝出。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多位网约车司机师傅表示,网约车平台确实有各种隐形维护、服务费用,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经常会在35%左右,有时甚至高达50%。
随后,滴滴在5月7日晚间回应称,2020年,平台抽成比例为20.9%,网约车业务净利润为3.1%。确实存在抽成比例过高的订单,但抽成超过30%的订单占比不到3%。滴滴表示,将持续推进平台收费定价公开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