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103,109.13万元,总负债2,675.24万元,净资产为103,460.02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907.72万元,净利润2,602.36万元。
(7)昆明捷运路桥发展有限公司
昆明捷运路桥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20,000.00万元,公司持有其70%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昆明市环湖南路古城至海口段公路、市政、绿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经营;昆明市西山区52号地块基础设施的开发及建设。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193,494.21万元,总负债65,675.71万元,净资产为127,818.49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2,311.66万元,净利润2,229.84万元。
(8)上海北控亚同水务投资有限公司
上海北控亚同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0.00万元,公司持有其100%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不得从事经纪),给水及污水处理设备,环保及环卫设备设计安装调试,水质分析,从事“环保工程,市政工程,建筑工程专业”四项服务,环保及环卫设备、器材销售。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46,458.00万元,总负债25,643.00万元,净资产为20,815.00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491.00万元,净利润2,031.00万元。
(9)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工环境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0.00万元,公司持有其60%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技术服务;专业承包;环境及市政基础设施的投资管理、设计、咨询;批发环保设备、环保产品。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35,087.49万元,总负债126,561.94万元,净资产为108,525.55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19,033.4万元,净利润7,686.57万元。
(10)昆明捷运泰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昆明捷运泰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68,000.00万元,公司持有其70%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滇池环湖南岸干渠截污工程(海口污水处理厂及雨水站)项目等环保工程开发、建设、经营;环保设施的运营与管理;垃圾及固体废弃物处理;生态农业技术研究、开发。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197,810.52万元,总负债110,437.79万元,净资产为87,372.72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921.74万元,净利润1,352.37万元。
(11)北控(洛阳)水环境开发有限公司
北控(洛阳)水环境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00万元,公司持有其100%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水污染治理及其它污染治理,景观园林工程建设。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86,393.11万元,总负债67,052.34万元,净资产为19,340.77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344.85万元。
(12)北京北控净都水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114,479.83万元,总负债109,460.32万元,净资产为5,019.51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1.78万元,净利润19.51万元。
(13)佛山北控水环境开发有限公司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24,331.47万元,总负债15,339.32万元,净资产为8,992.16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0万元,净利润-746.35万元。
(14)云南北控水务有限公司
截至2015年末,该公司总资产为40,064.50万元,总负债400.03万元,净资产为39,664.46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751.20万元,净利润1,464.91万元。
(15)北控(洛阳)水务发展有限公司
截至2015年末,北控(洛阳)水务发展有限公司总资产为84,639.30万元,总负债3,551.33万元,净资产为81,087.98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7,726.41万元,净利润3,951.43万元。
3、发行人主要联营与合营企业基本情况
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主要联营与合营的公司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截至2015年末公司主要联营和合营企业基本情况
■
(1)贵阳北控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贵阳北控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145,616.21万元,公司持有其45%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自来水制水、供水和售水业务(在取得许可证的分支机构经营);制水、供水设施及专用设备投资、建设、营运、管理和维护;营运水业项目投资、建设;提供水务技术咨询及水务工程服务;水质检测及咨询服务,水表检测及销售。
截至2015年末,贵阳北控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为319,481.48万元,总负债195,562.83万元,净资产为123,918.65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8,060.24万元,净利润5,572.97万元。
(2)洛阳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洛阳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20,000万元,公司持有其40%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凭卫生许可证经营,编号:洛卫水字【2015】第032号,有效期至2019年12月14日),污水(污泥)处理及处置,中水回用及再生水利用,热力供应,热水销售(非饮用水),上下水管道销售,市政工程施工,资产经营。兼营:给排水工程设计,工程监理,上、下水设备安装,水暖管件、附件、五金工具、机电设备安装,环保设备设计与安装,水表的销售、检测、维修,水质监测化验,房屋租赁。
截至2015年末,洛阳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30,750.08万元,总负债101,035.28万元,净资产为129,714.80万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69,291.97万元,净利润7,801.02万元。
(3)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0千港元,公司持有其29.78%的股权,其经营范围为管理光伏发电站及设计、印刷及销售卷烟包装。
截至2015年末,北控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资产为2,779,419千港元,总负债660,912千港元,净资产为2,118,507千港元;2015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88,930千港元,净利润38,492千港元。
五、发行人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一)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基本情况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发行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如下:
表:发行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情况
(二)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简历
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简历如下:
鄂萌先生:自2013年4月起为本公司董事会副主席,自2008年2月起为本公司执行董事。1958年12月出生,中国科技大学工学硕士学位,香港科技大学EMBA硕士学位,中国高级会计师,具有中国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房地产估价师及注册税务师资格。现任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92.HK)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北京发展(香港)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54.HK)主席、执行董事,新丝路文旅有限公司(前称金六福投资有限公司)(股份代号:472.HK)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任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副主任,并兼任财政审计所所长、投资经营公司总经理、北京天平会计师事务所主任会计师及北京海淀区国有资产管理局副局长。鄂先生在经济、财务和企业管理方面有多年经验。
李海枫先生:自2008年8月起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副总裁。1970年4月出生,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学位。现任北控中科成环保集团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恒富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643.HK)主席及执行董事。历任方正集团总裁助理、方正新天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曾为华融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前称天行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0993.HK)独立非执行董事。
齐晓红女士:自2008年5月起为本公司执行董事兼薪酬委员会成员。1967年7月出生,首都师范大学法学学士学位、经济管理硕士学位。现任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92.HK)副总裁,负责公司行政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曾在北京市政府有多年工作经验。
柯俭先生:47岁,自2011年6月起为本公司执行董事。1969年3月出生,北京财贸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澳洲梅铎大学MBA学位,中国高级会计师、中国注册税务师及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现任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92.HK)副总裁,北京发展(香港)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54.HK)副主席、行政总裁及执行董事。柯先生在财务及企业管理方面有多年经验。
董涣樟先生:自2011年8月起为本公司执行董事、财务总监及公司秘书。1970年9月出生,加拿大多伦多约克大学管理学荣誉学士学位,香港注册会计师及美国执业注册会计师。现任北京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392.HK)总裁助理及财务部总经理,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代号:8247.HK)公司秘书,南华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619.HK),国锐地产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08.HK)独立非执行董事。
李力先生:自2014年2月起为本公司执行董事,现为公司常务副总裁。1965年7月出生,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目前在职就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工程博士,高级工程师及注册高级项目经理。曾任机械工业第一设计研究院之高级工程师、技术质量处处长、副院长,北京桑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多个重要职位。李先生在水务行业拥有投资、建设方面的丰富经验。
佘俊乐先生:自2002年4月起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会主席。1966年11月出生,澳洲蒙纳殊大学商学士学位,修完财政学(税务)硕士课程,暨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澳洲会计师公会资深会员,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新加坡特许会计师公会、全球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及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香港注册税务师与香港税务学会中国税务委员会成员,并获得深圳市国家税务局与深圳市地方税务局联名颁发香港注册税务师服务深圳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执业培训考核合格证书。现任多个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公司秘书及合资格会计师。佘先生在出任上市公司财务总监方面拥有丰富经验。
张高波先生:自2008年5月起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及薪酬委员会主席。1965年2月出生,河南大学理学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现任东英金融投资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140.HK)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伦敦交易所上市公司VimetcoN.V.非执行董事。曾任海南省政府政策处副处长,中国人民银行海南分行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海南证券交易中心主席,香港东英金融集团创办合伙人兼行政总裁。
郭锐先生:自2008年5月起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成员、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1967年10月出生,北京大学计算机学系本科毕业,美国西北大学计算机工程硕士学位。现任投资管理公司ParagonInvestmentCo.Ltd.(其业务包括投资地产开发、清洁能源、保健及医药、生物科技、金融机构、矿业和制造业公司)总裁。1999年至2001年曾于ArthurAndersenLLC担任高级顾问职位。
杭世珺女士:自2008年8月起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41年11月出生,北京工业大学给排水专业毕业,曾就读于日本国立京都大学土木工程系卫生工学科。现任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项目中心技术总监。曾就职于北京市规划管理局,曾任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室主任、副所长、所总工程师、院副总工程师。杭女士擅长污水处理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及中水(回用水)技术及处理工程。
于宁先生:自2012年12月起为本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954年3月出生,北京大学法律系法学学士学位、经济法专业法学硕士学位,拥有中国律师资格。
(三)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单位及其他单位(不包括发行人下属公司)主要兼职情况
1、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及股东上级单位主要任职情况
表:发行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股东及股东上级单位主要任职情况
2、发行人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在其他单位主要兼职情况
表:发行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在其他单位主要兼职情况
(四)持有发行人股权及债券情况
截至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发行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发行人股权情况如下:
表:截至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持有发行人股权情况
除以上情况外,其他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均不持有发行人股权及已发行债券。
六、发行人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一)经营范围
(二)发行人的主营业务分析
1、发行人主营业务基本情况
2013年-2015年度,发行人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如下: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收入及盈利情况
单位:千港元,%
2013年-2015年,发行人营业收入分别为6,406,455千港元、8,925,942千港元和13,502,957千港元。发行人营业收入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业务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加所致。2013年-2015年,发行人年内盈利分别为1,145,398千港元、2,073,322千港元和2,767,793千港元,年内盈利率分别为17.88%、23.23%和20.50%。发行人2015年年内盈利率较2014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盈利率较低的水环境治理建造占比增加所致。
2、发行人的主营业务结构
2013年-2015年度,发行人营业收入构成情况如下: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营业收入构成情况
2013年-2015年度,发行人营业成本构成情况如下: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营业成本构成情况
发行人的营业成本以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建造成本为主,二者在营业成本中的比重相对稳定,与营业收入相对应。2013年-2015年,发行人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建造的成本分别是3,699,198千港元、4,938,051千港元和7,782,734千港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成本的94.83%、90.94%和91.17%。
2013年-2015年度,发行人毛利构成及营业毛利率情况如下: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及毛利率情况
发行人的主营业务毛利以污水及再生水处理、水环境治理建造为主,与营业收入相对应。2013年-2015年,发行人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与水环境治理建造的毛利分别是2,205,951千港元、2,894,504千港元和4,063,378千港元。发行人主营业务毛利逐年上升,主要是由于业务增长带来营业收入增加所致。2015年发行人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和水环境治理建造业务综合毛利率为34.30%,供水业务毛利率为50.81%,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业务毛利率为58.76%。2013年-2015年,发行人毛利率分别为39.11%、39.17%和36.78%。发行人2015年毛利率较2014年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是盈利率较低的水环境治理建造占比增加所致。
(三)经营情况分析
公司以“领先的综合水务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战略定位,以市场为基础,以资本为依托,以技术为先导,以管理为核心,专注于水务行业。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供水、水环境治理建造和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服务收入。
1、公司主要运作模式
公司主要运作模式主要包括BOT模式、TOT模式、BOT+TOT模式、PPP模式、EPC模式及EPC+C模式。
公司BOT/TOT模式承接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或再生水厂运营项目的流程如下:
在污水处理业务中,公司处理的污水主要为市政污水,污水处理价格通常在特许经营协议中约定,根据按运营成本、投资回报水平确定。运营成本按实际确认的工程投资额等生产成本及管理成本等确定。通常情况下,污水处理价格定期进行调整,若污水处理成本升高超过一定幅度,污水处理费相应调整。公司污水处理业务交易的对手方主要系当地政府,公司多数污水处理项目与当地政府约定保底水量,为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污水及再生水处理
(1)污水处理业务基本经营情况
公司污水处理收入稳定增长,主要是由于公司是国内城市布局最广、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企业之一,经过近年的稳步发展,已成长为全国领先的污水处理企业。公司始终坚持专注于污水处理运营板块,发行人未来项目投资也将加大,其在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上近年将保持较快增长。
2013年-2015年度,公司运营中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量如下表所示: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污水及再生水处理能力及实际处理量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运营中的217座污水处理厂,5座再生水厂。公司污水处理能力为852.27万吨/日,再生水处理能力为49.72万吨/日。公司与中国政府及葡萄牙等多个政府部门机关订立有256项有关污水处理的特许经营权安排及8项有关再生水的特许经营权安排。公司主要运营的污水处理项目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主要运营的污水项目明细
公司主要在建的污水处理项目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主要在建的污水项目明细
(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公司运营的污水处理项目主要采用CASS和A2/O技术。迄今为止,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应用最广泛的是活性污泥法及其衍生技术。活性污泥法是一种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方法。在曝气充氧条件下,对污水和各种微生物群体进行连续混合培养,形成活性污泥,同时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凝聚、吸附和氧化作用,以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再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再回流到曝气池,多余部分则排出活性污泥系统。活性污泥法作为行业主流技术,对处理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十分有效。我国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水平目前基本与国外同步,近二、三十年以来,随着污水排放量的不断增加,对污水处理要求的日益提高,污水处理技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有了多样化发展,A2/O技术为在活性污泥法工艺基础上改良而来,技术方面延续了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方便、处理效果稳定的特点。公司采用的A2/O、CASS工艺流程简单列示如下:
图:发行人A2/O水处理工艺流程
图:发行人CASS水处理工艺流程
3、供水
除污水处理外,公司也积极向供水、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服务等领域衍生水务产业链。公司水厂主要分布于贵州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河北省、河南省、广西省及葡萄牙。与污水处理业务模式类似,公司供水业务也主要采用BOT、TOT和收购地方供水企业股权等方式进行供水项目的运作。近年来随着水价的变化,公司加大了自来水供应方面的布局,公司供水能力逐步提升。2013年-2015年度,公司供水收入分别为383,690千港元、812,641千港元和881,024千港元。2013年-2015年度,公司运营中自来水厂供水能力和实际供水量如下表所示: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供水能力及实际供水量情况
截至2015年末,公司拥有45座运营中的自来水厂(其中中国32座,葡萄牙13座),供水能力为399.70万吨/日。公司与中国政府及葡萄牙等多个政府部门机关订立有51项有关供水的特许经营权安排。公司下属主要拥有特许经营权安排的供水项目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主要特许经营权安排的供水项目明细
4、水环境治理建造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主要综合治理项目建造服务项目明细
公司就污水再生水处理及供水业务以BOT方式订立多项服务特许权合同,根据香港会计准则,建造期公允价值确认建造收入。2015年内在建水厂主要位于山东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黑龙江省、河北省、江苏省及河南省。
5、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
作为综合水务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拥有多项工程咨询、工程设计、环保设施运营等甲级资质。公司在竞标、建造及经营污水处理项目方面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并向其他营运商及建造商推广其处理技术及建造服务经验,公司将此类业务作为技术服务业务。公司在技术服务方面采用工程总包(EPC)、咨询、设计等多种服务,业务类型包括河道治理、污水处理工程设计等。截至2015年末,公司提供的主要技术服务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提供的主要技术服务项目明细
依托公司在污水处理方面积累的竞争优势和知名度,公司近年来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服务业务经营状况稳定。2013年-2015年度,公司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收入分别为117,616千港元、280,746千港元和775,821千港元。
(四)发行人所在行业状况
公司主营业务以污水及再生水处理、供水、水环境治理建造和水环境治理技术及销售设备服务为主,但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主要来自于污水及再生水处理及水环境治理建造,公司属于环保和水务行业。
1、全球环保和水务行业概览
环保行业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伴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环保行业也迎来迅速发展的时期。2013年全球环保产业的市场规模为7,518.79亿英镑,其中水供应和废水处理领域市场规模最大,为2,689.23亿英镑;其次是回收和循环领域,市场规模为2,153.47亿英镑;废物管理领域的市场规模位居第三位,为1,615.80亿英镑。水供应、废水处理、回收、循环和废弃物管理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水平和市场份额上占有绝对优势。从地域分布看,全球广义环保产业(包括低碳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市场中亚洲占据的市场份额为38%;美洲和欧洲位居其后,分别占据30%和28%的市场份额。从广义环保产业规模排名前十位的国家来看,处于发展中国家范围内的中国、印度和巴西分别位居第二、第四和第八位,其它均为发达国家。
发达国家水务行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快速发展,目前基本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供排水设施齐备,供应充足,覆盖面广。北美、澳洲等地区的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都接近100%。全球80%以上的自来水和污水处理设施集中于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新西兰、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发达国家水务公司拥有技术、品牌等竞争优势,通过直接投标、设立子公司等方式进入发展中国家抢占市场份额,全球水务行业竞争激烈。
2、中国环保行业概览
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环保产业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一环,有望进一步发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把环境保护摆到重要位置,加快建立、完成政策法规体系,推进污染治理。在顶层设计方面,“大气十条”、“水十条”相继发布,开启大气和水环境领域的污染治理;而“土十条”正加快制定,政策的推出则将为土壤污染防治开启全新的局面。同时,2015年9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明确构建起由8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在加强环境法治方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修订通过并颁布,环境法律体系的逐步完善则为环境治理的开展提供了更有力的法律依据。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并围绕这一目标在环境综合治理、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总体部署。此外,2016年两会中央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将其培育成我国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加大环境治理,推动绿色发展也被列入2016年中央政府重点工作任务。政府将重点治理大气雾霾和水污染,要求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全面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同时,加大工业污染源治理力度,对排污企业全面实行在线监测等。伴随着政策、环境管理体制改革、监管执法、PPP等创新模式的整体推进力度的加强,“十三五”期间环保行业有望延续高景气度。
中国政府已将环保行业列为长期发展的战略性行业,伴随着公众对环境质量的预期持续上升,预计短期内对环保行业的投资将迅速增长。
3、中国水务行业概览
水资源是一切生命的源泉,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所以水务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伴随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环保节能作用的突显,水务行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行业的竞争格局来看,区域垄断特征明显但行业集中度较低,未来有待集中。一方面在各地水务事业起步之初,主要是由当地政府作为投资主体,前期进行铺设供排水管网,后期进行管网的设备维护和更新,因此行业形成了以市、县为单位的自然垄断格局。另一方面作为公用事业,水务行业具有政府特许经营、初始投资大、投资回收周期长、资金沉淀性强等特点,行业准入门槛高。
整个水务产业链包括供水、污水设备生产制造,原水收集与制造、存储、输送,水的生产和销售,水的供应网管、中水回用,污水排放,污水治理、污泥处理等。在整个水务行业产业链中,污水治理行业偏向下游产业,行业的上游产业主要包括排出污水的工业行业、污水设备制造业、污水处理厂建筑工程业等,其中工业企业的发展状况对于污水处理行业影响较大,工业污水和居民污水通过污水处理后再排入自然。
图:中国水务及污水运营结构
数十年来,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电力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及严格的水供应及排放标准,中国已逐步进行市场改革。因此,近年来,住宅用户统一水费一直面临通胀压力。供水费及环境费为统一水费的两个组成部分。由于中国政府提高污水排放标准,预期环境费将以超过供水费增长率的速度进一步增长。
(1)中国污水处理行业概览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放市场资本、提高效率及进一步提升排放标准,均证明中国的城镇污水处理行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十二五”规划中污水处理行业的战略及目标中国政府于十二五规划中表示将会对污水处理行业进行大量投资。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公布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规定城市污水处理的主要目标,包括全面提升污水处理量、加快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加强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推动再生水利用以及强化设施运营管理能力。中国政府在污水处理、回收及再利用领域投资总额合计约人民币4,300亿元,包括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人民币4,271亿元及改善处理设施管理投资人民币27亿元。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完善及新建管网投资人民币2,443亿元、建设新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投资人民币1,040亿元、改造城镇污水处理厂投资人民币137亿元、污泥处理处置投资人民币347亿元及污水回收利用设施建设投资人民币304亿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截至2014年末,全国城市共有污水处理厂1,808座,比2013年增加72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1.31亿立方米,比2013年增长5.1%,排水管道长度51.1万公里,比2013年增长10.0%。城市年污水处理总量401.7亿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90.18%,比2013年增加0.84个百分点,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85.94%,比2013年增加1.41个百分点。
截至2014年末,全国县城共有污水处理厂1,554座,比2013年增加50座,污水厂日处理能力达到0.29亿立方米,比2013年增长7.1%,排水管道长度16.0万公里,比2013年增长7.6%。县城全年污水处理总量74.3亿立方米,污水处理率为82.11%,比2013年增加3.64个百分点,其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80.19%,比2013年增加3.94个百分点。
图:2004年-2014年中国污水排放量
2015年底,环境保护部下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特别排放限值。新标准一旦落地,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迎来高峰。在提标改造过程中,受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场地的限制,为了满足新标准要求,分离膜、变频水泵、环保物联网等精细技术与设备将获得大量应用。
(2)中国供水行业概览
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方式,可以将我国供水行业划分为城市供水、县城供水、乡镇供水三个部分。近些年,城镇供水发展迅速。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2.87亿立方米/日,比2013年增长1.1%,其中公共供水能力2.21亿立方米/日,比2013年增长3.0%。供水管道长度67.7万公里,比2013年增长4.8%。2014年,年供水总量546.7亿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162.4亿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73.9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200.5亿立方米。用水人口4.35亿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73.73升,用水普及率97.64%,比2013年增加0.08个百分点。2014年,城市节约用水40.5亿立方米,节水措施总投资27.4亿元。
截至2014年末,县城供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0.54亿立方米/日,比2013年增长3.7%,其中公共供水能力达到0.46亿立方米/日,比2013年增长4.7%。供水管道长度20.3万公里,比2013年增长4.5%。2014年,全年供水总量为106.3亿立方米,其中生产运营用水27.6亿立方米、公共服务用水11.3亿立方米、居民家庭用水48.3亿立方米。用水人口1.39亿人,用水普及率达到88.89%,比2013年增加0.75个百分点,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18.22升。2014年,县城节约用水3.0亿立方米,节水措施总投资3.6亿元。
截至2014年末,建制镇建成区用水普及率达到82.77%,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98.68升。乡建成区用水普及率达到69.26%,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83.08升。镇乡级特殊区域建成区用水普及率达到86.95%,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82.76升。
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县城供水经过“十五”、“十一五”期间的发展基本处于稳定发展阶段,从数据上来看,县城以下地区供水能力建设后劲十足,“十三五”期间空间巨大,我国农村供水未来十年将有3,000亿元市场,至少还有30万个行政村镇需要集中供水。
(3)中国水处理建造行业概览
近年来,我国“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治理的经验表明,湖泊一旦污染,治理成本巨大,甚至不可逆转。而中国湖泊资源丰富,拥有天然湖泊24800多个。
近20年来,我国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益严重。“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达到100亿元,引导地方投入不低于100亿元,带动社会投入共形成500亿元左右的资金规模,按照突出重点、择优保护、一湖一策、绩效管理的原则,完成30个湖泊生态环境保护任务。而在“十一五”期间,中央政府用于湖泊治理的资金约为20亿元。“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强水环境保护和治理,推进鄱阳湖、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和汉江、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推进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各类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十三五”期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有望增长。
在整个社会生产的过程中,水环境治理行业位于最终阶段,是对已经遭受污染的自然水体或中水回用系统,在水资源的下一次循环前的末端处理。近年来,受政策的支持和导向,水环境治理行业市场需求容量将逐步扩大。
4、行业前景及主要动力
(1)城镇污水处理量需求不断上升
随着持续的经济发展及城镇化进程,中国污水总排放量亦逐渐增加,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的上升增加了对城镇污水处理量的需求。由于用水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对水资源供应造成进一步压力,故预期这些行业的发展亦为污水处理市场的发展带来机遇。同时,中国近20%的县城(将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尚无污水处理设施。中国中小城市的城镇污水处理的整体渗透率及覆盖率可能会增加,而中国的城镇化及城镇污水行业均会全面发展。
(2)政府投资及政府政策
国务院于2012年6月发布的《“十二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首次强调污水处理行业的重要性。“十二五”规划提出,于“十二五”规划期间,城镇污水处理、污水管理及脱硫与脱硝处理设施的运营能力必须基本上成为专业项目及由市场推动。2016年3月颁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三五”期间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要分别达到95%和85%,这是生态环境建设首次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将会释放非常大的市场空间。
(3)水质标准更加严格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水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逐步提高,有力促进了新技术及先进污水处理工艺的发展。2015年4月16日,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水十条”指出,“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现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因地制宜进行改造,2020年底前达到相应排放标准或再生利用要求。敏感区域(重点湖泊、重点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应于2017年底前全面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建成区水体水质达不到地表水IV类标准的城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要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到2020年,全国所有县城和重点镇具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县城、城市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85%、95%左右。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水十条”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了污水处理领域的技术创新与投资需求。2015年底,环境保护部下发《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特别排放限值。新标准一旦落地,我国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将迎来高峰。
(4)中小城市及县城的污水处理发展
“十三五”规划期间,中国会继续专注于开发中小城市的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根据住建部的资料,截至2015年9月,中国城市、县已建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3830座,但近12%的县城(将逐步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并无该等设施。中国中小城市的城镇污水处理的整体渗透率及覆盖率可能会增加,而中国的城镇化及城镇污水行业均会全面发展。
4、环保和水务行业政策
近年来,我国水务行业的主要政策有:
表:近年来我国水务行业主要政策汇总
(五)发行人行业地位和竞争优势
1、发行人的行业地位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获得了“中国水务新锐企业”、“中国知名水务企业”等荣誉称号,于2010年至2015年连续六年荣登“中国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榜首,并在2014年法国巴黎举行的全球水务高峰论坛上,作为唯一一家中国水务企业入选全球年度水务公司类奖项四佳。
北控水务凭借其工程设计、工程咨询、环保设施运营等甲级资质,以及核心工艺、技术研发、战略联盟、项目管理及融资渠道等多重优势,先后以股权收购、TOT、BOT、委托运营等模式,有效拓展市场。截至2015年12月31日,在全国及马来西亚、葡萄牙等地拥有388家水厂,水处理合同规模超过2,462.3万吨/日,实现了全国性的战略布局,并成功开拓海外市场。
2、发行人的竞争优势
(1)受惠于水务环保产业巨大的发展机遇
(2)众多存量项目及稳定的盈利和获现能力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运营中的217座污水处理厂,5座再生水厂。公司污水处理能力为852.27万吨/日,再生水处理能力为49.72万吨/日;公司拥有45座运营中的自来水厂,供水能力为399.70万吨/日。该等水厂主要位于贵州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湖南省、河北省、河南省及广西省。这些地区大多人口较为密集,经济发展状况较好,区域内污水处理和供水市场需求大,且该地区良好的经济发展状况使得当地政府的财政和资信状况相对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污水处理和供水企业的收现状况。
(3)强大的项目获取能力及系统化的项目投资评估体制
公司出色的项目执行记录和市场地位有助公司取得新项目并不断扩大客户基础。公司执行和实施项目的出色表现使公司能够将在一个地区的业务从一个项目扩展至附近城市和城镇的其他项目,而且许多现有客户已选择公司担任其扩展项目的污水服务提供商。公司的项目扩展计划也包括选择有较大潜力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群,收购优质的污水处理项目、和供水项目水环境治理项目。除项目获取能力外,公司系统化的项目投资评审机制也有助于公司提高投资决策效率、防范投资风险。公司制定了《项目投资管理制度》,形成了从投资立项、评审、实施到后期跟踪管理的一整套规范运作体系。公司筛选潜在项目以评估回报和潜在风险时采用一套严谨的商业标准,着重分析潜在客户的财务状况、支付能力、声誉以及未来项目扩展和改造潜力。
(4)领先的研发能力与核心技术
公司依托雄厚的先进技术开发和推广使用能力,以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产业化为目标,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在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节能降耗和优化运行、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海水淡化、污泥固废、工业废水等领域积极创新,处于国际和国内领先水平。
(5)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专业的企业员工
公司的管理团队拥有的丰富水务行业知识、经验和运营专长使公司形成了以专业和技术为主导的企业文化。公司的核心管理团队保持稳定,平均拥有超过十年的管理经验。公司的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同样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专业的企业员工使公司能够把握市场机遇,制定完善的市场战略并有效执行。公司亦致力于招揽高技术专业人士,并注重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
(6)海外业务的优势
公司逐渐由单纯以境内业务为主的公司向国际化转型,通过设立、并购公司的方式,不断开拓国际业务。目前公司已在葡萄牙、马来西亚等国开展项目,截至2015年末,公司已在葡萄牙拥有运营中的24座污水处理厂、13座供水厂。同时,公司将其国际业务总部设在新加坡,命名为北控水务国际有限公司,将其作为公司中国大陆之外的海外水务市场的总平台,利用在国内积累的业务经验,通过国际化发展和业务扩展,增加在不断发展的国际水务行业中的市场份额,境内与境外两个市场共同发展的模式有利于提高公司抵御危机的能力。
七、发行人经营方针和战略
二十一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正在制约着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水资源保护利用和水环境综合治理已成为当前世界各国最紧迫的一项任务,水务环保行业已成为未来最具前景的产业之一。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对污染治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下,传统水务产业政策加速完善,利好不断涌现;水环境治理需求急剧加速;海水淡化呈现出千亿规模的广阔市场;污泥固废处理市场爆发;工业废水细分市场机会凸显;水处理标准提高带来膜材料市场机遇。而渗滤液、排水管网运营、水体修复、餐厨垃圾等环境衍生市场正在逐渐走热。
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发生深刻变革的水务环保市场,发行人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以“领先的水务环境综合服务商”为战略定位,以“371”发展策略为指导(3种竞争能力:业务系统、资本运营、资源聚合;7项业务:城镇水务、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泥固废、海淡业务、海外业务、技术业务和环境业务;1个关键:团队建设和组织保障),以“快速发展、管理提升和改革创新”为主线,积极调整投资策略,进一步提升业务、资源以及人才的整合能力,抢抓机遇,深入挖潜,精耕市场,稳步开展项目投资工作,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加快并购整合步伐,促进主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自身打造成为集产业投资、经营、管理、资本运营为一体的综合性、全产业链的大型综合跨国水务集团公司。
在未来的发展中,发行人将主要在以下2个方面采取措施:
1、内部建设战略
为加强战略管理能力,发行人在总裁办公会下,设置6个专业委员会,形成“1会+6委”决策机制,确保决策科学合理。深入推进区域事业部改革,成立山东、广西、华中、华东四个区域事业部,以及中原、四川两个综合事业区,通过充分放权释放组织活力和潜能。顺应国家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成立京津冀区域事业部,促进京津冀地区业务发展。进一步规范增量投资管理体系,开展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2、外部发展战略
发行人坚持城镇水务与水环境开发两个主业互相配合,继续加大增量业务,加强对PPP项目的资源投入,推动各业务单位向综合性投资业务工作主体转变。存量项目精耕细作,提高效益。继续培育新业务能力,努力实现海外业务,工业废水、清洁能源等板块的突破性增长,推动环卫业务全国布局,推进海水淡化进京项目的前期工作,提高设计业务综合实力。提升技术竞争力及其驱动作用,做好文化、人才、品牌等软实力建设。
八、发行人违法违规情况
发行人不存在未披露或者失实披露的重大违法违规行为,不存在因重大违法行为受到行政处罚或受到刑事处罚等情况。
九、关联方关系及交易情况
(一)关联方关系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关联方关系情况如下:
1、发行人母公司情况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母公司情况
单位:万港元
北控环境建设有限公司于2008年1月10日在英属处女群岛注册成立,为投资控股公司。截至2015年12月31日,北控环境建设有限公司资产总额为368,222万港元,持有发行人43.84%股份。
2、发行人子公司
关于发行人子公司情况请详见本募集说明书第五节、四、(五)。
3、发行人合营和联营企业
关于发行人合营和联营企业情况请详见本募集说明书第五节、四、(五)。
4、其他关联方
近三年,发行人发生的关联交易决策程序合法,定价合理、公允,发行人关联交易遵循了公平、公正的原则,没有损害公司及股东利益的情况。
公司关联方交易定价由双方参照市场价格协商确定。
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按一般市场经营规则进行,与其他业务往来企业同等对待。本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不可避免的关联交易,遵照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进行。本公司同关联方之间代购代销及提供其他劳务服务的价格,有国家定价的,适用国家定价,没有国家定价的,按市场价格确定,没有市场价格的,参照实际成本加合理费用原则由双方定价,对于某些无法按照“成本加费用”的原则确定价格的特殊服务,由双方协商定价。
公司在审议关联交易事项时,确保做到: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详细了解交易标的真实状况;充分论证此项交易的合法性、合规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根据充分的定价依据确定交易价格;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交易通过签订书面协议,明确交易价格和交易双方的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
(三)关联方交易
发行人2015年度关联方交易情况如下:
1、关联担保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未发生关联担保。
(四)应收、应付关联方款项情况
1、应收项目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应收关联方款项情况
单位:千港元
2、应付项目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应付关联方款项情况
(五)关联方资金占用
近三年,发行人不存在资金被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违规占用,或者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的情形。
第四节财务会计信息
本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及2015年度的合并财务报告根据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的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的披露规定编制,且已经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本节仅就公司合并财务报表重要会计科目和财务指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投资者如需了解本公司的详细财务状况,请参阅本公司2013年-2015年度经审计的合并财务报告,以上报告已刊登于指定的信息披露网站。
一、近三年审计报表
(一)合并财务报表
1、合并资产负债表
2、合并利润表
3、合并现金流量表
■■
(二)母公司财务报表
1、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二、近三年财务指标
上述指标均依据合并报表口径计算,各指标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全部债务=长期债务+短期债务;
长期债务=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其他应付款中的长期有息债务;
短期债务=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其他应付款中的一年内到期的有息债务;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资产负债率=负债合计/资产合计;
债务资本比率=全部债务/所有者权益;
营业毛利率=(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
平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总资产平均余额;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P/(E0+NP÷2+Ei×Mi÷M0-Ej×Mj÷M0±Ek×Mk÷M0)
其中:P对应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NP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E0为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期初净资产;Ei为报告期发行新股或债转股等新增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Ej为报告期回购或现金分红等减少的、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资产;M0为报告期月份数;Mi为新增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Mj为减少净资产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Ek为因其他交易或事项引起的净资产增减变动;Mk为发生其他净资产增减变动下一月份起至报告期期末的月份数;
EBITDA=税前利润总额+计入财务费用的利息支出+折旧+摊销;
EBITDA全部债务比=EBITDA/全部债务;
净有息负债率=净有息债务/权益总额;
净有息债务=总有息债务-总现金;
EBITDA利息保障倍数=EBITDA/利息支出;
如无特别说明,本节中出现的指标均依据上述口径计算。
三、本次债券发行后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
本次债券发行完成后将引起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变化。假设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在以下假设基础上产生变动:
3、假设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净额47亿元计入2015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
4、本次债券募集资金全部募集资金用于补充公司营运资金;
5、假设本次债券于2015年12月31日完成发行。
基于上述假设,本次债券发行对公司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如下表:
表:本次债券发行对发行人财务状况的影响
四、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或有事项及其他重要事项
(一)或有事项
1、公司担保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对外担保情况如下: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对外担保期间费用情况
2、公司未决诉讼或仲裁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无重大未决诉讼或仲裁事项。
(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截至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签署日,公司不涉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三)公司直接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在境内共发行过1次直接债务融资工具。
表:截至2015年末发行人在境内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情况
(四)发行人资产受限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资产主要为特许经营权、物业、厂房及设备、及服务特许权安排应收款项,子公司股权,货币资金及土地使用权及建筑物,明细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2013年-2015年发行人受限资产情况
(五)公司有息债务情况
截至2015年12月31日,公司有息债务合计31,034,566千港元,具体情况如下:
表:截至报告期末发行人有息债务明细
第五节募集资金运用
一、本次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数额
二、本期发行公司债券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本期债券基础发行规模为10亿元,可超额配售不超过30亿元,其中品种一基础发行规模为5亿元,品种二基础发行规模为5亿元。本期债券引入品种间回拨选择权,回拨比例不受限制,发行人和簿记管理人将根据本期债券发行申购情况,在总发行规模内(含超额配售部分),由发行人和簿记管理人协商一致,决定是否行使品种间回拨选择权,本期债券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拟用于补充发行人本部及子公司营运资金,以满足公司日常生产经营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公司财务状况、优化资本结构,对于保障公司顺利进行项目开发及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三、募集资金运用对发行人财务状况的影响
(一)对发行人资产负债结构的影响
本次债券如能成功发行且按上述计划运用募集资金,以2015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口径为基准,发行人的资产负债率水平将从债券发行前的68.54%增加至71.06%。本次债券的成功发行在有效增加发行人运营资金总规模的前提下,发行人的财务杠杆使用将更加合理,并有利于公司中长期资金的统筹安排和战略目标的稳步实施。
(二)对发行人财务成本的影响
发行人通过本次发行固定利率的公司债券,有利于锁定公司财务成本,避免贷款利率波动风险。
(三)对于发行人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
本次债券如能成功发行且按上述计划运用募集资金,以2015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口径计算,发行人的流动比率将从发行前的1.02提升至1.34。发行人的流动比率明显提高,流动资产对于流动负债的覆盖能力将得到提升,短期偿债能力进一步增强。
综上所述,本次债券的发行将进一步优化发行人的财务结构,大大增强发行人短期偿债能力,同时为公司的未来业务发展提供稳定的中长期资金支持,使公司更有能力面对市场的各种挑战,保持主营业务持续稳定增长,并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第六节备查文件
一、本募集说明书摘要的备查文件如下:
(一)发行人2013-2015年经审计的财务报告;
(二)主承销商出具的主承销商核查意见;
(三)法律意见书;
(四)资信评级报告;
(五)中国证监会核准本次发行的文件;
(六)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2016年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债券持有人会议规则;
(七)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与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公开发行人民币公司债券之债券受托管理协议。
二、投资者可以在本期债券发行期限内到下列地点或互联网网址查阅募集说明书全文及上述备查文件:
(一)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东里101号楼
联系人:宋宛书
传真:010-67048484
(二)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办公地址:北京市东城区朝内大街2号凯恒中心B座2层
联系人:杜美娜、胡涵镜仟
传真:010-65608445
三、投资者若对募集说明书及其摘要存在任何疑问,应咨询自己的证券经纪人、律师、专业会计师或其他专业顾问。
要深刻认识到,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政府都不会坐视、放纵房地产泡沫的沸腾。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每到敏感时点,人们听到这样一个说法“不要担心,政府会打理一切,不会让泡沫破裂1吃过苦头的日本人说,还有比这更让人担心的安慰吗?
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真正用于居民居住用途的土地占比还是偏低,生产建设用地占比较高。大城市住宅土地的供给不足,是导致房价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