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础,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湖北的“必答题”,也是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的一道“重点题”。
如何“答好题”“交好卷”?
青和居社区党组织凝聚多方力量,组织党员干部“进网入群”,用好“天天敲门组”“好样的工作队”等服务载体,创新“红色物业”服务,办好群众大大小小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基层社区治理在疫情防控中,经受住了“大考”,呈现出新气象。
关键时刻,党组织一呼百应
“小朱,隔壁家污水流到我家来了,能不能请人来看看?”
此时,已下班的朱明霞,立即与嘉信物业青和居项目经理吴霄联系。随即,物业派2名工程人员,连夜冒雨疏通。
“物业是社区‘大党委’成员单位,只要社区一声召唤,随叫随到。”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说。
桂小妹说的社区“大党委”,是青和居社区聚合各方力量,在社区党总支的基础上组建的。
青和居社区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器的党组织成为“大党委”委员单位,吸纳社区民警和驻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为社区“大党委”兼职委员。
“社区‘大党委’统领工作,社区治理力量更强了。”桂小妹说,特别是疫情防控期间,“大党委”成员火线驰援,解了社区燃眉之急。
下沉干部临时党支部召开会议。
武汉市总工会下沉干部在青和居社区搬运爱心蔬菜。
下沉干部来了——
在社区“大党委”领导下,由武汉市总工会牵头负责,统筹武汉港发集团监理公司、青山区法院等4家单位、21名下沉干部,成立“好样的工作队”临时党支部,把各单位的分散力量聚在一起,形成合力。
志愿者来了——
社区民警来了——
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送诊治疗……无论白天黑夜,社区党组织一声令下,社区民警潘晓峰立即行动。
物业也来了——
封控、消杀、水电保障……吴霄带领40多名员工,坚守一线,严格落实社区疫情防控各项措施。
疫情防控期间,大家并肩作战,桂小妹深切感受到党组织的凝聚力——
群众想吃肉,下沉干部利用各自资源,对接商超,将新鲜猪肉送到居民家门口;
值守缺帐篷,辖区武汉农商行,立马把帐篷送到社区;
孤寡老人、残疾居民吃饭成难题,“社区好味到”食堂大年初四开业,为老人做饭……
社区好味到食堂。
社区居民人人参与、人人尽责,“我的社区我的家,我有义务保护她”成为大家的共同心声。
青和居社区志愿者之家社工随时为居民服务。
常态化下沉,社区有支不走的“好样的工作队”
“戴爹爹,我们来看看您和孙伢,最近家里都还好吧?”
7月2日,共青团青山区委“好样的工作队”成员胡继桥,与青和居社区网格员朱明霞一起入户巡查,了解居民生活情况。
看到戴爹爹身体残疾,一个人带着孙子,家中杂乱,胡继桥和孩子一起打扫卫生。一番收拾,家中焕然一新。
胡继桥在青山区青少年宫工作。他说,要继续发挥自身优势,通过青少年宫开展的“公益课堂”等活动,关爱社区贫困青少年。
2017年,青山区委创新打造“好样的工作队”服务载体,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力量向一线下沉。
疫情发生后,该区各职能部门“好样的工作队”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当好居民服务员、政策宣传员、民意调查员,将“党派我来为您服务”理念传递到千家万户。
武汉市总工会副主席陈汉君,当选为临时党支部书记,协调下沉党员干部的工作分配;
武汉港发集团监理公司青年职工葛爽,当起13栋临时网格员,耐心服务居民。在身边党员的感召下,他在防疫一线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青山区法院下沉党员干部,为高龄独居老人、低保户、残疾人家庭等特殊群体送药送菜……
疫情期间社区网格员为居民代购物资。
今年5月中旬,青山区出台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方案,组织79家区直单位“好样的工作队”在职党员干部到社区,参与常态化防控,打造一支不走的“好样的工作队”。
天天敲门组,“敲”开群众心门
居民遇到急事、烦事、难事,第一反应就是找社区。
但社区人手有限,如何回应所有诉求?
青和居通过“天天敲门组”做实网格化管理,让这个问题有了解决之法。
疫情期间社区“天天敲门组”为滞留下在汉人员发放爱心物资。
在平时,社区党总支,把社区划分为15个网格,由网格党支部书记或网格员担任组长,社区、红色物业党员群众共同组成“天天敲门组”,通过分类敲门、上门服务,让群众的急事、烦事、难事化解在网格。
在特殊时期,尤其是疫情防控期间,青和居以网格为基本单元,将下沉干部、志愿者全部编入15个社区网格。由1名网格员带领1名下沉干部、3名志愿者,组成“113群众服务小分队”,运用“天天敲门法”,开展社区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期间青和居楼栋113服务小分队为居民分发蔬菜。
居民的难事,有他们的身影——
19栋一位智力残疾的婆婆,疫情期间,监护人隔离在外,一人独居。社区网格员李文丽除每天去看望婆婆,还要关心她的吃饭问题。刚开始,李文丽送肉送鱼到婆婆家,后来发现婆婆不会做,鱼肉都坏掉了。
婆婆吃饭怎么办?李文丽一筹莫展之时,“113群众服务小分队”志愿者杨素娥主动站出来,每天做好饭,为婆婆端过去。
居民的急事,有他们的身影——
12栋低保户李婆婆,独自一人抚养智力残疾的儿子。
一大早,童茜就跟社区书记汇报此事,社区帮李婆婆儿子申请“医前救助”,顺利住进医院,李婆婆感激不已。
居民的烦心事,有他们的身影——
疫情期间,70多岁的朱婆婆,由于老伴体弱多病,心里时常感到焦虑。
得知朱婆婆的情况后,15网格党支部书记陈开文,时常去敲敲门聊聊天。很快,朱婆婆的心病解除了。
敲开心门,敲暖人心。
多年来,青和居通过“天天敲门组”“顺顺吧”等载体,优化社区服务,深受居民欢迎。
在青和居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60面锦旗,挂满整面墙。
“这是居民对社区工作的认可。”回忆起难忘的抗疫经历,桂小妹说,“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楼管员当上兼职网格员,凝聚社区治理合力
青和居社区“三方联动”会。
7月10日,青和居社区党总支组织社区居委会、物业和小区运营公司举行“三方联动”会议。
会上,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桂小妹,为张顺芳等3名物业楼管员颁发“社区兼职网格员”聘书。
“我一定按照社区党组织的要求,履行好兼职网格员职责,更加用情用心服务好居民。”接过聘书,张顺芳难掩激动。
疫情期间,张顺芳热心服务居民,深受群众认可,被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
这是青山区以实施“红色物业”专项行动为抓手,探索实施物业楼管员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制度,将政治素质过硬、富有服务意识、居民群众认可的物业楼管员择优选聘为社区兼职网格员。
被聘任为社区兼职网格员后,张顺芳开展物业服务工作的同时,在社区党组织领导下,协助开展信息采集、政策宣传、隐患排查、矛盾化解、困难帮扶等工作。
同时,经社区党组织、居民代表等考核评价优秀的兼职网格员,还可获得一定补贴。
青和居社区开展“我的健康家园”活动。
看得见的支持,让社区治理有保障
如何让基层治理得心应手?
青和居社区工作者打扫手工吧,为疫后重新开放进行准备。
资源下沉——
在青和居社区党群服务中心2楼和3楼,社区党组织专门开辟出图书室、书画室、棋社室、四点半学校等12个功能室,让居民生活丰富多彩。
力量充实——
“我们有33名社区工作者职数,算是全区力量配备最强的社区。”桂小妹说。
今年4月以来,青山区重新核定社区工作者数量,对老年人较多、困难群众集中的社区适当倾斜,及时配齐社区工作力量,确保服务居民不断档。
在考虑到青和居特殊人群多的实际后,青山区增加了社区工作者数量。“工作力量配强了,可更好为居民服务。”桂小妹说。
通道拓宽——
7月10日,顺利通过事业单位专项招聘面试、考核、公示,桂小妹即将成为一名事业编制干部。
为拓宽社区工作者的发展通道,近期,青山区专门拿出3个基层事业单位岗位,面向优秀社区书记进行专项招聘,采取“面试+考核”方式进行。
“打破了社区工作者职业‘天花板’,让我们更有干事创业的热情。”桂小妹激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