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漂亮的老师兼职卖减肥产品、坐大厅的办事员兼职卖水果、卖衣服的兼职卖面膜、文员兼职卖内裤…..你永远也不知道,跟你一起上班的同事下班“拼了命”的做副业,忙得热火朝天,于是诞生了一个新词叫“副业刚需”。显然,搞副业已经成为80后、90后的刚需。在职人员到底能不能搞副业?大家为什么都去搞副业?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身兼数职搞副业,零成本朋友圈成“大卖场”
朋友圈四五百号人,每天刷屏的都是“搞副业”的。“我认识个老师,她的副业是卖唇膏,还是个文员,她在卖水果,太多了。”90后的小王如数家珍,现在朋友圈就像一个“超级大卖场”,小到生活用品,大到二手车、二手房,想买什么都有。”
“副业刚需”已是成年人标配“不过分”老板都算了
“如果放在10年前,有人会觉得搞副业是不务正业,但现在就不一样了。”市民蔡女士告诉记者,自己周围的朋友渐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或副业,不搞副业的反而显得无所事事,所以下狠心投资开了一间服装店,“想更加努力的生活。”
那么,朋友圈里的副业风生水起,老板们怎么看?记者特别走访调查。扬州好迪日用品公司负责人王昆告诉记者,“能不能搞副业”这件事不能一刀切,“我们在面试的时候会强调不能代购、做微商。”王昆坦言,有时偶尔发现了都说是帮亲戚发的,没办法去监管,所以只要不影响工作,就算了。”
同样,扬州一幼教机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也饱受微商困扰。“卖面膜的、卖减肥药的、卖水果的,做代购的,多了去了,头疼死了。”这位负责人经营透露说,起初发现采取的手段就是“解除劳动关系”,后来发现搞副业的越来越多,“我们本来就缺人,总不能都辞退了,所以就出新的规章制度,不影响日常工作、不向家长兜售产品。”这位负责人透露,很多人副业都是将老板、同事屏蔽,所以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
搞副业影响工作造成后果可解除劳动关系
新闻延伸
日本企业鼓励员工“捞外快”可增加收入拓展人脉
近日,日本鼓励企业放开兼职及副业等限制,允许员工从事副业的日本企业就在逐渐增多。“劳动新方式”正在迅速被社会认可。瑞穗金融集团是日本大型金融机构,计划今年正式解除员工兼职的禁令。
更让人意外的是,放开兼职限制的日本企业,并没有认为自己有多大损失。他们反而认为,这实际上是鼓励员工在公司外开阔眼界、拓展人脉,可以为公司创造更多业务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