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9.11浙江
通过深入分析WebofScience数据库,本文详细记录了2001年至2021年期间24本顶级商学期刊的关键趋势和模式。这些趋势涵盖了学科和期刊的增长情况,包括出版物数量的增长、各学科的相对出版份额、独立作者的数量、杰出作者的特征,以及跨学科研究的贡献程度等多个方面。本文将这些发现与现有文献进行了对比,并就观察到的相似之处和差异提出了可能的解释。这些描述性的研究结果能够激发学界对科学生产函数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并为识别和理解顶级期刊研究生产力的驱动因素提供有价值的见解。
本研究旨在揭示顶尖商学期刊中研究生产力的主要趋势。我们选取了被广泛认可的24本顶级期刊,这些期刊涵盖了2001年至2021年期间众多大学的商学研究。所选期刊不仅覆盖了六大商学学科——会计、金融、管理与组织、市场营销、运筹管理以及信息系统的顶尖学术刊物,还包括了定义为“跨学科”的类别。通过从期刊、学科和作者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本文旨在揭示一些关键的描述性模式,并为未来对商学领域科学生产函数的进一步探讨和深入分析奠定基础。
通过对WebofScience(WOS)数据库的存档数据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了一些重要的趋势。首先,2001年至2021年这二十年间,顶级24本期刊的同行评议论文和出版物总数呈现出显著增长:从2001年的981篇增加至2021年的2,301篇,增长率达到了134%。除了《管理学会期刊》和《金融学期刊》外,几乎所有期刊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都显示出正增长,其中《生产与运筹作管理》、《制造与服务运筹管理》和《MIS季刊》的增长尤为显著。
其次,在商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中,运筹管理(OM)的论文数量增长速度最快;而市场营销(MKTG)和管理与组织(M&O)的增长速度相对较慢。其他学科如信息系统(IS)、会计(AC)、跨学科(MD)以及金融(FIN)的增长速度则居于中等水平。这种趋势的形成,可以归因于运筹管理、信息系统和会计在2001年的论文基数较低,而管理与组织学科在起始年份就已经有较高的论文产出。
第三,从2021年顶级24本期刊的情况来看,不同商学学科的相对出版份额呈现出明显差异。其中,跨学科、金融、管理与组织以及运筹管理期刊的出版份额较高,均超过了15%;而市场营销、信息系统和会计的出版份额相对较低,接近10%。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自2001年以来,运筹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出版份额增长最为显著,分别从当年的7%和6%上升至2021年的更高比例;与此同时,会计和金融的出版份额基本保持稳定,而管理与组织以及市场营销的出版份额则从2001年的28%和14%显著下降至2021年的16%和10%。
3.1学科与期刊的统计分析概览
PanelB进一步细分了各学科的论文比例。在2001至2021年间,管理与组织学的论文占数据集的约22%,这一比例部分得益于该学科在UTD(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名单期刊中所占的比重(24种期刊中的6种,即25%)。金融和跨学科期刊的论文各占18%,市场营销论文占14%,运筹管理论文占11%,信息系统和会计论文则各占9%。
市场营销学领域虽然拥有《消费者研究期刊》、《市场营销期刊》、《市场营销研究期刊》和《市场科学期刊》四种期刊,但在2001年至2021年间,其总发表量为4,540篇,平均每年约216篇。其中,《消费者研究期刊》以年均64篇的发表量领先,而《市场营销期刊》则以年均44篇的发表量敬陪末座。
3.2期刊出版量的增长态势
图3揭示了各主要商学期刊的出版量增长情况。在2001至2021年这二十年间,24本顶尖商学期刊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了约4.35%。其中,《生产与运筹管理》期刊以显著的增长速度领先,其2001至2021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0.5%,这一趋势与Kumar和Tang(2022)所记录的自1992年创刊以来的增长态势相吻合。紧随其后的是《制造与服务运筹管理》期刊(2006至2021年的CAGR为9.7%)以及《MIS季刊》(CAGR为8.1%)。
然而,在本文的数据中,也有两本期刊出现了负增长率。《管理学会期刊》的年复合增长率为-0.2%,而《金融学期刊》的年复合增长率为-0.3%。这种轻微的负增长可能部分归因于这些期刊已有的较高基数。
3.3各学科出版量的增长动态
图4揭示了商学领域各学科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其中,《运筹管理》学科以8.9%的增长率领先,这一显著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生产与运筹管理》和《制造与服务运筹管理》期刊的强劲发展。紧随其后的是《信息系统》学科,其CAGR为7.1%。而会计学、跨学科和金融学期刊的增长率则相对较低,分别为4.8%、4.7%和4.4%。在这一时期,市场营销和管理与组织学的增长率最低,CAGR分别为2.5%和1.6%。
运筹管理学期刊自2017年以来出版量显著增长,到2021年仅以14篇之差紧随管理与组织学期刊之后。2015年,信息系统学期刊的出版量在所有商学学科中排名最低。然而,自2018年起,该领域开始呈现稳步增长,到2021年发表量已超过市场营销和会计学期刊。市场营销学期刊在2011年达到出版量的最高峰,共发表了285篇论文;但此后,其年均发表量降至240篇以下。自2019年以来,会计学期刊的出版量一直处于最低水平,尽管在2021年出现了显著的增长。
3.4顶级24本期刊中各学科的“出版份额”趋势分析
图6展示了商学各学科年度相对出版份额的变化情况。其中,《运筹管理》期刊的出版份额增长最为显著,从2006年的9%(当时《制造与服务运筹管理》期刊首次被纳入WOS数据库)稳步上升至2021年的15%。同样,UTD24榜单中的《信息系统》期刊的论文份额也实现了显著增长,从2001年的6%(在所有学科中最低)上升到2021年的11%。而其他三个学科——跨学科、金融学和会计学的期刊出版份额在分析期内相对保持稳定。
具体来看,跨学科期刊在2001年占据了UTD24榜单20%的出版量,到2021年这一比例略微增长至21%,其中在2018年达到了22%的峰值。金融学期刊的出版量占比在2001年和2021年均为18%,在2009年一度达到21%的峰值。会计学期刊的出版量占比则从2001年的8%缓慢增长至2021年的9%,2003年曾达到11%的峰值。
在2001年至2021年期间,有两个学科领域的出版份额出现了下降。管理与组织学的出版份额从2001年的28%(这是整个2001年至2021年期间任何学科的最高份额)下降至2021年的16%。市场营销的出版份额也从2001年的14%降至2021年的10%,其在2005年曾达到18.3%的峰值。
3.5论文作者数量的演变趋势
图7详细描绘了UTD24期刊中,按年度分布的论文作者数量比例变化。从图中可以观察到,单一作者论文的比例显著下降,从2001年的23%减少至2021年的10%,几乎减半。与此同时,两位作者的论文比例也出现了显著的下降趋势,从2001年的47%降至2021年的27%。
与此相对,三位作者的论文比例则呈现出几乎翻倍的增长,从2001年的24%增长至2021年的40%。四位作者的论文比例同样增长显著,从2001年的5%增加至2021年的19%。而五位或以上作者的论文比例虽然起步较低,但也从2001年的1%增长至2021年的5%。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1年时,大约70%的论文由一位或两位作者完成;而到了2021年,这一比例发生了逆转,64%的论文由三位或更多作者共同撰写。这种趋势可能与之前讨论的学术研究的复杂性增加有关:现代研究往往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研究力量和多样的专业技能,例如采用更加复杂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此外,这一趋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跨学科、多学科或交叉领域研究的兴起,这类研究往往需要更多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学者共同参与(Hopp和Simchi-Levi,2021)。
3.6高产作者的特征分析
尽管WOS数据库以其高质量著称,但在解析作者信息或其所属机构时仍可能遇到挑战。例如,在2006年之前,WOS中更常见的是使用作者名字的首字母缩写,而之后则逐渐转向使用全名。即便如此,一些作者可能仍然偏好使用缩写形式署名,这可能导致系统将同一作者识别为两个不同的个体(例如,将Mitchell,W误认为与Mitchell,Will为两个不同的作者)。此外,特殊字符的使用,如元音上的变音符号或重音符号,也可能造成识别上的不一致(如Aydin,Gker与Aydin,Goeker被视作不同的作者)。虽然较为罕见,但WOS有时也可能将论文错误地归属于错误的名字(例如,将Atkinson,MichaelR.误记为Atkinson,MichaelP.)。还有一些问题源于作者在不同出版物中可能使用的姓名或机构信息不一致,以及WOS记录和发布这些数据的方式差异。
为降低因作者姓名引起的识别误差,本文的分析聚焦于2007年及以后的数据。选择2007年作为分界点,是因为自2006年起,WOS数据库主要采用作者的全名,从而规避了名字缩写带来的问题。然而,即便如此,作者姓名的多样性,如中间名的使用与否(例如,Aaker,Jennifer与Aaker,JenniferL.),依然对统计分析构成挑战。
为了深入探究“跨学科研究”的广度与特质,将研究重点放在了2007至2021年间在UTD期刊上发表了七篇或更多论文的作者群体上。在进行作者归类时,本文依据以下几个标准来确定他们的主要学科归属:
表4还揭示了“双栖”研究者在不同学科期刊中的活跃程度。应该注意到,在运筹管理领域,“双栖”作者的参与度最高,达到了7%,紧随其后的是信息系统(6%)、市场营销(4%)、会计(3%)、管理与组织(2%)以及金融(2%)。在跨学科期刊的出版中,由于学科交叉的特点,仅有21%的作者主要来自运筹学/管理科学(OR/MS)领域,而其他学科的作者占比高达74%,同时还有5%的“双栖”作者参与其中。
表5则呈现了一项探索性分析,旨在:(i)剖析高产与非高产作者的合作模式;(ii)观察作者在自身主要学科之外的发表情况;(iii)追踪作者合作模式的演变过程。数据显示,在2017至2021年间,高产作者与其它高产作者合作的频率显著高于非高产作者,高产作者的合作者中高产作者占比达到11%,而非高产作者的这一比例仅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