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一、阳泉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发展现状

(一)批发和零售业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逐年上升

批发和零售业是社会化大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决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引导性力量,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随着阳泉市经济总量的不断扩大,居民收入水平的逐年增加,我市批发和零售行业也得到了良好的发展。从2013年至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逐年增加。

从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2013年为7.5%、2014年为8.3%、2015年为9.1%、2016年为9.2%、2017年为8.8%、2018年为9.1%。2018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13年上升了1.6个百分点。我市批发和零售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详见表1)

(二)住宿和餐饮业行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先高后低

从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来看,2013年为2.5%、2014年为2.7%、2015年为2.8%、2016年为2.6%、2017年为2.3%、2018年为2.0%,呈现先高后低的趋势。(详见表2)

(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从单位数量来看,2018年末,阳泉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4330个,比2013年末增加2660个,增长159.3%。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1599个,比2013年末增加1000个,增长166.9%;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2731个,比2013年末增加1660个,增长155.0%。2018年末,阳泉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82个,比2013年末增加36个,增长24.7%。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60个,比2013年末增加7个,增长13.2%;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22个,比2013年末增加个29个,增长31.2%。法人企业数量稳步增长。

从从业人员数来看,2018年末,阳泉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25460人,比2013年末减少2187人,减少7.9%。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9826人,比2013年末减少1460人,减少12.9%;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5634人,比2013年末减少727人,减少4.4%。2018年末,阳泉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共有4215人,比2013年末减少1968人,下降31.8%。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1386人,比2013年末减少62人,下降4.3%;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829人,比2013年末减少1906人,下降40.3%。(详见表3)

(四)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

经过5年的发展,阳泉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资产总额不断增加,2018年末,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4190728.5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60.5%。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215194.1万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75534.4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65.8%和45.4%。2018年末,住宿和餐饮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1514.2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53.5%。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6495.7万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5018.5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54.4%和9.3%。从营业收入来看,批发业和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稳步增长,零售业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有所下降。2018年末,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10348953.2万元,比2013年末增长0.1%。其中,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9520743.9万元,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828209.3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7%和减少15.1%。2018年末,全市住宿和餐饮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34022.2万元,比2013年末减少12.8%。其中,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11936.9万元,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22085.3万元,分别比2013年末增长170.7%和减少36.2%。(见图1—图4)

从行业内部结构来看,批发业资产总额规模较大和营业收入较高的行业是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批发;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批发三大行业。2018年末,资产总计分别为2771698.7万元、283897.3万元、68327.9万元,占全部批发业企业法人资产总计的比重分别为86.2%、8.8%、2.1%,合计占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的比重达97.1%。营业收入分别为9133469.6万元、177146.2万元、142112.9万元,占全部批发业企业法人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5.9%、1.9%、1.5%,合计占批发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达99.3%。

零售业资产总额规模较大的行业是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纺织、服装及日用品专门零售。资产总计分别为303347.0万元、195632.6万元、92848.6万元,占全部零售业企业法人资产总计的比重分别为31.1%、20.1%、9.5%,合计占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的比重达60.7%。营业收入较高的行业是汽车、摩托车、零配件和燃料及其他动力销售;五金、家具及室内装饰材料专门零售;家用电器及电子产品专门零售。营业收入分别为396687.3万元、91730.1万元、71347.2万元,占全部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7.9%、11.1%、8.6%,合计占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的比重达67.6%。(详见表4)

住宿业有旅游饭店、一般旅馆和其他住宿业3种,营业收入与资产总计较高的是旅游饭店,2018年末实现营业收入7110.5万元,资产总计67577.4万元,分别占全部住宿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和资产总计的59.6%和78.1%;

餐饮业分为正餐服务、快餐服务、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和其他餐饮业,营业收入与资产总计较高的是正餐服务,2018年末实现营业收入21947.9万元,资产总计84406.2万元,占全市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与资产总计的比重分别为99.4%和99.3%。(详见表5)

(五)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类型呈多元化发展

从登记注册类型看,我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类型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私营企业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经营方式灵活等优势,已成为消费品市场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2018年末,阳泉市4330个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35家,占全部批零法人单位的0.8%;集体企业75家,占1.7%;联营企业2家,有限责任公司819家,占18.9%;股份有限公司67家,占1.5%;私营企业3318家,占76.6%,其他企业14家,占0.3%。在住宿和餐饮业182个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企业占4.4%,集体企业占2.7%,有限责任公司占13.7%,股份有限公司占2.7%,私营企业占76.4%。(详见图5、图6)

2018年末,在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从业人员733人,占全部批零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的2.9%;集体企业714人,占2.8%;联营企业5人;有限责任公司9606人,占37.7%;股份有限公司869人,占3.4%;私营企业13464人,占52.9%;其他企业69人,占0.3%。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4215名从业人员中,国有企业占4.3%,集体企业占4.4%,有限责任公司占31.4%,股份有限公司占5.1%,私营企业占54.8%。(详见图7、图8)

(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市场活力不断迸发,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也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从经济普查结果看,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18年末,全市共有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135家,比2013年增加11家,增长8.9%,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总数的3.1%;从业人员8429人,比2013年减少3803人,减少31.1%,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从业人员的33.1%;资产总计2305122.2万元,比占全市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资产总计的55.0%。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占全部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的比重虽然较小,但是从业人员占比超三分之一,资产总计更是占到全行业的一半以上。

2018年末,全市共有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28家,占全市住宿和餐饮法人企业总数的15.4%,从业人员数2274人,占全市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总数的54.0%;资产总计133618.7万元,比2013年增长89.0%。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占全部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的比重由2013年的63.3%上升到77.9%,提高了14.6个百分点。

近年来,随着电商企业的蓬勃发展,消费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困难不断加大。2018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营业收入8139460.7万元,比2013年下降14.8%,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加大。5年来,全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数呈逐年下降趋势,2013年44家,2014年41家,2015年36家,2016年34家,2017年27家,2018年28家。与2013年相比,2018年减少16家,下降36.4%。而从营业收入看,2018年末,全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14.9万元,比2013年减少了8227.1万元,下降27.8%。企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压力持续增大。

二、阳泉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兴行业发展缓慢,传统零售企业受电子商务冲击剧烈

(二)贸易企业经营成本高,效益低,竞争激烈

随着房地产价格迅速上涨,市场物价的不断上升,加之企业税收义务,仓储、运输、消防等常规性费用和越来越高的人力资源成本,企业门店续约和开新店都面临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同时由于电商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消费品市场趋于饱和,企业间竞争加剧,有些企业为了生存,不断压缩利润空间,甚至进行恶意竞争,反而加剧了其生存难度。

阳泉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经营成本不断上升,盈利能力下降。2018年,阳泉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主营业务成本5974289.0万元,比2013年增加330093万元,增长5.8%。利润总额6294.4万元,比2013年减少91951.6万元,下降93.6%。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利润总额-7567.3万元,比2013年减少290.3万元,下降4.0。企业生存形势严峻。

(三)缺少商业规划,宏观布局无序,地区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由于城市加快扩张和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商业设施增长快速。但由于有关部门对商业网点的发展缺少有效规划甚至无规划,导致相同或类似业态的网点布局失衡,盲目扎堆经营。行业类别同质化非常严重,重复率往往在50%以上,在同一商圈内甚至高达80%,出现了店面频繁关张,商铺空置的现象。

与城市情形相反的是,在农村地区,批发和零售业的发展却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消费需求。农村地区百货副食及杂货店的分布往往比较零星,有些乡仅有一家杂货铺或小超市,村民买东西还得跑几十公里到县城去,根本不能满足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点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城乡构成上可见一斑,2018年,阳泉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8.94亿元,其中,城镇258.99亿元,乡村29.95亿元,乡村零售额仅为城镇的11.6%,差距明显。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批发和零售业整体行业水平的提升。

(四)行业主体规模偏小,缺乏龙头企业,抵御风险能力弱

由于批发和零售业行业准入门槛低,经营单位主体规模都偏小,“小、散、乱、弱”的问题仍然突出。一是从批发和零售业行业单位类型来看,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从四经普清查结果看,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个体经营户20833家,占全部批发和零售业单位的比重达到了82.8%。(详见图9)

二是从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的内部结构看,单位主要以小微型企业为主。在全市4330家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大型企业仅有5家,占比仅为0.1%;中型企业有67家,占比为1.6%;小型企业有298家,占比为6.9%;微型企业有3960家,占比达到91.5%。(详见图10)

根据四经普总体情况看,阳泉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规模普遍偏小,经营规模和经营效益难以显现,抗风险能力较低,整体实力较弱。从限上主体占比来看,2018年末,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有182家,纳入限额以上统计范围的只有28家,占比为15.4%;从营业额情况看,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营业额超千万的只有6家,大部分法人企业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下;从住宿业法人企业客房数来看,2018年末,我市客房数上百间的住宿业法人企业只有8家,大部分住宿业法人企业的客房数都在50间以下。住宿业单位呈现出以小型旅馆为基础的金字塔式,单个酒店的客房数、床位数、会议室等大都无法满足高端大型活动的举办及会议的召开。

(五)实体批发和零售业转型处在起步阶段,配套服务跟不上

我市实体批发和零售企业转型仅仅处在起步阶段,通过与企业座谈调研,了解到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缺乏具体的政策支持鼓励实体批发和零售企业转型。转型阶段,实体批零企业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销售网络的社区化延伸、软件开发等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措施,但目前并没有政策为企业的转型过程提供资金、税收等政策支持。(2)缺少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由于发展前景、工资待遇等方面原因,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很难招聘到电子商务方面的专业人才进行软件开发等网上平台建设,转型过程受到限制。(3)受制于阳泉重工业地区电子商务发展落后大环境的影响,快递、物流的发展与发达地区相差较大,价格高、时效差,不能为实体批零企业转型提供有效的支撑。

(六)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经营同质化现象严重

阳泉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在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提供产品服务内容、服务标准与水平等方面同质化现象突出。一方面,在运营方式上仍以单一的实体经营为主,2018年末,全市28家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中只有11家有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营业额。另一方面,我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整体服务理念有待提升,绝大多数企业仍然沿用“节假日活动”、“打折”、“充值满减”等传统方式来吸引顾客,缺乏“以人为本”的创新服务理念。例如海底捞餐饮公司,他们为排队等候就餐的顾客提供舒适的沙发和桌椅,免费水果、饮料,擦鞋、美甲、棋类游戏等优质服务,吸引和挽留顾客的效果显著。

(七)骨干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偏低,成为制约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的瓶颈

住宿和餐饮业服务人员是服务活动的执行者,同样的菜肴和环境,在顾客享受到的不同服务质量下,经营结果也会产生较大不同。

目前,我市住宿和餐饮业紧缺管理和技术人才,尤其是精通服务业务、懂得现代酒店管理与经营的人才。从酒店、饭店的员工构成来看,大部分员工文化层次偏低,整体服务水平不高,再加上住宿和餐饮业工作艰辛,在争取人才上竞争力不足,因此招工难,招到的人员素质也不高。同时较强的员工流动性使得经营者对将员工进行深入培训所承担的投资风险也较大,缺失了异地交流,引进管理经验、管理技术、服务质量的机会,这些都是服务质量难以快速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三、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前景分析

(一)升级类商品及服务消费蓬勃发展,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市场商品供给的日益丰富,居民消费观念从注重量的满足转向追求质的提升。通讯器材类、汽车类等升级商品销售保持高速增长,热点商品不断涌现。文化娱乐、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服务消费蓬勃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消费需求不断释放,人们的消费习惯从满足日常生活需要转变为更加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享受。教育医疗、休闲旅游、文化娱乐、健康养生等服务性消费成为消费新热点,其支出所占比重将不断上升。

(二)“新零售”发展成为趋势

随着线下实体零售发展难度加大,线上电商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运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新零售”将成为发展趋势。新零售是在移动互联技术和新兴消费群体的出现与带动下,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新技术为支撑,打通线上线下,整合全渠道,优化物流运输的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新型零售业态。

1、消费者中心化:未来的新零售会更加注重消费者的需求,让消费者成为零售的中心,围绕消费者构建产业链,让消费者得到更多的体验和服务,同时获取更多价值及流量数据。

2、技术数据化:数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因此在新零售上,企业对数据的需求与重视都将不同以往。人工智能,区块连,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黑科技都会成为新零售发展的技术支撑和必要条件。

3、全渠道零售:未来的新零售将实现线上线下全部打通,渠道将成为竞相争抢的资源门槛。

(三)假日经济、旅游发展将促进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

假日经济、旅游经济的市场红利、消费者持续旺盛的购买力,会让经济不断释放“消费热力”,从而有效的带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为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和广阔的空间。

(四)“健康餐饮”将催生市场新机遇

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顾客的消费习惯逐渐从“吃便宜”到“吃味”,现已逐渐发展成“吃健康”。现如今,曾经消失的粗粮再次受到顾客的青睐,它们重新回到人们视野中,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有机果蔬超市、素食餐厅、农家乐等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生根发芽。绿色健康食品将成为餐饮业的又一次新突破口。

四、促进阳泉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保制度,扩大市场总需求

对于城乡居民来说,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最重要最直接的因素。

1、发展实体经济,吸纳劳动者就业,提升居民购买力

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大力发展轻工业和第三产业,广开就业渠道,注重发展各种生活用品、日用品等生产企业,以满足本地消费需要。注重发展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及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高技术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完善和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的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吸纳重点群体就业。健全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统筹推动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使城乡劳动者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培训,提升职业技能水平。

2、做好保障兜底工作,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逐步提高居民养老金水平。加快完善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主体的基本医疗保险保障体系。健全社会保险制度,逐步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为形成愿意消费、敢消费的心理预期,创造良好保障条件。

3、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和城乡差距

有效控制社会财富继续向中、低收入阶层集中,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发展。通过税收、转移支付等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降低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负担,让社会财富分配逐步趋于公平。

加强保障性住房的财政投入,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有效控制房价,使房价控制在居民实际购买能力的范围之内,以提高居民的实际购买力。

(二)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线上线下联动

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在冲击了传统消费模式发展的同时,也为消费品市场稳步增长提供了新的增长热点。我们要抢抓机遇,积极支持传统流通企业转型升级,开辟消费新渠道。特别是可以将阳泉的特产,如西南舁的苹果、平定的砂锅、西回的小米等充分利用自建网站、第三方平台等线上手段进行销售,实现特色产品走出去,最大限度减少消费外流,增强线上销售对消费品市场的提升和带动作用。

(三)加大商业网点的规划力度,避免社会资源浪费

有关商业网点的布局无序,需要站在整个社会资源合理配置的角度,将不同业态的发展,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和农村小城镇发展规划,确保合理配置、合理布局,使城市、农村形成合理的商业中心、特色商业、社区门店的合理配置,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要引导实体零售企业改变千店一面、千店同品现象,不断调整和优化商品品类,增加智能、时尚、健康、绿色商品品种,使商业网点内部百花齐放。

(四)推进贸易企业规模化发展,深化流通企业改革

我市大多数贸易企业规模小,经营粗放,一旦行业、市场出现波动,容易受到较大负面影响。一是要引导中小企业向规模化经营发展。要进一步提高中小企业的组织化程度,出台贷款利率优惠等各项政策引导中小贸易企业向规模化、多领域经营发展,引导企业经营服务进行提升,加快其现代化进程。二是要推动连锁经营,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首先要进一步提高连锁经营的总体规模和服务水平,以规范化管理、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服务为核心,提高连锁企业市场竞争力。其次要构建多层次、广覆盖的物流配送体系,整合物流资源,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设和管理,同时推动专业物流配送企业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

(五)进一步规范管理,为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打造良好经营环境

THE END
1.2024年中国零售行业研究报告分销沃尔玛零售业大卖场以上每个阶段的变革都对中国零售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了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升级。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中国零售业将继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保持持续创新和成长。 1.3 行业现状 2023年,中国零售行业展现了显著的复苏迹象,成为推动经济回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着力扩大https://www.163.com/dy/article/J4QRM9Q50552R5MG.html
2.零售的演变框架新样本新趋势因此,我们也将《窄播》关于零售的文章再次汇编合辑,既作为对零售过去几年观察的系统梳理,也希望在行业启动变化齿轮的节点上,再次回顾零售演变的基本框架和新样本新趋势,以待天时。 以下是《窄播》(微信公众号ID:exact-interaction)近几年发布的线下零售内容的合辑梳理。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TQxMzkzNw==&mid=2247524137&idx=1&sn=a3492e269cdd1e318845d35c627f685d&chksm=e85dcf8244be01e91b5dcba3556c4c2229be6efee22e53b33cfed0c5157c54873c0ae39621a6&scene=27
3.研判2024!中国新零售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及未来趋势分析:产业关键词:新零售产业链;新零售市场规模;新零售上市企业;新零售发展趋势 一、行业概况 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并对线上服务、线下体验以及现代物流进行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新零售的核心就https://m.chyxx.com/industry/1197702.html
4.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零售与渠道研究零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零售与渠道研究 零售行业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态势。以下是对零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详细分析: 一、零售行业现状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近年来,零售行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例如,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3.3%,尽管增速有所放缓,但https://agents.baidu.com/content/question/796995348052d8e5af7e6654
5.2022年新零售行业市场现状发展趋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数据显示,截止至2017年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89.4亿元,以目前新零售发展的步伐来看,预测2022年我国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8万亿,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15%,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方面,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至201https://95360154.b2b.11467.com/m/product/7131169.asp
6.销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MacroWord. 1 / 16 销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销售行业促进了产品和服务的流通,使得生产者生产的产品能够 顺利地流向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销售人员通过各种销售渠道和手 段,将产品介绍给消费者,促成交易的达成。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销 售,都为产品的流通提供了便利。销售行业通过开拓销售渠道、提高 销售效率,加速了https://doc.mbalib.com/view/d3e3625c91d40ae27f804a440dd9d754.html
7.中国批发零售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docx中国批发零售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摘要 2 第一章 行业发展概览 2 一 批发零售行业定义与分类 2 二 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 三 行业发展历程及主要阶段 3 第二章 市场规模与增长 4 一 近年来市场规模变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43229480.html
8.新零售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分析新零售发展趋势电商的发展不断裂变出各种业态模式,新零售模式就是其中一种,企业选择开发新零售系统就是用来帮助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的,那么新零售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及现状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易族智汇javashop 为您编辑整理的,(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第一、新零售推动门店体验再升级。线上品牌会逐渐布局线下渠道,使得线上与线下渠道https://blog.csdn.net/kingapex1/article/details/124443953
9.零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8篇(全文)零售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第1篇 .01.09 来源:服饰潭 近年来,零售业的蓬勃发展引来了人们的普遍关注,连锁门店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趋势,在这种大的趋势下,伴随着连锁业的迅速扩大和连锁门店的持续增长,对IT网络和信息化依赖程度更为凸出,不断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已成为行业发展和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据IDC发布的报告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2j0glxau.html
10.2021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环境现状重点平台及发展趋势分析行业2021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环境、现状、重点平台及发展趋势分析 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一、即时零售行业概况 1.即时零售定义及分类 即时零售是互联网零售平台为消费者提供食品饮料、蔬菜水果、鲜花蛋糕、医药健康、家居日用、数码3C等商品的即时到家业务,通常用户下单后,30分钟起到2小时配送上门。即时零售可分为平台式即时零售http://www.360doc.com/content/23/0703/14/1087165245_1087165245.shtml
11.2024年中国药品零售行业分析商派随着全球经济步入低速增长阶段,以及中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中国药品零售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本文全面分析当前药品零售行业的现状、市场走势、长期驱动力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行业参与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行业背景与现状 1.1 经济与人口背景 https://www.shopex.cn/news/archives/19887.html
12.零售行业分析报告零售业是指通过买卖形式将工农业生产者生产的产品直接售给居民作为生活消费用或售给社会集团供公共消费用的商品销售行业。零售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面临着高成本、高竞争、资源垄断、低回报、难扩张等难题。并且零售企业的回报率越来越低,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很难扩张。https://bg.qianzhan.com/report/zt_lingshou/
13.医药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制药行业医药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docx 9页内容提供方:150***4698 大小:351.05 KB 字数:约1.98千字 发布时间:2022-09-09发布于广东 浏览人气:201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医药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907/8010063113004135.shtm
14.商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分析报告精读一、商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商品零售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当前,该行业在多个维度上都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近年来,商品零售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呈现出稳步增长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https://m.vzkoo.com/read/202404224501f034efc4499a1bf61f7a.html
15.“新零售”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从总体情况来看,“新零售”的社会关注度较高,但高水平研究成果还很匮乏,研究团队和研究基地亟待建设,《中国流通经济》等核心期刊文献、行业研究报告等是“新零售”研究的重要参考;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集中在概念内涵特征解读、产生发展的原因分析、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等基本理论方面,“新零售”以消费者为中心回归零售http://www.kesum.com/Article/rddt/201907/171758.html
16.行业研究零售行业展望股票频道从增长变动趋势来看,近十年来零售行业整体销售增速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变化基本一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GDP的比重基本保持平稳,说明零售业与中国经济整体发展的趋势相符。 零售行业受宏观经济不振、海外购物消费分流、限制过度消费等因素影响,近十年来增速持续下滑,201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8.92https://stock.hexun.com/2019-12-30/199831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