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守护群众用药安全上,有这两部分人群充当把关人角色:执业药师和医院药师。虽都被称作药师,但这两类人群却有诸多不同之处:管理主体不同、工作岗位不同、准入门槛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继续教育不同……
药师队伍的构成法则
除了去医院药房、药店找药师拿药外,人们似乎很少有机会了解药师的工作,或者简单认为药师只是医生的助手,按照医生开具的处方拿药即可。事实上,医和药是分不开的,药师在合理用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学服务等方面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我国药师队伍分为两个体系:一是国家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管理的医疗机构体系内药师,实行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制度,并衍化出临床药师。二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管理的执业药师体系,实行执业资格准入制度。两类药师队伍在管理主体、资格准入、职责权限等诸多方面存在区别,造成我国药师执业水平和职业地位存在很大差异。
在医院药学部门从事药学专业技术服务的药学人,被统称为医院药师,其从业范围包括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还有疗养院、门诊部、急救站等。医院药师无需考取执业药师证书,而是走职称晋升道路,需要职称药师证。
在药监系统管辖机构工作的药学人,需要考取执业药师证书,比如在药店工作、在药品生产企业负责药品质量管理、在药品流通企业负责药品质量的药学人等。执业药师考试分中西方向,有执业中药师证书的药师可以同时调剂西药和中药,而有执业西药师证书的药师只能调剂西药,不可以调剂中药。
胡欣说:“通常,社会药店对药师要求比较严格,药师须持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方能上岗。”据了解,在非处方药(OTC)中,药品还分为OTC甲类和OTC乙类,其主要区别在于甲类药品具有一定的毒性或副作用,需要在药师指导下使用;乙类药品则相对安全,可以直接出售给消费者使用。“甲类药品的售出就需要执业药师对消费者使用的安全性进行把关。”胡欣说。
确保用药安全
不论是执业药师还是医院药师,他们的基本职责都是守护群众用药安全。
“您想买什么药?具体什么症状?哪天开始的?”“来这边先给您量个血压吧。”当我们去药店买药时,类似这样的询问会经常出现。在我国,社会药店除了是药品销售场所,还为消费者提供基本药学服务以及基于健康理念的增值服务。《“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提出,调整市场格局,使零售药店逐步成为向患者售药和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渠道。其中,药店的执业药师是提供药学服务的专业人员。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教授颜建周介绍,相对于医院药师,药店执业药师提供的药学服务具有便利性强和覆盖面广的特点。在便利性方面,零售药店是最基础的药学服务单位,更接近市场终端消费者群体,有利于提高患者购药的地域可及性。在覆盖面方面,单体零售药店和连锁零售药店数量均逐年增加,连锁化率不断提高,覆盖人群广,在疫情期间承担起守护基层群众健康的重任,是公共卫生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学服务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院药师,我国向来重视其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尤其在药品零加成的背景下,我国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强药事管理转变药学服务模式的通知》《关于加快医疗机构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多份指导性文件,为药学服务模式转型和提升医院药师服务能力提供了可行
“由此可见,不论是药店的执业药师,还是医院药师,他们的基本职责都是向群众提供药学服务。”胡欣说。
药师的继续教育之路
由于医药科技发展迅速,新药和旧药的新适应证不断出现,所以,药师需要不断学习,更新知识,才能胜任工作。而更新知识,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接受继续教育。在国际上,药师继续教育通常是强制性的,以使他们不断学习,持续更新药品知识。“药学发展如此迅速,各类新药层出不穷,不持续学习就跟不上药学发展的脚步。”胡欣认为,不论是医院药师还是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都是药师获得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途径。
然而,医院药师的继续教育略显粗糙。胡欣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一方面应该提高医院药师的准入门槛,更多侧重于让药学专业出身的人来当药师;另一方面,继续教育学分的取得应更具规范性,使继续教育真正发挥作用,而不是形同虚设。胡欣认为,相比之下,执业药师的继续教育更规范。
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全国在注册有效期内的执业药师共有743659人,环比增加8162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数为5.3人;注册在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有675202人,占注册总数的90.8%;注册在药品批发企业、药品生产企业、医疗机构和其他领域的执业药师分别有42886人、5136人、20278人和157人。对于庞大的执业药师群体,规范的继续教育更显重要。
当前,国内的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还没有被纳入国家培训体系,而是分别由中国医院协会和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承担。两个机构培训初衷一致,但培训教材各不相同。胡欣坦言,两家机构应当将培训大纲、教材等进行统一规范,并扩大培训基地的覆盖面,从而满足医院药师培训的现实社会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