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今高校要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在新媒体时代,高校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学生思想教育的新领域和新方式。而高校非官微作为大学生表达思想的重要平台,高校可以利用这个新的领域,有效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加强思想引领,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塑造大学生价值观方面的作用。
我们根据高校公众号排行榜选取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五所高校校园影响力前列的非官微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并结合用户访谈的方式,对学生用户就所在学校的非官微运营现状进行了调查。我们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问卷471份,有效问卷为94%。
(一)近半用户对高校非官微的总体满意度一般
如图1所示,有45.8%的学生用户对于高校非官微满意度为一般,表示一般和不满意的共计一半。由此看来,非官微运营水平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我们分析认为,大部分非官微的运营主体是学生,学生要兼顾学业、合作企业的营销宣传需求及用户的服务需求。总体而言,高校非官微的运营水平不高。
图1用户对非官微的总体评价
(二)高校非官微推送内容质量不高
1.高校非官微推文质量不高
图2非官微存在的主要不足
2.推送内容与用户需求存在差异
图3用户看着非官微推送内容的重点
(三)高校非官微的服务功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
1.用户普遍重视高校非官微的服务功能
如图4所示,受访者中超过2/3认为服务功能重要,仅有不足6%的受访者认为不重要。除了“内容为王”,如何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功能已成为公众号运营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图4服务功能的重要程度
2.用户对非官微提供的服务功能满意程度一般
如图5所示,受访者中近50%对服务功能满意程度一般,由此可见,当前高校非官微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远未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结合图6,在用户曾使用过的服务中,只有课表、成绩查询功能的使用人数超过一半,其他功能使用程度不高。
图5用户对服务功能的满意程度
3.使用频率较高的服务功能普遍以链接形式存在
图6用户曾使用过的服务功能
(四)用户对高校非官微的互动功能满意度比较低
1.互动功能的用户满意度比较低
如图7所示,互动功能的用户满意度调查,认为一般或不能满足的接近60%。
图7用户对互动功能的满足程度
2.线上活动缺乏实质性内容
图8根据使用频率对互动形式排序
(五)用户通过高校非官微表达意见的意愿不高
1.用户通过非官微反映思想或生活状态的意愿不高
如图10所示,受访者中有较大比例(58.41%)表示不愿意通过非官微表达思想,表示愿意的只有不到16%的比例。其中部分原因可能是非官微目前该功能的缺失,或未能及时有效处理用户反馈导致用户对该功能的不信任。
图10用户向非官微表达思想的意愿
2.用户倾向于使用官微作为反映渠道
如图11所示,用户向校方反映意见的渠道,有64.29%的用户选择了官微,只有17.22%的学生选择非官微。学生普遍认为,由于高校官微有学校管理者的参与,因而相较于非官微具有更高的权威性,自身的观点或建议也就更容易得到有效反馈。然而,毕竟已经有17.22%的被调查者选择非官微作为自身表达意见的渠道,而且在非官微平台,学生表达意见可能更自由和便利,高校可以把非官微作为一个了解学生动态的重要渠道。
图11用户向校方反映意见的渠道
(六)用户对高校官微和非官微评价不一
如图12所示,官微在真实、紧贴热点、服务功能全面这三个指标得分明显高于非官微;非官微在视角独特、形式活泼多样、互动性强这三个指标的分数明显高于官微。不难看出,高校官方与非官方这两种类型的公众号各有所长,两方的运营者应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相互借鉴。
图12用户对官微与非官微的评分
上文分析了非官微的运营现状,为了更深入地探讨非官微存在的问题,很有必要对官微与非官微的特点进行比较。我们采用比较研究方法,对广州大学城内五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官微与非官微进行横向对比研究。本次个案研究我们选取了中山大学的“中大青年”、华南理工大学的“昨日的世界”、华南师范大学的“师大青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广外人”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广中I栋医”这五个WCI指数排名靠前的公众号作为调查对象。其中,中大青年、师大青年属于官微,广中1栋医、广外人、昨日的世界属于非官微。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各个高校官微中的佼佼者或具有代表性的公众号一般会加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但实质上,这只是名义上的联盟,并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部分官微虽然加入该联盟,但在高校间的活动及业务合作上,他们更多的还是要依靠现有的资源和人脉去获得,联盟的实质作用不大。
通过比较官微与非官微的特点,我们发现,高校官微由于在经费和人力方面的资源更充足,因此能提供更全面的服务和互动功能。高校非官微在发展迅速的同时,存在着用户总体满意度一般、推送内容质量不高、服务功能存在错位、互动功能不够完善、学生通过非官微表达意见的意愿不高等问题,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营团队松散、运营资金缺乏
大部分公众号由学生运营,特别是采用兼职运营的方式,人员流动性大。如“广外人”初期由校内实习生负责运营,而实习周期通常为2-3个月。同时,由于运营资金有限,缺乏专业人员配置,容易导致内容挖掘缺乏广度、深度以及后台技术落后等问题。以“阅读原文”的链接为例,官微如“中大青年”的树洞功能界面由其运营团队独立开发,风格统一,品牌效果良好,而非官微如“广外人”的表白墙链接,只是插入第三方简单数据收集网页,仅仅作为接入口。
(二)内容原创性、可读性较低
(三)服务功能多为“搬运工”,而非“生产者”
在服务功能上,大部分非官微只是实现一个链接的功能,仅仅发挥接入口的作用。打开非官微广中I栋医的“图书馆找书”功能链接,跳转后为官方图书馆检索界面,但是,广中医图书馆官微实现了“预约”和“续借”功能,而这两个功能在非官微不具备的。同时,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接近43%和66%的用户分别认为非官微应该具备“失物招领”和“讲座/其他活动通知”功能,调查结果却显示,大部分的非官微没有“失物招领”、“讲座/其他活动通知”这个服务,,即便有“讲座/其他活动通知”功能的非官微,也存在着信息更新不及时的问题,导致了用户对此功能的不满和使用率低。
(四)缺乏品牌意识,形象定位模糊
官微如“中大青年”、“师大青年”,从头像、主体介绍到功能界面、推文内容形成统一的风格,并且有其个性化的产品、长期化的品牌活动,在用户心中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反观非官微,部分高校非官微如“华工人”、“广外人”等存在着同名的情况,公众号几乎没有任何个性;且在运营的过程中频繁更换头像,混淆用户。伴随着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大学生喜欢使用诙谐的语言、自我嘲讽、吐槽、强烈对比的颜色等,非官微要采用该群体偏好的方式进行运营,不断完善公众号语言、服务功能等方面的个性化建设。
(一)运营主体:形成专业和稳定的运营队伍,保持运营风格的一致性
(三)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功能的实用性
(四)互动方式:增加互动形式,提高用户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
魏满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张熳,作者单位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杜浩鹏,作者单位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黄艺林,作者单位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3]王斌,王萍.新媒体背景下青年意见表达的特点分析:以社交网站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