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讯记者叶宁通讯员冯威、应后威
2016年5月3日,来自武汉警方的消息称:2016年元月以来,该市诈骗警情呈现高发势头,较去年有明显上升。诈骗犯罪分子不断翻新诈骗手法,各种新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有的还是境外作案,给公安机关打击带了很大的难度。五个月来,警方已拦截电信诈骗近百起,堵截被骗款700余万元。
为应对汹涌来袭的各类电信诈骗骗局,最大限度压降这类侵财案件井喷高发,竭尽全力挽回受害市民经济损失,从2015年起,武汉警方坚持每周研判电信、网络诈骗警情,分析诈骗警情高发区域、易被骗重点人群,及犯罪分子作案手段、作案时段,并与银行建立联动机制,对诈骗的最后通道进行堵截,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反诈骗“防火墙”。
电信诈骗“黑洞”每年卷走百亿元
近年来,电信诈骗犯罪在全国范围内愈演愈烈。湖北省公安厅提供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电信诈骗发案达40余万起,2015年,全国电信诈骗案件高达59万起。2011年以来,群众年因此损失高达百亿元。在湖北,电信诈骗犯罪也是来势汹汹。
5月3日,湖北警方梳理出近段时期诈骗分子常用的诈骗手法和新型诈骗方式。根据分析,目前电信诈骗警情占该省诈骗警情近90%,占刑事警情总量的10%以上。
此外,由于近年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诈骗分子也同步利用现代科技的漏洞实施诈骗犯罪。
2016年3月,湖北警方就接报了3起涉案金额超过百万的电信诈骗警情,且均是冒充所谓“公安、检察院、法院”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件,3名事主共计被诈骗500多万元。
近年来,武汉警方通过与银行部门紧密合作成功拦截、冻结多笔电信诈骗涉案资金。
犯罪手段“升级”令百姓防不胜防
5月3日下午,武汉市公安局刑侦局法制大队副大队长张武接受荆楚网记者采访时透露,眼下,电信诈骗犯罪分子作案手法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下一些新型诈骗手法。
1、伪基站发送诈骗信息:
诈骗分子利用伪基站向广大群众发送冒充银行提示账户异常、网银升级,学校老师介绍孩子情况,低价出售房屋、车辆,10086移动充值优惠或商城兑换现金等通知,并提供一个与正规网站的相似度较高网址(木马病毒链接)。群众一旦点击网址,诈骗分子制作的木马病毒便能自动种植到事主手机上,获取群众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从而进一步实施诈骗。
2、套取事主资料购买基金转账:
诈骗分子冒充网络电商客服,提供所谓的退款钓鱼网站网址,套取事主银行账号、密码和手机验证码后,冒用事主个人资料在基金公司开户申购基金,赎回时根据事主手机验证码更改收款银行账户信息,将资金转入诈骗分子账户。
3、冒充“400”客服套取银行卡信息:
牢记六招莫信“安全账户”
有关人士指出,实施电信诈骗的犯罪分子绝大部分目的很明确:“捞钱”。如何看紧自己的钱袋子?一是要多想想挣钱的辛苦,多想想家庭的责任,多想想人生的后路。二是“遇事儿”不慌,一涉及跟“血汗钱”有关的事儿,多长个心眼儿,从细节之中找纰漏。三是牢记以下几点,任他巧舌如簧,“我就是不从口袋里掏出一分”。具体包括:
3、接受提醒,及时咨询。银行汇款是诈骗的最后环节,如果事主已经到了银行准备汇款,请接受银行工作人员的提醒;遇到实在无法辨别的情况时,及时向有关部门咨询。
4、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露富,不轻易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卡号、密码,防止个人信息外泄。一旦对方询问自己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应警惕是诈骗行为。
6、对付电信诈骗,市民群众请牢记“要转账,疑骗子”的防骗六字真言,做到不轻信、不理睬、不转账。
“十类人”给你挖“陷阱”
1、冒充警察
诈骗开场白:你好,我是××市公安局,你与一起洗钱案有关,请配合调查。
最后目的:需要你把自己的资金存到指定的所谓“国家安全账户”以证清白。
2、冒充领导
诈骗开场白:喂,你最近的工作情况给我汇报一下。之后称在会见重要客户,打算宴请一下,回去给你报销。
最后目的:要求汇钱。
3、冒充老师
诈骗开场白:“喂,我是你学院老师,教师节快到了,现在我手里没有钱,先用你的钱帮我给领导包个红包,等有空把钱还你。”
辨别办法:为人师表怎么会向没挣钱的学生借钱呢?而且还是贿赂领导的事儿,他就不怕被传出去吗?现在反腐力度那么大!不想干了?
4、冒充快递公司
最后目的:要求转账。
5、冒充法院
诈骗开场白:说有人起诉你,吃了官司,要求你交纳滞纳金,垫付诉讼费、押金之类的款项。
最后目的:要求汇款。
6、冒充银行客服
7、冒充黑社会
诈骗开场白:朋友,我是×××,你得罪人了!要想平安,请马上汇款5000元,不然就砍断你一条胳膊。
8、冒充税务局
诈骗开场白:您好,我是国税局,最近有购买汽车或房屋将享受退税政策,但需要交手续费。
辨别办法:哪有这种美事啊,醒醒吧!
9、冒充公证人员
诈骗开场白: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你的手机或短话号码在××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但需要缴税。
辨别办法:公证员什么时候还干起客服的活了?贪小便宜吃大亏!
10、冒充财政局
诈骗开场白:声称可以领取“新生儿财政补贴”、“助学困难补贴”或者“购车补贴”,但需要先交保证金。
辨别办法:给补贴跟交保证金有什么关系呢?只有骗子才会这么做!
13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法:
1、“猜猜我是谁”诈骗:
2、冒充亲友“汇钱救急”:
3、冒充房东:
诈骗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他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后方知受骗。
4、钓鱼网站:
6、虚构中奖:
诈骗分子随机向手机用户或在互联网上发送中奖信息。一旦用户拨打“兑奖热线”,诈骗分子即以需先交“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种种借口让用户汇款来骗取钱财。
7、引诱短信:
收到“请把钱存到××银行,账号××××”、“还未汇款吧,账号已改为××××”、“钱请还至账号××××”等内容短信,事主误以为是商业伙伴或债权人的短信而按要求汇款。
8、征婚交友:
9、网络招工:
11、办理信用卡:
12、订票诈骗:
13、淘宝刷信誉:
诈骗分子在网上发布“诚招网络兼职,帮助淘宝卖家刷信誉,可从中赚取佣金”等消息。事主信以为真,遂按照对方要求多次购物刷信誉,后发现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