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记者庞婷)9月16日,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办2023年北京市大型现场招聘会。招聘会以“服务‘五子’联动共享首都发展”为主题,汇集重点领域优质企事业单位2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7000余个。为更方便更快捷地服务求职者,本次招聘会还提前发布岗位预约二维码,求职者只需扫一扫就能生成“个性化岗位清单”,快速锁定心仪岗位。
本次招聘会现场吸引近4000名求职者参会(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数字招聘新模式刷新求职体验
在现场,一款刷脸投递简历的求职机前吸引大量求职者前来体验。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求职机叫做“1号求职机”,求职者只需要在求职机上点击职位进行刷脸,刷脸后即可生成简历数据,求职者点击报名确认之后,企业就会收到他的求职信息,整个过程只需15秒,能够大大提高求职效率。
“1号求职机”前吸引大量求职者围观体验(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今天是我们大型‘1号求职机’首次亮相北京线下招聘会现场,目前主要适用于灵活就业市场、线下招聘会、校园招聘、劳动密集型工厂和服务行业招工等场景使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求职者也可以通过“1号求职机”了解企业情况,“目前,与‘1号求职机’合作的企业约有十几万家,覆盖全国各地,涉及多种行业类型,求职者可以详细了解企业的介绍和岗位要求等信息。”
工作人员演示“1号求职机”使用方式(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岗位匹配难题,本次招聘会提前发布岗位预约二维码,求职者填写基本信息后,将生成针对性的“个性化岗位清单”。招聘会前,利用信息化手段先做好人岗匹配,在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就可直接到心仪的企业参加招聘,为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搭建起供需精准对接平台。
政策咨询处排起长队(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现场还有多名职业指导专家提供就业服务,为求职者进行简历诊断、面试指导、职业规划等现场咨询。
职业指导专家为求职者提供简历诊断等就业服务(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招才引智
本次招聘会设置九大专区,包括国企及事业单位、科创企业、数字经济等,其中特别增设“京津冀”“新两翼”和“两区建设”专区。
招聘会邀请天津、河北的15家优质企业参会,引导区域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同时,还瞄准“新两翼”产业发展方向,吸引16家企业,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重点进驻企业用工需求,为“新两翼”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工作人员为求职者介绍雄安企业情况(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在河北雄安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展位左侧张贴了两张二维码,分别是雄安人才服务网站和公司主页二维码,雄安人力招聘负责人刘仁强介绍,雄安人才服务网站是雄安招聘的一个入口,起初这个网站只服务雄安,后来覆盖到了保定等周边市区,现在正在进一步向京津冀推广,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北京等地的人才来到雄安。“因为雄安的企业是从北京疏解过来的,所以我们对人才的需求大多还是对标北京的高精尖人才。这次在北京设展也是希望能吸引一些北京高校的学生加入我们。”
与招聘会大多数企业不同,刘仁强表示,此次设展的主要的目的不仅是招聘,更多是想借此机会向广大求职者介绍雄安。“雄安的企业都是北京疏解过来的国企和央企,求职者可以享受和北京对等的工作机会,但面临的生活成本更低,通勤压力更小。现在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很齐全,两公里内有幼儿园、小学,公司周边就可以租房。同时,公司也为每位员工提供了房补和餐补。”
求职者与招聘人员沟通岗位信息(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招聘者为求职者介绍公司情况(央广网记者庞婷摄)
现场还开展《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目录(2023年版)》宣传推广,引导劳动者锚定求职方向,促进人力资源优化配置。
云端招聘延时服务“不打烊”
本次招聘会会前共有6518人通过预约小程序参与人岗匹配,现场吸引近4000名求职者参会,用人单位收取简历291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