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几年前,工具产品会是很多创业公司的优选项目,相对来说利用技术优势解决用户痛点更容易积累用户,从而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然而技术壁垒并不能成为永久的护身符,超出用户感知的技术优势也没法持续产生边际效益。在经历用户迅速增长过后,产品同质化会使得用户迁移成本降低,如何“去工具化”突出产品独有价值,留住用户从而产生商业价值成为不能避免的研究课题。
我们也已经看到一些工具产品结合自身特色深耕细作,探索出值得学习的思路。大姨妈利用“社区化”,从简单的经期管理工具,衍生成为女性交流平台。墨迹天气结合节气话题、实景UGC带动用户活跃度提升留存,不再是单方面提供信息,而是用户可以针对天气讨论的平台。搜狗输入法则通过内容运营搭建起生态平台,丰富了产品价值,延伸了商业化空间。
在内容的选择上,搜狗输入法从皮肤跟表情切入,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后的决策。作为输入的载体,键盘界面的美观性直接会影响到用户体验,试想长期高频次面对千篇一律的默认界面,是会日久生情还是累觉不爱?延伸到表达后,表情的需求也是自然而然。
内容提供:
在内容的提供上,搜狗输入法没有局限在官方出品,而是通过资源分层、分类,利用PGC+UGC以及合作的方式连接供给者跟用户。
1、皮肤提供:
1)精英设计师:
定位在专业水平的作者
按照热点、节点等计划性的提供优质皮肤内容给用户。
a.内部设计师
b.外部设计师
定期的举行皮肤设计大赛,利用合作方平台(如站酷等)积累外部优质设计师资源,参与皮肤设计;
2)皮肤开放平台:
定位在有设计基础的作者
搜狗输入法将皮肤设计流程产品化(皮肤编辑器),通过积分会员体系鼓励有设计基础的作者/用户参与皮肤设计。作者(甚至品牌方)可以根据自身偏好、诉求制作输入法皮肤,在官方审核通过后即可上线。
3)键盘壁纸:
定位在普通用户
无论产品提供多么丰富的内容,都没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搜狗输入法通过客户端键盘壁纸功能提供了UGC通道,用户只要几步傻瓜式操作,就能将喜欢的图片生成相应的精美皮肤。
2、表情提供:
1)明星表情
2)卡通表情
3)影视游戏表情
遵循从用户需求出发的原则,搜狗输入法在影视、游戏表情上也有涉猎,结合优质设计,给用户提供创意十足的表情内容,《花千骨》白子画Q版表情上线后很快突破50万下载量。《爸爸去哪儿》、《中国好声音》、《蒙面歌王》等表情也都大受欢迎。
内容消费:
工具类产品的用户在内容消费上一般可以分成两类:主动消费型跟被动消费型。不同类型的用户在内容消费引导上需要有不同的方式。
1.主动消费型用户
对内容会去主动寻找,消费引导就需要让他们快速的找到满意的内容。专题、推荐、分类、搜索等都是出于这样考虑开展的。
2.被动消费型用户
另外在产品引导上,搜狗输入法首创性通过候选词推荐表情的方案,降低了用户使用表情的门槛(不需要进入表情商店选择),并且使得表达更加生动。如下图,输入“生气”后,在候选栏会推荐一个对应的表情图。
价值衍生:
1.创作平台
1)皮肤的预览页,有作者信息;
3)表情的预览页,能跳转到作者的作品页面;
2.宣发平台
如前所述,越来越多的手游、影视作品选择跟搜狗输入法进行皮肤/表情合作。搜狗输入法通过质量把关及内容消费引导使IP的传播得到保证。随着生态的持续发展,搜狗输入法成为IP分发甚至首发渠道也是有可能的。
本文由姑婆那些事儿发布,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并附带本文链接,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