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期货市场,一个年轻人不断用智慧和能力创造自己的交易记录。
2015年至2016年,他在实盘赛事中获得收益率冠军,综合排名第三,收益率高达220%。自从他进入期货市场以来,不到六年,他就用2000元开始实现了1亿元的人生目标。王月松就是这个像开挂一样的年轻人。
王月松,原名王春禄,河南濮阳人,黄河岸边90后年轻人。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经常看到黄河的洪水,他家的玉米被淹没,生活很紧张。像我们普通人一样,普通人在学校长大,担心一日三餐,财富和自由是一个梦想,他在昆明工地搬砖,大连服装厂工作,北京商场门口当保安,年纪轻轻,经历了生活的起起落落。但还是找不到人生的出口,可命运的转折总是不经意间到来。
2012年,王月松偶然从报纸上看到一个故事,大意是武汉一位退休教师投资期货,一年从不到5万到几千万不等,后来又回到了原点。这个故事开阔了王月松的视野,他对期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父母对期货的一无所知。不明白他为什么要从服装厂辞职。想着整天在电脑前赚钱,并建议他不要再做梦了,但王月松觉得期货行业做成功就成功,做不成功大不了就回工厂工作,所以每天都在研究期货。因为自己种玉米,手里唯一的2000块钱就压在玉米上,一手玉米赚两个点就走,一天赚50多块就不干了。他发现这样赚钱比打工容易多了。
此时,大商所玉米价格为2400元,询问商家后得知,东北玉米质量好,比华北玉米价格还便宜,所以交货价格绝对超过2400元,绝对有很多套期保值会进入交货,所以他不停开空,直到交割月2100多,不停滚动加仓,就这样,赚了钱之后用同样的方法做豆粕。豆粕跌了就买。买了之后高点出来,简单的方法重复用,短期赚两三个点就走。
成则一飞冲天,失败只是从头再来,王岳松就是抱着破釜沉舟的信念进入期货市场。
这时王月松不得不在痛苦中反思,开始寻找问题的根源,纠正心态。
当王月松调整好心态,回到期市后,一方面通过不断复制以往的成功方法,交易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他也在磨练自己的心,不断与内心的贪婪和恐惧作斗争。期货市场是公平的。只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能力,他们就可以在期货市场赚钱。
从2015年12月开始,王月松参加了第四届天纵期才大赛,开始以5.7万元的初始资金在期市遨游,其持仓品种主要是豆粕和塑料,利润也来自这两个品种。做多,做多,极少做空。他的利润100%来自做多,每天的头寸是80%-100%。满仓是常有的。赚多了出金,保证金不够了再入金,
大体上遵循顺势加仓的方式。当天价格上涨就多头加仓,同时钱赚到一定程度,就先出金落袋为安,然后用小资金继续做。在品种选择上,工业品中选择塑料,其实根本没有选好,农产品中选择的是豆粕,这个选的非常好,品种的选择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在众多期货品种中,王月松在选择塑料错误后,立即将目光转向熟悉的农产品,此时农产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另一个是阿根廷,在大豆收获季节遭遇大雨影响收获,传闻减产很大。所以想赚大钱,最重要的是越涨越买,赚不到大钱。最大的原因是越涨越不敢追高。
在王月松手中,期货交易就像一个小魔术,却变成了真正的大惊喜,让他能够在梦想的翅膀上自由飞翔。虽然期货市场有很多机会,但能抓住的机会真的太少了。如果能抓住一两个大行情,资金就会有跨越式的增涨,
人永远是期货市场的最终决定因素。王月松在交易过程中也没少出现问题和困难,但他一直相信困难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找到克服困难的方法。和所有期货交易者一样,他在交易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很多困难,但他会通过资金管理和心理调整等一系列方法逐一克服困难。
此外,熟悉市场和品种是交易过程中最大的武器。在所有不熟悉的品种中,王月松很少盈利。他主要是做农产品,玉米、豆粕、棉花、油脂油料等品种。主要依据是通过对这些品种的长期观察,熟练掌握生产周期、消费淡季、旺季等特点,这是常年积累的经验。他的资本增长如此之快,主要是在看到一波趋势的前提下,持续盈利、增加头寸、滚动操作,实现利润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