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卖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
而一个人能合法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
1、卖信息
2、卖钱
3、卖他人注意力
1、最高端的,靠卖信息赚钱
信息越不对称,越赚钱。“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许多高级打工者,因为最初没本金,只能从底层打工干起,但一旦做到高阶,掌握大量信息资源之后,几乎都会从做业务切换到做信息掮客,Rainmaker,靠撮合行业内的交易来赚钱了。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
比如一些金融期货小头目,一个团队8人,项目分成1000W自己拿走850W,剩下的7人分走150W,活都是手下干的,自己轻轻松松拿走大部分。
因为手下那些人处于信息链的下游,所以有汤没肉是很正常的事情。
更接地气的例子,就是经常被白领们嘲笑的房地产中介。一个一直被认为和洗剪吹是一个档次的屌丝群体,在房地产交易大潮中赚得盆满钵满,屌丝逆袭大部分出现在这个行业当中。
话说现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个不是千万元起跳,这其中的中介费按2%算就是20万,一年只要能做成几单,性价比远超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领们。
而与此对比,现在一个新三板公司上板前的法律审核,律所收费也就区区15万,律师收了钱还要承担法律意见书的责任。
而房产中介根本没啥责任,既不需要文凭,也没见他们做太多事情,就是带人看看房,谈谈价。十几万、几十万的中介费轻松入袋。
除了商业掮客,还有权力掮客,更加无本万利。
2.最轻松的,是用钱来赚钱
房产增值、房租、利息、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
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这个时代,个人财富增长的主要载体就只有房产增值。
什么都不如买房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共识。
但很多人没有再往深去想?为什么啥都不如买房呢?
答案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
阶层固化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资本回报率开始高于劳动回报率:
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收入瞬间前功尽弃,赚的再多也追不上资产增值的速度。
你们看那些投行精英,一堆又一堆sellside的人以跳去buyside为上岸目标,体现的也是劳动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差异。
现在只有极个别的行业(如互联网),其劳动回报率的增速才有可能高于资本回报率的增速,所以这其实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的标尺。
香港人把买房叫“上车”,把工薪阶层购置的第一套楼盘叫“上车盘”,其实特别形象——
想象一群人跟着汽车跑,只要你能跳上这辆车,你就是在车里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动的快。
这,就是是靠钱赚钱的魔力。
当靠钱赚钱和前面说的信息垄断相结合时,威力就更大,有人在国内某景点外承包了一个庙,稍作装修,一年的纯收益是400万,接下去躺着数钱就好。
3,性价比最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在卖注意力这个行当体现的淋漓尽致。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来钱,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屌丝经济。
这些新经济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读书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就比如说网络直播,一个脸蛋还不错的漂亮姑娘月入十万不是问题,凭的是什么?
男屌丝够多,男屌丝手机有支付功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
第一个条件以前一直有,第二个条件最近几年才达成,所以对于这些姑娘来说,这个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时代就这样来到了。
网络直播,为屌丝提供了以最小成本,获取和美女互动的虚拟体验的可能,你并不能说这没有意义。
这个星光值100就等于一元人民币,
赚了多少一眼就能看出来
普通人感冒了去医院,几十块钱诊疗费,必须要有本科以上,考取医师资格,实习1-3年,取得医生资质的人才能开单。
但老百姓一辈子90%的收入买个房子,就一群洗剪吹中介在操作然后凭空收十几万。
普通女孩子从小刻苦念书,工作后披星戴月,加班加到颈椎出问题也不过就那么一个月几千一万的,网红直播们撒撒娇,唱支歌就一年上百万的入账。
这样想想,确实很难让循规蹈矩一辈子的人接受。
这当中聪明一点的人,靠逼着自己念书、进修、升职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
有人曾经讨论为什么顶级的对冲基金比起顶级的投行业务,赚取的财富要高出一个数量级,恐怕也正因为如此——
那么重点来了?
问下自己:
你有足够的视野平台高度,可以轻松卖出信息资源吗?
你有足够的资金操盘资本吗?
你有颜有脑有胸吸引别人注意力吗?
结
尾
斯蒂芬.柯维在提出的《高效能七个认识的习惯》中第一个习惯就写到:积极主动。所以一切成功的第一步都是需要行动,如果你没有以上可卖的资源,连积极主动也无法做到,那对不起,别说月入百万,月入1万也跟你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