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签率特别高。是别的股票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
号称「最容易中签的新股」。
这话我能证明,这不我也中了。
我动用的两个账户各中一签,于是今天吃到了44%的涨幅。
赚了两千多块钱。
钱虽不多,但却是躺着挣的嘛。只动了动手指头,交了交钱。
肉就喂到嘴边了。
香不香,真香。
我在网上看到有人一下子中了3万多股,今天这一涨,小四万元到手了。
真是一块大肉了。
你中了几签?
其实有点后悔——
该多开几个账户的。
其它的即使打中了,涨起来也就一万多、甚至只有四五千。
所以打新打的非常佛系,懒得找亲戚朋友帮忙。
只开了两个账户。
但这回俩账户同时躺赚,让我又有点蠢蠢欲动了——
要不,怂恿我男朋友也开个户?给我用。
下次肉到嘴边,还能多咬一块。
就是得再准备几个门票股了....
我的门票股之前聊过几回,可惜好几个已经涨得很高了,不想再加仓。
大伙有没有推荐的,让我参考参考~
三
再说说中概股。
前几天我在留言区说——开始重启定投中概互联了。
因为跌下来了好多,从高点跌了差不多30%下来。
从烫手变得凉了不少。
挺适合买一点了。
另外我还增加了一个——恒生科技ETF,513130
说说我的考虑。
这一年多来,投资港股的ETF丰富了很多,名号各异。
看的人发晕。
到底买哪个更好?
我自己是用了一个做减法的思维。
我们为什么要买港股ETF?
我觉得有两种——
1)要好公司;2)港股有,内地A股没有的公司
有的人觉得——有些公司内地香港同时上市,香港那边估值更低。
有羊毛可以薅。
但谢治宇的观点:
在香港便宜,有它便宜的道理。
买港股公司时,还是要买好的、稀缺的。
A股这边买不到的。
而A股买不到的好公司,大部分都是互联网公司...
那恒生科技ETF,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了。
它可以在中概互联、中国互联这两个老牌之外,提供一个新的好工具。
后面这俩太知名了,经常被买到额度紧张,要限购什么的。
还会出现场内溢价,贵。
这时候就可以买恒生科技ETF嘛。
新,额度也充足。
恒生科技ETF的成分股和中概互联、中国互联这两重合度挺高。
选了30个在香港上市的科技公司,互联网浓度近90%。
阿里腾讯美团京东小米快手B站百度网易...
统统囊括了进去。
二是它主打港味互联网
里头绝大部分公司,只有香港买得到,也是香港本地编制的指数。
港味浓。
但也不用担心只有港味——
原本很多美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现在都去香港二次上市了。
比如B站,Lisa的心头好之一。
之前要专门开个美股账户买,现在它也回港股了,也入选了恒生科技指数。
要买就容易多了。
总之,大家如果不知道怎么在港股买买买,可以参照一下我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