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公安局近期披露,本市接报的电信网络诈骗既遂案件中,1990年以后出生的受害人数量占全部受害人数量的比重超过六成。这与一般的大众认知相悖,大多数人认为中老年人更易受骗。事实上,作为互联网原住民的“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日渐成为诈骗团伙的主要目标。
记者从上海警方获悉,近两年,本市30岁以下的电信网络诈骗受害人数量显著升高,个案损失也在增加。与此同时,针对年轻人的诈骗手段也更多,兼职刷单、网购退货、虚假网络贷款、游戏充值等,都是年轻人容易上当的诈骗圈套。
在校大学生被洗脑
“那一刻完全陷进去了”
“我从来没有申请过网贷。”丁辉一开始是警惕的,但他听到对方说有借贷记录可以提升信誉度,就产生了兴趣
今年3月25日,上海某高校大三学生丁辉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来电。对方声称是一家网贷平台客服,收到丁辉的贷款申请,征信系统里查询到他信用良好,可以向他提供无抵押、无利息信用贷款。根据对方的说法,良好的借贷记录可以提升用户信誉度,对以后向银行申请房贷等都有助益,但需要核验申请人的还款能力。
完成银行卡验证后,对方开始探听他的支付宝余额,并让他把余额里的2000元转到指定银行卡,进行更全面验证,说“这个验证可以提升贷款额度”。按照“审核员”指令,丁辉打开支付宝,再次重复之前的操作。这次收款账号跟之前一样,实际是个人账号。但这一次的验证资金没有立即退还。对方表示,平台跟银行的后台往来系统正在升级,资金往来通道暂时切断,保证在当晚24时前退还验证金。
丁辉终于意识到自己可能被骗了,在室友提醒下,立即报警。警方查询发现,丁辉转账的银行账号其实来自西部某省一名年轻人,经核实,这个年轻人的银行卡被人用几百元钱收走用于诈骗。回想自己在骗子引导下一次又一次转账的举动,丁辉觉得像是“在帮骗子给自己洗脑”,那一刻完全陷进去了。
未成年人帮人刷单
“骗子看中家长的钱包”
很多未成年人受害者的家长没有履行好监护责任,对孩子使用手机不加管束,对支付账户密码的保管也不到位
丁辉遭遇的其实是一种成熟且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近年来,在其他各类刑事案件数量逐年下降的同时,电信网络诈骗的案发率却一路升高。从受骗人员年龄分布看,“90后”已成为诈骗分子的重点诈骗对象。在上海,“90后”受骗人数远超其他年龄段人数,算上“00后”“10后”,31岁以下的电信网络诈骗受骗人员占比达62.7%。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全国范围内的电信网络诈骗受骗用户中,“00后”群体数量超过“60后”,占4.3%,进一步反映出诈骗分子正逐步把目标向熟悉互联网但风险防范意识较差的年轻学生群体转移。
类似情况并不罕见,越来越多诈骗团伙已盯上未成年人。“骗子设计这些针对年轻群体的圈套,看中的其实是家长的钱包。”孙荪说,他接触过很多未成年受害者,部分原因是家长没有履行好监护责任,“家长对孩子使用手机不加管束,对支付账户密码保管不到位,给了骗子可趁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