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丨寻找兼职也能成为犯罪“帮凶”?
随着网络安全治理越来越严,诈骗团伙已经开始想尽办法隐藏自己。资质好、信誉高、防范意识不强的在校学生成为首选目标。为避免成为诈骗集团的“帮凶”,相冰通过大河网给广大网友科普了其他几种常见的诈骗“工具人”。
【兼职工具人】
“引流拉人、辅助建群,完成后退群领佣金。”这些人自诩积极奋斗的斜杠青年,以为兼职是帮商家吸引人气,殊不知这些“群友”即将被骗子狠狠榨干。
【解封工具人】
这些人加入解封工作室,预先添加骗子账号进行养号。当骗子账号被举报封号时,再以好友身份完成辅助解封。“这可不是‘助人为乐’,一旦帮骗子解封成功,他们就可能涉嫌犯罪。”
【跑分工具人】
有些人为了赚钱,在跑分平台注册,把自己的收付款码、银行卡贡献出来,并且缴纳押金。接收骗子的赃款后,一番洗钱再流回骗子手中。“他们没有意识到,由于接收的都是赃款,自己的账号也很容易被封!”
分析丨“不知情”是免罚理由吗?
“事先我并不知情。”“我不知道银行卡借给别人也是犯罪。”在赵一婕的办案实践中,有的犯罪嫌疑人找各种理由辩解。“事实上,涉嫌‘帮信罪’,只要意识到对方是在实施信息网络活动犯罪,就算不清楚具体实施何种犯罪,也能构成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造成他人损害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可以看出,这两部法律使用的文字都有‘造成他人损害的’”,赵一婕强调,“尤其在新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实施后,只要‘被损害了’,被害人就可以依据新的法律向卡主或者诈骗分子提出民事诉讼。”
“一旦涉案,严重的可能构成‘帮信罪’,情节较轻的也可能依据2022年12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反诈民警相冰表示,无论是刑事处罚还是行政处罚,都会对学生毕业后的考研、找工作等生产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同时会被多个部门联合惩戒。
预防丨如何避免成为“工具人”?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高校学生,对租收款码、租账号等不正经的兼职坚决说‘不’!”李桃丰提醒广大高校学生,一定要严格保密自己的账号、密码、二维码。看到有人发布租号、跑分、解封等兼职,赶紧举报!
新型涉网犯罪是一个多环节的犯罪,涉及多个行业。“电信诈骗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会治安问题,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治理问题,各行各业都要扛起主体责任。”相冰表示,像金融行业、电信行业以及互联网行业,如何防止成为犯罪分子的“帮凶”,也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金融部门要规范银行卡开办及管控,电信部门要规范手机卡开办及管控,而互联网行业对于一些在网上从事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发现,及时管控,严格准入条件。”
骗子吃肉,“工具人”啃骨头。赚得少也就算了,一旦案发,骗子在国外逍遥,“工具人”首当其冲被抓。“我们盘点了电诈‘工具人’的年龄范围,他们大多一二十岁。”在讯问室里、在派出所门口、在冰冷手铐下,他们的样子令人揪心。赚钱的方式有很多,在这里,记者也提醒广大网友,千万别选写在《刑法》里的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