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松,1979年生,毕业于英国雷丁大学,获计算机硕士、博士学位,曾任索尼图像压缩算法工程师,后于高校任职。2016年3月出任花椒直播CEO。
“我是坐着效果好,还是站着效果好?”
“我觉得不行,好像有点卡!”
“听得见按1,听不见按2……”
第一次做直播的吴云松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还时不时招呼现场工作人员搭把手,调整了很久才进入状态。这是花椒直播的一档网红速成节目,吴云松总结了一套“规律”,教女生如何在花椒当网红。因为直播ID为“伦敦的鹰”,网友们亲切地称他“鹰哥”,这档节目叫“鹰哥教你做网红”。
吴云松接受《环球人物》记者的采访,也是在这间直播室。6月闷热的午后,他带记者一行人躲进这间玫红色墙壁的小屋子,沙发旁是一个半人高的“花椒宝宝”玩偶。
明亮的色彩着实让人“亢奋”不少,落座后,吴云松一扫沉闷,滔滔不绝起来。在视频行业浸淫多年后,他于今年3月挑起花椒直播CEO的大梁。接受《环球人物》记者的采访,吴云松聊到花椒直播的“改革”,以及对热火朝天的直播行业的一些看法。
“高大上”的调性
吴云松用“房子理论”来阐释花椒直播现在的运营逻辑,放到“屋顶”的是明星,成为直播平台内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告诉记者,金牌编剧于正是第一个走进花椒直播室的明星。收到邀请时,他扭捏不肯,觉得自己的大头像出现在一群性感美女中,画面不太和谐。吴云松找他聊了一顿饭的工夫,亲自带着他参观了砍掉“秀场”的直播室。一番游说下,于正试播了几分钟,觉得还挺像那么回事,于是注册了“于正小朋友”的账号,在花椒上开了直播。
如今的花椒直播页面,王祖蓝、李维嘉、胡军等明星都成了常客。吴云松的畅想是,随着入驻明星越来越多,直播平台的雪球一定越滚越大。
现在,花椒与黑马学吧正联合打造一档创业挑战节目《大咖驾到》。像李开复、徐小平这样的商业大咖在花椒上讲创业,甚至公开招学徒。在这些商业大佬中,丰厚资本创始人杨守彬直播吸引了521万人观看,成了投资界的“直播第一人”。
“我们始终将内容摆在第一位。现在的花椒更多元了,不仅有素人生活秀,还有强大丰富的专业人才。”吴云松把这种“高大上”的调性看作催化剂。“与各行业精英碰撞思想,产生了大量高于行业标准的优质直播内容。这些优质内容也保证了用户优质,反过来又成为各行业入驻花椒最重要的吸引力。”
站在最火爆的互联网风口
说到直播平台的营利模式,吴云松相信,不管是淘宝这样的电商,还是papi酱这样的内容生产者,所有平台到最后都是要变现的。
未来,打赏不再是花椒的主要营利方向。吴云松想出了一个参照点击量结算主播“工资”的方法——举个例子,如果每千人点击对应6元钱,房间人数600万,一天就能挣3.6万元。如此一来,主播不用为了那些虚拟奖品一味迎合个别“土豪”,而是把注意力都放在提高总流量上。“播得好就赚得多,播不好就赚得少,花椒主播靠真本事赚钱。”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花椒这个私密朋友圈,将改变人们的社交模式。它跟微博一样,也是个社交平台。以往用户通过一小段文字、几张图片,或者是小视频等扁平化的素材去感受和想象产品特性。直播是一个更强的平台,更加真实立体,每个人都能为自己代言发声。”
但不可否认,与其他直播平台一样,创立仅一年的花椒仍在“烧钱”抢流量。不过吴云松很乐观。“现在的直播行业就像前几年的手游,大量的资本涌入,大量的公司出现,这是发展的必然阶段。”
那什么时候能营利?他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三个字——“分分钟”。“就像当年的淘宝和滴滴打车,如今我们也在赌下一个未来,它可能下一秒就会实现。”
“希望更多人懂直播”
其实在加入花椒直播前,吴云松就一直游走于视频软件行业。工科出身的他曾游学英国,拿下雷丁大学计算机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在索尼做过图像压缩算法工程师,后来又跨入教育行业,在高校搞软件视频研究。朋友说他出任花椒CEO是一次“华丽转型”,吴云松想想说,其实点与点之间都是紧密相连的。“图像的压缩质量、卡顿现象、美颜计算方法,大家讨论的这些技术,我都是门儿清的。”
不光是技术,吴云松对画面美感也有执念。他喜欢满世界旅游、拍片儿,打哈哈自封为“京城顶级摄影师”,采访时就直盯着摄影记者手里的相机说,“你那个我玩很久啦,直播室里的灯光都是我找朋友设计布置的”。
做管理,吴云松绝对是实干派。花椒员工都叫他老吴,“老吴是个光速的人,他说的事48小时内必须兑现”。不过在吴云松自己看来,最适合的标签还是“花椒大土豪”“花椒首席直播者”“认识美女最多的人”。
唯独聊到大众视野里直播平台的负面新闻,吴云松才严肃起来。他带着《环球人物》记者拐进直播间旁边的监控室,一屋子的人吭哧吭哧弄着电脑,不时抬头看看墙面上密密麻麻的直播显示器。他们要保证,一旦发现涉暴涉黄的直播内容,必须在5秒内“咔嚓”切掉。吴云松说,博眼球引流量就是饮鸩止渴,最终坏了名声,潜在用户也跑了。
“如果要分析直播行业现在面临的最大壁垒,我倒不认为是企业的负面新闻,全民对直播的认识更加重要。现在的‘天花板’都是直播公司用资金和人力顶上去的。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懂直播、懂直播+,行业才能真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