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讯(记者李一能)日前,松江警方从去年侦破的一起培训贷诈骗案入手,深挖线索、深层穿透,捣毁了一个涉嫌实施“招转培”诈骗的犯罪团伙。今年2月,松江警方至外省市将最后一批26名团伙成员抓获归案,至此,整个诈骗团伙的4处窝点、225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网打尽。
去年7月,松江警方接报一起“培训贷”诈骗案件,报警人詹同学是在校大学生,看到某短视频平台介绍“零基础”学习平面设计,且公司可提供长期稳定的兼职工作,便想在学习之余兼职补贴自用。
尽管6580元的高昂培训费让她十分犹豫,但在看到客服发送的“学员反馈赚了很多钱”的聊天记录后,詹同学十分心动。客服还告诉她,如果一时拿不出那么多学费,可以办理所谓的“助学贷款”,詹同学便果断下了单。
此后,客服给詹同学发送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视频和几次兼职单,让詹同学赚了200余元后,就不再提供任何兼职机会,詹同学非但没有赚到钱,反而要每月支付高额的贷款利息。
案例二
近日,读大一的江西女孩张晓文向《法治日报》记者反映,自己可能遭遇了“培训贷”骗局——她参加了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工作人员极力推销,说可以边学习课程边做他们的兼职,赚来的钱分期付学费,而最终打动我的是那句‘学习技能不是消费,是投资’。”
张晓文就这样在机构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总计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
后来,她发现课程内容与承诺的不符,培训课程极其不专业,机构也没有像先前承诺的那样给她提供兼职机会,培训机构还会不断向她推荐价格更高的进阶课程。她提出取消课程退款,但仍需要缴纳2023元违约金。
诈骗手法剖析
易受骗群体
在校大学生、待业宝妈、无业人员等群体。
诈骗手法
1.主打感情牌和免费牌
发布教学信息引起你的兴趣。而且他们还会让你去看他朋友圈或者看他和其他学员的聊天信息,里面有大量的绘图和曾经的上课经历,或者发布让你感受到他的“诚意”。
2.引诱缴纳学费贷款
“销售人员”就会引诱被害人至指定的平台开通所谓的“助学贷”(其实就是小额贷款),或是让你办理分期付款。
3.退学付高额违约金
一旦有学员申请退学,“售后人员”则会索要高额违约金。
4.小额兼职迫放弃
对于完成所有学习课程的学员,则给他们一些为数十元小单,与公司承诺的相差甚远,然后就不再提供任何兼职机会,消磨学员耐心迫使其主动放弃兼职。
反诈君提醒
1.在遭遇“培训贷”套路和陷阱时,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理性的判断。
2.学生群体也应增强防范意识,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转账汇款及办理贷款等,保护自己合法的权益,不要落入“培训贷”陷阱。
3.求职期间注意甄别招聘信息与公司资质,如遇搞不清、拿不准的情况,请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理性判断,谨慎选择,避免落入“培训贷”陷阱。
4.若发现被骗,保留好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及时止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