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综合档案室供稿)
(上海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档案室供稿)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综合档案室供稿)
交大医学院档案馆党员参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图片展”10月12日、13日,档案馆党支部开展了一次生动的党员组织生活,全馆八名党员及一名积极分子,分批前往上海展览中心,参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在上海’文献文物展、辛亥百年美术作品展”。文献文物展分“浦江潮涌”、“辛亥洪流”、“气象更新”、“风云再起”、“历史选择”等部分,展出各类图片、档案文献和文物,配以多媒体视频播放。通过参观“辛亥革命在上海”文献文物展览,使档案馆党员、干部更深切地体会到收集、保管,尤其是利用好文物、史料、多媒体档案的重要性。
(上海交大医学院档案馆供稿)
百岁老人、大夏大学校友齐云英携家人回母校参观校史馆在华东师范大学喜迎60周年校庆之际,百岁老人、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大夏大学校友齐云英女士携家人回母校参观校史馆。齐云英女士于1933年秋入大夏大学理学院化学系学习。曾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工作,现定居台湾。毕业78年后,重返母校,目睹校史馆中熟悉的老照片,重温大夏大学的校歌,凝望兄妹4人入学时的老照片,老人感慨万分、激动不已。档案馆馆长朱小怡、外联办副主任杨海燕代表学校向齐云英女士赠送了学籍档案纪念册和礼品。齐云英女士也向档案馆提供了在大夏大学学习期间的历史照片,并在校史馆的电子留言台上签名留念。
(同济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召开二级学院(部)兼职档案员会议10月19日下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召开二级学院(部)兼职档案员会议。各二级学院(部)兼职档案员、教务处有关人员及综合档案室人员参加了会议。校档案工作分管领导胡厚麟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胡厚麟首先总结了学校贯彻落实《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27号令”)的自查报告,对学校顺利通过检查并获得“优秀”等级的情况进行了通报,并就专家组提出的整改意见的落实方案进行了讨论。随后,她又对深入推进校风建设,加强档案基础建设工作进行了布置,要求兼职档案员按照常规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的原始凭证作用。兼职档案员们还对日常档案工作中碰到的问题和难题展开了热烈讨论。通过本次会议,各位兼职档案员对加强档案原始资料的收集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为进一步加强档案基础工作,全面推进校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综合档案室供稿)
(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供稿)
思博学院档案室组织第三期兼职档案员培训10月21日,上海思博学院档案室组织了第三期兼职档案员培训,各二级学院(部门)的兼职档案员参加了培训。档案室主任孔红珍从三个方面对文件材料预立卷的解释、专用名词及工作方法进行了讲解,使参加培训工作的兼职档案员初步了解了预立卷的过程,为做好明年的的预立卷作好准备,整个培训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上海市教委、市高校档案学会领导莅临上海电力学院指导档案工作10月21日上午,上海高校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会暨上海电力学院档案工作回顾会议在杨浦北校区图文信息中心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上海市教委办公室副主任许波、副调研员顾建建以及复旦、交大、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师大等本市各大高校档案馆馆长、上海市高校档案学会的常务理事。上海电力学院校长李和兴、档案馆馆长王飞、副馆长施颖燕给予了热情接待。会后,市教委领导和高校档案学会常务理事们参观了新建成的校史馆,并对学校档案馆各项工作进行了检查和指导。专家和领导对学校档案馆建设工作表示了肯定,同时也对档案馆硬件条件以及档案管理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和建议。王飞馆长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档案馆的建设,改善档案工作条件,提高档案馆人员业务水平,加快学校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上海电力学院档案馆供稿)
上海理工大学举行庆祝建校105周年105题校史知识竞赛10月25日下午,为庆祝建校105周年,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与学校团委联合举办“105题校史知识竞赛”活动。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白苏娣出席,来自14个学院的代表队参赛,档案馆馆长章华明、团委书记刘淦等有关负责人、各学院团委书记观摩了比赛。白苏娣在比赛致辞中表示,今年学校本着隆重、热烈、简朴、务实的原则开展105周年校庆工作,着重展现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全校师生的自豪感和责任心,共同谋划发展,促进学校事业取得更大的进步。本次105题校史知识竞赛的举办,不仅是对学校过去105年历史的重温,更是对学校新百年征途的展望。本次比赛共分为“源远流长”、“流金岁月”、“百年树人”和“再创辉煌”四个环节,赛制新颖而缜密,共设置105道题,寓意向学校105周年致敬。现场气氛紧张而激烈,中场的观众互动更是将活动推向高潮。经过几轮环环相扣的激烈争夺,最终决出了优胜团队。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章华明对竞赛进行了总结与点评,并向获奖者赠送了由校档案馆编撰的《沪江大学学术讲演录》。
“上海工业文明展”在上海理工大学开幕10月28日上午,“上海工业文明展”在上海理工大学校史馆大厅隆重开幕。上海市档案局(馆)程绣明,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白苏娣,副校长陈斌,上海市档案馆整理编目部主任张新、利用服务部主任石磊,上海市教委办公室副调研员、上海市高校档案学会秘书长顾建建,上海交通大学校史馆馆长姜玉平、同济大学校史馆馆长喻大翔及来自各职能部门和学院负责人,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出席。开幕式由上海理工大学党委常委江才妹主持。程绣明副局(馆)长和陈斌副校长共同为上海工业文明展揭幕。白苏娣副书记和陈斌副校长向与会师生代表赠送了由许晓鸣校长作序、校史研究室组织编写的《栋梁气贯大世界——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百年》一书。白苏娣副书记还代表学校对展览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并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学校在档案管理和利用、档案信息化建设、档案文化传播等方面取得的进步。
(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供稿)
(华东师范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体育学院档案馆供稿)
武汉理工大学档案同行来同济大学档案馆考察调研11月16日,武汉理工大学档案馆的同行们来到同济大学档案馆进行考察调研。与同济大学档案馆朱大章馆长就馆藏档案信息化的开展实施及档案管理利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并饶有兴致地参观了同济大学档案馆的档案数字化加工基地和档案库房,对馆内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库房现代化建设和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认为这趟考察收获很大,开阔了眼界,拓宽了思路,将为他们今后的工作起到很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8张选民证入藏复旦档案馆2011年11月16日,杨浦区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之际,复旦大学历史系退休教授李春元将其收藏着八张他本人在复旦参加区县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证捐赠给复旦大学档案馆。李春元1951年进入复旦历史系读书,后留校任教。1953年、1958年、1963年、1966年、1984年、1987年、1990年、1993年,在复旦大学选区8次参加选举,投下了参与国家政治的庄严一票。1993年以后则在居住地选区参加投票。这8张选民证,不仅反映了复旦大学所属选区的变迁,更是人民当家作主,参与国家管理的重要见证。
(复旦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电力学院档案馆前往上海大学档案馆交流取经2011年11月17日,上海电力学院档案馆人员、研究生处兼职档案员在副馆长施颖燕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上海大学档案馆学习取经。上海大学档案馆在1994年四校合并后,建立档案全宗四个,共69个立档部门,学校先后投资三百多万改善库房条件,去年为进一步完善国家27号令,学校又下拨93万元加大档案馆硬件建设。现分别建成接受指导中心、目录中心、信息化中心等多个部门。上大档案馆同行热情接待并详细介绍了围绕27号令所开展的工作,并就教学类档案、硕士论文管理进行了业务指导,随后带领大家参观了他们的综合档案库房和各个管理部门。此次带领学校兼职档案员前往外校进行业务学习交流,是我校档案馆(室)建立以来的首次。兼职档案员在学习后感受颇深,同时也感受到了国家重点高校对于档案工作的重视,并希望我校档案馆能经常性组织这样的交流取经活动。
上海商学院档案数字化项目通过验收上海商学院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于2011年5月26日正式启动,由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对学校教学档案(包括学生成绩大表和学生学籍卡片和新生录取名册三大类)、老档案(上海市财政贸易干部学校、上海市财贸管理干部学院时期)、文书档案、基建档案等进行整理、扫描、条目著录、图像处理、添加水印、数据挂接、光盘刻录等数字化处理。整个项目共完成了3628卷,著录35601条数据,扫描298728页(折合A4)。整个项目历时半年,于近日通过验收,此项目实现了学校自1977年以来高利用率档案的全文数字化,为档案管理和利用提供了高速便捷的服务平台,为学校档案工作的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商学院档案室供稿)
(华东政法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高教科研成果获校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历时3年,由2010年上海市高教学会立项支持,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最新完成的高教科研成果《栋梁气贯大世界——上海理工大学工程教育百年》,于2011年11月获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高等教育研究优秀成果奖(论著类)。课题组成员为章华明、王细荣、柴敏毓、廖颖、胡梦芹、于喆、刘淑娟。该科研成果已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东华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召开2011年档案工作总结会12月9日上午,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召开2011年档案工作总结会。校党委书记、档案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董金平、校长助理李延绍、校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厚麟出席会议,全体专兼职档案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长助理李延绍主持。会上,校党委书记董金平作了讲话。他肯定了学校今年在“27号令”检查中获得的优秀评价,感谢全体档案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同时又对明年的档案工作寄予希望。会议表彰了18名积极参加上海市“悦扬杯”档案法律知识网上月月赛活动的教职员工。校综合档案室还对2011年档案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2012年档案工作设想。教务处有关负责人针对教学评估折射出的教学档案问题,作了题为《完善教学档案体系,努力提高教学档案管理水平》专题培训。
同济大学召开2008-2010年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彰大会12月9日,同济大学召开2008-2010年度档案工作先进集体与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副校长董琦出席会议并为获奖者颁奖。全校共17个先进集体、28名先进个人获得表彰。学校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单位兼职档案员共80余人出席表彰大会。董琦副校长在讲话中代表学校向获奖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他指出,在全校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档案工作队伍得到加强,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得到改善,档案的文化教育功能得到发挥,全校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他指出,在“十二五”期间,每一位档案工作者都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握时代的脉搏,针对变化、发展的现实,做档案工作的有心人,以创新的思维做好档案工作。档案馆要根据学校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的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多角度、深层次的开发,主动为学校领导决策和学校发展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为学校文化建设提供支撑,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后人徐乃达访问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12月12日下午,徐锡麟后人、光华大学(华东师大前身学校之一)校友徐学文之子徐乃达先生在民革上海市委副主委董波和联络部部长马铭德等人的陪同下访问华东师大。校党委副书记罗国振、档案馆馆长朱小怡、国际交流处副处长章平等参加接待和座谈。徐学文是辛亥革命先烈徐锡麟之子,1924年9月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1925年在圣约翰大学“六三”事件中离校,转入光华大学,1928年毕业。罗国振向徐乃达先生了详细介绍了华东师范大学与原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的历史渊源。朱小怡向徐乃达先生介绍了发现其父亲徐学文学籍档案资料的经过、光华大学旅台校友会以及光华大学的办学情况,并代表学校向徐乃达先生赠送了含有其父亲徐学文档案资料复制件的纪念相册。章平向徐乃达先生介绍了学校与台湾高校的交流情况。徐乃达先生对学校档案馆完整保存其父亲的档案资料表示感谢,同时也表示要把自己所收藏的有关其父亲的老照片提供给学校档案馆保存,让更多的人更全面地了解当年的人和事。
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校友会采访国立高机时期校友2011年12月13日,档案馆、校友会工作人员在复兴路校区采访了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后在哈尔滨锅炉厂、东方锅炉厂工作的王存纳、俞松樵、查赓忠、陈友德、吴子文5位老校友。采访中,校友们共同回忆了求学时的美好时光,以及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奔赴东北,筚路蓝缕创建哈锅的艰难历程。5位校友求学期间,复兴路校区校名由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改为上海第一机器工业学校,后又改为上海动力机器制造学校,锅炉制造专业建立于1953年。5位校友都把毕生的精力献给了祖国的动力设备制造事业,并在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编研成果被百度百科收录日前,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陆宪良、王力历时数月编撰的“揭秘652工程:华东化工学院西南分院建设始末”一文,被百度百科以“652工程”词条全部收录,向世人揭开了当年华理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与清华大学(651)、北京大学(653)、南京大学(654)等在中国大西南建立分校的神秘面纱,对人们了解那段艰难的岁月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国家大政方针,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意义和现实教育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档案馆供稿)
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建中一行参观上海理工大学校史馆12月14日下午,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何建中一行,到上海理工大学参观校史馆。何建中上理工是学校的老领导,曾经分管过档案与校史工作,对学校的历史非常熟悉,很有感情。校史馆资料的收集离不开他当年的指导和关心。上海理工大学档案馆馆长章华明陪同何建中参观了校史馆,并赠送了一整套105年校庆期间出版的校史著作和百年校庆期间出版的《隽永》。何建中表示,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将迎来建校10周年庆,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调研大学的历史文化的研究与表现形式,为校庆工作做准备。在校史馆,何建中还欣然留言:祝上海理工大学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访问父母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12月20日上午,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应邀访问华东师范大学。校长俞立中在学校档案馆接待了丁肇中教授,并代表学校向丁肇中教授赠送了含有其父母在光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前身学校)就学时档案资料复制件的纪念相册,以及校庆六十周年纪念品、学校图书馆所收藏的康熙《御制耕织图》复制件。副校长范军、校长助理杨伟民、校办主任程静、档案馆馆长朱小怡等参加接待和座谈。朱小怡向丁肇中教授介绍了发现其父母档案资料的经过和光华大学的办学历程、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情况。丁肇中教授仔细观看了其父母的每一份档案资料,深情地回忆了在其求学生涯中,父母对其学习兴趣的支持与尊重,对学校档案馆完整保存其父母的档案资料,并精心为其准备纪念相册表示感谢。座谈结束后,丁肇中教授在俞立中的陪同下参观了华东师范大学校史馆,聆听了光华大学的校歌,查阅了其父母的照片,并在电子屏上留言,向学校和档案馆致谢。当天上午,丁肇中教授还参观了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对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95高龄戴铸老学长向母校复旦捐赠毕业证书95岁高龄的戴铸老学长,194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统计专修科。前不久,他致函杨玉良校长,并附他珍藏70年的复旦大学毕业证书原件,希望能捐献给母校收藏。杨玉良校长在感谢函中表示,这是校史传承中的一笔财富,代表学校表示最衷心的感谢,祝愿老学长健康长寿。日前复旦大学档案馆已将该文凭收藏进馆,并向戴铸老学长赠送了其学籍材料复制件留作纪念。
(上海师范大学档案馆供稿)
谈家桢院士遗物捐赠工作会议在复旦召开2011年12月23日,谈家桢院士遗物捐赠工作会议在复旦大学召开,谈院士夫人邱蕴芳女士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宁波帮博物馆的代表出席了会议。根据谈院士的生前遗愿,邱蕴芳女士决定将谈院士的照片、手稿、证书、藏书、生活用品等一千多件遗物捐赠给谈院士生前学习、工作过的复旦大学、浙江大学、苏州大学三家单位及谈院士出生地的宁波帮博物馆。与会代表对邱女士的举动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各单位对于谈院士遗物受赠工作的一些设想。经过充分的协商和沟通,与会代表就谈院士遗物分配原则达成了一致。为安全起见,谈院士的遗物已于日前由复旦大学档案馆同志负责清点打包封箱,运至复旦。待分配方案确定后,再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