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表示,以上措施将于5月31日前落实,并加速推进全平台实名制等。滴滴同时承诺,在平台上发生的事故、案件和用户纠纷中,滴滴将主动承担法律责任;着手建立关爱基金,为当事人和家属提供救助和关怀。
在公布整改措施的同时,滴滴也就是否全程录音录像、是否允许非公共安全犯罪前科的人开网约车两个问题征求公众意见。
此前,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副司长蔡团结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保障乘客安全是网约车规范发展的底线。要规范私人小客车合乘,探索建立政府部门、企业、合乘双方等共同参与的多方协同治理机制。部分还未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的城市人民政府要加快落实国家层面的改革意见,出台私人小客车合乘实施细则,明确有关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1、顺风车整改:车主刷脸接单杜绝私换账号
●合乘双方的个人信息和头像改为仅自己可见,外显头像全部为系统默认的虚拟头像;
●车主每次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最大限度杜绝私换账号的可能性;
以上整改措施将在顺风车业务重新上线前全部完成。
2滴滴公开征求意见:全程录音是否可行录音仅保留72小时
在现实场景中,大多数司乘纠纷的投诉,双方都各执一词,难以提供有力的证据,给平台判责带来非常大的困难,也让很多司机和乘客认为平台偏袒一方或者不作为。
尊重每个人就业权
目前,滴滴已和公安机关合作对注册司机进行背景筛查,防止有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记录的人进入平台。但滴滴表示,希望尊重每一个人的合法权益(例如就业权),对于不涉及人身财产和公共安全犯罪(例如侵犯著作权罪)的刑满释放人员,是否可以给他们成为网约车司机或者顺风车车主的机会?
广州:网约车违规滴滴占九成
近期,网约车行业发生了多起危害乘客安全的恶性事件,16日,广州市交通部门向羊城晚报记者表示,为进一步规范网约车市场秩序,交通部门近期集中力量在天河客运站、省客运站、火车东站、广园客运站等市内多个区域开展网约车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网约车违章24宗,其中无证网约车13宗、有证网约车违章11宗。
此外,市交通部门于16日同时约谈了滴滴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求平台公司必须按照国家及省、市有关网约车规范管理法律法规要求,并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有关网约车平台公司落实企业管理主体责任,加强自查和整改,加强车辆及驾驶员监管,保障乘客出行安全。
执法竟引司机“报复”
16日9时25分左右,在火车东站社会通道前,一名网约车司机现场不能出示本人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和车辆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运输证》,市交委执法人员依法对其进行查处。
5月9日8时30分许,市交委执法人员前往白云国际机场开展网约车整治行动。不久后,执法人员发现执法车辆车窗玻璃有损坏,同时有疑似枪击的小洞,所幸无人员受伤。后经公安局刑侦支队介入调查,即时锁定嫌疑车辆及人员,发现嫌疑人边某10时45分许驾车途经机场执法点时,为泄愤使用弹叉钢珠向执法车辆进行射击。边某自称是滴滴平台登记注册的驾驶员。目前,当事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并处以行政拘留15日。
无证司机7%有案底
据统计,2018年1月1日至5月15日,市交通部门共立案查处网约车平台公司违章86宗,其中滴滴平台公司违章77宗,占查处总量90%。目前网约车平台公司违章的案件已作出处罚决定33宗,处罚金额79万元。
广州市交通部门还透露,在执法过程中发现,在未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中,甚至有一些人员曾有酒后驾驶、盗窃、诈骗等前科。据统计,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5月10日,经核查,广州市交通部门查处的未取得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中,7%有治安处罚或刑事犯罪案底。
广州对网约车提5点要求
一是坚决禁止接入未取得合法资质的车辆及驾驶员从事网约车经营,存在上述行为的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
二是加快驾驶员、车辆许可申领工作进度,清理未取得合法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并禁止向未取得合法资质的车辆和驾驶员派发订单;
三是做好驾驶员注册和人车对应管理工作,确保线上线下提供的车辆和驾驶员一致;
四是不得妨碍市场公平竞争,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
五是落实管理主体责任,并在保证乘客安全、接受管理、加强车辆及驾驶员监管等方面作出书面承诺。(程行欢交通宣)
佛山:滴滴须在限期内清理不合格司机
滴滴公司目前上传的佛山在册车逾44万辆,上传的驾驶员数据只有2300多人。(景瑾瑾李淑莲)
珠海:滴滴违法经营已吃5张罚单
16日,记者从珠海市交通执法局获悉,截至目前,“滴滴出行”仍未在当地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
近日,针对“滴滴出行”的违法违规行为,珠海市交通执法局开出5份《行政处罚决定书》,对其“未取得经营许可,擅自从事或者变相从事网约车经营活动”的违法行为,分别依法处以3万元罚款。(黄珏)
东莞:七家网约车平台被约谈限期整改
16日,记者从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在近期的抽查中,滴滴平台公司无营运证车辆占比高达96.67%(其中不合规车辆占比90.00%)、无从业资格驾驶员占比90%,驾驶员中还有酒驾、吸毒记录者。
东莞市交通运输部门近日已约谈在东莞运营的7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要求其限期整改,规范经营行为。(余宝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