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业分析总结(精选5篇)

民办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已经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作用在不断增强,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办学力量之一。

虽然已有学者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方面作过不少研究,但其对象多数是围绕小学生、中学生和公办大学生。从我掌握的文献看来,对民办大学生学习动力的研究很少①。显而易见,是否以学习作为主要任务,即学习动机如何;是否对完成学业有信心,即学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动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方面都会影响到民办大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结果。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在学生的学习领域中,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学习努力程度、面对挑战性任务的态度、学习的坚持性、学习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运用等方面,它是学习成就的良好“预测器”。自我效能影响着学生学习动机的各个方面,针对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对于正确预测个体的学习动机行为,以及改善个体的学习活动状态具有重要意义。

2.研究过程

2.1研究目的

以公办院校作为比较对象,揭示民办大学生学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与影响因素。

2.2研究假设

根究以往研究成果和笔者的工作经验,针对研究目的,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显著低于公办院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假设二:性别、专业、年级与城乡四个因素对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有影响作用。其中,在性别因素上,男生高与女生;在专业因素上,理科高与文科;在年级因素上,高年级高于低年级;在城乡因素上,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

假设三: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其内生学习动机有影响。

2.3研究对象

2.3.1以九州职业技术学院(独立民办大学)、科文学院和徐海学院(公办院校附属二级学院)三所大学的在校大一、大二和毕业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3.2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徐州教育学院和徐州工程学院四所大学在校的大一、大二和毕业班学生作为参照群体被试。

本研究对象主要选取大一新生、中年级学生和毕业班的学生。根据民办大学与公办大学年级设置的不同,为了比较研究的便利,本研究选取了公办大学的大一、大二、大四的学生作为比较对象,对应于民办大学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

2.4研究工具

表1问卷施测情况明细

2.5研究结果

2.5.1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表2)

表2民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总体状况

注:*P<.05**P<.01***P<.001

为了进一步研究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及其在整个大学生群体中的水平,本研究将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研究结果与二级民办大学生、公办院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进行独立样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表4。

表3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单因素方差分析

表4民办大学生与公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结果显示,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之间,以及民办大学生和公办大学生之间无显著差异性;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之间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5.2民办大学生学习动机影响因素

本研究对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状况分别在性别、专业、年级与城乡四个因素上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其中对性别因素、专业因素、年级因素和城乡因素分别作了独立样本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2.5.2.1.性别、专业、城乡对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就“性别”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3.352,无显著差异;就“专业”因素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0.005,差异不显著;就“城乡”因素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1.375,同样也无显著差异。同时,从一般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来看,性别、专业和城乡三个方面的因素对民办大学生的影响同样不显著。和公办院校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之处在于性别方面,公办院校的大学生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4.055*,差异显著,具体分析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要高于女生。

2.5.2.2年级对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就“年级”而言,单因素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是F0.05(10248)=3.643*,不同年级之间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大一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明显高于大二和毕业班的学生(P

表5各因素对民办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2.6结论

2.6.1在自我效能感的两个维度上,民办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公办大学生没有差异性,同时独立民办大学生与二级民办大学生之间也没有显著的差异性。

2.6.2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独立民办大学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低于二级学院的大学生,同时,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公办大学生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性,民办大学生低于公办大学生,原假设成立。

2.6.3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性别、专业和城乡因素的影响不显著,原假设不成立。

2.6.4年级因素对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其中大一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大二,大二高于毕业班学生,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随年级升高呈现下降趋势,原假设成立。

3.讨论

3.1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特点分析

就整体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而言,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公办大学生和民办二级学院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

3.2民办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因素分析

在学业自我效能感维度上,性别、专业和城乡因素对民办大学生的影响不显著,而年级因素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呈随年级升高而下降的趋势。大学生在经历了紧张的高考初入大学校园的时候,不管这个大学是重点大学还是民办学院,他们多少会有一种自豪感,认为自己学有所成,并且对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与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够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所以,在学习问题上,低年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相对较高,他们认为自己能够学习好,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逐步适应,很多学生或者因为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或者对自己所学的专业不感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并未像自己预期的那样好,所以学习的积极主动性逐渐降低,屡次的失败使得他们在学习上的自我效能感水平开始下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民办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感受到残酷的就业压力,面对比自己有优势的公办本科学生、研究生等,会表现出明显的自信心不足,认为自己学不好,找不到好工作,学业自我效能感也会因此而降低。

从整体水平而言,民办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要低于公办院校大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即在学习问题上,民办大学生的自信心不强,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的自信心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于大二和大三的学生。同时,本研究表明,民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尤其是内生学习动机明显地受到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影响。由此可见,低年级的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相对较高,因此他们的学习动机较强,学习积极主动。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降低的学业自我效能感水平使得高年级学生对学习的热情降低,对自己的专业兴趣不浓厚,学习不再像刚进校时那样刻苦努力。

基于以上总结可以发现,民办大学生在学习动机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上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因此,教育者只有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科学地选取教育措施,才能有效地激发民办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进一步改善这一群体的学习问题现状,提升整个民办教育的质量。这一点也是研究者将来关于民办大学生学习问题研究的兴趣点,有待于深入探索。

注释:

①林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教育科学,2005,6,(21)3.

参考文献:

[1]北京青年报,2001.6.20,(23).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8).中国统计出版社,1998:681.

[4]池丽萍,辛自强.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测量及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

[5]林红.民办高校与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教育科学,2005,6,(21),3.

[6]杨心德,徐钟庚.陈朝阳.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初中生的自我有效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1993,(03).

[7]杨心德.初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对学习目标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J],1993,9,(3).

目前,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通过兼职活动,大学生可以增加对社会的了解,锻炼自我,提升实践能力,同时获得一定经济收益。本文调查研究北京市大学生的兼职情况,并分析其对就业、学业的影响,以期为大学生兼职提供科学的指导,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2010级之后大学生,网络发放问卷634份,其中有效问卷570份,毕业生214人,在校生356人。调查学生以理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的学生为主,占总调查人数的95.8%。研究方法分别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数理实证研究法。其中,调查问卷采用网络平台“乐调查”进行问卷设计与发放,问卷共分为5部分内容,分别为受访者基本信息、兼职基本情况、兼职对学业的影响、兼职对就业的影响、兼职认知调查。数据处理与分析基于SPSS软件进行,将问卷调查数据处理后制作成量表,计算其Cronbachα系数获得其信度,当Cronbachα系数达到0.6时即认为此量表可靠,然后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二、北京地区大学生兼职现状

三、大学生兼职对学业的影响

四、大学生兼职对就业的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主要参考文献:

[1]姚远.大学生兼职行为特征研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4(01).

[2]赵宝.大学生兼职现象及影响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4(03).

[3]潘明明,龚新蜀.大学生兼职经历与就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6(05).

[5]卢守亭.“学”与“工”:社会角色的错位与回归———校外兼职对大学生学业的影响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4(03).

[6]刘文华.关于大学生如何协调好专业学习与兼职活动和考研关系的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下).

中图分类号:B841.7

一、概念内涵

综上,我们认为,虽然不同研究者对于职业成熟度概念内涵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大多研究者倾向于认为它是动态阶段性变化的,且是职业决策的一种准备状态。

在梳理文献过程中,我们发现,当前大量研究者对职业成熟度发展特点进行了探讨,即进行总体以及差异性特点分析。目前,对职业成熟度的发展特点主要从性别、

1、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效能感

2、职业成熟度与兼职经历

3、职业成熟度与学业成绩

我们知道,对于专业与学业兴趣一致的个体,其学业自我效能感更高,而学业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其学业成绩更好。学业成绩好的大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学习上更加积极,在学校实习实训安排中也更为主动,他们可以及时的借助于书籍、讲座等信息,将专业与就业结合起来,以达到最佳契合。

三、教育对策

1、重视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开展职业规划方面的团体辅导

2.鼓励学生参加社团以及提供兼职机会

参考文献:

1.凤四海.大学生社会支持、职业成熟度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研究[J],心理研究,2012,5(4):53-57

2.宋家龙,尚龙洋.大学生性别角色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8):967-970

3.王玉花.大学毕业生职业成熟度与职业决策困难[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767-769

4.韦耀阳,蔡太生.大学生成就动机、择业效能感与职业成熟度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3,21(1):143-145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特征;转化策略

一、“学业不良”概念的界定

基于上述分析,同时结合大学生特定群体的特点,本文所谓的学业不良大学生乃是指在智力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各种内外部原因,尤其是心理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学业成绩尚达不到某种既定标准,进而造成学业困难,不能顺利毕业成为学校所预期培养的人才的大学生。

二、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特征

1.学习动机缺乏

2.意志品质薄弱

3.自我效能感较低

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是人们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客观而言,与部属重点高校学生相比,“地方高校学生的成就感本来就较低,学习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进入大学后,没有了教师和家长在身后的不断督促,他们会感到无所适从。在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考试后,他们可能以敷衍的而非主动的态度对待学习,这样就无法发现学习的真正乐趣,无法从学习中获得较大的成就感”。尤其是对于学业不良大学生来说,自我效能感缺乏体现的更为普遍与突出。根据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在学习方法的运用上不够自信,在面对学习上的困难时缺乏应对的信心,总是倾向于想象失败的学习场景,不能够充满自信地实施学习行为,无法从学习中获得较高的成就感,经常出现沮丧、焦虑、疲惫等消极情绪,表现出较强的学习倦怠。

4.不合理的成就动机

三、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大学生的教育转化策略

针对上述对学业不良学生心理特征的分析,我们拟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策略与转化建议。

1.激发引导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水平低是学业不良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调动学业不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是解决学业不良问题的艰巨任务。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详细介绍专业设置的科学依据和就业市场、专业优势和发展前沿趋势,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亲和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找到正确的奋斗目标。其次,要适当的运用奖励,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鼓励,同时注意奖励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其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从而既能充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要善于发现学业不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创设合作的课堂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爱护,从而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成为积极地受教育者。学生如若拥有明确的目标和强烈的学习兴趣,其学习动机自然就会得到提高,这势必会对改善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业不良状况起到积极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

坚强的意志品质并非生来就有,而是在后天的学习与实践中逐步培养起来的。锻炼、培养地方高校学业不良学生的意志品质,从教师角度来说,要帮助学业不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学习价值观念,增强学业不良学生的进取精神,确立远大的人生志向;积极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远景和近景目标,充分估计到可能遇到的困难,制定相应的措施与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努力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从学生角度而言,要以积极地态度面对困难与挫折,把挫折与困难“作为自己智能资本的一部分”,在学习中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另外,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还可以有意识创设一些挫折情景,即故意给自己设置一些学习难题,有意“和自己过不去”,在不断克服难题的学习过程中,锻炼、培养自己的意志。

3.增强自我效能感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指导;要素;关系

1职业与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先导要素

大学毕业后从事什么职业如何能够成功应聘自己心仪的职业前者事关大学生职业指导问题,后者事关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两者结合起来就是职业与就业指导问题。从根本上看,职业与就业问题事关大学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和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既是每一位大学生及其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着力破解的重要问题。这个问题能否有效破解,既取决于大学生能否有效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也取决于大学生能否有效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所谓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有关职业和就业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专题指导的教育活动。有关职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进入、职业适应、职业发展等方面;而有关就业方面的问题主要包括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就业市场、就业期望、就业信息、就业选择、求职技巧、就业心理、就业权益等方面。既然职业与就业问题是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那么他们就会追根溯源地在学业生涯过程中始终关心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完善问题和自身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问题。因此,如何有效破解职业与就业问题就会成为大学生有效完成学业生涯的先导性问题,职业与就业指导成为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先导要素。

大学生职业与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诸要素中的先导性,体现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在新生入学前后就应当导入职业与就业指导,并将职业与就业指导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也就是说,第一学年重在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指导,引导大学生把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学年重在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提升指导,引导大学生把提升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第三学年重在就业教育,引导大学生提前总结学业生涯、科学评估自我、强化就业意识、接轨社会需求,为顺利就业做好充分准备;第四学年重在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分析就业形势、把握就业政策、调整就业期望、运用就业信息、训练就业技巧、维护就业权益、适应职业生涯,实现成功就业并提高就业质量。

2学业规划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导要素

如何合理规划大学学业生涯活动如何成为大学学业生涯的主人这是每一位大学生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到大学生学业规划和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问题。

所谓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大学生在客观评价自身学业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大学学业生涯活动的规定和要求,对如何有效完成大学学业进行规划与设计而形成的行动安排。大学生学业规划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阶段性、有效性、可行性等特征。其中,科学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高等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大学学业特点和学业生涯活动特点;系统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大学生自身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系统优化原则;针对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大学生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发展意向;阶段性体现在学业规划符合处于不同学业阶段的大学生对学业内容的需求与特点;有效性体现在学业规划能够帮助大学生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毅力、提高学习效益;可行性体现在学业规划具有可操作性并在学业生涯活动中切实可行。

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对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制定和完善进行个性化指导的教育活动。由于大学生学业规划由对应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才培养计划、对应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的素质拓展计划、对应于公寓寝室生活活动的日常生活计划等三项计划有机构成,而人才培养计划往往比较成熟、素质拓展计划往往不够成熟、日常生活计划往往因人而异,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学业规划指导。因而,大学生学业规划指导的主要任务是在深度解读人才培养计划的基础上,依据并围绕人才培养计划,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知识、能力、素质现状,结合大学生个体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优化要求,对大学生制定和完善素质拓展计划、日常生活计划进行个性化的专题指导。

综上所述,大学生学业规划涉及大学生学业生涯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大学生需要事先规划学业生涯、事中导入并完善学业规划、事后评价学业规划实施结果,才能成为学业生涯的主人并有效完成学业。学业规划对大学生有效完成学业具有主导性作用,学业规划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导要素。

3学科与专业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关键要素

大学生学科与专业指导,是指通过科学、客观、系统地介绍学科与专业的关系、专业的学科背景与研究范围、专业性质与定位、专业特色与优势、人才培养方案与教学计划、师资力量与办学条件、就业去向与职业发展等内容,引导学生理性选择专业、稳固专业思想、强化专业意识、安心专业学习、完善专业知识结构、增强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专项教育活动。学科与专业指导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学生深度了解学科与专业、理}生选择专业、进而热爱专业,而不是限制或阻止大学生转专业。

高等教育建立在专业教育的基础之上,专业教育立足于完善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培养大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贯穿于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公寓寝室生活活动之中,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基础教育的根本所在。正因为如此,在大学生及其家长心目中,学什么专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有些学生把学什么专业看得比进什么大学还要重要。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多数学生能够理性选择学习自己喜欢或相对喜欢的专业,那么他们就会尽快安心于专业学习,学习动力就会得到更好激发,学习能力就会得到更好提升,学习毅力就会得到更好增强,学习效益就会得到更好提高,学业基础就会得到有效夯实。因此,学科与专业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关键要素。

4学习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体要素

大学学习与中学学习有什么不同如何实现中学学习向大学学习的转变进了大学主要学什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学习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特别是在从事第一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大学生学习指导问题。

所谓大学生学习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将有关学习的规律、原理和方法等全方位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遵循规律、依据原理、运用方法,以提升学习力为目标,激发学习动力,提升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毅力,提高学习效益,从而学得更主动、更轻松、更有效,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可以说,大学生学习指导既从理论上弥补了教学论中多论教少论学的不足,又从实践上找到了教与学之间的最佳结合点。由于学习是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中的主体任务,因此,学习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主体要素。

5素质拓展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核心要素

什么是素质什么是素质拓展大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如何有效开展素质拓展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特别是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需要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问题。

所谓素质,是指以个体先天遗传的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的影响、教育的作用下,通过个体实践锻炼与学习内化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与质量水平。大学生的素质既有人的素质的共性,又有自身的个性。大学生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专业职业素质、学习创新素质。其中,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法律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职业素质包括专业素质、职业素质、创业素质;学习创新素质包括学习素质、信息素质、创新素质。所谓大学生素质拓展,既指大学生已有的某些素质在原有基础上经过实践锻炼和学习内化得到进一步拓展与提升,也指大学生所缺乏的某些素质经过实践锻炼和学习内化得到有效拓展与强化。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建立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之上。

所谓大学生素质拓展指导,是指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针对每位大学生素质与能力发展的不同需求,指导大学生制订个性化的素质拓展计划,并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过程中给予大学生有效指导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每位学生入校以后,都要自我评估自身素质与能力状况,本着使已有素质与能力更强、薄弱素质与能力增强的原则,在教育工作者指导下有针对性地制订个性化的素质拓展计划,并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中系统实施素质拓展计划,从而有效提升素质与能力。

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根本任务是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和提升就业竞争力、职业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由于素质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因而,优化素质结构是大学生学业生涯活动的核心任务,素质拓展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核心要素。

6公寓生活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保障要素

如何尽快适应大学学业生涯如何有效度过公寓寝室生活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在学业生涯活动特别是公寓寝室生活活动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大学生学业指导过程中帮助大学生破解的重要问题,这就涉及大学生公寓生活指导问题。

所谓大学生公寓生活指导,是指高等教育工作者针对大学生在公寓寝室生活活动过程中所涉及的诸多问题进行专项指导的教育活动。根据大学生公寓寝室生活活动的性质和内容,公寓生活指导主要包括生活规范指导、思想教育指导、学风建设指导、党团建设指导、和谐寝室建设指导等方面。其中,生活规范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行为习惯;思想教育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学风建设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从价值层、功能层、行为层等层面形成优良学风;党团建设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骨干在公寓生活和党团建设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和谐寝室建设指导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大学生和谐处理寝室人际关系、促进校园安全稳定。可见,生活规范指导、思想教育指导、学风建设指导、党团建设指导、和谐寝室建设指导对于大学生学业指导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而,公寓生活指导是大学生学业指导的保障要素。

参考文献

[1]刘儒德.大学生的学习观[J].高等教育研究,2002,(4):74-78.

THE END
1.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内容摘要】在我国 4400亿兼职市场容量中,在校大学生兼职占比甚高,通过调研发现,无论 对于在校大学生,还是用工方,亦或是人力服务机构,兼职都是必不可少的,雇佣双方对兼职都表现出 了强烈的需求,可以预见,弹性用工和灵活就业会成为一种趋势。在此情况下,本文以调查问卷的形式 研究https://doc.mbalib.com/m/view/5cec49df1142a707512ff7b707e87984.html
2.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工商管理毕业论文).doc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2 关键字:社会实践;大学生;兼职 2 一、大学生兼职的现状调查 3 (一)兼职人数比例及性别差别的调查 3 (二)兼职目的的调查 3 (三)兼职类型及薪酬的调查 4 二、在校大学生兼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4 (一)法律定位不明确,自身权益难以保障 4 (二)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823/8076006070003137.shtm
3.大学生兼职方向对未来就业影响的调查研究理论思考摘要:本文通过调查大学生兼职原因、兼职岗位、兼职收获等现状以及兼职与所学专业的对口程度,从所学技能应用、拓展职业发展可能性、获取就业岗位、就业能力提升等角度,分析兼职岗位对未来就业的影响,从个人、高校、社会层面提出通过兼职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https://dxs.moe.gov.cn/zx/a/fdy_bjtj_llsk/220405/1751609.shtml
4.大学生兼职现状调查报告6篇通过调查数据的分析,在得出了一些结论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并这对这些问题尝试给出建议。 首先,目前的大学生兼职热潮的出现,原因是多样的。有一部分学生是出于家庭情况的考量,这需要学校方面做出支持和努力,如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完善助学金、奖学金制度等。另外大部分学生选择兼职是出于增加社会经验、提升自身实践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30526103513_7170114.html
5.大学生兼职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0篇)长期的兼职,最好是在寒假或暑假时参加。来看,分别有46、9%的男生,52、9%的女生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而认为大学生没必要兼职的均占0%。从年级来看,一年级,三年级分别有30、9%%的同学认为大学生兼职非常有必要,其余同学均认为可有可无。同学们兼职观念的现状兼职在大学校园中非常普遍。从调查的结果来看,100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200607160437_426185.html
6.大学生兼职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您兼职的收入主要用于哪方面?【多选题】 A.基本生活开支 B.旅游 C.置办衣物 D.其他 *12. 您觉得打工耽误学习吗? A.耽误 B.不耽误 *13. 你认为为什么大学生兼职权益会受到侵犯?【最少选择2项】 自身防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高,同时缺乏一定的维权意识 https://www.wjx.cn/jq/98938123.aspx
7.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巨大的竞争压力,使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下面为大家分析一下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篇1 1.易焦虑暴躁或低迷抑郁 大学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当意识到客观实际与自己的主观期望产生较大偏差时,往往会产生一种焦虑浮躁的心http://xinli.yjbys.com/xinli/zixun/801351.html
8.大学生调研报告(15篇)曾有一位姓王的老师针对大学生兼职问题曾在网上留言:“大学生在即将步入社会之前,积累一些工作经验、人生阅历,体验一下现实生活,这对他们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摸索前进不无裨益。社会可以说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们在做兼职的过程中对社会有了初步的了解,就不至于在真正走进社会时茫然而不知所措。所以大学生做兼职既能对课https://mip.wenshubang.com/diaoyanbaogao/123136.html
9.合集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3篇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1 摘 要为进一步掌握毕业生就业准备情况,有计划、有措施地提高毕业生就业意识,提升毕业生求职技能,拓宽就业准备的深度和宽度,笔者对所在的学院400余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准备情况调查表”的问卷调查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毕业生 就业准备 对策建议 https://www.yuwenmi.com/lizhi/zhichang/4486203.html
10.关于大学生学习的调查报告(通用10篇)调查目标: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的现状及对网络学习方式的认可程度。并通过对这些看法的深入分析,发现现阶段网络学习方式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问卷设计:根据课题研究的需要进行了调查问卷的设计。问卷以封闭性问题为主,兼有少量开放性问题。问卷共涉及了10个题目,分为三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对网络学习方式https://mip.ruiwen.com/gongwen/baogao/706804.html
11.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报告范文(合集9篇)二、目的: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并分析相关的消费心理及暴露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建议及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三、方法:问卷调查 四、对象:大学生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由于生活环境、成长环境、家庭经济状况、所受教育、校园环境以及年龄的特殊心理特征等原因,使这个群体有自己特有https://www.liuxue86.com/a/4555647.html
12.关于大学生熬夜情况的调查报告(精选10篇)长期作息不规律会导致内分泌失调,我们身体的器官在工作了许久后也需要休息,如果我们经常不按时睡觉,错过身体自己调节恢复的时间段,身体也将会出现各种不适和问题。 三、对策与措施探讨 (一)学生层面 学生方面的解决措施主要是针对熬夜的原因做的调整,大部分大学生目前的自由时间占大部分,再加上并没有家长和老师监督https://www.cnfla.com/diaochabaogao/113347.html
13.就业与创业的论文(精选10篇)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地完善,各种教育制度也在进行深化改革,但是大学生就业问题仍然是值得关注的热点,也有不少毕业生走上了创业之路,但是前路迷茫,十分困难。本文就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进行介绍,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对促进大学毕业生及时就业有所帮助。https://www.hrrsj.com/wendang/lunwen/60985.html
14.师资队伍安徽省体育旅游融合休闲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 等各类学报论文数十篇。 姓名:董淮南 籍贯:安徽阜阳 职称:副教授 裁判员等级:排球国家一级 教育背景: 1980年---1984年 安徽师范大学 本科 体育教育专业。 工作业绩: 从八十年代至今,多次担任省运动会排球赛、省大学生排球联赛、省青少年排球比赛等https://tyxy.hnnu.edu.cn/szdw/list.htm
15.大学生兼职调研目的9篇(全文)通过以上调查分析,我认为大学生首先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只有在打牢基础的情况下才能更好的锻炼自己,兼职也不例外。 大学生兼职调研目的 第2篇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勤工俭学已经成为很多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一部分,而且自从走进了大学,就业问题就似乎总是围绕在我们身边,成了说不完的话题。每逢寒暑假大学生都会迎来一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us0o91w.html
16.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的劳动权益保护探析(精选7篇)【摘要】当前,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迅猛发展,许多大学生为了赚取经验而走向社会从事兼职工作。迫于我国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大学生在从事兼职过程中,自身合法劳动权益经常受到侵害。随着大学生兼职从业者数量的增加,受侵害的程度还在不断地升级,对兼职大学生劳动权益的保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3xnb93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