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帅:赴欧洲考察交流学习回顾与展望
来自卓众出版的于帅,首先回顾了考察团在德国CLAAS总部工厂、汉诺威农机展、德国农民培训中心、纽荷兰比利时工厂和西班牙TORRES葡萄种植园的行程,指出农业机械杂志社可以安排丰富且专业的公务行程一方面得益于自身对行业的理解,另一方面则来自于和国际农机巨头及跨国农机企业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
卓众出版于帅
于帅认为,欧洲和北美的农机制造商,在繁荣的表现之下,还存在设备昂贵、环保、老龄化等问题需要应对;也指出欧洲大部分农机制造商在面对疫情和供应链冲击的情况下,进步速度依然很快,选定了智能、精准和无人化作为发展方向。同时,指出部分发达国家在面对新兴技术发展乏力,农业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依然有先进的技术成果产出和具有实效的农机化成果。
陈达:植保和栽植技术装备
来自农机院科技部的陈达,首先指出了在植保机械领域,高地隙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具有向大型化方向发展的特点,多家企业在机具稳定性设计方面具有创新性;牵引式喷杆喷雾机具有向电控化方向发展的特点,已经有成熟的电控化应用产品。陈达指出,悬挂式喷杆喷雾机目前没有明显的技术创新,而果园喷雾机具有向无人化发展的特点。在移载机方面,目前的机械作业方式依然以半自动为主,全自动移栽依然没有成熟的技术成果出现。
陈达认为,欧美发达国家的农机制造商具有大型化、智能化、无人化和资本化的特点,产品展示的方式更加多样、直观,农用机具的机械化技术水平已经相当成熟并开始大批应用智能化的设备和设计,在电控化和智能通信技术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国内农机产业存在低端价格混战、产能过剩的状况,存在终端竞争乏力、竞争水平低、缺乏高端技术的问题
周利明:农机智能化传感控制技术应用
中国农机院机电所周利明
周利明认为,国内农机在电驱播种单元、速度传感器等重要部件以及基本工况参数监测,作业质量测控方面与世界先进的存在较大差距。同时,以ISOBUS协议为代表的标准化工作,可以有效推动装备智能化发展,使得机具和设备能够通信,不受不同制造商限制,还方便连接,控制器兼容性高;导航技术与作业监测融合,以及决策模型与整机操控融合,使得智能化感知决策控制技术更有效地促进装备性能提升。专业化、精细化是发展方向;研发制造测试应用一体化协同,传感控制零部件与整机协同是关键。
新疆大学姜宏
朱立成:智慧农机和机器人产品
中国农机院机电所朱立成
朱立成认为,国外农业机器人内部的结构布置和传动路线是普遍经过了多次迭代,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提出需要研发多种动力形式的轮式/履带式行走底盘,满足不同作业场景与不同用户的需求;尽早实现除草、番茄采摘、苹果采摘机器人的商用化和市场化;面向丘陵山区或中小地块种植环境,研发小型化、低成本作业机器人。
胡淮滨:撒肥机和液压有机肥技术装备
中机华丰胡淮滨
胡淮宾认为,参加这种国际性的展会具有很大的帮助;认为集团内企业类型较多,各企业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建议可以考虑分类组织这种国际性的考察交流。
韩科立:主要粮油作物收获装备与技术
来自现代农装的韩科立,首先介绍了收获割台、脱离清选和智能操控方面的当前技术状况。通用割台在减损方面,出现了割台过桥硫化处理和气流送粒技术;通用割台和玉米割台均可实现随地貌自适应仿形。双纵轴流脱粒技术方面,出现了自动调平系统,根据机体位置,凹板挡板自动开合,实现坡地作业中,物料在清选筛上的均布。展出的国际先进水平的全地形联合收获机,可以实现割台、前桥、脱粒清选装置的自动调平。
现代农装韩科立
韩科立认为,欧洲收获装备以大型为主,不太适合我国目前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可以借鉴其先进的割台、脱粒、清选技术,指出以及智能化技术、人机工程技术等,结合我国国情,开发适合中国的智能联合收获装备。国外玉米收获通过谷物收割机更换玉米割台收获籽粒为主,行距6~12行,国内以收获果穗为主,主力机型3~6行。好的设计、优良产品、优质服务是品牌的重要支撑。
华荣江:青饲机技术装备
来自中机美诺的华荣江,首先介绍了国外先进青饲机的整体状况。随着大型化趋势,使得燃油经济性成为重点,而且伴随着马力增大,发动机由横置改为纵置后导致的箱体变动,也成为研发设计的考验;割台方面出现了在割台机架处增加旋耕刀,去通过打碎玉米茬的方式,实现预防病虫害的创新设计;各家的籽粒破碎辊结构基本一致,区别主要体现在调整籽粒破碎辊间隙的结构上。在根茎类收获方面,出现了无人驾驶收获再人工分拣的产品;也有动力部件分体设计的创新设计,实现了缩短整机长度,也让更换挖掘部件更便利。
中机美诺华荣江
华荣江认为,饲料质量和适合市场是青饲机设计的关键;先进青饲机制造厂商推出的无需手动更换磨刀石功能,体现了对卓越的追求。国内青饲机需要提高切段质量和揉丝技术;提升生产制造、装配能力。
黄开鹏:欧洲先进农机企业参观感悟
来自铁建重工的黄开鹏,首先指出了欧洲先进农机企业值得借鉴的地方。例如,新员工培训模式、核心员工留存、发挥员工动力方面;保证关键零部件、关键工序自主掌控;持续追求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拥有自动化程度和综合能力很高的检测中心。材料强度、紧固方式和物料水平的差距,是国内农机整机重量更大、可靠性更低的重要原因。
铁建重工黄开鹏
高磊:饲草收获机械技术装备
中国农机院呼和浩特分院高磊
国外产品在技术应用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公司自研产品对缠网机构进行气撑代替弹簧、加大压网宽度的改善案例。同时,国外先进农机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专业程度,职业教育注重实操性的重要性,值得借鉴通过双元教育体系培养出的技能人才能够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无缝衔接上岗操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闫洪峰:特种农机平台
金轮坤天闫洪峰
闫洪峰认为,需加强对实际产品细节的调研;德国的职业教育和技工培训体系值得借鉴;宽幅机器人化农机作业平台是一个新兴技术领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形成专利布局。
耿冠杰:高端农机电液系统技术
来自天顺长城的耿冠杰,首先介绍了元件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状况。目前,元件在向高集成化方向发展,尺寸更加小巧,功能更加丰富;显示控制产品的定制化程度更高;欧洲的农机和汽车在液压控制的技术层面具有一定的联系。在工程技术方面,先进企业开始以电液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作为产品布局和设计的方向;电控系统也开始走向定制化。因为,集成、软硬件结合,促使模块化设计更加普遍,使得在维修时可以通过先换后修来保证效率;在软件方面也遵循统一标准协议。
天顺长城耿冠杰
电液工程化解决方案和微创新、模块化是发展方向;需要巩固电液硬件产业链,打造高端全链条电液智控解决方案。
陶灵敏:液压核心零部件在高端农机中的应用
来自赛克思液压的陶灵敏,首先指出了国外农机的液压系统主要是采用静液压行走和变量工作系统,来实现节能、操作便捷。国际先进液压件制造商和赛克思液压的发展方向和研发重点均是电子化、智能化、紧凑化、高功率密度化、电驱化。
赛克思液压陶灵敏
具体而言,紧凑化、轻量化、高功率密度是将同一排量的泵的外形尺寸缩小一个等级,安装空间更紧凑,重量更轻,方便设备布局;电子化、智能化是通过将组件功能转移到软件中,并根据需要启用或锁定它们,使得制造商不再需要编程。整机制造商只需要定义系列特定的参数;电驱化相比于原先的液压阀更加轻量、紧凑、节能,实现低噪音、大功率并且与无人驾驶系统兼容性更好。
周兴涛:农业轮胎性能需求与技术发展趋势
来自赛轮集团的周兴涛,首先介绍了赛轮集团的全球布局情况。目前,赛轮在中国、越南和柬埔寨拥有7家工厂,农业轮胎产品成功向多家国际先进农机企业供货。指出VF技术轮胎的应用逐渐扩大。并且,介绍了部分国际先进农机企业的轮胎适配情况。
赛轮集团周兴涛
绿色、可持续农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为了可以兼顾田间和道路两种应用环境,开发混合花纹轮胎将是未来趋势;针对农机大型化的趋势,轮胎的VF技术(超高曲挠技术)会是研发重点;胎压、温度的检测系统会更好地整合进整机的信息化系统里;同时,湿法混炼工艺、具有履带优势的轮胎和CTIS中央轮胎充气系统也是农业轮胎的发展趋势。
在开放交流中持续进步
责任编辑:RoyZheng
买车卖车养车维修疑难故障学大招
扫码加群BOSS团同行好友等你交流
签约仪式5月22日,国机集团与江西省在南昌市签署合作共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江西农业装[详细]2024-05-2309:12
3月28日,2024年全国农机科研院所长会议在驻马店市成功举办。会议由中国农机院、中国农机工业协会、[详细]2024-04-0110:19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新的春天、新的征程、新的出发[详细]2024-03-0608:57
一年复始,万象更新,在熟悉的烟花爆竹声中,新春佳节如期而至。从“站好岁末最后一班岗”到“站好新年第一[详细]2024-02-1521:28
近日,由国机集团下属企业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牵头承担的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年国家[详细]2024-02-0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