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饶阳“存款保险”爆雷,几十个村子卖菜卖粮的钱无法兑付,六旬业务员自杀 两个月前的一个凌晨,60多岁的尹志华自杀了,他将自己吊死在院子里的梯子上。但他的死亡并没有得到村民的同情,甚至还有人在葬... 

两个月前的一个凌晨,60多岁的尹志华自杀了,他将自己吊死在院子里的梯子上。但他的死亡并没有得到村民的同情,甚至还有人在葬礼上对其家人进行辱骂。

尹妻对此也颇感无奈,这个农村老太被迫签下字据,答应替死去的丈夫偿还那几千万元。有了这个“保证”后,尹志华的遗体才得以顺利安葬。

尹志华是河北衡水饶阳县留楚乡东尹村人,生前是一名农村保险业务员。村民将手中的钱存到尹志华那里后,会在约定期限内获得高于银行利息的收益。很多人将这种形式的业务,称为“返利保险”或“存款保险”。

其实村民们并不真正理解这种“保险”,很多人将其等同为“银行存款”。而且,不少保险业务员此前都做过银行的信贷员,有着良好的公信力。

尹志华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做“返利保险”,他还负责给一家银行拉存款业务,在村里威信很高。不过,由于银行利息略低,大部分村民都愿意将钱存成“保险”。

而尹志华前后做了11年保险业务,其间从未发生过延期兑付的情况。

可在2022年5月,东尹村村民发现,他们的存款无法支取了,于是纷纷去找尹志华要钱。尹家人说,村民们的钱,加起来共有2000来万。

但这些钱并不在尹志华手里,他将这些钱转给了当地一个叫范某霞的女人。范某霞是涉事保险公司在饶阳的负责人。

不过,范某霞手里也没钱了,她疑似将这些钱投在了其他项目上,并导致资金链断裂。

另外,尹志华只是范某霞发展的其中一个业务员,在饶阳还有几十个这样的业务人员,他们面临的境况都一样——均在今年5月份前后集中“爆雷”。

很快,范某霞的上级公司撇清此事,称涉及村民“保单”上的公章是假的。可广大村民不认可这些说法,旋即发生大规模挤兑,瞬间击破了整个资金游戏。

据多个信源透露,所有受害村民的钱,加起来在2亿元左右,大概几十个村子受到影响。

拿不到钱的村民,只能向保险业务员施压。尹志华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于5月的最后一天选择了自杀。

一直到去世,尹志华都没搞清楚这件事的真相,他在遗书中写道:“我们做了十年的保险产品,为何成了假的?”

眼下,这场“保险风波”已持续了两个多月,村民们仍没能拿回自己的钱。

饶阳官方消息称,当地公安机关抽调了120人参与办案,目前至少已抓了26名犯罪嫌疑人。在这些嫌疑人当中,除范某霞等人外,还有一些农村保险业务员。

此次发生在饶阳的“存款保险”风波,几乎全与“人保”有关。

“这保单就是一张废纸了。”面对媒体采访,饶阳县大官亭乡东张岗村村民气愤地说。记者注意到,他手中“保单”的开具单位是“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简称衡水人保公司)”,他存的保险金是7万元,一年利息2450元。

这位村民说,东张岗村的保险业务员,早年间一直在当地做信贷员。因这个村子距饶阳县城很远,村民日常存储业务,几乎都要依靠对方。

大约从几年前开始,很多村民发现,再去找其存款时,他们拿到的不是银行单据了,而是些其他机构的凭证,但利息也比银行存款高了些,年利率在4%左右。

慢慢地,村民们才知道,自己的存款是交给了“衡水人保”。大家觉得,“人保”也是知名企业,就打消了很多顾虑。

而东岗村的业务员将这些存款,转给了“衡水人保”的范某霞。

不过,由于这名业务员将农信社牌子悬挂在家门口,导致很多村民以为,他们存到“人保”的钱,与农信社脱不了干系。

虽然这种“保险”与银行存款,完全是两个概念,可多年运作下来,东张岗村的村民,都能正常支取本利,也没人怀疑过业务员。

据村民介绍,东张岗村共有5000来口人,有一多半的村民都往业务员那里存了保险款,资金总额有数千万。到了5月底,这些钱突然不能支取了。

东张岗村民说,这次饶阳集中爆发存款事件,就是从该村蔓延的,但具体原因不详。

发现无法取款后,村民们便组织起来,集中去饶阳县城讨说法。

由于那名业务员挂了农信社牌子,进城维权的村民们,便将矛头对准农信社。实际上,农信社并未参与到此次事件中,但还是有很多人发视频说“饶阳农信社爆雷了”,给该单位造成了极坏影响。

知情人表示,那个农信社的牌子,是业务员在县城找人制作的。即便如此,村民也没让别人从东张岗村带走那块牌子。

直到后来,村民们知道,那些钱是给了“衡水人保”的范某霞,并没打到农信社的账上。

当东张岗村群众把事情闹大后,其他村的村民也坐不住了,大家开始陆续找自己村的业务员取钱。可业务员们早就都把钱转给范某霞了,手里根本没有钱。

于是,饶阳“存款保险”事件全面爆发。

此事的另一个重灾区,是饶阳县的留楚乡,该乡东尹村的尹志华在5月31日自杀后,彻底将此事推向了高潮。

留楚乡常安村村民说,她在今年6月1日,去本村业务员付某莲家中支钱时,付说已经没钱了。当他们正交涉时,又有两名取款村民赶过来,几个人吵作了一团。

这一吵不要紧,其他存钱群众也都知道了。村民说,他们总共往付这里存了900多万。

争吵过后,眼看没什么结果,大家就各自回家了。当晚,付某莲匆匆离开村子躲了起来。

这个举动,彻底激怒了常安村的村民。在多方施压下,付某莲在6月8日回了村。她回来后,或许是压力太大,便和丈夫在家割腕、喝药准备自杀,但随后被救护车拉走。

“她后来被抢救过来了。”村民说,他们自此再也没了付某莲的消息,家里其他人也将大门锁了起来,至今了无音讯。

留楚乡西九吉村也卷入了这场风波。该村村民说,他们村的业务员名叫刘某祥,大家从2014年开始往他那里存钱,截至今年出事,总共存了890万元。

“他先后转给范某霞661万,剩余的钱说不清了。”于是,村民就怀疑,是刘某祥将钱挪用了:“因为他不仅在保定、衡水买了住宅,还在石家庄正定买了商铺。”

记者经过多日采访发现,饶阳县“存款保险”事件,除大官亭乡、留楚乡外,还涉及东里满镇、城关镇的多个村子。甚至,此事还蔓延到衡水市武强县,以及沧州献县。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些村民的存款,最终都转给了范某霞,但各个业务员给村民们开具的单据并不相同。

像前述那种制式“保单”,并不是每个村民都能拿到的,大多数人只拿到了收据大小的凭证。这些凭证既有白色、也有粉色,抬头有的是“中国人民健康保险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饶阳县农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还有的连抬头都没写。

单据上的内容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只写了存款金额与利息,还有的注明具体投到了某个项目中,比如修路与房地产。

而存款的农民们,其实根本不知道这些钱会存在哪里,他们只希望能到期正常支取。

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很多存款者都是村里的留守老人。他们的钱,大多是通过卖粮食和卖菜得到的。甚至很多老人是为了防止子女花掉这些养老钱,偷偷跑去存下的。

留楚乡一村民说,她父母将20年攒下来的40万元,全部存了“保险”,现在都打了水漂:“我们村那个业务员,在门口挂着邮政银行的牌子,谁会想到也是骗局呢。”

正因为村民直接面对的都是业务员,所以,他们自然将矛头转向业务员。

尽管村民们把责任都推给了业务员,但业务员这方,也觉得非常委屈。

“我们的钱,一直是给衡水人保的,但人家现在不认,说是范某霞等人私自开展的业务,和市里没关系。”饶阳一名保险业务员的家属说。

一业务员家属说,那个时候的范某霞,同时还是衡水人保公司的员工。

前述上吊自杀的尹志华,就是在2011年经范某霞介绍,加入了那个“互动部”。这一年,尹志华还获得了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并拿到了工号。

依照尹志华的描述,他每次收了钱后,都会将钱转到范某霞的农信社账户,“她再转给市公司账号0407010829300016284,大约一周后,保险批单送到饶阳,我再去取。和我村客户结算未差过一分钱,客户对我很认可。”

尹志华自称,由于他业务突出,还曾获得“市人保健康星级销售精英”称号。

经过软磨硬泡后,这位业务员便入职了。他在经过培训后,领到了工号、标有“人保健康”字样的工作包,以及“人保”的驻村服务牌子。

另外,从2012年开始,为了奖励优秀的业务员,在疫情发生之前,公司每年都要组织外出旅游,他们先后去过九寨沟、承德、黄山、韩国、日本、宁夏、呼伦贝尔大草原、云南、西安等地。

从多个业务员家属提供的照片来看,那些出去旅游的人,除了业务员外,还有衡水人保公司,以及当地保险协会的领导。

综合多种因素,很多业务员的家属认为,他们家人从事的业务,就是给市公司的。而这些乡村保险业务员也一直做得不错,截至今年之前,几乎没发生过延期兑付。

不过,在此次饶阳事件爆发前,已经有过一次风险信号。

据知情人透露,2021年11月,衡水武强县有一名保险业务员突然去世,在当地引了一阵震动。

就在那个业务员去世后,很多人担心资金出问题,开始集中挤兑,影响也波及到了饶阳其他少数业务员。

衡水银保监分局信源显示,他们在2022年1月,就已从多个渠道得知了此事。

可不知什么原因,此事最终在今年5月份,从东张岗开始爆发。此后,各个业务员都成为众矢之的。

不过,该村民对这位业务员父亲的愤怒,也是有原因的。有群众说,此事爆发后,他们家一直不正视问题,还准备找人冒充警察,将自己“抓走”躲起来。

这还不是令业务员们更寒心的。有业务员家属说,事发后,衡水人保公司表示,那些加盖着公章的“保单”都是假的,市公司从未做过这款产品。

对于“造假”一事,记者在另一个信源中也得到了确认。

武强县一位存款的村民,本想借助司法解决问题,但武强县人民法院在今年6月6日驳回了他的民事诉讼,主要原因是,衡水人保公司向警方提供的情况说明显示,涉案保单的“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保险业务专用章”是假印章。

因此,法院认为此案涉及经济犯罪,并根据“先刑后民”原则,驳回了起诉。

不过,假公章一说,无法让业务员认同:“都是市里让做的,怎么就成假的了。”

当然,也不是所有业务员都那么“无辜”。记者采访获悉,有保险业务员就没全部将存款转给范某霞,而是再次转借他人,以获得更高收益的利息。

目前,有多名业务员已被警方抓获,至于后续如何处理,目前还不得而知。

在饶阳县“存款”风波里,范某霞的名字,是被提及最多的。

范某霞的老家在饶阳县思吉村,没人能说清她到底哪年加入了衡水人保公司,大家只记得“有些年头儿了”。

有个背景是,衡水人保公司前身系“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衡水营销服务部”,2008年8月28日成立。最早的负责人叫任东方,2010年7月9日换成王某岗。

王某岗成为负责人后,2010年11月29日,“中国人民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衡水营销服务部”更名为“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衡水中心支公司”。

此后不久,范某霞便开始组织人员,在饶阳开展“返利保险”业务。

到了2016年4月14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饶阳支公司成立后,范某霞等人仍以“营业二部”名义做业务,后期给村民开具的保单上,也多是“营业二部’。

记者调查发现,范某霞在刚做饶阳业务那几年,收到的钱多由弟弟取走,从2017年开始,各个村的业务员,都要将村民的钱打到范某霞个人的卡上。

在2017年11月7日,衡水人保公司的负责人,又由王某岗变更为张某声。

“这些年做得还不错,除了那个一年周期、4%利息的B款产品外,还有6个月周期、2%的产品。”一位“投保”人说,这些产品到期后,业务员会让大家进行滚动式反复投保。

今年5月6日,饶阳县举行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时,范某霞还和衡水市、饶阳县主要领导,共同站到了演讲台上。这让很多村民感觉,自己的钱不会有事。

可谁也没想到,这场风波很快将范某霞拉下神坛。

资料显示,范某霞名下有十几家关联公司,她本人还担任着9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这些公司涵盖房地产、运输设备制造、农业、康养、物业、工程等行业,其中有的公司还在山东青岛。

知情人表示:“范某霞等人搞的钱,很大一部分投到其他行业了,主要是房地产。这两年房地产形势不好,在一定程度上压垮了资金链。”

另外,在范某霞担任法人代表的多家公司里,有一家名为“饶阳县农村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企业非常特殊。因为很多村民拿到的存款凭证,是这家公司开具的。

该公司的股东有两个,其中控股方是饶阳县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其唯一股东是饶阳县乡村振兴局。

记者调查发现,范某霞等人拿着大家的存款,不仅对外搞投资,自己还购买了多处房产,并借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收购玻璃厂。

这一切,终于被这根稻草压垮了。

对于此事,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人员表示,他们专门成立了工作小组“目前正配合警方调查。”

衡水人保公司现在的负责人则称,他也非常同情那些存款群众,但一切还得等待警方调查:“我们目前看到的那些单子,都不是市公司出具的,那些钱也没到市公司。”

记者另从官方信息得知,目前警方已抓获了至少26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就包括王某岗、范某霞、张某声。另外,截至发稿,警方已先后赴北京、山东、山西、湖北、贵州等地进行了调查取证。其中,至少已对1000多个账户、20000多笔涉案交易流水做了查证。

“案件侦破取得了积极进展,依法查扣了一批涉案资产资金。20余名审计人员、办案民警通宵达旦对每笔交易逐个统计、逐项核对、尽全力为群众挽回损失。”官方信息称。

不久前,衡水银保监分局回复方彦华称:“已由本机构通过举报以外的途径发现并依法处理”。因此,该局没有受理方彦华的举报,他也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司法部门的调查。

当前,饶阳、武强等地被卷入存款风波的群众,也在继续等待着案件结果。

一位在外工作的饶阳人说:“我家从小就很穷,近十年日子才好起来点,父亲年近70还外出打工,一年挣不到3万块钱,平时一分钱也舍不得多花,工地上就馒头咸菜,从来不买水果、肉之类的,挣多少剩多少,然后就存起来,现在却全都没了。”

她说,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父母估计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了。”

THE END
1.借款给公司如何追讨若借款给公司,追讨时可先与公司协商,要求其按时还款,保留好协商过程的相关证据,如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等。若协商不成,可向公司发送催款函,明确欠款金额、还款期限等信息,并要求其签收。若公司仍不还款,可准备好借款合同、转账记录等相关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强制公司还款。在诉讼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一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3111710.html
2.借给朋友的钱怎么要回来本篇将详细为大家解答“借给朋友的钱怎么要回来”这个问题。借给朋友的钱是可以直接凭借借条要回来的,假如没有借条也没有其他任何的证据就比较麻烦,因为当时自己没有留下证据,就算是打官司的话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https://m.64365.com/zs/943473.aspx
3.公司借条(通用15篇)提醒借条必须当面书写, 当面签名, 以免给一些别有用心、见钱眼开的人可趁之机。 借条空白太多容易改 案例赵先生向同学林某借款1万元, 林某提出要赵先生出具借条, 赵先生想也没想, 便跟林某说:“你看怎么写就怎么写吧, 写好后给我签名。”于是林某便将借条写好, 赵先生看借款金额无误后, 便签了名。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0hofl1l.html
4.南阳重大交通事故:驾车撞学生的马高潮,曾督导他人学习法治理念借给大新的钱,马高潮要不回来 南阳当地人称,马高潮的动机可能是“报复”。 “找老板找不到,又找不到人管,自家倾家荡产,怎么活?”上文接受《新闻极客》采访的这名人士说,马高潮退休闲下来想挣钱,自己借了亲戚朋友的钱,放贷给南阳大新实业公司。 “想着挣钱呢,谁知栽到老毕那了。”该人士所说的“老毕”原名https://www.guancha.cn/society/2016_03_01_352566_s.shtml
5.企业破产,个人借给企业的钱怎么办企业破产,个人借给企业的钱属于破产债权,仍然应当由企业偿还。如果没有设立抵押的,其款项属于普通破产债权,会在最后一个顺序被偿还。破产财产不足以清偿同一顺序的清偿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889976.html
6.老板把钱借给公司需要交税吗一般情况下,公司和个人都是没有纳税义务的。 第一, 公司是不用交税的,包括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 第二, 个人要不要交税,要看老板向公司收不收利息。 如果不收利息,那就不存在纳税的义务; 如果收利息呢,那就既要交增值税,还要交个人所得税。 另外,提醒各位老板,频繁借钱给公司,税务会认为公司可能存在账外账https://www.niuacc.com/wdhysc/714073.html
7.借给朋友的钱到底怎么才能体面的要回来我马上意识到不妙,采取了各种方法,从小认识所以他家地址我都知道,跑到他家和他父母要钱,结果他父母说他赌博早就跟他们要了几万了,不给我,我接连几个月微信骚扰他和他父母,也经常去他家,有时候说话也很不客气,还跟他父母吵起来过,可以说是互相没有留一点余地,现在总算是把这个钱要回来了,然后和我朋友也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312332019/
8.防盗防骗篇7、做到换人换锁,并且不要将钥匙借给他人,防止钥匙失控, 宿舍被盗。 (八)学生宿舍里发现可疑人怎么办 如果你在宿舍里发现可疑人,但无法确定其是否窃贼,怎样才能做到处理适宜,既不冤枉好人,造成矛盾;又不放过坏人,导致损失呢? 1、发现可疑人应主动上前询问、这时态度应和气,但问得应细致些。如果来人确有正当理由https://bwc.hnyjj.org.cn/aqcs/fdfpp.htm
9.关于借钱:我的“五借五不借”原则借钱原则5借5不借还有一些卑劣之人,索性管借贷叫“诈款”。这种人借钱本身就出于恶意,借的时候就没有想过要还,纯粹是骗几个钱算几个钱。他们利用“壳公司”借贷,然后将“壳公司”破产。或者,借走“白花花的银子”,还回来一堆“破铜烂铁”。这种借贷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换句话说简直就是“抢劫”。 https://blog.csdn.net/yingxuexuan/article/details/5757723
10.借款3万竟要还800万杭州富姐短短一年倾家荡产看看3万是怎么一步步变成800万的。 去年8月,何华有一笔钱借给了朋友没还回来,而自己另外有一笔借款却到期要还了,需要周转,经过中介介绍,认识了某“寄卖行”老板朱某、吴某,虽然对方说借款3万元,10天的利息要8000元,但她觉得自己这8000元反正拿得出的,能不欠别人人情周转成功就好了,于是爽快答应。 https://zjnews.zjol.com.cn/zjnews/hznews/201804/t20180427_7129634_ext.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