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句话就引发了群里的讨论。有的说:“交钱的人急剧减少,领钱的人急剧增加,难。”有的说:“应该没问题,咱们这里要是领不到的话那其他地方的更不用说了。”……
都是40以上的老年人了,说不担心退休金那肯定是说假话。我们这批人到2035年的时候差不多都在60岁左右。俗话说未雨绸缪,现在不考虑一下养老问题,只怕到时候生活品质会大打折扣。
退休金能领到么?
说到底养老金背后是政府信用。真到缺钱的时候发国债,印钱,财政赤字……办法多了去了。只要政府信用在,养老金就不愁。但是,印钱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或者说实际购买力贬值。当然,未来通胀的速度肯定不会像过去30年那么高,但是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退休金够花么?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看看退休一个月能够领到多少退休金。然后再看看家庭开支是多少。各地的退休金政策情况有细微差别,我这里就以北京的情况为例。北京的退休金分为2部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社会统筹里面是单位给员工交的养老保险如果缴满15年可以享受社会统筹,社会统筹养老金是按照上一年当地平均工资的一个百分比领取养老金。社会统筹的养老金可以一直拿到享有者逝世。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这个领取比例越高,具体公式为:
基础账户养老金=所在地区上年度员工的月平均工资×(1+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
其中“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指的是你缴费工资标准和当年社会平均工资的比值,按缴费年数取算术平均。最低为60%,最高为300%逢顶。如果按照最低荡,缴费年限是30年,每一个缴费年限你可以领到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0.8%,也就是说30年缴费领取退休金的比例为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24%。如果按照300%逢顶,缴费30年就是领取退休比例为为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的60%。
除了社会统筹外还有个人账户,个人账户中存留的就是员工个人交的养老保险。这个账户的钱在60岁退休后会按照每月1/139的节奏发放给个人,发完139个月为止。发完后就只有社会统筹养老金了。
那么如果按照现在退休的高收入人员一个月能领到多少退休金呢?2022年北京社会统筹的部分发放基数为11082元,按照60%计算社会统筹养老金是6600元出头。个人账户和每人工资收入有关,对于高收入人群(工资超过社平300%),估计现在个人账户里应该有70万左右,个人统筹部分大概是每个月领取5000。也就是说一个高收入工作者如果退休后的退休金收入大概只有11600元,相当于退休前工资的40%不到。而且,个人账户发放完毕后,只靠社会统筹部分会少很多。
根据前面的计算,夫妻2个人如果都属于高收入人群,退休后家庭收入退休金每月23000,一年退休金为27.6万。
那么一个高收入家庭的开支是多少呢?估计各家都不尽相同,我家属于帝都开支比较节俭的。不算房贷,一年大概开支在30-35万。这里面包括日常饮食,育儿支出,旅游开支,两辆国产车的养车开支等。估计,退休后随着子女独立,各项开支都会缩减,估计按照现在的可比价格,要维持一个比较体面的生活家庭开支至少也要20万。
考虑到以上两点因素,基本可以认定只依靠国家的退休金无法让你在退休后维持一个相对体面的生活。很显然,如果各位想安度晚年,需要在退休前有一笔自己的资产以弥补退休金的缺口。
你想活到90岁需要存多少钱?
我们假设夫妻两个想要60岁退休活到90岁,需要在退休时存多少钱呢?我们假设夫妻两个的退休金可以抵消掉生大病的开支。完全依靠退休前的存款活到90岁。假设初始开支为每年20万(可比价格),通胀4%,存款利率2%。最终出来的结果大概是需要760万人民币,如下表1所示,由于表格太长我隐藏了6-28年的数据:
表1
可以看到,90岁过世大家给子女留下的基本为0。所以,各位中高收入的朋友们,退休前能存下700多万么?而且这还是按照今天的情况计算的,真到2035年,这个钱数应该还要往上涨。
我估计看到这里,绝大部分人都会或多或少有点小焦虑。依靠养老金还要消耗这么多存款才能体面的活到90岁。万一一不小心多活几年,钱就不够花了。有没有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答案是:有,投资收息蓝筹股养老。
投资收息养老股
在这个场景中,如果我们家庭储备的不是760万存款,而是760万收息蓝筹股,结果会怎么样呢?假设通胀,开支数据不变。收息蓝筹股前10年年化增长10%,永续增长5%,估值保持恒定,股息率维持3.5%,每年花不完的钱继续买入收息蓝筹股。最终出来的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
不能是新兴行业公司。新兴行业在发展初期是万舸争流,后面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投资新兴行业踩雷的概率非常大。
分红能力强,分红意愿强,分红增长稳定,极少融资。
最好有国企/央企背景,国家不倒国企/央企倒的概率较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各位读者能不能过上高品质的退休生活,就看大家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