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3日至10月22日,媒体关于“贵阳拆违学生军”的新闻报道约872条,报道的主要网站为:新京报、中国青年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腾讯网、网易网等网络媒体。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
(1)有关网曝学生伪装成特警强拆的新闻占42%
(2)报道学生收益的新闻占35%
(3)报道校方否认并辟谣的新闻占12%
10月15日,“人民网”发文《贵阳一学校强迫2500名学生伪装特警去强拆?校方称是造谣》,文称:近日,网上流传一则“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强迫2500名中学生伪装成特警去非法强拆”的消息。15日,贵航高级技工学校发布《关于网上谣传贵航高级技工学校强令学生参与强拆的申明》称,学校没有强迫学生参与强拆,更无从谈起派出“2500人”一说,并表示对造谣者保留法律追诉权利。
10月18日,“大成网”发文《贵阳837名学生被借调拆违3名官员被免职》,文称:贵阳确认837名大学生被借调参与拆违,三名官员因发布否认有学生参与消息被免职,媒体调查发现,大规模学生参与拆违活动在当地已成常态。此前,有网帖称,贵阳市观山湖区拆违行动,强迫当地“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学生穿上黑色特警服冒充特警参与强拆。
(5)其他新闻占4%
10月20日,“中国江苏网”发文《“雇用大学生参与拆违”该引起重视与反思》,文称:贵阳地方政府部门如此饥不择食,有无想过严重后果?一者,大学生还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让他们参与拆违甚至强拆,社会上的那些不太正规或非正规行为,对他们将是一次深刻的负面实践教育,自然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二者,拆违甚至强拆,面临着较大的人身安全风险,有关部门让大学生参与拆违,是否为大学生的人身安全考虑过?不能因为大学生是廉价的雇用劳动力,就丝毫不考虑可能出现的严重后果。
3.2、网民话题分析
2013年10月13日至10月22日,网民关于“贵阳拆违学生军”的言论有242768条。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
(1)有关传播贵阳学生冒充特警参与拆违的言论占34%
10月18日,“新浪微博”用户“凤凰财经”:【贵阳837名学生被借调参与拆违兼职半天赚80元】12日,贵阳市观山湖区,强迫当地“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学生穿上黑色特警服冒充特警参与拆违。观山湖区政法委称,参与拆违的人员,抽调的均为公务人员、安保公司的员工及施工人员,没有学生参与。经查实,837名学生人参与。
10月14日,“新浪微博”用户“民生热点精粹”:【出动2500人去拆违建】10月12日,贵阳出动城市综合执法、公安等多家单位2500余人,对金华镇上铺村空山坝的51栋无人居住的违法建筑实施拆除。但强拆大军中,大部分却是当地学生。学生表示,校方领导下了命令,他们不得不服。
(2)有关当地官方否认的言论占30%
10月15日,“腾讯微博”用户“qqnews”:【贵阳一学校被指令学生伪装特警强拆回应称造谣】近日,网上疯传一则“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强迫2500名中学生伪装成特警去非法强拆”的消息。学生们表示:学校领导下了死命令,不敢不从!否则会被开除出校!今日,贵航高级技工学校对此事进行了澄清。
10月18日,“新浪微博”用户“环球时报”:【贵阳837名学生冒充特警参与拆违,当地官方否认】近日有网贴爆料,贵阳市观山湖区,找来当地一学校数百学生冒充特警参与拆除违建,工资为半天80元。据悉,类似有大规模学生参与拆违活动,在当地已成常态。其背后是一条至少4层转包的利益链。区政法委则否认,称没学生参与,网贴造谣。
(3)有关辟谣官员被免职的言论占27%
10月22日,“新浪微博”用户“传媒老王”:【老王天天报】贵阳市观山湖区政法委书记刘光祥、城管局局长俞静、城管局执法大队大队长王春燕等人被免职,原因是“在没有充分核实有关问题的情况下发布不实消息”三名官员被究责,缘于一次自作聪明的“危机公关”此前有网帖称,贵阳市观山湖区拆违行动强迫当地大学生穿上黑色特警服冒充特警参与强拆。
10月18日,“新浪微博”用户“头条新闻”:【贵阳837名学生被调冒充特警拆除违建当地道歉】近日,有网帖称贵阳观山湖区拆违行动,强迫当地“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学生穿上黑色特警服冒充特警参与强拆。当地调查组查实。此前有关部门曾表示不存在有学生参与拆违,观山湖区委政法委书记等干部因发布不实消息被免职。
(4)有关网民对大学生素养抨击的言论占4%
10月22日,“腾讯微博”用户“中国民间笑话大王”:一天领80元,贵阳学生冒充特警拆迁,檀长青创作。一些拆迁办十八层地狱都装不下,必须盖十九层地狱。一些学生不学好了,学生学杀生啊,学生学习成绩挂了,学生做人不努力,学生卖力做鬼。一些拆迁办干坏事,冒充老虎咬不搬家居民,老百姓不需要去动物园看凶猛野兽,免费去拆迁办就能看到恶狮白眼狼。
10月21日,“新浪微博”用户“夏目_貴志”:《青年被培养成利益动物的后果-从贵阳“拆迁学生军”谈起》最让我震惊与痛心的是:与众多当信息员、五毛的大学生一样,这些学生参加拆迁并没有任何良心负担,记者在采访时得知,没能参加的学生因为没有机会挣钱而感到气愤。中国,真的还有希望吗?
(5)有关反思教育失败的言论占3%
10月14日,“新浪微博”用户“公民监政”:神奇的教育,贵阳贵航技工学院强迫2500名中学生伪装成特警去非法强拆!学生们表示:学校领导下了死命令,不敢不从!否则会被开除出校!这种学校还能教书育人?
(6)其他言论占2%
10月19日,“新浪微博”用户“财经网”:【今日面孔:贵阳“谣官”】千名学生参与拆违,政法委书记矢口否认,民间“谣言”倒逼出官方“谣言”。涉事官员并非天生道德败坏,官谣官谎往往因利益驱动:形象重于真相,政绩胜于民意。哪怕民怨沸腾,无碍官员仕途。只是偌大国家,经得起多少次官谣?
4.1、原创及转发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6%的新浪微博用户针对事件发表了原创观点或消息,而其他94%的网民传播这些观点消息,为事件发展推波助澜。
由上图可以看出,原创言论主要来自微博的草根阶层,占92%。其余言论来自微博的认证用户群,总共占8%。认证用户的言论又以名人微博最多,他们充当意见领袖的角色,对事件发表了具有代表性的看法;其次是媒体官方微博,主要为转载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传播消息。
五、点评与启示
5.1、专家点评
典当联盟网专家顾问、专职律师——王鹏:警方开道,公权何以沦落至此?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看来都空了!
公共问题专家、知名物业管理专家——舒可心:一个人,不诚信,毁的是他自己;一个不诚信的人进了政府,毁的就是政府的公信力;一个不诚信的人进了组织,毁的就是这个组织的形象!
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陈鉴:组织学生参与拆违,是利用学生的单纯还是雇用低廉的劳动力?学生积极参与是社会实践还是兼职赚外快?违建猛于虎吗?
5.2、启示
对违法建筑进行行政强拆或司法强拆,当然具有正当性,但前提是经过了法定程序。观山湖区对违建进行拆除,理应是法定程序认定后的结果。可是,如果程序正当,为何还需要动用2500多人的庞大人力,甚至要学生冒充特警?这种做法,应该是出于强调拆迁的法理性,保证拆违顺利的目的。而实际上,却导致了行政行为的自相矛盾:即使拆违是正当的,由于程序不正义,也会在事实上导致拆违的不正义。
疑问还在于,雇学生参与拆违的依据和酬劳从何而来。据媒体报道,学生兼职拆迁半天可赚80元,还有学生透露,今年5月至今已参与6次类似行动。显然,让学生冒充特警或城管已涉嫌违法。作为已近成年的学生,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见,雇用学生是权力和金钱共同导演的结果。由此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钱从哪里来?付给学生的酬劳,不可能使用财政预算,只能从拆违形成的利益链条中提取。
这些疑问,还需要当地主管部门继续查实。而跳出具体事实来看贵阳观山湖区的这种拆违模式,其背后折射出的行政乖谬未必只是孤例。
首先,是没有养成法定拆违的行政惯性。否则,就不需要通过让学生充数,来强化行政的权威性。其次,是在拆违这一正当行政行为中掺杂了过多的利益考量。拆违本是城乡规划和建筑管理法规赋予地方行政部门的合法权力,但在一些地方,却与土地利益纠缠在一起,甚至形成产业链条。雇用学生拆违,有没有学生人力成本低的原因?有没有用最小成本获得利益的内在需求?
雇用学生参与拆违,具有令人惊讶的戏剧性成分,但其中包含着的地方行政行为逻辑,未必是无厘头。恰是这一点,更值得警省。
#一门课让你成为真正的网络舆情分析师#
参加在线考试可申请人民网颁发的实体证书!
想了解更多,扫描下方海报中二维码添加VIP助教!
▼人民网“网络舆情分析师(中级)”研修班▼
人民慕课为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把握舆情回应标准,
火热招生中...
培训形式
(一)线下面授
5天线下培训,培训以专题讲座、现场教学、模拟训练为主,同时安排人民日报社、央级媒体及知名互联网企业实地参观交流。
完成课程学习并通过考试后,可获得盖有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公章的《网络舆情分析师(中级)培训证书》
(二)线上培训
人民网慕课平台“中级网络舆情分析师”在线课程共68课时学习权限。
培训费用
l费用总额:5980元/人(不含住宿)、7980元/人(含住宿)
人民慕课致力于成为党政干部新媒体素养、舆情应对的网上课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文化的传播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