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学国际象棋?怎么学?4年陪娃下棋心路!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孩子新浪育儿

其实在带娃这件事上,逃爸比我更allin,尤其在下棋方面更是注重,发现了逃逃对这方面感兴趣之后,逃爸在网上、书上自己研究学习了一轮,把自己培养成了半个国际象棋“小能手”,接着每天就在茶余饭后和逃逃的对垒中帮助他不断提高棋技。

几年下来总算小有成就,前不久逃逃和几位同学组队代表学校参加我们所在地区的校际国际象棋公开赛,取得了第一名,他自己也拿下了boardone第一台的冠军(国际象棋团队比赛按照选手的水平分为1、2、3、4台,强对强弱对弱的机制)。

现在开始混各大国际象棋俱乐部,正好下棋的老巢就在我们这,达拉斯有几乎全美最好的象棋俱乐部,所以不用跑,能把这里所有的小伙伴都下赢了也就离世界冠军不远了^_^

和不少小朋友一样,逃逃有个懒散的身体和一颗积极向上的心。不喜欢跑跳这种劳力之事,而更喜欢劳神劳心。从小到大,不太喜欢运动,但对所有的棋牌类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军旗围棋飞行棋,麻将双扣斗地主,都很喜欢,而对国际象棋尤其如此。

你问孩子“你要下棋还是练琴?”孩子选择下棋,那是正常;问“你要下棋还是去游乐场?”,孩子选择下棋,那是喜欢;如果问“你要下棋还是打电子游戏?”孩子还选择下棋,那就是真爱了。逃逃对国际象棋就是真爱。

我自诩小时候也很喜欢下棋,但给那时候的我一个iPad一个XBox,连上WIFI下好游戏,我真没有信心还会对下棋不离不弃。所以逃逃这份真爱尤显可贵。

逃逃的象棋历程大体如此:

三岁过开始接触中国象棋和各种桌面游戏。没有特意的引导,基本是玩的时候抓到啥是啥。象棋为主,还有陆战旗,围棋,以及几款我现在还能记住的桌面游戏:南极小企鹅,Uno,方格游戏,赛车时刻等等,此外还偶尔接触麻将和斗地主。

五岁来美国的时候专门把中国象棋,陆战旗,和一大堆桌游跨过半个地球从中国背了过来。过来以后把时差倒顺溜就开始学国际象棋,一边学一边参加大大小小的比赛,那年取得入门级别U300、U500(即积分300、500以下)的很多场冠军。

七八岁的课外活动特别多,不再参加比赛,但桌面游戏和下棋从来没有断过,国际象棋一个月两三次是肯定有的。

今年(九岁)春天的时候玩得又渐渐多了起来。暑假时我发现,和他下中国象棋已经是各有胜负,下国际象棋慢棋我只有4成的赢率,而5分钟的快棋我更已经毫无胜算了。因此在暑假之后,重新开始参加各式的比赛。

1)AlphaGo战败人类围棋冠军之后,感觉当年高高在上的思维体操已经变成了计算机的苦力活。一个这么风雅的活动被冷冰冰的电脑抢了先,是不是说明这个活动本身就不够高大上?

下棋赢不了电脑,就像跑步跑不赢猎豹,游泳游不过海豚。可尽管如此,让自己身体和思维更快更强,总是让人向往。

2)这个世界很多彩,新东西层出不穷。凭什么还要去学1000多年前设计出来的棋?难道没有比它们更有意思更益智的游戏?

顺便说下,我很推荐多玩些不同的桌面游戏。今天的许多游戏如果出现在1000年前,我想也一样可以流传至今。

3)孩子不喜欢下棋怎么办?

不喜欢就不喜欢呗。世界这么大,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不喜欢下棋完全不用勉强。孩子不得不做的事情已经够多了,就不要再搬出一个去难为孩子了。

如果孩子喜欢下棋,那恭喜,他可以享受很多关于下棋的很多好处,网上简单的搜下就有很多,提高观察能力,注意力,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分析能力……等等。但依我看,最大的好处有3个:

1)多想几步

“我走这步,对方会走哪步,我又会走哪步……”下棋需要想几步之后的事情,如果凡事都可以养成这个习惯,那么就能万事未雨绸缪,无往而不胜了。

2)看淡输赢

一盘棋结束就结束了,新的棋局新的开始。没必要也没精力去想上一场的输赢。

3)安静地坐下来

人生总有需要安静坐下来的时候,不如从下棋开始。

现在,结合逃逃的学棋经历,说说我对孩子学下棋,尤其是学国际象棋的体会。

阶段一

了解规则,了解胜负,体会输赢

1)如果这是孩子第一次接触棋牌类游戏,那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准则。

准则一:你一步我一步轮流走,不能抢,不用急;

准则二:大部分比赛非输即赢,少数情况会和,每个人都想赢。

大部分的桌面游戏都是这样的走法,我们见怪不怪,不过第一次接触的小朋友很可能需要去体会。建议孩子大些也让他们接触些其他类型的游戏扩展下眼界,比如大部分电子游戏就不是一人一步轮流,而是同时操作。

有些合作类的桌面游戏就是要么全赢,要么全输。推荐一款叫ForbiddenIsland的合作类桌面游戏,玩起来很有意思,7岁以上的孩子可以试试。

2)了解具体棋子的走法。

3)我猜中国的孩子大多数会从中国象棋入手,再开始国际象棋,逃逃就是这样。好处是输赢和一人一步的概念孩子肯定有了,缺点就是两者相似又不相同,容易混。

说3个特别容易混淆的地方:国际象棋棋子走在方格里,而中国象棋走在线上;国际象棋无棋可走被判为和棋,中国象棋无棋可走判为输;国际象棋的马不会别马腿,而中国象棋会。

4)输了哭怎么办?首先恭喜孩子已经过了懵懵懂懂不懂输赢的阶段。哭很正常的,大人也喜欢赢不喜欢输,我们不哭只不过是因为经历了太多输赢,也没有孩子那么喜怒随心罢了。刚开始学规则的时候让孩子多赢些,培养兴趣,不过他总要有输的时候,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就当锻炼情商吧。输了10次之后,第11次输就没那么痛苦了。

我的建议:

这个阶段只和家里人下,不和外人下,孩子更有安全感,也就更容易接受失败。

父母控制孩子输赢的频度,不要让孩子一直赢,也不要一直输。我的经验从100%赢,渐变到60%赢30%输,再10%的和棋是差不多的。

5)这个阶段请爸爸妈妈直接参与,不要去参加外面的辅导班。本来是个亲子启蒙的过程,别把这个机会让给外人,你说是不是。

阶段二

遵守规矩,培养兴趣,在陪伴中享受

在孩子经历了第一阶段,了解了游戏的基本玩法之后,算是正式开始下棋,进入了第二阶段。这里有两个规矩和三个给父母的建议。

规矩一:不悔棋。这是铁律。

输赢是我们在意的,但是不悔棋更是。如果孩子说要悔棋,你告诉他不能悔,他如果听你的自然好,如果吹胡子瞪眼发脾气,也不要闹僵而打击他的兴趣,那就让他悔好了。然后那盘就让他赢,再告诉孩子“你虽然赢了,但是这盘并不算,我也并不为你高兴,因为你悔棋了。“

此外你自己可以时不时犯一个大错误,走过之后大喊一声“哎呀,我走错了,怎么把皇后喂到你马嘴了,哎呀呀,哎,算了,不能悔棋的“。等他得意的把你皇后吃掉,赢得这场比赛的时候,也学到你是宁愿输掉也不悔棋的。

规矩二:触子落子(Touch-Move)。

给父母的建议一:让子不让棋。

父母全力去和孩子下,不故意走昏棋而输。如果父母比孩子水平高,那就让子。让一边的车马象,然后全力去赢孩子。这样才是一场公平的比赛,家长会更有兴趣,也能让孩子看到我们全力以赴的样子。

给父母的建议二: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比如“如果我马向前跳,你的相会斜过来吃我车,然后我的车走这里将军,然后你马会横过来堵住”等等。这是让孩子知道自己在走棋的时候怎么思考,不仅仅看眼前局势,还想每一步你的回应,以及进而我的回应。不只看眼前,向后思考,这是下好棋最核心的素质。

给父母的建议三:不和电脑下。

这个阶段不是培养下棋的水平,而是兴趣。上面提到的因素,电脑是给不了的。即使有输有赢,可看不到它输的时候的郁闷和赢的时候的得意,那还有什么意思啊。

阶段三

找到组织,找到真爱

经历了上面两个阶段,砸钱砸精力的时候终于到了。这个时候孩子可能通过象棋,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通过更多的接触,明白象棋是不是自己真正的兴趣。

它包含快棋,从每盘每人1分钟,3分钟,5分钟,到10分钟,15分钟,30分钟,还有慢棋,从每人每步1天到14天。慢棋你可以同时开很多盘,每天去查看每一盘的动态走一步就好。

系统还可以生成很多残局(英文是puzzles),考你如何在不同残局下作出最好的回应,相当于练习题。(付费账户才有的功能)

系统还可以在一场比赛之后作出分析,分析你的每一步,哪一步好,哪一步差。(免费版可以得到简单的分析,付费账户可以得到一个详细版。)

此外还可以摆残局,让电脑分析每个局势下黑白两色最好的三步棋是什么,对棋局的贡献分别是多少。

系统提供各式各样的教学视频(英文资料,大部分都需要付费才可以观看,可以分月,也可以包年)。

我觉得它专业的一大原因就是打开APP很快就可以开一盘棋,不用絮絮叨叨半天。不过它当然也可以加朋友,邀请朋友一起下棋等等这些社交功能。

2)参加比赛。和同龄人比比,看看自己在什么水平。也体会赛场氛围,经历输赢,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达拉斯,国际象棋比赛很频繁,不同的组织不同的级别,只要愿意每个周末都可以去。每个棋手都会成为美国国际象棋协会会员,加入统一的评分系统,从入门的100到世界冠军3000。

3)在取得和自己成绩相应的等级之后再想提高,靠兴趣和天赋就不够了,还需要专业的方法和指导。

那么首先要做的是记谱。一是可以复盘,二是熟悉记谱后方便交流。包括阅读棋谱,以及在没有棋盘的时候和对方讨论。熟悉棋谱之后也可以盲下,就是没有棋盘没有棋子的对弈,很考验记忆力。

其次,如果父母已经不是孩子的对手,想要继续提高的话,要么买书找视频自学,要么找教练专门辅导。对孩子会很辛苦,和到XX思学奥数差不多。但是如果有兴趣,看厚厚的一本象棋书就和看武侠小说一样,也是快乐的。

象棋和很多东西一样,浅尝辄止有浅浅的幸福,登到山顶有登到山顶的快乐。有些人喜欢山脚的繁华和热闹,有些人喜欢山腰的孤独和清冷。作为家长,希望有机会可以送孩子越过繁华,看看山脚之上是什么样子,好让孩子有更多的经历,更好的选择。

就好像我们要学10年的文字,才能享受流传千古的名著,要学10多年的数学,才能体会到很多公式里的美。

最后,想到一个和下棋有关的故事。

出其不意的,人类选手执黑在对弈中战胜了有无限计算能力的机器人,原因是黑棋在贴子后会有不到1/4目的优势。人类因为体会到了围棋的美,在计算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走出了围棋之神才能走出的完美棋,所以尽管白棋也是无懈可击豪无差错,可人类的黑棋还是因为那一点点优势胜出了。

想起华山南峰的栈道下有个白色的亭子叫下棋亭。需要先侧身上栈道,再爬下负角度的鹞子翻身,才能蜿蜒到达。华山天下险,这个鹞子翻身又是华山最险的地方。即使现在有索道直上峰顶,到达下棋亭的人也难上十一。传说秦昭王用钩梯登华山与神仙在这里下棋,故而得名。赵匡胤和道士陈抟也在此打赌下棋,结果把华山输给了道士。

华山论剑后,移步下棋亭。黑白之间,错落有致。谈笑间从容落子,在棋盘上有张有弛,岂不比打打杀杀更不失风度。如果不对弈不抚琴,即使有一身绝世武功,又怎能说是笑傲江湖呢?

THE END
1.一分钟攻略#玩快?3怎么才能回本惘【HF88 ? vip】【扣-590 37 01】惘【HF8 8 8? vip】【域名手动在浏览器打开】【全网第一】【誉响彩界】如果你是刚刚玩我来教教你如果你已经玩很久了却不稳我来拉拉你如果你已经遍体鳞伤我来帮帮你。https://sports.sohu.com/a/835511357_122154960
2.网络安全有你有我赌徒为什么都是输光才走?亲身经历者的自述庄家抽水的存在就是赢了抽你百分之三到五,玩下去是无限趋向于负收益。说起来可笑,我还是做预算造价出身的,明明小学生都知道的简单道理。到入魔的时候,我只想不停地弄钱赌。到了15年我山穷水尽了。连父母留给我结婚生小孩的50万元也被我以要买房子投资为由给输光了。手里输得只有几千元,房贷都还不起,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708487859586260648&wfr=spider&for=pc
3.宁泽涛“被开除”的是与非同为游泳队的孙杨,曾怒怼游泳中心:被忽悠到了人民大会堂,还以为是领导接见呢,结果进去才知道是签广告,甚至还没签呢饮料都已经开卖了,这不是逗我玩儿吗! 无疑,上述三位运动员都是广受喜爱、拥有很高的人气,粉丝拿他们当耀眼的明星追捧。但也无一例外,除了运动员本身,也给组织和身边的人造成了不小的损失,在https://news.cctv.com/kuaikan/m/a/index.shtml?id=ARTIJzJt3SXv7bILtsHX3VJ4170226
4.追忆“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淡泊名利,临退休未得过任何奖22年中,南仁东殚精竭虑,带领老中青三代科技工作者克服了不可想象的困难,实现由跟踪模仿到集成创新的跨越。 2012年8月31日,FAST台址开挖现场,南仁东(右四)与施工人员交流 不怕大麻烦,方得大创新 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副经理彭勃回忆,在望远镜方案的酝酿期,他推荐了最新的主动反射面技术。南仁东说:“老彭啊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97868